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如果没有了奋斗,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希望,没有了绝望,还叫什么青春?我告诉各位,青春是一生当中最A.________(迷惘 快乐)、焦虑、充chì着绝望、挑战的时期,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告诉你,说青春美好的人,全部是在B.________(记忆 回忆)的时候下的定义,亲自走过的人,没有几个人说过青春美好,除非你喊空洞的口号。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挣扎(  )   挑战(  )   充chì(  )
2、下面词语中,“虑”的含义与文中“焦虑”的“虑”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千虑一得   B.深谋远虑   C.不足为虑
3、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A.________   B.________
4.请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使我们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
B.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C.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D.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超过600万辆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乡情□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登临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光芒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我梦想□
A.; 《 》 —— B.; “ ”……
C., 《 》 …… D., “ ” ——
7.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8.名著导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的(  )
A.阿维尔巴赫教授 B.巴扎诺娃
C.朱赫莱 D.母亲
(2)下列属于《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是(  )
A.常四爷  B.刘四爷  C.刘麻子  D.李三
9.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4)《贾生》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 , 。
10、某校七(1)班同学正在举行“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来。
(1)【趣解汉字】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下面汉字中的任意一个。
备选汉字:出 沙 劣 碑
示例:梦,趣解: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______,趣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赏文学】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举一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说说你对这一文学作品的认识。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于形象美。《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足400字,却记叙了木兰从军12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1.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
12.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第二板已具/百废具兴
B. 有奇字素无备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不以木为之者/醒能述以文者
D.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隶而从者
1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不 若 燔 土 用 讫 再 火 令 药 熔 以 手 拂 之 其 印 自 落
15.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片阳光
林徽因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约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
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的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轻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
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村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顶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
这里要说到我最初认识的一片阳光。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也为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的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那是我们老宅子里最后的一进房子:白色的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央着一个开敞的厅堂。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婶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猜想着,等候着,布望着人来。间或听听隔墙各种琐碎的声音,由墙基底下传达出来又消敛了去。过一会,我就不耐烦了—不记得是怎样的,我就蹑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房门向着厅堂斜斜地开着一扇,我便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来,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我记得我爬到房内窗前的桌子上坐着,有意无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顺便我翻开手边娘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又上下摇动那小排状抽屉,同那刻成花篮形小铜坠子,不时听雀跃过枝清脆的鸟语。心里却仍为那片阳光隐着一片模糊的疑问。
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墊整复斜斜地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
(有删改)
1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描写了烛光,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阳光与烛光的对比,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
B.文中写自己六岁时出水痘的病情,却因喜欢“水珠”这个名称而将得病当成荣耀,体现了小女孩特有的童超。
