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素养提升练(二)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 波的多解问题1.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5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2=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t=2 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上C.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4sin πt(m)D.从t=2 s到t=3.5 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 m2.(多选)一质点沿y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在x轴方向形成机械波,t=0时该质点的位移为-0.1 m,t=1 s时该质点的位移为0.1 m,则( )A.若振幅为0.1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 sB.若振幅为0.1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 sC.若振幅为0.2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2 sD.若振幅为0.2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1.2 s3.一列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Δt时间的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率为1 m/s,则下列四个数据中Δt的值不可能为( )A.1 s B.8 s C.11 s D.15 s4.(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125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M、N、P、Q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已知N、Q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6 m,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为120 m/s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质点P的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D.从t=0.125 s开始,质点P比质点N早 s回到平衡位置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已知x轴上x1=1 m和x2=7 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A.7 m/s B.2 m/sC.1.2 m/s D.1 m/s6.(多选)如图所示,a、b是一列横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s=30 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a振动到最高点时,b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经过5 s波传播了30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一定是6 m/sB.该波的周期一定是12 sC.该波的波长可能是40 m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24 m7.(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传播时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3 m。如图所示,实线表示a点的振动图像,虚线表示b点的振动图像。则( )A.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B.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y=2sin (5πt)cm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90 m/s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m/s8.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 m,0)和(-9 m,0),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多大?(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1=0.5 s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1.5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周期大于2 s。(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和振动质点的振幅;(2)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并求波的传播速度大小;(3)写出x=3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素养提升课(二)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波的多解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波的多解性,会分析波的综合问题。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1.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振动图像(y-t图像) 波的图像(y-x图像)物理意义 某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某时刻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图像图像信息 直读 (1)周期T、振幅A (2)各时刻该质点的位移 (1)波长λ、振幅A (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判断 各时刻速度、加速度方向 (1)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加速度方向 (2)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图像 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像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像沿传播方向平移形象比喻 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录像” 一群人在某时刻动作的“拍照”2.三步求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典例1】 (质点振动图像分析波的图像)(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形图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听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主要掌握两点:(1)由振动图像确定波的周期(质点振动周期),由波的图像确定波长,进而计算波速。(2)先在振动图像中确定与波的图像对应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然后根据波的图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注意:波的图像对应的时刻不一定是振动图像中t=0时刻。【典例2】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重”情七运会,“合”你共精彩,2024年9月20日,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合川区体育中心如期举行,众多文体节目轮番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现场的观众自发玩起了“人浪”游戏。