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地理衔接第九讲 亚洲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高地理衔接第九讲 亚洲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洲大陆南端的厄加物斯角的东经20°线至南极大陆,不穿
罗陀海峡到大西洋,最后再经过莫吉利海峡到达伦敦港,
过德雷克海峡,B错误:E是南美洲,从波斯湾到南美洲的
所以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③台湾海峡、④马六甲海峡、①
最短航线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
直布罗陀海峡、②英吉利海峡。故选C。3.非洲东部索马
大西洋,最终到达南美洲,C错误。
里半岛气候条件较差,人口稀疏,A错误;西亚环波斯湾
3~5【答案】3.A4.A5.B
沿岸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块乏,人口较稀蔬,B错误:
【解析】由轮廓图判断四个国家分别为甲一埃及、乙
南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于人类
巴西,丙一美国、丁一中国。其中埃及位于阿拉伯地区,
居住,人口稀疏,C错误;南亚恒河平原气候强润,热量充
主要包括西亚、北非,居民多为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美
足,地形平坦,水资源充足,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稠密,D
国人主要使用莫语。
正确
6-7【答案】6.A7.B
4.【答案】B
【解析】6.该曲线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均值累计
【解析】
结合韩线和制面图特征分析,①地附近为祁
曲线图,当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减去上月气温和降水
连山
量累计值,等于当月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可知,该地6月
5~6【答案】5.D6.B
降水量累计值约为300mm,7月降水量累计值约为
【解析】5.根据日本的国土构成及其基本特点可知,日
450mm,则7月降水量约为150mm;该地6月气温累计
本为岛国,由众多岛屿构成,该国工业发达,货物运输量
值约为120℃,7月气温累计值月130℃,则7月的平均
大,航运价格低廉,可以降低成本:但是航运客运速度慢,
气温约为10℃。由此判断该地7月的气候特点是温和
时效性差,而且航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容易就误旅客的
多雨。故选A。7.结合上题分析,7月降水量约为
行程,所以客运中航运所占比重很小,故D正确。6.根据
150mm,平均气温约为10℃。说明7月为当地的冬季,
不同交道运输方式的特点可知,由于日本为岛国,各个岛
由此判断当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温和多雨。11月和
屿相对面积狭小,汽车运输虽然运输量较小,但是机动灵
12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相近,表明该地12月降水量很
活,而且随着高速公路快遂发展,大吨位汽车出现,其运
小,11月气温累计值约为200℃,12月气温累计值约
量、运速都大大提升,所以在客、货运捻中所占比重增大
225℃,则12月的平均气温约25℃,说明12月为当地夏
较快故B正确」
季,由此判断该地夏季气候炎热干燥。从而判定该地气
7,【答案】D
候类型是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B正确;温带海洋性
【解析】本题应首先明确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①是
气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侯不县有夏季炙热干
日本,②是韩国,③是朝鲜,④是俄罗斯,然后根据各自特
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ACD错误。
征做出判断。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为发达国家,A错误;
8-9【答案】8.D9.C
日本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所以B错误;在亚
【解析】8.结合图中的经韩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a处海
洲分区中,东亚五国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拔在一200一0m,属于大陆架:b处海水深度大,超过200
而俄罗斯为欧洲国家,所以C错误;②③两国居民同为朝
米,不是大陆架;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
鲜族,D正确。
较平坦的洋盆;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
89【答案】8.C9.B
西洋中脊,故D项正确。9.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
【解析】8.茶叶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9.②是
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非洲板块,故C项正确
班加罗尔,是计算机软件中心。
10-11【答案】10.C11.B
10-12【答案】10.B11.A12.C
【解析】10.读图,根据经韩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可知,P点
【解析】10.图示位于中南半岛。山河相间,河流自北向
以东是印度洋,Q点以西是大西洋,S一Q之间是非洲大
南流。地势北高南低,北部起伏较大,故B正确,其余选
陆,S一T之间是莫桑比克海峡,C正确,ABD错误。故选
项可排除。11.该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
C。11.结合上题可知,T一P之间是马达加斯加岛,P地
季,降水较多,而季集中在6一10月,A正确,B错。该地
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T地位于
区河流较长,以南北流向为主,C错。该地区锡矿较丰
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属于热带草原气侯,B正确,排除
富,D错。12.本题考查中南半岛的人口分布特点。中南
ACD。故选B。
半岛的人口和减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
12.【答案】(1)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低纬度:西临
区,主要是因为中南半岛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只有
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
(2)地形以高原为主,且较平坦。从图中山峰高度可以
便利,人口和城市集中,故选C,ABD排除。
看出该国各地海拔较高,且高度差异不大。
13.【答案】(1)日本樱花初放日期从3月20日特续到5月
(3)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大致沿西北一东南向延
10日前后,自南向北越来越晚。因为日本为南北延伸的
伸),且分布密集。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
狭长岛国,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
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和火山。
(2)洞爷湖位于火山口附近,有大量的地热、温泉,使得