C.作者写对外面各种脚步声声音的猜想、等候、希望和墙外各种琐碎的声音,展现了病中女孩的孤独寂寞。
D.文章结构清晰,由眼前景象想起自己孩童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17.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的含意。
18.文章标题“一片阳光”在文中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小时候拜月
李汉荣
①天刚擦黑,爹就和娘一起从堂屋供桌前出小方桌和小凳子,放在我们家院子的正中,把一盘大枣、一盘月饼放在小方桌上,热后端端正正恭恭敬敬朝着月亮的方向坐下来。
②我也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坐在爹的旁边。我问爹:“月亮今晚出不出来 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月亮,月亮爷爷正在往我们这里走呢。
③我就安普地坐着,不说话,眼睛瞅着桌子上让月亮吃的东西。
④爹说:“别馋,这是为月亮爷爷准备的,它过一会儿来看我们。”
⑤我问:“月亮是我们家的亲戚吗 ”爹说:“是,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正说着,院子前面的屋顶就自花花亮了,隔壁三家的山墙也自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是月亮出来了、圆圆的,已挂在前面的皂角树上。
⑥爹抬起头,望了一会儿月亮,他险上表情很安静,很远,淡淡地,又罩着一层喜悦。
⑦我看一眼爹,又看一眼月亮。觉得他们的脸很相似,月亮是天上的一张不会老去的脸。
⑧爹站起来,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破了三个头。
⑨爹的动作恭恭敬敬,爹的表情恭恭敬敬。
⑩我学着爹的样子,也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磕头三个头。
.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然后就把一部分月饼、红枣撒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爹又给我一摔瓣碎的月饼和红枣,让我在有月亮的地方都撒一些。
.我把月饼和红枣撒在屋后的溪水里,溪水里有一轮月亮;撒在大门外的池塘里,池塘里有一轮月亮;正准备撒进村头的井里,井里也有一轮月亮等着。赶来挑水的杨自明叔叔说井里的月亮只喝水不吃东西,吃了别的东西会吃坏月亮的肚子,井水就不好了。
.我回到我们家的院子,看见爹还在静普地望着月亮出神。
.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他对着我和娘说:“今晚月亮好,天气好,月亮领了我们的心意,会照看和保佑我们有好年成,好身体,好心情。”
.我问:“每一家都拜月吗 每一个人都拜月吗
.爹说:“天下人都拜月,古往今来的人都拜月,月亮领了人们的心意,才保养得白白胖胖,然后保佑天下人安康。”
.后来,我就趴在爹的膝盖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在院子里、池塘里、溪水里寻找昨天晚上撒给月亮的礼物都不见了。
.我问爹:“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 ”爹说:“是月亮爷爷吃了”
(21).我问娘:“真是月亮爷爷吃了吗 ”娘说:“是院子里的鸡吃了,狗吃了,鸟吃了,虫吃了,是池塘里的鱼吃了,是溪水里的鹅吃了。”
(22).爹看了一眼娘,拍拍我的脑袋说:“那是月亮爷爷让给它们吃的,月亮照着的地方,月亮都要照料那里的花花草草虫虫乌鸟,不让它们饿着”
(23).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直到此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明白:
(24).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亲情。
(25).他尊敬月亮,他虔诚地拜谢这位天上的亲戚,就在他拜月的时候,他不仅让自己过了一个节日,他也让水里的鱼,树上的鸟,门前的狗,地上的鸡,甚至那些看不见的虫虫蚂蚁都过了一个节日。
(26).那个夜晚的节日,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情,多么神秘,多么有意思…
19、文中说:“我当时觉得父亲很古怪。”父亲的“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概括回答。
20、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①院子前面的屋顶就白花花亮了,隔壁三娘家的山墙也白花花亮了,像悄悄涂了一层石灰。
②爹从月亮上返回,一脸的月光。
21.文章第四段写“我”和娘的一段对话有什么作用
如何理解爹说的“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这句话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作文
23、请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zhá tiǎo 斥 2、C 3、A.迷惘 B.回忆 4.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说青春美好呢 5.C 6.B
7.B 8.(1)C (2)B 9.(1)杨花榆荚无才思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明月来相照 (4)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5)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0、(1)示例:出 出群“山”之上的“山”,脱颖而出成就卓越 
(2)示例:《登幽州台歌》尽管篇幅不长,只有四句22个字,却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怆的情绪,而且语言苍劲、音节顿挫、意境悲壮。
11、“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闹,以声衬静,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12、敲,敲击,一个动作。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13.C
14.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15.①刻字方便 ②不易变形 ③便于取用
16、A
17、①病中的孩子被孤独的囚禁在房间中修养,身体和心理上都在忍受着痛苦;
②作者发现了阳光照射在屋子里面,创造了精美无声的金色世界,这让自己摆脱了眼前的痛苦。
18.①“一片阳光”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眼前的阳光回忆了过往与阳光有关的往事;
②“一片阳光”是作者病中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作者由此产生了新的感受;
③“一片阳光”作为标题以小见大,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
19、(1)爹说:说话要轻声一点,别吵着了月亮。(2)爹说:是。月亮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亲戚。(3)爹站起来,向月亮作了三个揖,然后跪下来,向月亮磕了三个头。(4)爹对着月亮说:请月亮尝尝我们的心意,然后就把一部分月饼、红枣在院子里的月光上面。
20、(1)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亮出来后明亮皎洁的景色,表达了人物喜悦的心情。
(2)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思绪到了现实,表达了父亲内心的愉悦和心满意足。
21、引出下文,表明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和天地万物保持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亲情。
22、既然他们和天地万物间保持着一种很深厚的血脉深情,说明月亮是我们的亲人,他们用祭拜月亮的方式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