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1.(2025·蓬江模拟)下列实数中,为无理数的是(  ).
A.0 B.3 C. D.
2.(2025·蓬江模拟)小美和小好同学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  )
A.随机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必然事件 D.确定性事件
3.(2025·蓬江模拟)某市今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大约有76300人,763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4.(2025·蓬江模拟)如两个宽度相同的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5.(2025·蓬江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5·蓬江模拟)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7.(2025·蓬江模拟)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无法判断
8.(2025·蓬江模拟)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9.(2025·蓬江模拟)如图,在菱形中,,,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线段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弧,交、、、于点E、F、G、H,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10.(2025·蓬江模拟)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连接交于点F,且,则的长为(  ).
A.5 B.5.5 C.6 D.7
11.(2025·蓬江模拟)比较大小:3   .
12.(2025·蓬江模拟)数据1,3,4,5,5的中位数是   .
13.(2025·蓬江模拟)计算的结果为   .
14.(2025·蓬江模拟)一本书静止在斜面上,其受力分析如题图,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与斜面平行,若摩擦力与重力G方向的夹角的度数为,则斜面的坡角的度数为   .
15.(2025·蓬江模拟)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上下对折,使之完全重合,打开后,得到折痕,连接,再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上的点Q处,折痕为,若点P恰好为线段最靠近点B的一个四等分点,,则的长为   .
16.(2025·蓬江模拟)计算:.
17.(2025·蓬江模拟)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8.(2025·蓬江模拟)感知数学魅力,探索数学未来,某校为筹备数学文化节活动,计划开设A魔方、B数学华容道、C益智锁扣、D迷叠杯,共四类活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报名情况,现随机抽取了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为__________;
(3)学生小何和小林各自从以上四类活动项目中任选一类参加活动,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概率.
19.(2025·蓬江模拟)如图,是的直径,点A在上,.
(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作平分,交于点E,交于点D,连接(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应用与计算,在(1)条件下,求与的面积之比.
20.(2025·蓬江模拟)某种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A地到B地燃油行驶纯燃油费用为40元,从A地到B地用电行驶纯用电费用为10元,已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比纯用电费用多元.
(1)求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
(2)若要使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所需的油、电费用合计不超过16元,则至少用电行驶多少千米?
21.(2025·蓬江模拟)如图1是某住宅单元楼的人脸识别系统(整个头部需在摄像头视角范围内才能被识别),其示意图如图2,摄像头P的仰角、俯角都调整为,摄像头高度,识别的最远水平距离.
(1)小张站在离摄像头水平距离点M处,恰好能被识别(头的顶部恰好在仰角线处),请问小张的身高约为多少厘米?
(2)身高的小军,头部高度为,当他直立站在离摄像头最远处时,请通过计算说明这时的小军能被摄像头识别吗?(参考数据:,,)
22.(2025·蓬江模拟)如图,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交反比例函数于点C,且.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求的长,并求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3)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用t表示图象E最低点的坐标.
23.(2025·蓬江模拟)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交x轴和y轴于点,.
(1)如图1,已知经过点O和点B,圆心点M在第二象限,且的直径为,求证:直线与相切.
(2)如图2,已知直线分别交x轴和y轴于点C、D,N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以N为圆心,为半径画圆,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
①求直线的解析式.
②设与直线相交于P、Q两点,连接、,请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求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A、0是有理数,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3是有理数,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3是有理数,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无理数,
∴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及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并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2.【答案】A
【知识点】事件的分类
【解析】【解答】解: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记数法是指,任何一个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的数可以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n=整数位数-1.根据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结合各选项即可求解.
4.【答案】C
【知识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观察几何体可得:
A.它的左视图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应该相等,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它的左视图应该是上下两层,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是几何体的左视图,
∴此选项符合题意;
D.它的左视图应该是上下两层,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左视图是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并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5.【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积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A、因为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同类项,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因为≠-m2n2,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m9,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因为,
∴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同类项定义"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可知3m和n不是同类项, 不能合并同类项;
B、根据积的乘方法则“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可求解;
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求解;
D、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求解.
