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1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1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寒门的愁思,时代的回响
这是哪吒对命运的抗争,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呢?
“我命由我不由天”意思是我的命运由我来掌握,不要让上天来决定。多形容人不向命运低头屈服,有反抗命运的精神。生命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人,南朝宋文学家,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年轻时就树立了远大的政治目标,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他出身寒门庶族,一直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最后死于战乱中。
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
风格俊逸,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内容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赞美李白的诗和鲍照的诗同样具有俊逸之美。
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
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
族”的局面。
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血统贵贱。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解读题目
鲍照《拟行路难》共18首,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此诗是第四首。
拟:摹仿,仿照。
行路难:汉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一边诵读诗歌,一边翻译。
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说一说诗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思考一
思考二
“愁”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比兴
水流
门第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
安能
诗人认命吗?

门第决定人生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酌酒消愁
歌《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岂无感
黑暗的社会
不公平的命运
残酷的政治
驱不散的愁苦
不敢言
说一说诗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悲愤、抑郁

反讽、抗争

解脱、悲愁

悲愤、无奈
诗歌不仅是言愁,而且抒写心中愁愤不平之气。
诗中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传达了寒门志士有志难伸的慷慨不平的呼声。
本诗的主旨仅是言愁吗?
1、地位低下,无言的资格,自然不敢言。
(不敢言)
2、社会专制黑暗,人们无言的自由。
(不能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同为乐府旧题,《行路难》与《拟行路难》在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