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目录
1
3
2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它的含义有三层,就是分别是: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为了最后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而牺牲的英雄们。
三十年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百多年来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表示永远的纪念。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宪法在序言中指出:“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1、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
2、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通过制定宪法,确认了奋斗成果!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提炼关键信息:
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1)宪法规定: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最大优势: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③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自身的角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领导立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带头守法:宪法宣誓充分彰显了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政治品格和领袖风范
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司法惩治等都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含义不同:
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人民
公民
(1)含义不同:
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
(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
(3)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
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
(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
公 民
人民
人民≠公民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如何保障/贯彻?)
(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解读宪法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政党)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人农民结为联盟,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爱国统一战线基础,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
人民民主专政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
人民代表
产生
国家权力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宪法与我有什么关系?视频中涉及到关乎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武装力量主要为谁服务?
我国的国家安全主要靠谁去维护呢?
人民军队
人 民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地为人民服务。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 法
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归根结底
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思考: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人权主体
我国公民
外国人
保护个人
保护群体
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内容广泛)
主体广泛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保护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思考:《民法典》这一修改说明了什么?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
执法
司法
普法教育
监察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机关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执法:行政机关应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监察:监察机关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公职人员的监督
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宣传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拓展: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热播剧:山海情
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课堂小结
维护宪法权威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国家尊重
和保障人权
对公民权利
保障
公民权利
宪法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
3
课堂练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 )
A.经济制度
B.国家性质
C.政治制度
D.文化制度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我国国家性质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识记。宪法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等重大问题。
3
课堂练习
2.【2020宁波中考】 某中学举行宪法宣传活动,下列可作为宣传标语的是(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C 依据教材知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是根本的行为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我们应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①③④可作为宪法宣传标语,符合题意;②本身错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选C。
3
课堂练习
3.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有( )
①经济制度
②公民基本权利
③消费者权利
④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对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认识。宪法确认了国家性质、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消费者的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制度,不是宪法的内容。
3
课堂练习
3.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有( )
①经济制度
②公民基本权利
③消费者权利
④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对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认识。宪法确认了国家性质、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消费者的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制度,不是宪法的内容。
3
课堂练习
5. 山西省太原市有一支女子城管执法大队,她们带着感情管理城市,以文明端庄的举止、热情周到的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展现城管执法队伍的新形象。这说明( )
A.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B.女城管执法人员执法比男城管执法人员执法更有效果
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D.每一名城管执法人员都能做到文明执法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认识。女子城管大队的做法是文明执法、尊重他人人权的体现。A项正确,BD两项说法与实际不相符。C项体现了在立法过程中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