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物理衔接第09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高物理衔接第09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PDF版)

资源简介

衔接必刷题
物理
达标训练
D A B I A O X U N L I A N
一、单选题
3.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末、
1.一物块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
2s末、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
A.1:2:3
B.1:3:5
C.1:1:1
D.1:4:9
动,其速度v随位移x变化的图
二、多选题
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块速度随时间t、加速
4.下列四个图分别为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
度a随速度v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一时间图像,则在前2s内,哪些质点做匀变速运

()
5m'5)
cf{r*5)
1-
1-
0
0
25
-1
-1
s1)
1川m"
D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
所示,则下列关于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物
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5.甲、乙两个同学从同一位
tv/(m/s)
ms-)
5--------
置同向做直线运动,他们
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

0
1234568
示,从甲开始运动计时
5
60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
0
20
40

()
60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A.甲、乙加速时,a乙>a甲
B.物体先向左运动,第4s末开始向右运动
B.20s时,两同学相距最远
C.第3s末物体在出发点的右侧
C.40s时,两同学相遇
D.第2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60s时,乙的速度大小为10m/s
第9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知识清单
ZHISHIQINGD A N
初中物理知识储备
高中物理新知学习]
1.数学知识储备:梯形的面积公式:S=
2(a+c)h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ot十
a、c、h分别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a2,当初速度为0时,x=2a2。
1
2.抛物线方程:y=a.x2十b.x十c。
22
第二部分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五、逆向思维法求解运动问题
1.关系式:2-诟=2ax
逆向思维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
2.推导: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o十at,位移与
态”来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如物体做匀减速直
时间的关系式x=ot十
2a2,得2-6-2ax.
线运动可看成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末
状态已知的情况下,若采用逆向思维法往往能起
三、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的理解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2一6=2a.x的理解
1.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初高中物理衔接点]
2.矢量性:公式中0、v、a、x都是矢量,应用解题时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本节
一定要先设定正方向,一般取0方向为正方向:
学习的难点,因为二者不像匀速运动中是简单的
(1)若是加速运动,a取正值,若是减速运动,a取
线性关系,同学们从已有的数理知识不易直接推
负值。
导出正确的结论。本部分内容渗透了用t图
(2)x>0,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0
像所围面积求位移的积分思想。
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对刚进人高中的同学们来说,本节的另一个难点
(3)v>0,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v<0
是如何选择适当的公式来分析和解决匀变速直
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线运动的问题。实际应用时这些公式还有很多
四、刹车类问题的处理思路
具体的表现形式,因此同学们常常觉得头绪太
实际交通工具刹车后可认为是做匀减速直线运
多,无从下手。同学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和要解
动,当速度减小到零时,车辆就会停止。解答此
决的问题分析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合理地选
类问题的思路是:
择公式。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
(1)先求出它从刹车到停止的刹车时间刹=
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能力。
a
(2)比较所给时间与刹车时间的关系确定运动时
3.同学们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不可死记硬背、
间,最后再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若1生搬硬套。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各种形
在t时间内未停止运动,可用公式求解;若t
式的公式,例如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
刹,不能盲目把时间代人。
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
经典例题
JING D IA N L I T I
【典例1】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
【典例2】某型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
为o=5m/s,加速度大小为0.5m/s2,求:
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加
(1)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大小;
速时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
(2)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
