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地理衔接第七讲 青藏地区 学案(PDF版含答案)(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高地理衔接第七讲 青藏地区 学案(PDF版含答案)(1)

资源简介

第二部分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
9.符合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材料二:我们将地图上的古城和古遗址连接起
①气候干旱②水源充足③黑土广布
④植
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
被稀疏
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惊的:丝路南道
A.①②
B.②③
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
C.①③
D.①④
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
向日葵喜温耐寒,内蒙古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
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
是我国著名的“葵花之乡”,全国每7粒葵花籽就有1
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100多千米之遥。这一事
粒来自五原。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
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
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下
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
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变迁。
107E
109上
材料三:塔里木河下游曾经是“一望草湖,村舍
公分公公」
不断,缩芦为室,水鸟群飞”的景象,而现在这里
·诫i
的胡杨林成片枯死,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
4]N
,河流、水柒
干沙漠从两边侵入,沙舌在一些地方相交。二

会咏
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缓解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恶
水峨
化趋势,水利部和新疆雏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
沙茯
从530千米外博斯腾湖调水,向下游生态输水。
40NE
通过多年不断努力,塔里木河干涸的河道得到
10.河套平原灌区的地势特征为
滋涧,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呵护了塔里木河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下游生态走廊。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读图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变化特点,
11.五原县能大规模种植向日葵的主要原因是(
并分析形成原因。
A.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2)简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B.纬度较高,气候温凉
C.黄河流经,水源充足
D.北部山脉,抵御寒潮
12.(2025·山东德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
材料一:图为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
婚所海制
库鲁克塔格
水河
楼业:
塔用
罗布泊
二7
克拉玛用
干沙
莎麻扎塔格园沙
●皮山
“尼
第七讲
青藏地区
核心知识清单
HEXINZHISHIQINGDAN
知识点一世界屋脊、中华水塔
本区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和南部是呈东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
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而地势
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
较低的东南部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这里
耸立着许多7000米以上的高峰。喜马拉雅山
脊”之称。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和缓,雪山连绵,冰
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中尼边界上
川广布。大面积的高山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
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海拔约
“中华水塔”,冰雪融水哺育了亚洲的众多大江
8848.86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至今仍在不断
大河。
升高。
33衔接必刷题地理
5~6【答案】5.C6.D
9~10【答案】9.C10.A
【解析】5.据图可知,甲地水分、热量不足,光照充足,对
【解析】9.考查贺兰山东侧湖泊分布的原因分析,结合
应青藏地区。乙地水分、热量充足,光照少,与四川盆地
图示信息可知,贺兰山东侧山麓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多云雾天气、光照少对应。丙地水分、热量、光照都居中,
降水较多,河湖发青众多,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是河湖
对应华北地区。丁地热量相对较少,水分、光照较充足,
水源较多的结果,C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贺兰山坡度较
可能是纬度校高,气温低,与东北地区对应。故选C项
陡,河流较短,A错误;该地区地壳运动相对较弱,D错
6.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位于青藏地区,衣业主要是河谷衣
误,故选C。10.结合材料可知,贺兰山是南北走向,阻挡
业,不能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乙地是四川盆地,盆地

西北冷空气的深入,故①正确:贺兰山山地位于东南季风
的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丙地是华北平原,是
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但是由于距海洋遥远,降水的总量
