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报告查询:登录 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Ap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 分。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17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 18 [A] [B] [C] [D]
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15 [A] [B] [C] [D] 19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 16 [A] [B] [C] [D] 20 [A] [B] [C] [D]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
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
答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 2B 铅笔,并描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浓。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4 大 题,共 40分 。
21.
(1 2分 )
{#{QQABAQQxwwAwkBQACI77UUF4CwsQkIMRLSoGBQCSOAxDiRNABAA=}#}
22.
(8 分)
23. (1)
(12 分)
23.(2)
(8 分)
{#{QQABAQQxwwAwkBQACI77UUF4CwsQkIMRLSoGBQCSOAxDiRNABAA=}#}2024-2025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A A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B D B A D C
21.①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启示我们要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正确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指导作用;③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启示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2.①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要以中游为核心,充分发挥上游的基础性作用和下游的导向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要把上中下游联系起来考察,链上协同,环环相扣,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展翅高飞蓄力赋能。
23.(1)
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宁德市紧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实施“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行动。
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宁德市充分发挥“四下基层”起源地的独特优势,深化运用“四下基层”,抓好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宁德市深入复盘剖析、举一反三,切实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宁德市围绕最紧迫、实际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深入基层调研,抓住了重点和关键。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23(2)、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四下基层”活动中,要心系群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掌握群众的需求,向群众靠近,要从基层工作一线历练自己、提升自己,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2024-2025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分。
1.我国中医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接、相生相克、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  )
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2.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23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符合放流规格的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创造出新的物质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战胜自然
③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农谚有“不怕重阳十日雨,就怕立冬一日晴”的说法,这是因为“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冬季雨雪多,能有效缓解旱情,还可以冻死地里的害虫,这样来年可获得好收成。材料说明( )
①自然界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2月,某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发布文字生成视频模型S。该模型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长达60秒的视频,其中包含精细复杂的场景、生动的角色表情以及复杂的镜头运动。无论是飞天遁地的科幻场景,还是日常生活的琐碎片段,S模型都能应付自如。这表明( )
①S模型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 ②S模型能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手段
③时代和实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S模型生成的视频是对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列诗句与下图漫画(作者:张砚钧)蕴含的哲学寓意最贴切的是( )
巅峰,不在一万英尺的边缘,而在信念与汗水的狭缝之间。
A.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B.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C.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D.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7.近年来,福建茶产业主动求变,在生产方式、产品创新等方面与新式茶饮在双向奔赴中实现深度互动,催生出一批新式茶饮原料供应基地与供应链企业,为处于产能过剩困局中的传统茶产业带来了全新增长点。这启示我们要( )
①积极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培育新式茶饮 ②坚持辩证否定,推动茶产品的更新换代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具体联系推动产品创新
④立足创新意识,创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9.自行车专用路是指在城市和郊区道路系统中以及通往旅游区的道路中,专门供自行车行驶的道路。在自行车专用路上,禁止机动车通行,以保障自行车交通的安全,能更好满足市民通勤、通学、休闲健身的出行需求。近年来,厦门、北京、太原等城市相继开通了自行车专用路。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运用综合思维,推动了整体和局部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B.引导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在联系
C.安全、便捷的自行车专用路,其个性寓于路的共性之中
D.关注人们的出行需求,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10.列宁曾经以下雨为例,说明如果撇开条件孤立地考察问题,就连“下雨好不好”这个极简单的问题都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回答。列宁还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列宁的话告诉我们( )
①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充分考察和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事物之间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③要判断事物存在和发展趋势必须认真研究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④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长期以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征制约着福建农业的发展,八闽儿女依山而居开发“森林粮库”,傍水而栖打造“蓝色粮仓”,不断拓展食物来源,塑造了独具山海特色的大食物观。福建成为大食物观的重要孕育地,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源泉和根本动力 ②真理的发现受到不同立场和方法的限制
③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了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在他的新年贺词中,“人民”是不变的主题。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心系人民,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决定力量 ②群众观点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③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维护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图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
①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②只看到前进性而忽视曲折性的现象
③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④缺乏理性分析的经验主义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为遵循科技发展规律,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此次科技部门的改革是基于( )
①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③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④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之前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的亮点之一,是系统总结近年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等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和体现。此次修订( )
①进一步规范国务院工作,对建设法治政府起促进作用
②彰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③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
④优化国务院工作机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5月1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系统中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其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由此可见( )
①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的充分条件
②风云三号G星的运行说明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风云三号G星的研制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高度统一
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加剧问题,不断推进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缺氧/好氧的生化工艺(A/O法),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污染物,实现水质达标后排出;工业废水因污染物成分的不同,处理技术具有较大差异,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生化法、化学氧化法、萃取法、吸附法和催化氧化法等。这一切均有效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和水资源回用率。这表明( )
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解决实践问题的迫切愿望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导致伦理问题高密度、高强度显现,这对相关伦理规范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一项勇闯无人区的新技术,都因其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而存在各类风险隐患,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强调科技向善、伦理在场。“科技向善、伦理在场”意味着成功的实践应( )
①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②不断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成语强调了计划和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很难取得成功。计划、方案( )
①决定着人们行动的成败 ②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
③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④对实践活动有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①要从书本知识中脱离出来
②要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要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4大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见下图)。
为打造全球低空经济政策高地,2023年初, 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初,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展翅高飞。深圳市政府统筹本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支持社会资本依法参与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加大财政、金融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低空经济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化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低空经济领域相关标准体系和试验验证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一座面向未来、辐射全球的“天空之城”雏形初显。
(1)结合材料,用整体和部分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展翅高飞蓄力赋能。(8分)
22.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先民们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直观反映四季变化。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借力世界盛会大舞台,一跃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之一,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圈”奠定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而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等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1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月更迭,唯理永存。
3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亲自倡导推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材料一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宁德市充分发挥“四下基层”起源地的独特优势,紧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实施“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行动。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最紧迫的问题、实际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确定13个方面调研内容,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确定调研课题1103个,累计带队深入基层调研2700多次,初步形成调研报告690余份。抓好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研究形成正反面案例,“四下基层”实践案例205个,深入复盘剖析、举一反三,切实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
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说明宁德市深化运用“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活动过程所蕴含的哲学智慧。(12分)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群众角度想问题,从群众的难处想办法,为民着想、为民考虑,这是“四下基层”诞生最直接,最发自内心的一个原因,通过“四下基层”,从人民群众的呼声中找到工作的突破点,和群众一起理思路、议对策,把一件件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掌握群众的需求,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心自然就有所向、有所归。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四下基层”活动中应如何坚持群众路线。(8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