人浪可简化为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甲为t=1 s时的波形图,此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质点Q在波谷位置,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波传播速度为9 m/sC.t=0.7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正在增大D.t=2.4 s时,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听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的多解问题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数倍时间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完全相同,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②空间周期性:沿波的传播方向,相隔波长整数倍距离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质点间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2)双向性对给定的波形图,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质点的振动方向也不同,反之亦然。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2.解决波动的多解问题的方法(1)解决周期性多解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间nT,或找到一个波长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距离nλ。(2)解决双向性多解问题时,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典例3】 (人教版P69例题改编)(波传播的周期性带来多解)下图中的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过0.5 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听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4】 (波传播的双向性带来多解)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则关于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听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按波的传播方向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首先确定Δt和T(或确定Δx和λ)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或nλ)。(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典例5】 (波形的隐含性造成的多解)如图所示,一列振幅为10 cm的简谐横波,其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P和Q,两者的平衡位置相距3 m。某时刻两质点均在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再经过0.3 s,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波长可能为2 mB.周期可能为0.24 sC.波速可能为15 m/sD.0.3 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 cm[听课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素养提升练(二)1.D [由题图乙可知,在t=2 s时,质点Q沿着y轴负方向运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误;根据“同侧法”可知,t=2 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下,故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A sin t=0.4sin t(m),C错误;t=3.5 s时,质点Q的位移yQ=0.4sin t(m)=- m,故从t=2 s到t=3.5 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s=2A-|yQ|= m,D正确。故选D。]2.BCD [若振幅为0.1 m,则有Δt=T(n=0,1,2,…),解得T= s(n=0,1,2,…),当n=2时,机械波的周期为 s,不可能为 s,故A错误,B正确;若振幅为0.2 m,则有Δt=+nT或Δt=T+nT或Δt=+nT(n=0,1,2,…),得T= s或 s或 s(n=0,1,2,…),当n=0时,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1.2 s或2 s,故C、D正确。故选BCD。]3.B [波的周期T= s=4 s,若波向右传播,则Δt=nT+=(4n+1) s(n=0,1,2,…),当n=0时,Δt=1 s;若波向左传播,则Δt=nT+=(4n+3) s,当n=2时,Δt=11 s,当n=3时,Δt=15 s,则Δt的值不可能为8 s。故选B。]4.ABD [设该波的波长为λ,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可知,N、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x=·λ=16 m,解得λ=24 m,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0.2 s,所以该波的波速为v==120 m/s,故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t=0.125 s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P应位于波传播方向波形的上坡,所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B正确;由题图乙可知,在t=0.125 s之后,质点P第一次位于波峰的时刻为t=0.25 s,易知此波峰是t=0.125 s时刻质点Q所在处的波峰传播过来的,所以有=0.25 s-0.125 s,解得xP=1 m,故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P两质点间距为x′=1 m,又因为波向左传播,所以质点P比质点N早回到平衡位置,时间间隔为Δt= s,故D正确。 故选ABD。]5.BC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传播周期T=4 s,当该列波向右传播时,根据题干可知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满足的关系为6 m=nλ+λ(n=0,1,2,…),则由v=可得波速为v= m/s(n=0,1,2,…),当n=1时,可得v=1.2 m/s;当波向左传播时,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满足6 m=nλ+λ(n=0,1,2,…),则v= m/s(n=0,1,2,…),当n=0时,可得v=2 m/s;将A和D选项代入两个波速表达式,n均不是整数,因此A、D错误,B、C正确。]6.AC [该波经过5 s,传播了30 m,则波速v==6 m/s,选项A正确;由题意可知nλ+λ=30 m(n=0,1,2,…),可得波长λ= m(n=0,1,2,…),当n=0时,λ=40 m,当λ=24 m时,n不是整数,选项C正确,D错误;周期T= m/s(n=0,1,2,…),则该波的周期不可能是12 s,选项B错误。]7.BCD [由题图知该波的周期为T=0.4 s,振幅A=2 cm,则圆频率ω==5π rad/s,可得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y=2sin (5πt)cm,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选项A错误,B正确;分析质点a的振动方程,当t= s=时,y=2 cm,而对质点b,当t=0.1 s=时,y=2 cm,结合波的周期性可知,若波由质点a向质点b传播,则xab=+nλ(n=0,1,2,…),可得波速为v= m/s(n=0,1,2,…),当n=0时,v=90 m/s;若波由质点b向质点a传播,则xab=+nλ(n=0,1,2,…),可得波速为v= m/s(n=0,1,2,…),当n=1时,v= m/s,选项C、D正确。]8.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 m,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7 m,所以v==10 m/s。(2)Q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1=11 m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1==1.1 s。(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4 s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振动了t2=0.9 s=2T+质点P从平衡位置开始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 10 cm,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s′=9A=90 cm=0.9 m。答案:(1)10 m/s (2)1.1 s (3)0.9 m9.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简谐横波的波长为12 m,振幅为2 cm。