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
【答案】(1)12.75m(2)3.75m
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解析】(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o=5m/s,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
a=-0.5m/s2
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型号飞机仍
前3s内物体的位移=wt3十)at号=5X3
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为多长?
2×(-0.5)×32m=12.75m.
【答案】(1)30m/s(2)250m
【解析】(1)设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2)同理,前2s内物体的位移
0,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一哈=2ax
1
2=62+7a=5×2m+2X(一0.5)×22m
可得0=√u2-2ax=30m/s。
(2)不装弹射系统时,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
=9m
直线运动。由公式v2=2ax可知该舰身长至少
因此第3s内物体的位移x=x3一x2=12.75m
为x=
=250m.
-9m=3.75m.
2a
23衔接必刷题物理
7.答案:(1)6s(2)5m/s2
6.答案:(1)7.2m(2)12m/s(3)7m
解析:(1)跳楼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至
最大速度后再立即做匀减速运动,此种
解析:1)水滴自由下落,则=2g2=7.2m
情况对应的时间最短,如图所示,全程
(2)水滴落地的速度o=gt=12m/s。
的平均速度
(3)水滴在1=0.2s内的位移h1=2gi=0.2m
1
2Umax=10 m/s
水滴下落最后1s的位移h2=h一h1=7m。
最短时间tmin=
=6
第11讲
竖直上抛运动
(2)跳楼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达标训练
1=max=20
08=2s
1.答案:B
解析:画出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
故减速过程的最短时间t2=tm一t1=48
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则最大加逵度amx=二=一5m/g
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所用时间为1,速
t2
度减为初速度的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2,故
即最大加遂度大小为5m/s2,方向竖直向上。
t1<12,故B正确。
2.答案:A
第10讲
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射出的弹九做竖直上抛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达标训练
的递运动,由运动学公式A=名g,
1.答案:B
解析:抽成真空的玻璃简内没有空气阻力,金属片和小羽
弹丸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
毛下落快慢相同,说明同一地点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与
M1=2×10X12m=5m,
重力大小无关,故B正确
2.答案:B
则最初1s内下落的高度h2=9h1=45m,
解析:水下落高度h=1000m,g取10m/s2,由2=2gh
得,=√2gh=√2X10X1000m/s=100√2m/s,故B
最初18内中间时到的迪度=名=5m/s=5m/s,
正确。
弹九自由下落的时间1=+0.58=8s+0.5s=5s
45
3.答案:B
1
解析:各珠子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位移之比为
弹九下落的总高度A:=812=号×10X52m=125m,
5:20:45:80:125:180=1:4:9:16:25:36:根
则弹九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m,故A正确。
据=弓g2可知落地的时问之北为1:2:3:4:5:6,则
3.答案:C
各珠子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g可知依次
解析:由图可知,足球上升的高度约为0.4m,最高点速度
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之比为1:2:3:4:5:6,故B正确,
为零,根据v2=2gh,可知v=/2gh=√2X10X0.4m/s
A.C错误;第4个珠子距离桌面的高度为45cm,则第4个珠
≈2.82m/s≈3m/s,故C正确。
子落到桌面上的递率为v=√2gh=√/2X10X0.45m/s
4.答案:BC
=31m/s,故D错误。
解析:由题意得,火箭上升30m时速度最大,根据速度位
4.答案:BC
移关系有v=2ah,可得最大速度v=30m/s,A错误;火
解析: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T=子=0.2s
箭加速上升,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有v=at1,可得t1=2s,
失去动力做竖直上抛运动有v=g2,解得t2=3s,所以水
题图中所有位置曝光两次,所以d点到竖直上抛的最高
火箭上升运动的时间为(=1十2=5s,B正确:水火箭做
T
竖直上抛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2=2gh1,得h1=45m,
点的时间间福为1=之:
即火箭先加速上抛30m,再减速上抛45m到最高点,则
所以从最高,点开始至下落到b,点经历的时间为
水火箭上抛的最大高度即离地的最大高度为H=h十h1
w=1+2T=号T=0.5s,
=75m,C正确,D错误
5.答案:ACD
过b点时的速度为va=gt6=5m/s,A错误;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全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x
从最高点下落到a,点经历的时间为t。=t十3T=
tr-
=ot十
之@t,可知小球运动到距抛出点上方25m时,h
0.7s,
1
=vot-
8t2,即25=301-52,解得t1=18,t2=58,小
所以口点距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的距离为
ha=2g日=2.45m,B正确;
球运动到距抛出点下方25m时,-=(-2g,解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在连续相同时间内的
得t8=(3十√14)s,t4=(3-√14)s<0(舍去),故ACD
位移之比为1:3:5:7:9:11:13,若从最高.点至a点
正确,B错误。
分为7个相同的时间间隔,每个间隔为0.1s,满足11:12
第12讲追及相遇问题
:13=(13十11):(9十7):(5+3)=3:2:1,C正确,D
错误
达标训练
5,答案:AC
1.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石子下降了大约
解析: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则
有两层砖的厚度,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为口=
由图像可得a甲=10m/s2,乙=5m/s2,另由图像可知甲

