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体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具有运输物质、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体温等多种关键意义。下图表示不同体液的物质交换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a可能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内液B.4种体液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C.水分子不依赖转运蛋白也能由b进入aD.内环境稳态是指b、c、d等的理化性质保持稳定2.神经调节具有作用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暂等特点,可以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控。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中的树突有利于将信息传递给多个神经元B.脑神经都是由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组成C.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中高级中枢的控制D.冷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3.血糖调节对于维持人体正常能量供应、保障各组织器官功能稳定以及预防因血糖异常引发的多种疾病至关重要。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是人体内唯一升血糖的激素B.血糖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也存在体液调节C.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分解和脂肪储存D:血糖浓度升高时,相关副交感神经能促进胰岛素分泌4.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而细胞壁的存在会影响细胞的伸长。下图是科学家根据“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提出的生长素对根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PA,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液泡、ADP+Pi中的种子脚张B,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信息分子,其受体分布在细了生长素胞膜上内质网C.活化因子与生长素结合后可促进相关基因表达细胞找生长紫活化因宝D.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H运出细胞使细mRNA胞壁pH降低拥胞艇细胞壁高二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5.实验是生物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与关键环节。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可用盐酸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B,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应加入琼脂、血清等物质C.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D.可以用过滤除菌的方法获得无菌空气6.“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有东北虎、东北豹等顶级猎食动物,也有马鹿、梅花鹿等草食性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种群数量B.东北虎是东北豹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C.梅花鹿种群的数量变化可通过年龄结构预测D.开阔地区域比郁闭林区域更利于东北虎和东北豹捕食7.群聚性生活的动物种群通常都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对种群数量产生抑制作用,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下图是某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0A.曲线I、Ⅱ分别代表死亡率、出生率曲线B.A-B段该种群数量不呈“形曲线增长0.6BC.为保证种群的发展,B点对应状态下,80.4一次性最大捕获量为80条/100m3曲线用D.将某种动物引入该地区时,需要保证种0.2群密度不能太低0.062040080100(条/100m)8.下列有关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种群密度A.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中物种的生态位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采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需置于70%的酒精中D.黄海森林公园是规模很大的人造林园,体现了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9.下列与生物与环境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硝酸盐可为自养微生物固定CO2提供能量B.鱼、虾粪便被分解后可为水生植物提供C02、无机盐等C,物种间协同进化可通过捕食、竞争及寄生等实现D.生态足迹的值过大不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10.抗利尿激素(AD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其作用机理如A侧B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③A.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的水H20H20B.ADH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C.A侧的液体属于细胞外液M蛋-cAMFD.ADH与受体结合后,促进了携带水通道蛋白的囊泡①与细胞膜融合ATP1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DH受体ADH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液体发酵为主B.果酒发酵后期应缩短拧松瓶盖放气的间隔时间C.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泡菜的发酵D,氧气和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酸高二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