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伯牙鼓琴文字游戏:说出描写自然风光的ABCC类型词,例如“春雨绵绵”。3春雨绵绵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流水潺潺3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韵味。2、结合注释,能讲出故事大意。朗读要求:5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顷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5故事大意:伯牙善于弹琴,锺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锺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好像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好啊,汹涌的样子好像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77俞伯牙 钟子期能把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读成文中的一个词吗?知音8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yǐng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8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99有理有据如何成为知音?1、擅弹、擅听——喜欢音乐,志趣相同2、能听懂——心意相通10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顷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011汤汤乎若流水11巍巍乎若太山12伯牙琴艺绝伦,他肯定不止志在志在太山,志在流水,想象他还会志在哪里?1213志在( )。善哉乎鼓琴,( )乎若( )!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清风明月也罢,伯牙所念 ——13小组合作:14子期听出的只是高山流水吗?琴声也懂,心声也懂,志向也懂,这就叫——知音。想象,面对着自己的知音,俞伯牙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会对子期说什么呢?1415伯牙与子期完成了心与心的交流,他们相约第二年中秋再来相聚。伯牙带着淡淡的惆怅,更有满心的期待与知音告别。但是,当来年中秋到来之际,俞伯牙再去寻觅知音之时,听到的确是子期早已因病去世的噩耗,看到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坟墓。1516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16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警世通言》17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18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1819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顷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9作业:想一想,你如何看待伯牙破琴祭知音这一举动,写一写自己的看法。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