(4)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原因:地处低纬度,
湖水冬季不冻。北海道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
内陆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多火山、温泉。
【解析】(1)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三方
【解析】(1)据图中樱花自南向北的初放时间进行分
面分析。(2)结合图中山峰的高度以及各山峰高度差异
析,影响其开花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或者韩度因素。日本
不明显,可以判断出地形以高原为主,且较平坦。(3)从
樱花初放日期从3月20日持续到5月10日前后,自南
图中可以看出等深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较为密集
向北越来越晚。因为日本为南北延仲的秩长岛国,由南
结合板块分布,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
向北随着韩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2)板块交界处
板块的交界处。(4)图中显示城市多分布在内陆的高原
地热资源丰富,温度较高,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洞爷
地区,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即可分析原因。
湖位于火山口附近,有大量的地热、温泉,使得湖水冬季
不冻。北海道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
第九讲
亚洲
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多火山、温泉。
课时达标演练
第十讲
欧洲
13
【答案】1.A2.C3.D
【解析】1.据图可看出,海峡①为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课时达标演练
直布罗陀海峡,②为英吉利海峡,③为台湾海峡,④为马
1~3【答案】1.B2.C3.A
六甲海峡,只有①海峡是两洲分界线。故选A。2.据图
【解析】1.注意本题的限制性条件是“保障优质食物多
可看出,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英吉利海峡,③为台湾
元供应”,实现这一目的只能依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
海峡,④为马六甲海峡,一皱满载货物的轮船从上海港出
林牧渔协调发展实现,B正确: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农业生
发,沿最短海上航线到达伦敦港,需要先经过台湾海峡进
产水平不能体现食物多元供应的要求,A、D错误:控制农
入南海,然后再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之后经受德
场规模,加大农产品进口,不利于本闻农业发展,也不利
海峡进入红海,再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之后经直布
于国家安全,C错误。2.德国纬度较高,气侯温凉,适合甜
8衔接必刷题地理
5~6【答案】5.C6.D
9~10【答案】9.C10.A
【解析】5.据图可知,甲地水分、热量不足,光照充足,对
【解析】9.考查贺兰山东侧湖泊分布的原因分析,结合
应青藏地区。乙地水分、热量充足,光照少,与四川盆地
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东侧山麓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多云雾天气、光照少对应。丙地水分、热量、光照都居中,
降水较多,河湖发青众多,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是河湖
对应华北地区。丁地热量相对较少,水分、光照较充足,
水源较多的结果,C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贺兰山坡度较
可能是纬度校高,气温低,与东北地区对应。故选C项
陡,河流较短,A错误;该地区地壳运动相对较弱,D错
6.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位于青藏地区,衣业主要是河谷衣
误,故选C。10.结合材料可知,贺兰山是南北走向,阻挡
业,不能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乙地是四川盆地,盆地

西北冷空气的深入,故①正确:贺兰山山地位于东南季风
的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丙地是华北平原,是
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但是由于距海洋遥远,降水的总量
温带地区,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不能建天然橡胶基
不是特别多,且宁夏平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故②
地。丁地往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小麦无法过冬,所以
错误;贺兰山,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但降水补给并
只能种植春小麦,建设春小麦基地。故选D项。
不充足,不是其主要作用,故③错误:贺兰山是南北走向,
79
【答案】7.B8.A9.D
可以阻挡西侧沙漠入侵影响,故④正确。故选A。
【解析】7.通过图Ⅱ可看出,最冷月均温低于0℃,降水
11.【答案】(1)图示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6
集中于夏季,可判断出气侯为温带季风气侯,图工中甲为
9月,恶劣天气较少,道路通行便利:气候温暖,植物生
温带大陆性气侯,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高原山地气
长旺盛。
候,丁区域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图Ⅱ所示
(2)湖泊面积大,空气较湿润,(保温作用较强)气温较高
气候,最可能分布在图I中的乙地区,B正确,ACD错误
且日较差较小,夜晚不易发生低温冷害;地形相对闭塞,
故选B。8.从图中可看出,甲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气
受外界冷空气影响小。
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
(3)喜马拉雅山脉隆起,阻挡印度洋湿润气流向北传输,
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A正确;该地区冬季
使藏北高原降水诚少,湖水水位下降,连接两湖的湖盆
寒冷,全年降水较少,BC错误;该地区夏季热量充足,“河
裸露,使两湖逐渐分离。
谷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是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生产的有
(4)湖泊数量变多,总面积变小。
利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A。9.从图中可看出,丙地为
【解析】(1)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达到
我国的青藏地区,主要的特征是高寒,所以该地牲畜的生
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该地区冻土湿地
长可性是耐寒,D正确,C错误:该地区的植被主要以草地
沼泽广布,冬季积雪,路面湿滑,69月气温较高,恶劣
为主,森林分布少,B错误:青藏高原大多数地区因受高大
天气较少,道路通行便利:6一9月气温较高,高原植物生
山脉的阻挡,降水较少,A错误。故选D。
长旺盛,动物活动性强,方便科考观测。(2)藏北高原地
