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制作一个圆柱形的无盖铁桶需要多大的铁皮,其实是求这个圆柱形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侧面积 D.侧面积+1个底面积
2.订阅《少年报》的总价与份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去年“五一”期间,某景点游客约20万人,比前年同期大约减少了5万人,比前年同期减少了几成?列式正确的是( )。
A.5÷20 B.5÷(20-5) C.20÷(5+20) D.5÷(20+5)
4.体育老师对六年级男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验,以每分钟65个为达标,记作0。小聪的成绩记作﹣3,则他一分钟跳绳的个数是(  )。
A.60 B.62 C.65 D.68
5.已知A=B,(A、B≠0),则A和B( )。
A.成反比例 B.不成比例 C.成正比例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购进100kg大米记作﹢100kg,则﹣20kg表示卖出20kg大米。
B.向东行驶2km记作﹢2km,则向西行驶5km记作5km。
C.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00元记作﹣200元。
D.水位上升4mm记作﹢4mm,则水位下降5mm记作﹣5mm。
7.如图,点A、B、C同一直线上,H为AC的中点,M为AB的中点,N为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
①MN=HC;②MH=(AH﹣HB);③MN=(AC+HB);④HN=(HC+HB),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x、y均不为0,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y=56x B.x= C.x+y=56 D.y=
9.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
A.42∶2.4和2.8∶16 B.4.5∶1.5和1∶
C.0.2∶2.5和8∶50 D.∶和1∶2
10.已知∠A=37°,则∠A的余角等于( )
A.37° B.53° C.63° D.143°
二、填空题
11.一口水井的占地面积指的是它的( );制作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大铁皮就是求它的( )。
12.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出售。
13.如果(x,y都不为0),那么x∶y=( )(写最简整数比),它们的比值是( )。
14.圆锥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1.2dm,体积是( )。
15.直线上离零点2个单位长度的数分别是( )和( )。
16.把一个底面半径5厘米、高0.5米的圆柱形钢锭,铸成底面积大小不变的圆锥形钢锭,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的比是( ).
17.有一段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6cm,高4cm,这段木料的体积是( )π立方厘米.如果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那么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π立方厘米.
18.水沸腾的温度  ℃水结冰的温度   ℃月球表面的温度  ℃
19.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20.吴媛和施燕从学校同时出发到图书馆去,当吴媛走了一半时,施燕离图书馆还有786米,速度不变,吴媛到图书馆时,施燕还有全程的没走,学校到图书馆有( )米。
三、判断题
21.像0、﹣1、﹣2、﹣3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
22.﹢18读作加18,﹣18读作减18。( )
23.如果,那么x与y成正比例。( )
24.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
25.“三成五”、“三五折”改写成百分数都是3.5%。( )
26.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直径乘高。( )
27.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a和b一定成反比例。 。
28.铺一间教室地板,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29.如果4a=3b,那么4∶a=3∶b。( )
30.在下图中,( )和( )的阴影部分面积相等,但周长不相等.
A. B. C.
四、计算题
31.口算×16= 1-0.65= 74÷1000= 150×0.06=
18÷ = 0.9+4.08= - = 200×39=
4×5÷4×5= 1÷0.25= 0.042= 13.2×25×0.4=
32.解方程。
0.5×(x+4)=6 ∶=x∶
x+= 36-2x=16
33.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底面周长50.24cm。
五、改错题
34.改一改,把正确说法改在横线上。
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200厘米。
六、作图题
35.按要求作图
(1)把三角形A向下平移5格,得到三角形B.
(2)再将三角形B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C.
(3)把三角形C按2:1放大,得到三角形D.
七、解答题
36.一个停车场2 小时以内(包括2 小时)收费5 元,停车超过2 小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小时2 元收费(不满1 小时按1小时计算),小明的爸爸开车离开这个停车场时缴费9 元,小明爸爸的车在这个停车场最多停了几小时?
