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能力提升练习(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能力提升练习(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能力提升练习)含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图1示意美国工业分布,图2示意俄罗斯工业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相同的优势条件是( )
A.充足的光照资源 B.便利的海上运输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丰富的清洁能源
2.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
A.气候高温多雨 B.位于沿海地区,方便原材料运输
C.自然资源丰富 D.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
读巴西图,完成3—4题。
3.巴西的汽车都使用混合燃料(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醇提取自甘蔗)。巴西的乙醇厂主要分布在( )
A.北部 B.东北部
C.西部 D.西北部
4.据图中信息可知,巴西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资金、技术雄厚 B.劳动力充足
C.矿产资源丰富 D.海运便利
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有60%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曾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读1988—2018年亚马孙热带雨林森林砍伐面积统计图,完成5—6题。
5.1988—2018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具体表现为( )
A.森林砍伐面积累积量在增加 B.2008年后森林砍伐面积持续下降
C.砍伐速度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变化 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居住用地
6.“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 ③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使南极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美国的玉米产量居全球之首。读美国玉米带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大部分玉米带的年降水量范围在( )
A.1 000毫米以上 B.500—1 000毫米
C.300—500毫米 D.300毫米以下
8.美国玉米产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众多的劳动力 ③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 ④广阔的国际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市场 B.水源、政策
C.气候、市场 D.地形、政策
10.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便于( )
①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的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2020年美国和世界人均消耗的部分资源量比较。据此,完成11—12题。
11.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最突出的是( )
A.用水量 B.用电量
C.天然气消耗量 D.石油消耗量
12.下列行为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的是( )
A.整夜灯火通明 B.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C.选择绿色出行 D.大量使用清洁剂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是中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的处女作,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工程,将巴西北部的电能输送到东南部。读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落基山脉
14.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狂欢节、桑巴舞享誉世界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人种复杂,混血种人数量众多 D.原住民为雅库特人
15.图中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包括( )
①水量丰富 ②结冰期长 ③水流平缓 ④流域面积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咖啡喜热,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巴西咖啡的产量居世界前列,被称为“咖啡王国”。读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影响巴西咖啡种植区分布的社会条件包括(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科技发达 ④光热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巴西的咖啡产量居世界前列,其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气候湿热,森林茂密,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20题。
18.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旱涝灾害频发,农业落后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 D.资源不足,工业欠发达
19.“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当地水土流失加剧 ③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 极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合理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是( )
A.毁林开荒,发展农业 B.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C.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D.招商引资,大力采伐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有关巴西人地关系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研究内容。(20分)
研究方向:巴西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研究思路:搜集信息—分析联系—得出结论
相关资料:
研究内容:
(1)由于特殊的纬度位置,巴西具有种植______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巴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影响了工业的__________。
(3)流经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其干流虽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但该地区人口________,对航运需求相对较_______。
(4)图1中伊泰普水电站是南美洲最大的水电站,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等综合效益。
(5)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了严重破坏,人们应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美国幅员辽阔,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中部,东北部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大,各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
材料二 2022 年4月14日,美国农业部发布《2021年美国农产品出口年鉴》。年鉴显示,2021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达1 77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中大豆、玉米和牛肉位居美国出口农产品前三位。
材料三 图1为美国本土地形示意图,图2为美国本土小麦、玉米、乳畜业的分布示意图及美国中部玉米带气候资料图。
(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三个方面描述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
(2)阅读图文材料,说出美国农业的两个主要特征。
(3)说出美国玉米带的气候特点。
(4)分析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读两图可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附近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本国的传统工业。
2.【答案】D
【解析】读图1可知,“硅谷”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技力量强。影响高技术产业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科技。
3.【答案】B
【解析】明确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巴西工业具有靠近原材料(农矿产品)产地分布的特点。由题干信息和读图可知,乙醇提取自甘蔗,甘蔗主要种植于东北部沿海,所以巴西的乙醇厂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巴西矿产资源丰富;沿海港口城市多,海运便利;东南部城市密集,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5.【答案】A
【解析】2008年之后森林砍伐面积不是持续下降的;1988—2018年,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森林被砍伐,累积量在增加;砍伐速度的变化规律不是先慢后快;D项说的是砍伐雨林的目的,不是雨林遭到破坏的表现。
6.【答案】C
【解析】明确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当地和全球环境的影响。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会加剧全球变暖,使南极冰雪融化加速,冰雪资源减少。
7.【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大部分玉米带的年降水量范围在500—1 000毫米,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8.【答案】C
【解析】美国玉米产量大的主要原因:优越的自然条件、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广阔的国际市场等。美国属于发达国家,该国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很少,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地区,这里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了饲料;该地区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气候和市场是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
10.【答案】A
【解析】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充分利用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各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便于发挥大规模、机械化的优势;农作物熟制受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的影响,与农业地区专门化无关;农业地区专门化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会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最突出的是石油消耗量。
12.【答案】C
【解析】整夜灯火通明会增加用电量,不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多使用一次性物品会导致资源的快速消耗和废弃物的增加,对环境和资源都是不利的;选择绿色出行,如乘坐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可以减少对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是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的生活方式;大量使用清洁剂会增加水资源和化学品的消耗,同时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巴西高原。
14.【答案】D
【解析】巴西的狂欢节和桑巴舞享誉世界,是巴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巴西人种复杂,混血种人数量众多;巴西的原住民为印第安人。
15.【答案】C
【解析】亚马孙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16.【答案】A
【解析】巴西咖啡种植区的有利社会条件包括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较低,而且科技对咖啡种植影响较小;光热条件属于自然条件。
17.【答案】A
【解析】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形、河流和交通不是最有利的条件。
18.【答案】C
【解析】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该地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烟稀少;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没有频发的旱灾;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亚马孙河流域资源丰富。
19.【答案】C
【解析】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不仅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不会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因为该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调节全球气候的能力变弱,全球变暖趋势加强,南极冰雪融化增多,冰雪资源不会更丰富。
20.【答案】C
【解析】热带雨林的开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毁林开荒,发展农业;封山育林,禁止开发;招商引资,大力采伐都是不可取的;采育结合,多种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1)【答案】热
【解析】读图1可知,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具有种植热带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答案】分布
【解析】读图1可知,巴西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方面为各类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又影响了工业的分布。
(3)【答案】稀少 小
【解析】读图1和图2可知,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其干流虽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但由于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稀少,对航运需求相对较小。
(4)【答案】防洪 发电(养殖 旅游 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具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
(5)【答案】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区;禁止乱砍滥伐行为;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需要我们的保护,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加强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区;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禁止乱砍滥伐行为;加强国际合作;采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等。
22.(1)【答案】半球位置: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南分别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纬度位置: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或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
【解析】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美国本土大致位于50°N向南至30°N、125°W向东至65°W的范围内,即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南分别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位于北温带(或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
(2)【答案】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形成了乳畜带、玉米带等农业带(区),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高度发达,各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
(3)【答案】降水丰沛,春夏气温较高。
【解析】读美国中部玉米带气候资料图可知,美国玉米带的气候特点为降水丰沛,春夏气温较高。
(4)【答案】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广大,生产规模大;农业科技发达,农产品单产高;地广人稀,粮食消耗较少;水热组合条件好,适宜农业生产;交通便利,方便农产品外运等。
【解析】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广大,生产规模大;农业科技发达,农产品单产高;地广人稀,粮食消耗较少;水热组合条件好,适宜农业生产;交通便利,方便农产品外运等,这些都有利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