(2)若波向左传播,则传播的距离为x=(12n+8)m(n=0,1,2,…)又因为nT+T=t2-t1(n=0,1,2,…)即T= s(n=0,1,2,…)因周期T>2 s,可知周期无解,故波向右传播,且传播的距离为x=(12n+4) m(n=0,1,2,…)又因为nT+T=t2-t1(n=0,1,2,…)即T= s(n=0,1,2,…)因周期T>2 s,可知T=3 s则波速v==4 m/s。(3)设x=3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 sin ,其中当t=0.5 s时,y=0且向上振动,代入数据可知φ=-故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2sin cm。答案:(1)12 m 2 cm (2)波向右传播 4 m/s(3)y=2sin cm(共51张PPT)第三章 机械波素养提升课(二)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 波的多解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波的多解性,会分析波的综合问题。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探究1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1.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 振动图像(y-t图像) 波的图像(y-x图像)物理意义 某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某时刻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图像 振动图像(y-t图像) 波的图像(y-x图像)图像信息 直读 (1)周期T、振幅A(2)各时刻该质点的位移 (1)波长λ、振幅A(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判断 各时刻速度、加速度方向 (1)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加速度方向(2)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振动图像(y-t图像) 波的图像(y-x图像)图像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像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像沿传播方向平移形象比喻 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录像” 一群人在某时刻动作的“拍照”2.三步求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典例1】 (质点振动图像分析波的图像)(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形图可能正确的是( )√√规律方法 分析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主要掌握两点:(1)由振动图像确定波的周期(质点振动周期),由波的图像确定波长,进而计算波速。(2)先在振动图像中确定与波的图像对应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然后根据波的图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注意:波的图像对应的时刻不一定是振动图像中t=0时刻。【教用·备选例题】 (源自鲁科版教材)图(a)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图像,图(b)是这列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求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答案] 50 cm/s x轴负方向【典例2】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重”情七运会,“合”你共精彩,2024年9月20日,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合川区体育中心如期举行,众多文体节目轮番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现场的观众自发玩起了“人浪”游戏。人浪可简化为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甲为t=1 s时的波形图,此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质点Q在波谷位置,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波传播速度为9 m/sC.t=0.7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正在增大D.t=2.4 s时,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探究2 波的多解问题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数倍时间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完全相同,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②空间周期性:沿波的传播方向,相隔波长整数倍距离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质点间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2)双向性对给定的波形图,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质点的振动方向也不同,反之亦然。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2.解决波动的多解问题的方法(1)解决周期性多解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间nT,或找到一个波长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距离nλ。(2)解决双向性多解问题时,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典例3】 (人教版P69例题改编)(波传播的周期性带来多解)下图中的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过0.5 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答案] 见解析【教用·备选例题】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以下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典例4】 (波传播的双向性带来多解)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则关于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规律方法 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按波的传播方向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首先确定Δt和T(或确定Δx和λ)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或nλ)。(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典例5】 (波形的隐含性造成的多解)如图所示,一列振幅为10 cm的简谐横波,其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P和Q,两者的平衡位置相距3 m。某时刻两质点均在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再经过0.3 s,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波长可能为2 mB.周期可能为0.24 sC.波速可能为15 m/sD.0.3 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 cm√B [根据题意,P、Q之间的波形图可能有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题号135246879素养提升练(二)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 波的多解问题√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3.一列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Δt时间的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率为1 m/s,则下列四个数据中Δt的值不可能为( ) A.1 s B.8 s C.11 s D.15 s√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已知x轴上x1=1 m和x2=7 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A.7 m/s B.2 m/sC.1.2 m/s D.1 m/s√√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6.