37.一块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50厘米,90块这样的地砖可以铺多少平方米的地面?
38.一捆长100米的塑料绳,先制作10条每条长3.2米的长跳绳,剩下的全部制作成每条长1.7米的短跳绳,短跳绳有多少条?
39.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长度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观光塔到地面之间的距离和和整个电视塔的高度就构成了一个“黄金比”。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用比例的知识求出从塔尖到地面的距离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整米数。)
40.=0.375=12÷   =   %
=0.45=   %=   ÷   .
暑假要将学校操场进行改造,芳芳想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操场平面图。已知操场的长180米,宽120米。
41.请你在下面比例尺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1∶500 B.1∶1000 C.1∶1500
42.算出图上的长和宽。
43.帮芳芳画出平面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重点、易错点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B C B B B B B
1.D
【分析】求制作一个圆柱形的无盖铁桶需要多大的铁皮,就是求铁皮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而圆柱形无盖铁桶没有上底面,所以求铁皮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1个底面积之和。
【详解】制作一个圆柱形的无盖铁桶需要多大的铁皮,其实是求这个圆柱形的侧面积+1个底面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概念的认识,理解圆柱形的无盖铁桶是一个少了上底面的圆柱体。
2.A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若一种量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若一种量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详解】《少年报》的总价÷份数=《少年报》的单价(一定),《少年报》的总价与份数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正、反比例关系的辨别,关键看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乘积一定还是比值(商)一定。
3.D
【分析】根据题意,前年某景点游客约(20+5)万人,实际上是求去年游客数量比前年同期少百分之几,用去年游客数量比前年减少的5万人除以前年的游客数量,求出减少了百分之几,再根据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5÷(20+5)
=5÷25
=0.2
=20%
=二成
即比前年同期减少了二成。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成数问题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4.B
【分析】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以每分钟65个为标准记为0,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小聪的成绩记作﹣3,说明小聪一分钟跳绳的个数比标准少3个;
65-3=62(个)
所以他一分钟跳绳的个数是6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5.C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商)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如果既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则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
【详解】已知A=B,(A、B≠0);
那么A∶B=(一定),比值一定,则A和B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及辨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分析。
【详解】A. 购进100kg大米记作﹢100kg,则﹣20kg表示卖出20kg大米,说法正确。
B. 向东行驶2km记作﹢2km,则向西行驶5km记作﹣5km,选项说法错误。
C. 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00元记作﹣200元,说法正确。
D. 水位上升4mm记作﹢4mm,则水位下降5mm记作﹣5mm,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关键是理解什么是相反意义。
7.B
【详解】根据线段上各个点的位置,确定相关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由MN = MH + HN = (AH – AM)+(HC -NC),又AM = AB ,NC = BC,
可知MN = AH + HC - (AB + BC)= HC,知①正确;
由MH = AH – AM = AH – MB = AH - (MH + HB),知MH = (AH - HB),②正确;
由MN = AC – AM – NC = AC - AB - BC = AC,③错误;
由HN = HB + BN = HB + BC = HB + (HB + BC)= (HC + HB),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说法有①②④.
故选B.
8.B
【详解】略
9.B
【分析】若两组的比值相等,则这两组比就可组成比例。据此逐一分析各项即可。
【详解】A.42∶2.4=17.5,2.8∶16=0.175,17.5≠0.175,所以42∶2.4和2.8∶16不能组成比例;
B.4.5∶1.5=3,1∶=3,3=3,所以4.5∶1.5和1∶能组成比例;
C.0.2∶2.5=0.08,8∶50=0.16,0.08≠0.16,所以0.2∶2.5和8∶50不能组成比例;
D.∶=2,1∶2=,2≠,所以∶和1∶2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意义,明确比例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0.B
【详解】根据余角的概念,直接计算即可.
∠A的余角=90°-37°=53°
故选B.