10.【答案】(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
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温差大,气候高寒,不适合农作
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物种植。文部乡湖滨适宜青稞、油莱等作物种植的自然
(2)海拔高,夏季凉爽: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
原因表明该地区气温较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热
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
量丰富。结合图示可知文部乡临近湖泊,地势低洼,地
【解析】(1)应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分布进行分析,
形相对闭塞,受外界冷空气影响较小;湖泊附近,空气湿
回答时从地势和地貌两方面描述。(2)应主要从海拔对
润,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不易发生低温冻害
气温的影响、河流对湿度的影响、天气等方面分析。
(3)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喜马拉雅山脉隆
阶段达标检测二
起,海拔较高。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印度洋湿润气流然续
向北传输,使藏北高原降水减少,对湖泊的水源补给减
(第三讲至第七讲)
小,湖水水位下降,连接两湖的湖盆裸露,随着地壳不断
1-2【答案】1.B2.A
的隆起,两湖逐渐分离。(4)喜马拉雅山脉继续隆起,藏
【解析】1.根据图中省区的轮扉可知,①为内蒙古自治
北高原的湖泊逐渐分离,湖泊数量增多:降水减少,导致
区,②为云南省,③为宁夏回族自治区,④为广西壮族
湖泊的水源补给减少,湖泊的水量减少,面积减小。
治区。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壮族,傣族、蒙古族,回族
12.【答案】(1)甲:草地,乙:耕地,丙:林地。
主要聚居的省区依次是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即是对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
应④②①③,故选B。2.内蒙古面积较大,地广人稀,平均
小: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人口密度最小,A正确:云南和广西位于我国人口分界钱
(3)径流量较大: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结冰
“黑河一腾冲”东南侧,平均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宁夏为回
期较长:有凌汛: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慢。
族聚集区,且宁夏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平均人口密度应大
【解析】(1)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
于内蒙古。故选A
西,降水较少,地表植被为草地: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干
3-4【答案】3.D4.D
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丙地地形为山
【解析】3.由图可知,河口以上河段即黄河上游河段拉
地,适合发展林业。(2)考查湿地的成因,主要从降水
被覆盏较好,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中游河段流
下渗、地势、蒸发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区,夏
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最大;下游河段
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韩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
含沙量仅次于中游,④折线符合题意。4,“人在水下走
小:气温较低,多冻土层分布,不易下渗,地表积水形成
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地上河河段,即旧孟津一利津
沼泽。(3)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季节
河段
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
5-6【答案】5.C6.A
气侯区,夏季降水丰富,径流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径
【解析】5.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
减的季节变化较大: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羚河流,形
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
成春汛,夏季降水丰富形成夏汛:气温较低,结冰期较
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流量
长:冬春季节有凌汛发生;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较
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态可推断图
小:地势平缓,流速较缓授。
示区域北高南低。6.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
第八讲
世界地理概况
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有色
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
课时达标演练
7-8【答案】7.B8.C
1~2【答案】1.C2.D
【解析】7.我国北方热量、水资源等条件均不如南方,
【解析】1,C是非洲大陆,热带面积广,被称为“热带大
AC错误。北方热量少,因此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有
陆”,C正确;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
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
河,A错误;A是亚洲,B是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一乌
方,B正确。土壤对水果玉米的品质和甜嫩程度影响较
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峡,B
小,D错误。8.水果玉米载培时与其他作物隔离一定距
错误:F是澳大利亚,有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D错误
离,可以方便耕地浇灌,也利于作物通风和增加光照强
2,③是印度洋,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周边板块的生长边界
度,但是最主要的是可减少其他作物对水果玉米的生长
面积逐渐扩大,D正确:①是太平洋,④是北冰洋,界线是
的干扰,如授粉等,从而保证水果玉米的品质。故选C。
白令海峡,A错误;②是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
86第二部分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
第九讲
亚洲
核心知识清单
HEXINZHISHIQINGDAN
知识点一东亚
1.概况
t.c
花》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侧,世界最