温带地区,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不能建天然橡胶基
不是特别多,且宁夏平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故②
地。丁地往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小麦无法过冬,所以
错误;贺兰山,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但降水补给并
只能种植春小麦,建设春小麦基地。故选D项。
不充足,不是其主要作用,故③错误:贺兰山是南北走向,
79
【答案】7.B8.A9.D
可以阻挡西侧沙漠入侵影响,故④正确。故选A。
【解析】7.通过图Ⅱ可看出,最冷月均温低于0℃,降水
11.【答案】(1)图示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6
集中于夏季,可判断出气侯为温带季风气侯,图工中甲为
9月,恶劣天气较少,道路通行便利:气候温暖,植物生
温带大陆性气侯,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高原山地气
长旺盛。
候,丁区域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图Ⅱ所示
(2)湖泊面积大,空气较湿润,(保温作用较强)气温较高
气候,最可能分布在图I中的乙地区,B正确,ACD错误
且日较差较小,夜晚不易发生低温冷害;地形相对闭塞,
故选B。8.从图中可看出,甲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气
受外界冷空气影响小。
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
(3)喜马拉雅山脉隆起,阻挡印度洋湿润气流向北传输,
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A正确;该地区冬季
使藏北高原降水诚少,湖水水位下降,连接两湖的湖盆
寒冷,全年降水较少,BC错误;该地区夏季热量充足,“河
裸露,使两湖逐渐分离。
谷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是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生产的有
(4)湖泊数量变多,总面积变小。
利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A。9.从图中可看出,丙地为
【解析】(1)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达到
我国的青藏地区,主要的特征是高寒,所以该地牲畜的生
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该地区冻土湿地
长可性是耐寒,D正确,C错误:该地区的植被主要以草地
沼泽广布,冬季积雪,路面湿滑,69月气温较高,恶劣
为主,森林分布少,B错误:青藏高原大多数地区因受高大
天气较少,道路通行便利:6一9月气温较高,高原植物生
山脉的阻挡,降水较少,A错误。故选D。
长旺盛,动物活动性强,方便科考观测。(2)藏北高原地
10.【答案】(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
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温差大,气候高寒,不适合农作
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物种植。文部乡湖滨适宜青稞、油莱等作物种植的自然
(2)海拔高,夏季凉爽: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
原因表明该地区气温较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热
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
量丰富。结合图示可知文部乡临近湖泊,地势低洼,地
【解析】(1)应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分布进行分析,
形相对闭塞,受外界冷空气影响较小;湖泊附近,空气湿
回答时从地势和地貌两方面描述。(2)应主要从海拔对
润,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不易发生低温冻害
气温的影响、河流对湿度的影响、天气等方面分析。
(3)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喜马拉雅山脉隆
阶段达标检测二
起,海拔较高。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印度洋湿润气流然续
向北传输,使藏北高原降水减少,对湖泊的水源补给减
(第三讲至第七讲)
小,湖水水位下降,连接两湖的湖盆裸露,随着地壳不断
1-2【答案】1.B2.A
的隆起,两湖逐渐分离。(4)喜马拉雅山脉继续隆起,藏
【解析】1.根据图中省区的轮扉可知,①为内蒙古自治
北高原的湖泊逐渐分离,湖泊数量增多:降水减少,导致
区,②为云南省,③为宁夏回族自治区,④为广西壮族
湖泊的水源补给减少,湖泊的水量减少,面积减小。
治区。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壮族,傣族、蒙古族,回族
12.【答案】(1)甲:草地,乙:耕地,丙:林地。
主要聚居的省区依次是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即是对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
应④②①③,故选B。2.内蒙古面积较大,地广人稀,平均
小: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人口密度最小,A正确:云南和广西位于我国人口分界钱
(3)径流量较大: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结冰
“黑河一腾冲”东南侧,平均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宁夏为回
期较长:有凌汛: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慢。
族聚集区,且宁夏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平均人口密度应大
【解析】(1)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
于内蒙古。故选A
西,降水较少,地表植被为草地: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干
3-4【答案】3.D4.D
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丙地地形为山
【解析】3.由图可知,河口以上河段即黄河上游河段拉
地,适合发展林业。(2)考查湿地的成因,主要从降水
被覆盏较好,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中游河段流
下渗、地势、蒸发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区,夏
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最大;下游河段