11. 底面积 侧面积
【分析】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上、下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一口水井是一个圆柱形,它的占地面积是指圆柱的底面积;
因为圆柱形通风管没有底面只有侧面,所以计算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大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详解】一口水井的占地面积指的是它的底面积;
制作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大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点睛】掌握圆柱的特征以及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2.90%
【分析】根据折扣的含义填空即可。
【详解】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
故答案为:90%
【点睛】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注意打九折是现价是原价的90%,比原价便宜了10%。
13. 2∶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把和x看作比例的两个外项,把和y看作比例的两个内项,据此写出比例,再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用最简整数比中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它们的比值。
【详解】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
x∶y=∶=∶=8∶12=(8÷4)∶(12÷4)=2∶3
2∶3=2÷3=
即x∶y=2∶3
们的比值是。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化简和求比值。
14.50.24
【分析】圆锥的体积,据此求出圆锥的体积。
【详解】
(立方厘米)
所以圆锥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体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15. 2 ﹣2
【分析】直线上离零点若干个单位长度的数分别是在零点的左右两边,在零点的左边的是负数,在零点的右边的是正数。
【详解】直线上离零点2个单位长度的数,在零点的左边的是﹣2,在零点的右边的是2。
【点睛】数轴上,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
16.1:3
【详解】略
17. 36 24
【详解】木料体积:π×(6÷2)2×4=36π(立方厘米)
削去部分的体积:36π-×36π=24π(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题目中削去木料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
18.100,0,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常识,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而且不再增加,直到水全部变为水蒸气为止;水结冰的温度是0℃,不变,直到全部变成冰,才继续下降;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直接得解.
解:水沸腾的温度100℃;
水结冰的温度0℃;
月球表面的温度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故答案为100,0,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点评:熟悉生活常识,水的三态变化和月球的温度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1∶900000/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详解】18千米=1800000厘米
2∶1800000=1∶900000
所以,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900000。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0.1310
【分析】由题意可知:设学校到图书馆的距离是x米,当吴媛走了一半时,施燕离图书馆还有786米,即吴媛走了x米时,施燕走了x-786米,速度不变,吴媛到图书馆时,施燕还有全程的没走,即当吴媛走了x米时,施燕走了x米,利用比例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学校到图书馆的距离为x米。
x∶(x-786)=x∶(1-)x
x∶(x-786)=x∶x
x∶(x-786)=5∶4
2x=5x-3930
3x=3930
x=1310
则学校到图书馆有1310米。
【点睛】本题考查用比例解决问题,明确两次走的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21.×
【分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注意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2.×
【分析】负数的读法:先读“负”,再读数。正数的读法:先读“正”,再读数。
【详解】﹢18读作正十八,﹣18读作负十八。
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读法,属于基础题,读数时细心是解题的关键。
23.√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可得(一定),商一定,即x与y的商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x与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24.×
【分析】比0小的数叫负数,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最大的负整数是﹣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认识负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25.×
【分析】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百分之几十;据此解答。
【详解】“三成五”、“三五折”改写成百分数是35%。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折扣和成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6.×
【分析】如下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边长等于圆柱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
【详解】如上图,
圆柱的侧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圆柱的底面周长×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而不是底面直径乘高。
故答案为:×
【点睛】沿底面直径垂直于底面将圆柱切开,切面的长和宽(或边长)是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一个切面的面积=圆柱的底面直径×高。
27.√
【分析】判断a和b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如果a和b互为倒数,则有ab=1(一定),是a和b对应的乘积一定,
那么a和b一定成反比例。
【点睛】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也考查了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8.√
【分析】判断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
【详解】每块方砖的面积×方砖的块数=教室地板的面积(一定),乘积一定,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所以原题正确。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29.×
【分析】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详解】如果4a=3b,设a=3,那么b=4×3÷3=4,
4∶a=4∶3,3∶b=3∶4,
因为4∶3≠3∶4,所以4∶a≠3∶b。
故答案为:×
【点睛】赋值法是解答此题的一种方法,学生应学会灵活运用。
30. A B
【分析】观察图形,认真分析每个选项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由哪些图形的面积和或差求出,周长有哪些线段或曲线组成,即可进行正确解答.
