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六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
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娴熟(i6n)
北纬(wi)
炽热(zh)
坠落山涧(ian)
B.冠冕(min)
搅和(hé)
吻合(wěn)
不辨真伪(w)
C.铁轨(gY)
贩卖(fan)
妩媚(wi)
头晕目眩(xun)》
D.菱角(leng)
匪徒(fi)
挪移(nu6)
朴实敦厚(d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枪毙
追悼会
轻如鸿毛
局势严竣
B.祭奠
土腥味
野马脱僵
旗帜飘扬
C.蒸融
烟暮弹
庄严肃穆
匍匐前进
D.隐蔽
腊八蒜
见微知著
鄙夷不屑
3.名句默写。(8分)
(1)一人虽听之,//,11/。(《学奔》)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
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古诗词中,诗人常借景物寄托情志。“柳”暗含挽留之意,如《采薇》中“昔我往矣,
/”述说着离别的不舍;“月”寄托思乡怀远,如《十五夜望月》中“/,不知秋思落谁
家”抒发了深情的思念;“竹”象征高洁情操,如《竹石》中“//,/”彰显了傲然的风
骨。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常借助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形象。如《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
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六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B苏联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以主人公阿廖沙的视角展开叙述,让读者感觉:
像是在听一个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故事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
C.《寒食》中,作者用词准确,生动传神。如一个“飞”字,不仅动感强烈,表现了春天的勃勃
生机,而且意蕴深远,明写花暗写风,足见诗人措词的箱妙。
D.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如《北京的春节》中,
最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所以要详
写。
5.名著阅读。(4分)
(1)小语想用下面一段话介绍《鲁滨逊漂流记》,请帮她排序。(2分)
①鲁滨逊的所作所为,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②他在荒岛上生活了漫长的28年后,最终获救得以返回英国的故事。
③《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
④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击,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
先后顺序:1//
(2)小亮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是三百多年前的书,与我们相隔太远,而且我们基本上不会流
落荒岛,这本书可读可不读!”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请结合阅读感悟说说理由。(2分)
6.毕业在即,六(1)班准备开展“忆成长之光·谢师恩绵长”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
务。(11分)
(1)为留住小学美好的生活,小文提议建一本班级纪念册。请你为纪念册起一个名字,并说说
其寓意。(3分)
(2)为丰富班级纪念册的内容,请帮小文整理以下资料。(3分)
才艺荟萃集:剪纸展览
乐器演奏

②:春游趣闻
拔河比赛
假期研学
毕业赠言簿:班主任寄语
课任老师叮嘱

(3)右图是小文准备送给老师的一幅剪纸。请你结合剪纸内容帮
她写一段话,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3分)
(4)活动尾声时,班长提议用“对联”再谢师恩。下面是班长给出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上联:有人才献身忘我如蜡烛
下联://
六尔绍语立筇?而1计6而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