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韩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
含沙量仅次于中游,④折线符合题意。4,“人在水下走
小:气温较低,多冻土层分布,不易下渗,地表积水形成
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地上河河段,即旧孟津一利津
沼泽。(3)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季节
河段
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
5-6【答案】5.C6.A
气侯区,夏季降水丰富,径流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径
【解析】5.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
减的季节变化较大: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羚河流,形
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
成春汛,夏季降水丰富形成夏汛:气温较低,结冰期较
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流量
长:冬春季节有凌汛发生;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较
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态可推断图
小:地势平缓,流速较缓授。
示区域北高南低。6.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
第八讲
世界地理概况
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有色
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
课时达标演练
7-8【答案】7.B8.C
1~2【答案】1.C2.D
【解析】7.我国北方热量、水资源等条件均不如南方,
【解析】1,C是非洲大陆,热带面积广,被称为“热带大
AC错误。北方热量少,因此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有
陆”,C正确;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
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
河,A错误;A是亚洲,B是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一乌
方,B正确。土壤对水果玉米的品质和甜嫩程度影响较
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峡,B
小,D错误。8.水果玉米载培时与其他作物隔离一定距
错误:F是澳大利亚,有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D错误
离,可以方便耕地浇灌,也利于作物通风和增加光照强
2,③是印度洋,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周边板块的生长边界
度,但是最主要的是可减少其他作物对水果玉米的生长
面积逐渐扩大,D正确:①是太平洋,④是北冰洋,界线是
的干扰,如授粉等,从而保证水果玉米的品质。故选C。
白令海峡,A错误;②是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
86参考答案
11.【答案】(1)两广丘陵
8~9【答案】8.B9.D
(2)本区有色金属矿丰富、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有色
【解析】8.读图可知,西北地区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
金属开采和治炼工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水土流
重最大,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小。结合西北地区的区城
失和酸雨问题
特征:气侯干旱,人口稀少、工业薄弱,农业比重大,耗水
(3)处于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形相对较多,且
多,故用水结构形成的依据是经济结构。故选B。9.西北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灌既便利;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
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早;水源不足,是制约农业
久;人口较多,内部和外部市场广阔等。
生产的主要因素;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
【解析】(1)图中①河流流经的地形区为两广丘陵。
原、荒漠的变化,植被稀疏,土壤贫瘠,不是黑土,故①④
(2)读图可知,本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力资源丰富,
正确。故选D。
适合发晨有色金属开采和治炼工业。开发利用过程中,
1011【答案】10.D11.C
应重点注意水土流失和酸而问题。(3)读图可知,台湾
【解析】10.根据材料“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
西南部处于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形相对较
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多,且土地资源类型多祥,灌溉便利,交通便利,开发历
再读图可知,灌区的流向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因此地势
史悠久,人口较多,内部和外部市场广阔,有利于当地农
西南高东北低。故选D。11.读图可知,五原县位于西北
业的发展
内陆地区,该地气候干早,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
第六讲
西北地区
最主要的限制条件,因此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该地
能大规模种植向日葵的最主要的原国,C正确:降水较
课时达标演练
少、光照充足,韩度较高、气候温凉,北部山脉、抵御寒潮,
1-2【答案】1.C2.B
都是当地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解析】1.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
ABD错误
远,降水稀少,多为内流河,但这里也有外流河,例如额尔
12.【答案】
(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
齐斯河就是外流河,A错误:②是位大兴安岭与贺兰山之
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原因:冰川面积缩
间的内蒙古高原,这里的枝被类型主要为草原,B错误;