6.【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题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求解.
7.【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①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可得关于c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判断求解.
8.【答案】B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去分母得,
∴,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x+2)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解整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检验即可求解.
9.【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连接交于点,
在菱形中,,
则,,,
∴,,
则,,
∴,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交于点,根据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可得,,,用勾股定理求得求得BO的值,由菱形的性质得BD=2OB,AC=2OA,再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构成即可求解.
10.【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连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

,即


故选:C.
【分析】取的中点,连接,根据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或两边的延长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可得,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得比例式,由比例式求出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求解.
11.【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求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先求得,然后根据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可求解.
12.【答案】4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1,3,4,5,5的中位数为4.
故答案为:4.
【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并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13.【答案】1
【知识点】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1.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14.【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将下图中的点进行命名:
根据题意得:,
∴,
∵摩擦力的方向与斜面平行,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可求解.
1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矩形,
∴,
∴,
∵折叠,
∴,,
∴,
∴,
∴,
∴,
∴,
∵点P恰好为线段最靠近点B的一个四等分点,设,
∴,
∴,
∴(负值舍去);
在中,;
故答案为:.
【分析】设,得到,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得比例式求出的长,在中,用勾股定理可求解.
16.【答案】解:原式.
【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cos30°=,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的负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正整数指数幂的倒数.”可得()-1=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17.【答案】解:原式

当,时,原式.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用平方差公式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去括号,然后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可将代数式化简,再把、值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计算即可求解.
18.【答案】(1)解:(人),
(人);
补全条形图如图:
(2)40
(3)解;由题意,列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共16种等可能得结果,其中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情况有4种,
∴.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解析】【解答】
解:(2)

∴;
故答案为:40;
【分析】
(1)根据样本容量=频数×百分比求出调查的人数,根据样本容量=各小组频数之和求出类人数,补全条形图即可;
(2)根据百分比=频数÷样本容量可求出的值;
(3)列出表格,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共16种等可能得结果,其中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情况有4种,然后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1)解:(人),
(人);
补全条形图如图:
(2);
∴;
故答案为:40;
(3)由题意,列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共16种等可能得结果,其中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情况有4种,
∴.
19.【答案】(1)解:由题意,作图如下:
(2)解:连接,
∵为直径,
∴,
∵,
∴,
∵平分,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分析】
(1)根据尺规作角平分线的方法作图即可;
(2)由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BAC=∠BDC=90°,根据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易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的长,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解.
(1)解:由题意,作图如下:
(2)连接,
∵为直径,
∴,
∵,
∴,
∵平分,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20.【答案】(1)解: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则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原方程的解是,且符合题意,
答: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元.
(2)解:由(1)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A地到B地的路程为千米,
设需要用电行驶y千米,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至少用电行驶80千米.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
(1)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则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根据' 纯燃油费用40元行驶的路程= 纯用电费用10元行驶的路程”列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并检验即可求解;
(2)设需要用电行驶y千米,根据“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所需的油、电费用合计不超过16元”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1)解: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则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原方程的解是,且符合题意,
答: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元.
(2)解:由(1)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A地到B地的路程为千米,
设需要用电行驶y千米,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至少用电行驶80千米.
21.【答案】(1)解: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由题意知,
∴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
∴,
∴小张的身高约是184.3厘米;
(2)解: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同上,可知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同理,
∴,,
小军头部以下的高度为,且小军身高,
∴小军能被摄像头识别.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分析】
(1)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在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tan∠EPF=求出的值,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ME=MF+EF可求解;
(2)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同上,
在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tan∠CPH=求出的值,同理可求得的值,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GQ=QH-GH、CQ=QH+CH分别求出、CQ的值,再计算小军头部以下的高度并比较大小即可判断求解.
(1)解: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由题意知,
∴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
∴,
∴小张的身高约是184.3厘米;
(2)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同上,可知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同理,
∴,,
小军头部以下的高度为,且小军身高,
∴小军能被摄像头识别.