(多选)如图所示,a、b是一列横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s=30 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a振动到最高点时,b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经过5 s波传播了30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一定是6 m/sB.该波的周期一定是12 sC.该波的波长可能是40 m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24 m√√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8.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 m,0)和(-9 m,0),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多大?(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答案] (1)10 m/s (2)1.1 s (3)0.9 m题号135246879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1=0.5 s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1.5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周期大于2 s。(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和振动质点的振幅;(2)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并求波的传播速度大小;(3)写出x=3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素养提升课(二)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波的多解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波的多解性,会分析波的综合问题。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1.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振动图像(y-t图像) 波的图像(y-x图像)物理意义 某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某时刻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图像图像信息 直读 (1)周期T、振幅A (2)各时刻该质点的位移 (1)波长λ、振幅A (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判断 各时刻速度、加速度方向 (1)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加速度方向 (2)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图像 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像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随时间推移,图像沿传播方向平移形象比喻 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活动的“录像” 一群人在某时刻动作的“拍照”2.三步求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典例1】 (质点振动图像分析波的图像)(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形图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AC [由O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12 s,设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 sin ,则10=20sin φ,解得φ=。当t=7 s时,y7= cm≈-17.3 cm。因7 s=T,则在t=7 s时,质点在y轴负方向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形如选项C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选项A所示。故选AC。] 分析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主要掌握两点:(1)由振动图像确定波的周期(质点振动周期),由波的图像确定波长,进而计算波速。(2)先在振动图像中确定与波的图像对应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然后根据波的图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注意:波的图像对应的时刻不一定是振动图像中t=0时刻。【教用·备选例题】 (源自鲁科版教材)图(a)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图像,图(b)是这列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求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解析] 由题图(a)可知,这列波的波长λ=100 cm;由题图(b)可知,这列波的周期T=2 s根据公式v=可得波速v=50 cm/s由题图(b)可知,质点P在t=2 s时向上运动,故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答案] 50 cm/s x轴负方向【典例2】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重”情七运会,“合”你共精彩,2024年9月20日,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在合川区体育中心如期举行,众多文体节目轮番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现场的观众自发玩起了“人浪”游戏。人浪可简化为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甲为t=1 s时的波形图,此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质点Q在波谷位置,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波传播速度为9 m/sC.t=0.7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正在增大D.t=2.4 s时,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D [由题图乙可知t=1 s时,质点P向y轴正方向运动,结合题图甲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错误;由题图甲可知,波长为λ=6 m,由题图乙可知,周期为T=2.0 s,则该波传播速度v==3 m/s,故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t=0.7 s时,质点P从负向位移向平衡位置靠近,加速度正在减小,故C错误;由Δt=2.4 s-1 s=1.4 s,则T<Δt 波的多解问题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时间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数倍时间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完全相同,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②空间周期性:沿波的传播方向,相隔波长整数倍距离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质点间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2)双向性对给定的波形图,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质点的振动方向也不同,反之亦然。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2.解决波动的多解问题的方法(1)解决周期性多解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间nT,或找到一个波长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距离nλ。(2)解决双向性多解问题时,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典例3】 (人教版P69例题改编)(波传播的周期性带来多解)下图中的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过0.5 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解析] (1)若波向左传播,则0.5 s=T(n=0,1,2,…)即T= s(n=0,1,2,…)由v=得v= m/s= m/s(n=0,1,2,…)。