【详解】选项A,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
选项B,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2;
选项C,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以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的一半+正方形的边长×2;
所以A和B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但周长不相等,三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都不相等;
故答案为A、B.
31.解:×16=12;1-0.65=0.35;74÷1000=0.074;150×0.06=9;18÷=27;0.9+4.08=4.98;= ;
200×39=7800;4×5÷4×5=25;1÷0.25=4;0.04 =0.0016;13.2×25×0.4=132
【详解】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时要注意得数中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确定运算顺序或简便计算方法.
32.x=8;x=;
x=;x=10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除以0.5,再同时减去4,解出方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3)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4)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加2x,再同时减去16,最后同时除以2,解出方程。
【详解】0.5×(x+4)=6
解:x+4=6÷0.5
x+4=12
x=12-4
x=8
∶=x∶
解:x=×
x=
x=÷
x=×
x=
x+=
解:x=-
x=-
x=
x=÷
x=×4
x=
36-2x=16
解:36=16+2x
36-16=2x
2x=20
x=20÷2
x=10
33.1004.8cm2
【分析】底面周长÷圆周率÷2=底面半径,圆柱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50.24÷3.14÷2=8(cm)
3.14×82×2+50.24×12
=3.14×64×2+602.88
=401.92+602.88
=1004.8(cm2)
34.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200米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00厘米,也就是100米,则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200米。
【详解】1000厘米=100米
2×100=200(米)
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2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单位的换算。
35.(1)、(2)、(3)如图:
【详解】略
36.4小时
【详解】9 - 5 = 4(元) 4÷2 = 2(时) 2 + 2 = 4(时)
答:小明爸爸的车在这个停车场最多停了4 小时.
37.22.5平方米
【详解】试题分析:先把50厘米化为0.5米,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求出正方形地砖的面积;再乘90求出90块这样的地砖可以铺地的面积.
解:50厘米=0.5米,
0.5×0.5×90,
=0.25×90,
=22.5(平方米),
答:90块这样的地砖可以铺22.5平方米的地面.
点评:关键是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与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注意单位的换算.
38.40条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先求出10条长跳绳的长度,再先用总长度减去长跳绳的长度,求出还剩下多少米,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用剩下的长度除以每根短跳绳的长度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00-3.2×10)÷1.7
=(100-32)÷1.7
=68÷1.7
=40(条)
答:短跳绳有40条。
【点睛】解答此题要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先求出10根长跳绳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470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长度比是0.618∶1,设从塔尖到底面的距离为x米,列比例:290.5∶x=0.618∶1,解比例,即可解答;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详解】解:设从塔尖到底面的距离为x米。
290.5∶x=0.618∶1
0.618x=290.5
x=290.5÷0.618
x≈470
答:从塔尖到底面的距离为470米。
40.3,32,37.5,40,9,45,9,20.
【详解】试题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375,把0.37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4就是12÷32;把0.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37.5%.
(2)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0.45,把0.4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2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9÷20;把0.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45%.
解:(1)=0.375=12÷32=37.5%;
(2)==0.45=45%=9÷20.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41.C 42.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 43.
【分析】(1)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
选项A: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厘米,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米,操场的长180米,则要求纸张最少长36厘米,所以比例尺过大;
同理,选项B: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厘米,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米,操场的长180米,则要求纸张最少长18厘米,比例尺过大;
选项C: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00厘米,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米,操场的长180米,则要求纸张最少长12厘米,纸张满足,比例尺恰好合适;据此选择C最合理。
(2)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得。
(3)依据问题②求得的图上距离,画出即可。
41.根据分析可知:比例尺1∶1500更合理,故选C
42.180米=18000厘米
120米=12000厘米
18000×=12(厘米)
12000×=8(厘米)
答:图上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
43.画图如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