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单元任务群(二)学写小小说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多样的文化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单元任务群(二)学写小小说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单元任务群(二) 学写小小说
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
  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是小说中篇幅最短的一种。如同匠人在方寸之间精 雕细刻一般,小小说的作者于尺幅之内精心构造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交代故事环 境,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往往能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人物少,情节简单, 场景集中,构思奇巧,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洗练等,是小小说的特点。
小小说因篇幅所限,无法展现情节的完整脉络,往往抓住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 一个瞬间或一个横断面,进行深入开掘。
(一)写法指导
小小说是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并将其诉诸散文化语 言文字的叙述艺术。它也是小说,也要注意其虚构的本质。也就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 人物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这些冲突往往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体验和审美 体验。写好小小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小说的题目
小小说题目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平淡的题目,比如《初恋》《等待》 《窗帘》《同学》《祝福》等,通常这类题目本身并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初看上去 平淡无奇是他们最大的特点。这类作品想写好,情节是关键。没有好的情节和讲述功 力,写这一类的题目时就会失分。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讲要多留意另一种比较具有特 色和新奇感的题目,比如《从人到猿》《没有年代的故事》《水缸里的月亮》《寻找 花木兰》等。也就是说,最好是写一些叫人看了眼前一亮的题目,而且这类比较新奇 的题目也有助于活跃思维对于情节的构思。
2. 小小说的开篇
不要设计太复杂的开篇,越简单越干脆越直接越好。最好是一上来就直接展开事 件的讲述,即便需要铺垫最好也能在几十字内结束。如果感到自己作品的开篇过于缓 慢拖沓,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直接把作品开篇删去一两段或者说一两百字,这样通 常作品的开端都会更紧凑一些。
3. 小小说的人物
小小说的人物是关键。因为小小说里的人物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或者明显区别于 平常的标识。比如写“小女孩”就不如写“穿着碎花裙的小女孩”给人更直观的感 受。给人物一些具体的细节特征或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像口头禅或者地方口音或者某 些习惯性动作等,以此来凸显人物自身的特色。
另外,如果想强调一个人物的真实感,就要给人物取一个具体的名字。比如写一 个人腐败,如果叫对方“王自强局长”和全篇都叫“王局长”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 你的目标不是塑造人物,而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呈现事件的复杂曲折情形,那 么适宜用代词来指称人物,比如人称代词“他”,或者其他泛称,像“男人”“女 人”“老人”“小青年”等。
此外,在可以选择的前提下,优先采用第三人称来完成作品,因为对于初学者第 一人称很容易写成偏向散文或记叙文的效果,而第三人称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这 些。至于第二人称创作难度高,一般不适合初学者采用。
作为一篇小小说来讲,通常一篇作品两三个人物就可以了,人物太多,容易顾不 过来,会导致人物塑造挤占了太多篇幅,故事情节无法有效展开。当然这是一般的经 验之谈,也有一些小小说出场人物多达五六个,但是这一类的作品通常都需要更好的 技巧,比如通过人物自身的话语就达到了很好的人物塑造效果等。
这里所说的“出场人物”不是指那些被一句话带过的路人甲、路人乙,而是指至 少要占有百字以上描述并在情节上发生某些作用的。
4. 小小说的语言
小小说的语言在最初的创作里,一般要求以干净简练为好。与其为了“语言优 美”把作品写得像散文,不如干干脆脆地把要讲的事情讲清楚更好。当然,在小小说 里,口语化的语言,会带给人更直观的感受,区别于书面语的隔膜感。创作到了一定 的地步,不再满足于这样表达,会不自觉的在字与字句与句之中之外赋予更多意思的 双重表达甚至是多重表达。但这些,创作没到一定高度是不能感知和熟练运用的。所 以对于初期的还是要回到最初:干净,简洁。
5. 小小说的情节
写人写事,情节里就离不开景物描写。要注意的是,作为小小说来讲,通常都需 要避开大篇幅的景物处理。一般对于景物的描写最好都局限在一二十字内,而且最好 是结合着人物和场景的需要,简单地带出一笔。也就是说景物描写是点缀,说到底都 是为人物为主题服务,不是描述的主要对象。另要切记的是初学者一定要把作者内心 的所思所想直接写在情节里。具体表现为让人物说出了不符合身份和情景氛围的话 语。或者过于“直白”地在情节里尤其是结尾的地方去“揭示”或者“升华”主题。
小小说一定要通过情节来讲述,通过具体的事件让读者感受到你要表达的东西。 同时要注意情节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思想性。所以一篇小小说具体该如何表达都要善 于依据文章的情节需要来做出适当调整,制造矛盾点,平息矛盾点,没有矛盾点,就 没有看点。