22.【答案】(1)解:∵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点C在反比例函数于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解:∵,且,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
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1;
(3)解:∵,
∴当时,,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且,
∴,
此时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且,
当时,即,故,
把代入,
得,
∴.
当时,即,
把代入,
得,
∴.
综上:当时,;当时,;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应用
【解析】【分析】
(1)先结合点D是线段的中点,得,结合可得,然后根据k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2)把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A、B两点的坐标,根据同一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坐标之差的绝对值求出AB的值,结合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求出OD的值,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可求解;
(3)由题意,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A、B两点的坐标,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再结合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且,则当时,解之可得t的范围;将代入可将点E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当时,同理可求解.
(1)解:∵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点C在反比例函数于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解:∵,且,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
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1;
(3)解:∵,
∴当时,,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且,
∴,
此时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且,
当时,即,故,
把代入,
得,
∴.
当时,即,
把代入,
得,
∴.
综上:当时,;当时,;
23.【答案】(1)证明:∵,,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连接,,
∵经过点O和点B,圆心点M在第二象限,且的直径为,
∴,则,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直线与相切;
(2)解:①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令切点为,连接,则,
由(1)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则,
∴点的坐标为,
将其代入直线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②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即轴,
设点的横坐标为,则,,
∴,
解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同理可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综上,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连接,,可知,则,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即可证得结论;
(2)①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令切点为,连接,则,由(1)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值,则,得点的坐标为,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②由题意,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可知,即轴,设点的横坐标为,则,,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点N的坐标;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同理可求解.
(1)证明:∵,,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连接,,
∵经过点O和点B,圆心点M在第二象限,且的直径为,
∴,则,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直线与相切;
(2)①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令切点为,连接,则,
由(1)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则,
∴点的坐标为,
将其代入直线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②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即轴,
设点的横坐标为,则,,
∴,
解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同理可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综上,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 / 1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1.(2025·蓬江模拟)下列实数中,为无理数的是(  ).
A.0 B.3 C. D.
【答案】D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求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A、0是有理数,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3是有理数,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3是有理数,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无理数,
∴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及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并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2.(2025·蓬江模拟)小美和小好同学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  )
A.随机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必然事件 D.确定性事件
【答案】A
【知识点】事件的分类
【解析】【解答】解: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即可.
3.(2025·蓬江模拟)某市今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大约有76300人,763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记数法是指,任何一个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的数可以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n=整数位数-1.根据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结合各选项即可求解.
4.(2025·蓬江模拟)如两个宽度相同的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观察几何体可得:
A.它的左视图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应该相等,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它的左视图应该是上下两层,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是几何体的左视图,
∴此选项符合题意;
D.它的左视图应该是上下两层,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左视图是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并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5.(2025·蓬江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积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A、因为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同类项,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因为≠-m2n2,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因为≠m9,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因为,
∴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同类项定义"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可知3m和n不是同类项, 不能合并同类项;
B、根据积的乘方法则“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可求解;
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求解;
D、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求解.
6.(2025·蓬江模拟)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题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可求解.
7.(2025·蓬江模拟)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①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可得关于c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判断求解.
8.(2025·蓬江模拟)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去分母得,
∴,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x+2)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解整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检验即可求解.
9.(2025·蓬江模拟)如图,在菱形中,,,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线段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弧,交、、、于点E、F、G、H,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连接交于点,
在菱形中,,
则,,,
∴,,
则,,
∴,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交于点,根据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可得,,,用勾股定理求得求得BO的值,由菱形的性质得BD=2OB,AC=2OA,再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构成即可求解.
10.(2025·蓬江模拟)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连接交于点F,且,则的长为(  ).
A.5 B.5.5 C.6 D.7
【答案】C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连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

,即


故选:C.
【分析】取的中点,连接,根据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或两边的延长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可得,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得比例式,由比例式求出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求解.
11.(2025·蓬江模拟)比较大小:3   .
【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求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先求得,然后根据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可求解.