(2)若波向右传播,则0.5 s=T(n=0,1,2,…)即T= s(n=0,1,2,…)由v=得v= m/s= m/s(n=0,1,2,…)。[答案] 见解析【教用·备选例题】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以下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AC [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所以需要考虑机械波传播方向的不确定性。若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在t1=2 s时,O点振动方向竖直向上,则传播时间Δt=t2-t1=3 s满足Δt=+nT(n=0,1,2,…),解得T= s(n=0,1,2,…),当n=0时,解得周期T=4 s,A正确,B错误;若机械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t2=5 s时,O点处于波谷,则Δt=T+nT(n=0,1,2,…),解得T= s(n=0,1,2,…),当n=0时,解得周期T=12 s,C正确,D错误。故选AC。]【典例4】 (波传播的双向性带来多解)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则关于x=0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像可能为A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T+nT(n=0,1,2,…)=t2-t1=3 s,可得周期为T= s(n=0,1,2,3,…),根据“同侧法”可知,x=0处的质点在t1=2 s时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故A正确,B错误;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T+nT(n=0,1,2,…)=t2-t1=3 s,可得周期为T= s(n=0,1,2,…),根据“同侧法”可知,x=0处的质点在t1=2 s时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故C、D错误。故选A。] 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按波的传播方向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首先确定Δt和T(或确定Δx和λ)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或nλ)。(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典例5】 (波形的隐含性造成的多解)如图所示,一列振幅为10 cm的简谐横波,其传播方向上有两个质点P和Q,两者的平衡位置相距3 m。某时刻两质点均在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波谷,再经过0.3 s,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波长可能为2 mB.周期可能为0.24 sC.波速可能为15 m/sD.0.3 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 cmB [根据题意,P、Q之间的波形图可能有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当P、Q之间有一个波谷两个波峰时,如图3,则有=3 m,解得λ=2 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波形图,由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不同,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经历的时间可能为T=0.3 s或T=0.3 s,解得T=1.2 s或T=0.4 s,故B错误,符合题意;图1、2、3、4的波长分别为λ1=λ2=3 m、λ3=2 m、λ4=6 m,当周期为1.2 s时,根据周期与波速之间的关系v=,可得v1=v2=2.5 m/s,v3= m/s,v4=5 m/s,当周期为0.4 s时,可得波速为 v1′=v2′=7.5 m/s,v3′=5 m/s,v4′=15 m/s,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经过0.3 s,当质点Q到达波峰时,图1、2中质点P到达波峰,图3中质点P到达波谷,图4中质点P到达波谷,因此0.3 s内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10 cm,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素养提升练(二) 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 波的多解问题1.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5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2=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t=2 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上C.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4sin πt(m)D.从t=2 s到t=3.5 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 mD [由题图乙可知,在t=2 s时,质点Q沿着y轴负方向运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误;根据“同侧法”可知,t=2 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下,故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A sin t=0.4sin t(m),C错误;t=3.5 s时,质点Q的位移yQ=0.4sin t(m)=- m,故从t=2 s到t=3.5 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s=2A-|yQ|=D正确。故选D。]2.(多选)一质点沿y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在x轴方向形成机械波,t=0时该质点的位移为-0.1 m,t=1 s时该质点的位移为0.1 m,则( )A.若振幅为0.1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 sB.若振幅为0.1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 sC.若振幅为0.2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2 sD.若振幅为0.2 m,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1.2 sBCD [若振幅为0.1 m,则有Δt=T(n=0,1,2,…),解得T= s(n=0,1,2,…),当n=2时,机械波的周期为 s,不可能为 s,故A错误,B正确;若振幅为0.2 m,则有Δt=+nT或Δt=T+nT或Δt=+nT(n=0,1,2,…),得T= s或 s或 s(n=0,1,2,…),当n=0时,机械波的周期可能为1.2 s或2 s,故C、D正确。故选BCD。]3.一列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Δt时间的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率为1 m/s,则下列四个数据中Δt的值不可能为( )A.1 s B.8 s C.11 s D.15 sB [波的周期T= s=4 s,若波向右传播,则Δt=nT+=(4n+1) s(n=0,1,2,…),当n=0时,Δt=1 s;若波向左传播,则Δt=nT+=(4n+3) s,当n=2时,Δt=11 s,当n=3时,Δt=15 s,则Δt的值不可能为8 s。故选B。]4.(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125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M、N、P、Q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已知N、Q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6 m,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为120 m/s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质点P的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D.