6. 小小说的结尾
关于小小说的结尾,最好不要非把事情讲完讲满。在事情即将结束之前戛然而止 最好。也可以在矛盾冲突最剧烈的一刻直接画上句号。写故事需要完整的情节,但小 小说创作不需要把事情讲完。因为事情一旦结尾,冲突的发展就容易一下子陷入低 潮,这个时候结尾未必是最佳选择。
(二)写好小小说的五条建议
1. 立意明确
“意”是小小说的灵魂,立意就是确立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一篇优秀的小 小说总要以“意”为核心,或颂扬,或讽刺,或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或展现生 活侧面,从故事中提炼出意义。但要注意,“意”的表达应“含蓄其中”,切 忌机械地凸显主题。
2. 选材以小见大
小小说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包含丰富的内容,构思时 需选准角度,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小小说撷取的多 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性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 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时代风云。要学会精选 生活场景,用独特的眼光去挖掘、透视,以小见大,在故事中折射人生百态,揭示新 鲜深刻的思想内涵。
3. 人物形象典型,抓住传神之处重点刻画
小小说也要刻画人物,塑造形象,但不求完整地展现其性格,常用白描手法,以 简练的语言勾勒轮廓,写出人物传神之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时,要抓住 最能展现人物性格、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的点来写。删繁去冗,留些“空白”,让读 者去想象,往往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 角度新颖,构思精巧
小小说人物少,情节简单,要吸引读者,就要精心构思,巧妙展开情节,写出波 澜和起伏。比如事件虽简单,读者却难以预料结局。这就需要创新叙事方式,如变换 叙述顺序,利用“道具”,巧设悬念,铺设伏笔等。
5. 情节有吸引力
情节是小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情节只有曲折新奇,能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 惊异感,才能增添作品的魅力。镜头的闪现和勾连,这种情节特点决定了它在结尾上 做文章,用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完成结构的架构。小小说要注意写好结尾。从某种意义 上说,结尾精彩与否是一篇小小说能否出彩的关键,优秀作家常常能通过巧妙的构 思,在结尾处完成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突转。
【写作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跟随世界级的小说大师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漫游,认识了大卫·科波菲尔、玛 丝洛娃、圣地亚哥、布恩迪亚等人物,感受到千姿百态的社会人生,接触了丰富多彩 的人类文化。
同学们,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蕴含着丰富的小说素材,请你采撷一二,创 作一篇小小说。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视角,情节曲折,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线索清晰,人物 典型,语言生动。
[写作指导] 本题明确规定了作文的体裁——小小说,写作时,要先进行构思,设置 一个场景,想象一个故事,制造一个悬念,塑造一个人物,揭示一个主题。
[佳作展示]
青花瓷的一生
白庭旭
我是一个花瓶,一个青花瓷花瓶,被匠人在炉中炼出精致的花纹和如玉般的青 釉。我一出生就烙有“景德镇制”的标记,还未摆上货架就被人认购。
我被装进红缎木匣中,送进一位市长家里。在这里,我与市长所收藏的众多书画 名器一起,被安置在别墅二层阴面书房的红木展柜里。我想他一定是有雅韵、热爱古 玩的人。可也怪,他竟不注重对我们的护理,不少书卷上已出现霉斑。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他拿出一轴他认为的《兰亭集序》真迹,铺在桌案上。透过 手中捏着的金边放大镜细细观赏着,并不时推推鼻梁上的金丝老花镜,品一口昂贵的 西湖龙井,并感叹远不及冰红茶。就这么看了一上午,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一个位 置。原来他只是在玩弄放大镜汇聚下形成的光斑,脸上堆积如丘壑的肉不时一抽,露 出欣悦的表情。没想到,这时纸上竟烧出了一个小洞,我简直想搭住他的肩,勾他的 腿,摔他个四脚朝天。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被人从红木展柜里解救出来,被呈送到法庭上。市长站在 被告人的牌子后,对自己受贿的行为供认不讳,并流下了悔恨的眼泪。我知道,这其 实是事先准备好的眼药水,我想法官也识破了他的诡计,从严判决了他。宣读判决结 果时,他又哭了,不过我想这次的眼泪是真的。
我作为非法所得的收入被没收,保存在铁皮柜里。我想,完了,又要遁入黑暗 了。可没过多久,我就被一个人取出来了,这个人我在法庭上见过,就是那个庭长。 我又被他带回家中,被安置起来。不过,这回条件差一点儿,是在保险柜里和一沓沓 现金放在一起。我可不喜欢这个环境。
庭长是个忙人,每天电话、应酬不断,还有家暴的习惯。他几乎每天深夜回到家 中,从黑色塑料袋儿里掏出一摞厚厚的现金,塞在我旁边。
一天,庭长凌晨才回到家,他又发酒疯,一口一个“老子”,涨红了脸,妻儿老 小吓得不敢出声。盛怒之下,他把我狠狠地摔在地上,之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他酒醒了,看到地上青花瓷的碎片,心疼极了,连连大呼:“罪过罪 过!”
我被清扫出门,扔到柳树下的垃圾桶,清风吹过,吹尽我身上的污尘。
点评:本文视角新颖,以一个青花瓷花瓶的口吻讲述故事,刻画了市长和庭长两位贪 官。构思巧妙,语言流畅,一气呵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