12.(2025·蓬江模拟)数据1,3,4,5,5的中位数是   .
【答案】4
【知识点】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1,3,4,5,5的中位数为4.
故答案为:4.
【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并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13.(2025·蓬江模拟)计算的结果为   .
【答案】1
【知识点】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1.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14.(2025·蓬江模拟)一本书静止在斜面上,其受力分析如题图,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与斜面平行,若摩擦力与重力G方向的夹角的度数为,则斜面的坡角的度数为   .
【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将下图中的点进行命名:
根据题意得:,
∴,
∵摩擦力的方向与斜面平行,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可求解.
15.(2025·蓬江模拟)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上下对折,使之完全重合,打开后,得到折痕,连接,再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上的点Q处,折痕为,若点P恰好为线段最靠近点B的一个四等分点,,则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矩形,
∴,
∴,
∵折叠,
∴,,
∴,
∴,
∴,
∴,
∴,
∵点P恰好为线段最靠近点B的一个四等分点,设,
∴,
∴,
∴(负值舍去);
在中,;
故答案为:.
【分析】设,得到,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得比例式求出的长,在中,用勾股定理可求解.
16.(2025·蓬江模拟)计算:.
【答案】解:原式.
【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cos30°=,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的负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正整数指数幂的倒数.”可得()-1=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17.(2025·蓬江模拟)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解:原式

当,时,原式.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用平方差公式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去括号,然后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可将代数式化简,再把、值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计算即可求解.
18.(2025·蓬江模拟)感知数学魅力,探索数学未来,某校为筹备数学文化节活动,计划开设A魔方、B数学华容道、C益智锁扣、D迷叠杯,共四类活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报名情况,现随机抽取了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为__________;
(3)学生小何和小林各自从以上四类活动项目中任选一类参加活动,请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概率.
【答案】(1)解:(人),
(人);
补全条形图如图:
(2)40
(3)解;由题意,列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共16种等可能得结果,其中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情况有4种,
∴.
【知识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
【解析】【解答】
解:(2)

∴;
故答案为:40;
【分析】
(1)根据样本容量=频数×百分比求出调查的人数,根据样本容量=各小组频数之和求出类人数,补全条形图即可;
(2)根据百分比=频数÷样本容量可求出的值;
(3)列出表格,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共16种等可能得结果,其中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情况有4种,然后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1)解:(人),
(人);
补全条形图如图:
(2);
∴;
故答案为:40;
(3)由题意,列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共16种等可能得结果,其中他们选择相同项目的情况有4种,
∴.
19.(2025·蓬江模拟)如图,是的直径,点A在上,.
(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作平分,交于点E,交于点D,连接(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应用与计算,在(1)条件下,求与的面积之比.
【答案】(1)解:由题意,作图如下:
(2)解:连接,
∵为直径,
∴,
∵,
∴,
∵平分,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
【解析】【分析】
(1)根据尺规作角平分线的方法作图即可;
(2)由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BAC=∠BDC=90°,根据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易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的长,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解.
(1)解:由题意,作图如下:
(2)连接,
∵为直径,
∴,
∵,
∴,
∵平分,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20.(2025·蓬江模拟)某种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A地到B地燃油行驶纯燃油费用为40元,从A地到B地用电行驶纯用电费用为10元,已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比纯用电费用多元.
(1)求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
(2)若要使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所需的油、电费用合计不超过16元,则至少用电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1)解: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则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原方程的解是,且符合题意,
答: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元.
(2)解:由(1)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A地到B地的路程为千米,
设需要用电行驶y千米,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至少用电行驶80千米.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
(1)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则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根据' 纯燃油费用40元行驶的路程= 纯用电费用10元行驶的路程”列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并检验即可求解;
(2)设需要用电行驶y千米,根据“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所需的油、电费用合计不超过16元”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1)解: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则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原方程的解是,且符合题意,
答: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元.
(2)解:由(1)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为元, A地到B地的路程为千米,
设需要用电行驶y千米,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至少用电行驶80千米.