从t=0.125 s开始,质点P比质点N早 s回到平衡位置ABD [设该波的波长为λ,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可知,N、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x=·λ=16 m,解得λ=24 m,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0.2 s,所以该波的波速为v==120 m/s,故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t=0.125 s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P应位于波传播方向波形的上坡,所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B正确;由题图乙可知,在t=0.125 s之后,质点P第一次位于波峰的时刻为t=0.25 s,易知此波峰是t=0.125 s时刻质点Q所在处的波峰传播过来的,所以有=0.25 s-0.125 s,解得xP=1 m,故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P两质点间距为x′=1 m,又因为波向左传播,所以质点P比质点N早回到平衡位置,时间间隔为Δt= s,故D正确。故选ABD。]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已知x轴上x1=1 m和x2=7 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A.7 m/s B.2 m/sC.1.2 m/s D.1 m/sBC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传播周期T=4 s,当该列波向右传播时,根据题干可知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满足的关系为6 m=nλ+λ(n=0,1,2,…),则由v=可得波速为v= m/s(n=0,1,2,…),当n=1时,可得v=1.2 m/s;当波向左传播时,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满足6 m=nλ+λ(n=0,1,2,…),则v= m/s(n=0,1,2,…),当n=0时,可得v=2 m/s;将A和D选项代入两个波速表达式,n均不是整数,因此A、D错误,B、C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a、b是一列横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s=30 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a振动到最高点时,b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经过5 s波传播了30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一定是6 m/sB.该波的周期一定是12 sC.该波的波长可能是40 m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24 mAC [该波经过5 s,传播了30 m,则波速v==6 m/s,选项A正确;由题意可知nλ+λ=30 m(n=0,1,2,…),可得波长λ= m(n=0,1,2,…),当n=0时,λ=40 m,当λ=24 m时,n不是整数,选项C正确,D错误;周期T= m/s(n=0,1,2,…),则该波的周期不可能是12 s,选项B错误。]7.(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传播时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3 m。如图所示,实线表示a点的振动图像,虚线表示b点的振动图像。则( )A.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B.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y=2sin (5πt)cm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90 m/s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m/sBCD [由题图知该波的周期为T=0.4 s,振幅A=2 cm,则圆频率ω==5π rad/s,可得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y=2sin (5πt)cm,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选项A错误,B正确;分析质点a的振动方程,当t= s=时,y=2 cm,而对质点b,当t=0.1 s=时,y=2 cm,结合波的周期性可知,若波由质点a向质点b传播,则xab=+nλ(n=0,1,2,…),可得波速为v= m/s(n=0,1,2,…),当n=0时,v=90 m/s;若波由质点b向质点a传播,则xab=+nλ(n=0,1,2,…),可得波速为v= m/s(n=0,1,2,…),当n=1时,v= m/s,选项C、D正确。]8.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 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 m,0)和(-9 m,0),已知t=0.7 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多大?(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3)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解析] (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 m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 m,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7 m,所以v==10 m/s。(2)Q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1=11 m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1==1.1 s。(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4 s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振动了t2=0.9 s=2T+质点P从平衡位置开始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10 cm, 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s′=9A=90 cm=0.9 m。[答案] (1)10 m/s (2)1.1 s (3)0.9 m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1=0.5 s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1.5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周期大于2 s。(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和振动质点的振幅;(2)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并求波的传播速度大小;(3)写出x=3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析] (1)根据题图可知简谐横波的波长为12 m,振幅为2 cm。(2)若波向左传播,则传播的距离为x=(12n+8)m(n=0,1,2,…)又因为nT+T=t2-t1(n=0,1,2,…)即T= s(n=0,1,2,…)因周期T >2 s,可知周期无解,故波向右传播,且传播的距离为x=(12n+4) m(n=0,1,2,…)又因为nT+T=t2-t1(n=0,1,2,…)即T= s(n=0,1,2,…)因周期T>2 s,可知T=3 s则波速v==4 m/s。(3)设x=3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 sin ,其中当t=0.5 s时,y=0且向上振动,代入数据可知φ=-故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2sin cm。[答案] (1)12 m 2 cm (2)波向右传播 4 m/s(3)y=2sin c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素养提升练2.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素养提升练2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素养提升课(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波的多解问题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素养提升课(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波的多解问题学案(学生用).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素养提升课(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波的多解问题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