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物理衔接第04讲 速度 (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高物理衔接第04讲 速度 (PDF版)

资源简介

衔接必刷题物理
4.答案:AC
3.答案:C
解析: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t2到?这段
解析: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平均速度1三
d
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由图可知,甲
△t1
乙同时出发,故B错误;由图可知,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
前面xo处,故C正确;甲在1到t2这段时间内停了一会
3.0X102m=0.10m/s,这个速度就是通过第一个光电
0.30s
儿,最终在t:时刻追上了乙,故D错误。
门中间时刻的速度,即计时0,15s时的瞬时速度:远光板
5.答案:BD
解析:在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由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平均速度2=从=3.0X102m
△t2
0.108
图可知,在0一打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不变,即甲做匀速
0.30m/s,这个速度就是通过第二个光电门中问时刻的
运动,乙图线的斜率先小于甲图线的斜率,在某一时刻等
速度,即第二个光电门计时0,058时的瞬时速度:因此加
于甲图线的斜率,之后大于甲图线的斜率,因此乙运动得
先比甲慢,后比甲快,远项A错误: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
速度a=2u=0,30m/s0.10m/、=0.40m/s2.
0.30s+0.15s+0.05s
做单向直线运动,在1时刻位于同一位置,因此0一1时
因此选项C正确。
间内甲、乙的路程和位移都相等,选项B正确,C错误;
4.答案:AD
甲、乙图线的斜率都始终为正,因此甲、乙的运动方向始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在46s内,新型电动汽车的速度
终相同,都沿正方向运动,选项D正确。
在减小,故A正确;在6一10s内,新型电动汽车的途度不
第4讲速度
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在4s末,新型电动汽车
运动方向未变,故C错误;在128末,新型电动汽车的加
达标训练
1,答案:C
速度为a=-0-4ms=-1m/s,故D正确。
△114s-108
解析:由图知,小球运动路程x=6cm一1cm=5cm=
5.答案:AC
0.05m:每隔0.1s拍一次照,因此小球运动的时间t=0.1s
解析:根据vt图像可知在18末,物体的速度为v=
X3=0.3s:则小球的运动平均速度0=工≈0.17m/s,
6+12
2
1m/s=9m/s,故A正确;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
故C正确。
2.答案:D
速度,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4=12,6】
m/s2=3m/s2,
2
解析:他在金程内的平均造度是-兰-把m/s=10m/s。
故B错误:6一78内,物体速度和加速度为负值,做方向
向西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10一128内,物体速度为负
故D正确
值,加速度为正值,做方向向西的减速运动,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往返全程的位移大小为0,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0:
第6讲物体运动的判断
假设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s,则上山和下山的时间分别为
从v-t图像看加速度
=红=,往运金程的平均定车为=
2s
达标训练
1.答案:C
2w12,故D正确
解析:初速度o0,加速度a<0,可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
1十2
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由于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不断
4.答案:AC
增大,故A、B错误;当加速度减小至为零时,速度达到最
解析:两车的初位置相同,末位置也相同,所以两人的位
大,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
移相同,由于所用时间相同,所以两人平均逸度相等,故
错误。
A正确,B错误:由图中轨迹可知,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
2.答案:C
程,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大于
乙的平均速率,故C正确,D错误。
解析:根据a=智可知,汽车运动的逢度改变量越大,由
5.答案:AB
于时间不确定,所以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A错误;速
解析:本图像为x-1图像,纵轴表示物体所在位置,则=
度很大的汽车,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例如高
0时,A在原点正方向来处,B在原,点位置,即出发时A在
速运动的汽车,B错误;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
B的前方,故A正确:xt图像中交点代表相同时刻在同
可能很大:加速度很大时,速度不一定大,C正确,D错误。
一位置,即相适,1、2时刻A、B图像均有交点则相适,故
3,答案:D
B正确:在x1图像中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
解析: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把=2
m/s2=500m/s2,
12时刻A、B的斜率中,A为正,B为负,即速度方向A为
0.01
正,B为负,故C错误:根据=A可得A、B两物体在1
故A,B、C错误,故D正确。
△t
4.答案:AD
一2时间内位移变化量和时间间均相同,则A的平均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在46s内,新型电动汽车的速度
速度等于B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在减小,故A正确;在6一10s内,新型电动汽车的速度不
第5讲加速度
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在4s末,新型电动汽车
运动方向未变,故C错误;在12s末,新型电动汽车的加
达标训练
1.答案:C
连度为a==0-4ms=-1m/s2,故D正确。
△114s-10s
解析:由图可知,、2速度方向相同,2小于1,则汽车
5.答案:BC
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A,B错
解析:根据1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前4s内质点
误:由加速度定义及图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
的加速度发生了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递直线运动,故A错
向相同,故C正确,D错误。
误;在13s内图线的斜率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不变,
2.答案: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根据t图像的斜率表示
解析: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可能相反,A错误:
加速度a是关量,与速度变化量△0的方向相同,B正确;
加途度,可得?s末质点的加途度为a一是写于g2
加速度a由△v和△1的比值决定,与单独的△u或△t无
一5m/s2,即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方向与规定的正方
关,C错误:a=铝是加速度的定义式,所以造用于任何
向相反,故C正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2
3s内与3一4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均为负方向,故
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和计算,D错误。
D错误。
82衔接必刷题
物理
声波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R
片房7w777
01
红t