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摸加大,导
③位于奏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
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
(2)温带沙漠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
润地区,东北少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C正确:④位于
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
泰岭一淮河以南,这里水热充足,主要为亚热带、热带地
【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需先描述绿洲变化的特点,
区,D错误。2.①和②都位于第二阶梯上,A错误:②地
再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据图可发现,塔里木盆地南缘
为内蒙古高原,以高牧业为主,③地为东北平原,以种植
古代绿洲分布距离昆仑山更远,而现代绿洲更靠近昆仑
业为主,由此可知②到③由斋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
山,结合材料可推断现代绿洲面积变小:距离古城遗址
正确:③和④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
较远,距离昆仑山的山前地带更近。导致这样变化的原
说·人口稠密,不存在由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的情
因,一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
况,C错误:④濒临太平洋,⑤离印度洋也较近,但两地植
少:二是人口数量增加,人类生产活动规模加大,用水量
被变化较大,与地形因素有关,与海陆因素关系较小,D
增加,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2)结合所学知识可
错误。
知,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
3-4【答案】3.A4.B
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大陆性气候(湿带沙漠气
【解析】3.从材料中可看出,该图示意我国某地区2008
候):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内流河湖;沙漠广布,土装贫
一2017年59月平原区和山区逐小时降水情况,从降水
痛: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四周被山脉环绕,中间低四
情况看,该地区夏季降水量都很少,且山区降水量大于平
周高,形成盆地地形。
原地区,说明受地形迎风坡影响,降水多,我国天山北坡
的伊犁河谷地区,盛行西风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
第七讲
青藏地区
山区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汉水谷地、汾河谷地以及
湟水谷地并没有很明显的迎风坡地形雨,BCD错误。故
课时达标演练
选A。4.该地区为我国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盛行西风
12【答案】1.B2.C
从大西洋上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山区迎风坡降水
【解析】1.根据材料“夏季多年冻土出现地表热量异常”
较多,所以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B正确,ACD
可知能见到“热融湖塘”景现的地区应具备冻土条件。我
错误。故选B
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最可能见到
5~7【答案】5.B6.C7.D
“热融湖塘”景观,B正确;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位于我
【解析】5.与周边地区相比,北疆地区受到西风带带来
国东部季风区且韩度不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没有大面
的水汽及天山的地形阻挡拾升作用影响,气候相对周边
积的冻土,因此不易出现“热融湖塘”景观,排除ACD。
地区湿润,降水较充足,B正骑。新疆地区属于我国西北
2.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有冰楔触
千旱半千旱地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昼夜温差都差不
化、地表坍塌凹陷,因此热融湖塘边常会出现“醉树”景观
多,不能成为特殊单元的原因,排除A、C、D。6.根据上题
的直接原因是地温升高,冰楔融化,排除BD选项,C正
可知,北疆相对于周边地区,降水校充足,多绿洲,绿洲农
确;由材料可知冻土出现地表热量异常,主要是由于夏季
业发达,饲料来源充足,适合发展畜牧业,C正确。新疆
温度高,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错误。
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不适合发展水稻,A错误。棉花
34【答案】3.B4.C
种植对热量的要求更高,南疆纬度低,更适合棉花生长,B
【解析】3.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人口空间分布不
错误。南疆和北疆的气候条件都适合种植葡萄,晒制葡
均衡,东南部河谷较多,水源和热量等充足,人口和城市
萄千,D错误。7.北疆位于我国西北千早半千早地区,降
较密集,西北部气候高寒,植被稀疏,人口稀疏,因此青藏
水量少,土壤含水量小,而且气侯变化是缓慢的,气温不
高原人口县有“东南密、西北疏”的空间分布特征,排除C,
会急剧升高,国此不会导致土壤严重缺水,A错误。北疆
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的人口分界线使得地区
地区虽然韩度高,但是夏季高温且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
人口分布呈现东南与西北的差异,因此排除AD。4.青藏
作物生长,限制北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因素是降水,B错误。
高原东南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好,植被茂密,土壤肥沃,
当作物种植的北界南移时,说明气候变冷,不利于农作物
因此人口密度更大,①③正确,选C;东南部和西北部的对
生长,农作物产量减少,C错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
比不是韩度的对比,②错误,排除AB:西北部地势起伏更
表现为变暧气温升高会导致水分蒸发加快,会导致北疆
小,东南部地势起伏大,但地势起伏对青藏高原人口分布
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从而减少农作物的产量,D正确
的影响不大,④错误,排除D。
8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