21.(2025·蓬江模拟)如图1是某住宅单元楼的人脸识别系统(整个头部需在摄像头视角范围内才能被识别),其示意图如图2,摄像头P的仰角、俯角都调整为,摄像头高度,识别的最远水平距离.
(1)小张站在离摄像头水平距离点M处,恰好能被识别(头的顶部恰好在仰角线处),请问小张的身高约为多少厘米?
(2)身高的小军,头部高度为,当他直立站在离摄像头最远处时,请通过计算说明这时的小军能被摄像头识别吗?(参考数据:,,)
【答案】(1)解: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由题意知,
∴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
∴,
∴小张的身高约是184.3厘米;
(2)解: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同上,可知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同理,
∴,,
小军头部以下的高度为,且小军身高,
∴小军能被摄像头识别.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分析】
(1)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在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tan∠EPF=求出的值,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ME=MF+EF可求解;
(2)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同上,
在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tan∠CPH=求出的值,同理可求得的值,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GQ=QH-GH、CQ=QH+CH分别求出、CQ的值,再计算小军头部以下的高度并比较大小即可判断求解.
(1)解: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由题意知,
∴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
∴,
∴小张的身高约是184.3厘米;
(2)过作的垂线分别交仰角线,俯角线于点,,交水平线于点,
同上,可知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同理,
∴,,
小军头部以下的高度为,且小军身高,
∴小军能被摄像头识别.
22.(2025·蓬江模拟)如图,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交反比例函数于点C,且.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求的长,并求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3)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用t表示图象E最低点的坐标.
【答案】(1)解:∵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点C在反比例函数于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解:∵,且,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
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1;
(3)解:∵,
∴当时,,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且,
∴,
此时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且,
当时,即,故,
把代入,
得,
∴.
当时,即,
把代入,
得,
∴.
综上:当时,;当时,;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应用
【解析】【分析】
(1)先结合点D是线段的中点,得,结合可得,然后根据k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2)把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A、B两点的坐标,根据同一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坐标之差的绝对值求出AB的值,结合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求出OD的值,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可求解;
(3)由题意,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A、B两点的坐标,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再结合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且,则当时,解之可得t的范围;将代入可将点E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当时,同理可求解.
(1)解:∵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点C在反比例函数于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解:∵,且,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
则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1;
(3)解:∵,
∴当时,,
∴,
∵二次函数(常数)与x轴从左到右的交点为A、B,且,
∴,
此时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过线段的中点D作轴,
∴,
∴,
∵把抛物线在直线右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的交点)记为E,且,
当时,即,故,
把代入,
得,
∴.
当时,即,
把代入,
得,
∴.
综上:当时,;当时,;
23.(2025·蓬江模拟)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交x轴和y轴于点,.
(1)如图1,已知经过点O和点B,圆心点M在第二象限,且的直径为,求证:直线与相切.
(2)如图2,已知直线分别交x轴和y轴于点C、D,N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以N为圆心,为半径画圆,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
①求直线的解析式.
②设与直线相交于P、Q两点,连接、,请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连接,,
∵经过点O和点B,圆心点M在第二象限,且的直径为,
∴,则,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直线与相切;
(2)解:①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令切点为,连接,则,
由(1)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则,
∴点的坐标为,
将其代入直线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②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即轴,
设点的横坐标为,则,,
∴,
解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同理可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综上,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判定;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连接,,可知,则,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即可证得结论;
(2)①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令切点为,连接,则,由(1)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值,则,得点的坐标为,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②由题意,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可知,即轴,设点的横坐标为,则,,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点N的坐标;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同理可求解.
(1)证明:∵,,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连接,,
∵经过点O和点B,圆心点M在第二象限,且的直径为,
∴,则,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直线与相切;
(2)①当点N与点C重合时,直线与相切,令切点为,连接,则,
由(1)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则,
∴点的坐标为,
将其代入直线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②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
∴,即轴,
设点的横坐标为,则,,
∴,
解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当点在直线,交点下方时,
同理可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综上,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时,使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