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物理衔接第08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高物理衔接第08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PDF版)

资源简介

衔接必刷题
物理
(2)图中纸带C是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
A
B
氵。
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
..m
4,5,…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201.502.201,o1.20
s。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
(1)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
则小车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1=
m/s,
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是越来
通过“3”计数点的速度3=
越快的,纸带
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又
m/s。(后
越来越慢的。(均填“A”“B”或“C”)
两空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8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知识清单
ZHISHIQINGDAN
初中物理知识储备
2.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对公式v=vo十at的理解
变速直线运动
1.公式v=%十at中各量的含义:o、v分别表示物
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
体的初、末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且a为恒
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量,at就是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
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v=o十at只适用于匀变
2.特点:(1)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2)物体运动
速直线运动。
的方向不变,但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3.公式的矢量性
3.描述: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
公式v=o十at中的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
究,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题时,应先选取正方向,一般以的方向为正
「高中物理新知学习
方向。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取正值: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取负值
2.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图像是一条倾
(2)若计算出为正值,则表示末速度方向与初
斜的直线。
速度的方向相同:若。为负值,则表示末速度方
3.分类
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v同向,速度随时间均
4.两种特殊情况
匀增加。
(1)当o=0时,v=at。
(2)匀减速直线运动:a和v反向,速度随时间均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表明由
匀减小。
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其运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动时间成正比。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o十at。其中v指t时
(2)当a=0时,v=0e
刻的速度,指0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0参考答案
第7讲实验:探究小车速度
3.答案:D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t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递阶段与减速
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A错误:-t图像中图
达标训练
线与时间抽所国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知戏速阶段位
1.答案:3.8419.2
5
解析:刻度尺的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所处的
移大小为x1=400,匀速阶段位移大小为x2一
位置是3.50cm,C所处的位置是7.34cm,所以A,C间
的距离是3.84cm。小球从A运动到C有两段间隔,每
加速阶段位移大小为x3=
80,则加速阶段与减速阶
个间隔时间为0.1s,所以小球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
段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加速阶段与匀速阶段的位移
是0.2s,此过程中小球的平均连度=
At
,代入数据,计
大小之比为5:6,小汽车从0开始减速到再恢复到
算得v=19.2cm/s。
2.答案:(1)ABC(2)0.10.1350.180
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x=x1十x2十xg=o,故B,C
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相同,若纸带做匀
错误,D正确。
速运动,则打出的点间距是相等的,若纸带做加速运动,
4.答案:AD
则打出的点间距越来越大。若纸带做减速运动时,则打
解析:图A中,红、蓝两汽艇在t。时刻之前图像有交点,
出的点间距越来越小。(2)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一
即此时位移相等,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能再次相
0.1s,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可用0、2计数点间的平均速
遇,故A正确:图B中,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位移
度表示,则有m=1.20+1.50)X102
没有相等的时刻,即红、蓝两汽艇在。时刻之前不能相
m/s=0.135m/s。
2×0.1
遇,故B错误;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由图像可知
通过“3”计数点的速度可用2、4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表
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红汽艇的位移始终大于蓝汽
示,则有2=(2.20+1.40)X10
艇的位移,则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不能相遇,故C
-m/s=0.180m/s。
错误:因U-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则红、蓝两汽艇在t0
2×0.1
时刻之前位移有相等的时刻,即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
第8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前能再次相逼,故D正确。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5.答案:CD
达标训练
解析:t图像中速度正负代表方向,甲图中速度始终为
1,答案:D
正,则可知甲始终向东运动,故A错误:U-t图像中速度正
负代表方向,与坐标轴国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乙做
解析:由速度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可知巴=,则有
△x
16×2_4×2
往复运动,10s末位移为x=(2
2)m=2m,则
=△巴,A=4=k,解得a=k,可知位移增大,速度增
△t△xU
10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2m处,故B错误;v-t图像中速
大,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大且与速度成正比,故D正确。
度正负代表方向,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
2.答案:D
丙做往复运动,且由图可知前10s第一象限固成面积更
解析:由图像知,物体在前28内的速度为负,说明物体向
大,则向东走过位移更大,可知10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
左运动,后2s速度为正,物体向右运动,故A、B错误:-t
故C正确:1图像中速度正负代表方向,与坐标轴国成
图像中图线与时问轴国成的图形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
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丁做往复运动,且由图可知前108
第四象限国成面积更大,则向西走过位移更大,可知10s
移,3s内的位移为=2X(一5)×2m十2X2.5×1m
末在出发点的西边,故D正确。
6.答案:(1)19.2m(2)12s
=一3.75m,位移为负说明物体在出发点的左侧,故C错
误:根据图像知前2。和后2s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
解析:(1)由图知,A车的加速度为
反,第2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D正确
41-4-20
3.答案:A
=8m/s2=2.5m/s2
解析:根据v=4t可知,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m/s2=4m/s2
运动,在18末,2s末,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v2:
B车的加速度aB==15
4
g=1:2:3,故A正确。
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VB=4A
4.答案:AD
解析: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前2s内
解得1=B=16
aA2.5
8=6.4s<8s
图线的针率为一定值,所以该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故A、D
正确:同理,前2$内图线的斜率为不同的值,所以该质点
A,B两车的位移大小为xA=202=号×2.5X6,4m
做的不是匀变速运动,故B,C错误。
=51.2m
5.答案:AD
解析:-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甲、乙加速时,a之
B=2aw经+m-2)=(2×4X42+16x24)m=04m
>4甲,选项A正确;前40s内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两人
所以最远距离△x=xB一xA=19.2m。
间距一直增加,408时,两同学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
(2)设A车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x1,则有
选项BC错误;由图像可知,60s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202
10m/s,选项D正确。
x1=2aA-2X2.5m=80m
第9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设A车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追上B车的时间为11',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位移为x1',则有
达标训练
xI=vAI
1.答案:D
设B车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x2,则有
解析:由图可知,0一2s内A、B两人相向而行,则A错误:
吃=162
通过计算0~2s内A的位移为xA=(8一12)m=一4m,大
、t2=2=2又4m一32m
小为4m,B的位移为xB=(10-0)m=10m,故B错误;
设B车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被A车追上的时间为
全程A的路程为12m,B的路程为20m,则C错误;全程
t2',位移为x2',则有
A的位移等于一12m,B的位移为0,D正确。
2.答案:B
两车运动的总位移相等,所用的总时间相等,则x1'十x1
解析:经28时间A车运动到O点,以此为计时起,点x2
=x2十X2
(vAt一20m)2十(vBt一10m)2;解得x最小时t有极值
t1十t1=t2十t2
mi
=3s,故运动过程中两车相距最近的时刻是t=5s,
联立解得t1'=48,tg'=8s
故B正确。
两车再次相遥经过的时间t0=t1十t1'=12s。
8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