A.t2到t8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A,脉冲第一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
B.乙比甲先出发
的距离x1=o山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B.脉冲第二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
的距离x2=
5.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什
2
C.若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
H
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2(x2-x1)
t2-t1+△to
一t1时间内
(
二、多选题
A.甲运动得总比乙快
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
B.甲、乙位移相同
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
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
点。则从图像可以看出
(
D.甲、乙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第4讲
速度
知识清单
ZHISHIQING D A N
初中物理知识储备
高中物理新知学习」
速度
一、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方法一: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短,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2)方法二:相同路程内,比较通过这段路程用的
3.定义式:u=
△to
时间长短,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
2.速度
m·s1。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或km·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
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m/s=
的快慢。
3.6km/h。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
(3)公式: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和时间△t内的位移△x的方向相同。
通过路程:u=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
1,平均速度
秒,符号是m/s或m·s-1;在交通运输中还常
(1)定义:描述物体在时间△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用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或km·h-1。
程度及方向。
1m/s=3.6km/h:1km/h=3.6m/s。
(2)表达式:u=
△t
0
第二部分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2.瞬时速度
理解得很清楚,我们可以用匀速直线运动作为具
(1)定义: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体实例去思考,一时不理解也不必强求,随着物
(2)当△2非常非常小时,A叫作物体在时刻t的
理和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同学们会逐渐加深
△t
对极限思想的理解。
瞬时速度。
3.速度的测量(包括拓展实验部分)是通过实验对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
位移、时间和速度概念的综合运用,对刚步入高
车的速率。
中的同学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其
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
中瞬时速度的测量再次用到极限思想,同学们要
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体会理想条件(△t非常非常小)如何在实际测量
[初高中物理衔接点]
(△t小到一定精度)中合理地实现。我们注意到
1.速度是学生初中已有的概念,学习难点表现在对
△t越小,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
概念的重建和进阶学习上。由于位移和路程的
某一位置或时刻的瞬时速度,但考虑到实际测量
不同,高中阶段所学的速度概念与初中不同,同
误差,当时间太短时,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也非
学们要注意这个差异,以比较的方法加深对新概
常小,测量误差会增大,因此实际测量中应该根
念的理解。速度概念的深化还体现在矢量性上,
据实际需要和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情况,选取合
继位移后再次学习和应用矢量的概念,逐步加强
适的时间间隔。
对矢量的认识。
4.在描绘vt图像时,在坐标系中正确地描点和合
2.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的极限思想是同学们
理地绘制曲线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学
步入高中学习物理时首次接触,是本节的另一个
们要耐心学习,为后面应用t图像研究物理问
难点。同学们对“△t非常非常小”的含义不一定
题打下基础。
经典例题
JINGDIANLI TI-
【典例1】(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
【典例2】(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
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的速度为2m/s,乙
说法正确的是
(
的速度为一4m/s,则可知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
A.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因为十2>一4,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
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
(或哪段位移)无关
方向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
D.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甲、乙相距60m
【答案】ABD
【答案】ACD
【解析】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
【解析】速度是失量,其正、负号表示质点的运
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A正确;对于匀
动方向,比较大小只比较其绝对值,故A、C正
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
确,B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由同一点
移)无关,B正确;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的
出发,向相反方向运动,10s内甲运动了20m,
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
乙运动了40m,故10s后甲、乙相距60m,D
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所以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
正确。
精确描述变速运动,C错误,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