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人口最稠
位置
密的地区之一,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
古、日本五个国家,日本和韩国为发达
国家
网时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临海,多平
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
地形
往东流入太平洋。东部沿海的海岸线曲
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背靠
东业的国家和地形
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洋,由
2.日本
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增温
(1)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大
气候地形成夏季风;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
位置
部分位于北温带
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
季风。在东亚季风区内,根据气温、降水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
领土组成
情况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
和一些小岛组成
季风两种气候区
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
东亚五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居
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
民中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是世界上黄
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
地形
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就民族而论,中
原;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神户和横
居民
滨是日本著名的海港:境内多火山、
国是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蒙
地震,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
古居民主要是蒙古族,朝鲜和韩国居民
座活火山
主要是朝鲜族,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属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较为明
东部沿海一带气候湿润,平原较广,耕地
气候
显,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人口稠密,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
降水比较丰富
工农业、交通、科技和对外贸易发达。西
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
经济
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
植被
率高,林木资源丰富
人口较少,因草原广布而使畜产品加工
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
河流短小,但流经山地,水力资源
河流
开发利用之中
丰富
43
衔接必刷题地理
(2)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2)自然环境
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地区
地形
气候
家,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
经济特点
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大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
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
延伸,形成山河相
季风气候,一年分
位,属“进口一加工一出口”的经济
间、纵列分布的形
为旱季和雨季,农
中南
势。这些河流在下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作物多在雨季播
半岛
游冲积形成肥沃的
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
种,旱季收获。菲
平原。这些平原成
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律宾群岛北部也属
工业分布
为东南亚发达的
是主要工业区。因本国自然资源缺
热带季风气候
及原因
农区
乏,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便利原料
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工业大多分
群岛上山岭很多,
布在沿海优良港口地区
大部分地区位于赤
地形崎岖,河流短
道附近,属热带雨
促,平原较少。地
耕地少,人均耕地更少。农业多采
林气候,终年热量
马来
处亚欧板块与印度
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
充足,降水充沛,对
农业生产
用化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
群岛
洋、太平洋两大板
农业生产十分有
产量。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
块交界处,多火山、
利。马来半岛南部
相汇,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地震、印度尼西亚
也属热带雨林气候
有“火山国”之称
文化特点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兼有东
西文化的特点
2.居民和经济
(1)居民
知识点二东南亚
人口
分布
人种
信仰
华侨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主要居住在中
(1)地理位置: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
中南半岛居民
南半岛各大河
是华人和
来群岛两大部分。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
大多信奉佛
的沿岸平原和
黄色
华侨分布
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自古就是东西方各国
4亿多
教,马来群岛
河口三角洲以
人种
最集中的
人民相互往来的要道,尤其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
及马来群岛的
居民大多信泰
地区
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欧洲、亚洲、非洲向东航
伊斯兰教
沿海平原上
行到东南业、东亚各港航线多经过这里。
100
110
120
130
140
(2)主要物产及其分布区
物产
主要分布地区
物产
主要分布地区
缅甸、泰国、越
20
胡椒
印尼
南、老挝、柬埔
稻米
9
寨的河流三角
金鸡纳
印尼
洲及沿岸地带
10
0
马来西亚、印
缅甸、泰国
橡胶
贵重木材
尼、泰国
等地

-0
自缅甸南部

油棕
马来西亚
沿缅、泰边

境、马来半岛


椰子
菲律宾
到印尼西部
10
120
130
东南亚的位置
蕉麻
菲律宾
石油
印尼、缅甸
4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