车的初速度为0,乙车的初速度为o=10m/s,则由运动
X102m/s=12m/s,由于时间极短,石子下落到A位
2×0.06
学公式可得甲乙两车在1=1s时的位移分别为x甲=2@甲
置的速度近似等于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有4=?一
.1
=2×10×1m=5m·x元=ot+2a乙t2=10×1m+p
12m/,则石子下落点到A位置的高度约为hA==
X5X1m=12.5m,而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7.5m
1
122
2X10m=7.2m,故选AC
处,则有x甲十△x=12.5m=x乙,可知在【=1s时,甲车
与乙车相遇,即两车第一次并排行驶,故A、B错误;设甲
84参考答案
第7讲实验:探究小车速度
3.答案:D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析:t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递阶段与减速
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A错误:-t图像中图
达标训练
线与时间抽所国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知戏速阶段位
1.答案:3.8419.2
5
解析:刻度尺的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所处的
移大小为x1=400,匀速阶段位移大小为x2一
位置是3.50cm,C所处的位置是7.34cm,所以A,C间
的距离是3.84cm。小球从A运动到C有两段间隔,每
加速阶段位移大小为x3=
80,则加速阶段与减速阶
个间隔时间为0.1s,所以小球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
段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加速阶段与匀速阶段的位移
是0.2s,此过程中小球的平均连度=
At
,代入数据,计
大小之比为5:6,小汽车从0开始减速到再恢复到
算得v=19.2cm/s。
2.答案:(1)ABC(2)0.10.1350.180
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x=x1十x2十xg=o,故B,C
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相同,若纸带做匀
错误,D正确。
速运动,则打出的点间距是相等的,若纸带做加速运动,
4.答案:AD
则打出的点间距越来越大。若纸带做减速运动时,则打
解析:图A中,红、蓝两汽艇在t。时刻之前图像有交点,
出的点间距越来越小。(2)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一
即此时位移相等,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能再次相
0.1s,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可用0、2计数点间的平均速
遇,故A正确:图B中,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位移
度表示,则有m=1.20+1.50)X102
没有相等的时刻,即红、蓝两汽艇在。时刻之前不能相
m/s=0.135m/s。
2×0.1
遇,故B错误;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由图像可知
通过“3”计数点的速度可用2、4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表
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红汽艇的位移始终大于蓝汽
示,则有2=(2.20+1.40)X10
艇的位移,则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前不能相遇,故C
-m/s=0.180m/s。
错误:因U-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则红、蓝两汽艇在t0
2×0.1
时刻之前位移有相等的时刻,即红、蓝两汽艇在0时刻之
第8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前能再次相逼,故D正确。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5.答案:CD
达标训练
解析:t图像中速度正负代表方向,甲图中速度始终为
1,答案:D
正,则可知甲始终向东运动,故A错误:U-t图像中速度正
负代表方向,与坐标轴国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乙做
解析:由速度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可知巴=,则有
△x
16×2_4×2
往复运动,10s末位移为x=(2
2)m=2m,则
=△巴,A=4=k,解得a=k,可知位移增大,速度增
△t△xU
10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2m处,故B错误;v-t图像中速
大,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大且与速度成正比,故D正确。
度正负代表方向,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
2.答案:D
丙做往复运动,且由图可知前10s第一象限固成面积更
解析:由图像知,物体在前28内的速度为负,说明物体向
大,则向东走过位移更大,可知10s末在出发,点的东边
左运动,后2s速度为正,物体向右运动,故A、B错误:-t
故C正确:1图像中速度正负代表方向,与坐标轴国成
图像中图线与时问轴国成的图形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
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丁做往复运动,且由图可知前108
第四象限国成面积更大,则向西走过位移更大,可知10s
移,3s内的位移为=2X(一5)×2m十2X2.5×1m
末在出发点的西边,故D正确。
6.答案:(1)19.2m(2)12s
=一3.75m,位移为负说明物体在出发点的左侧,故C错
误:根据图像知前2。和后2s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
解析:(1)由图知,A车的加速度为
反,第2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D正确
41-4-20
3.答案:A
=8m/s2=2.5m/s2
解析:根据v=4t可知,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m/s2=4m/s2
运动,在18末,2s末,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v2:
B车的加速度aB==15
4
g=1:2:3,故A正确。
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VB=4A
4.答案:AD
解析: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前2s内
解得1=B=16
aA2.5
8=6.4s<8s
图线的针率为一定值,所以该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故A、D
正确:同理,前2$内图线的斜率为不同的值,所以该质点
A,B两车的位移大小为xA=202=号×2.5X6,4m
做的不是匀变速运动,故B,C错误。
=51.2m
5.答案:AD
解析:-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甲、乙加速时,a之
B=2aw经+m-2)=(2×4X42+16x24)m=04m
>4甲,选项A正确;前40s内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两人
所以最远距离△x=xB一xA=19.2m。
间距一直增加,408时,两同学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
(2)设A车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x1,则有
选项BC错误;由图像可知,60s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202
10m/s,选项D正确。
x1=2aA-2X2.5m=80m
第9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设A车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追上B车的时间为11',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位移为x1',则有
达标训练
xI=vAI
1.答案:D
设B车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x2,则有
解析:由图可知,0一2s内A、B两人相向而行,则A错误:
吃=162
通过计算0~2s内A的位移为xA=(8一12)m=一4m,大
、t2=2=2又4m一32m
小为4m,B的位移为xB=(10-0)m=10m,故B错误;
设B车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被A车追上的时间为
全程A的路程为12m,B的路程为20m,则C错误;全程
t2',位移为x2',则有
A的位移等于一12m,B的位移为0,D正确。
2.答案:B
两车运动的总位移相等,所用的总时间相等,则x1'十x1
解析:经28时间A车运动到O点,以此为计时起,点x2
=x2十X2
(vAt一20m)2十(vBt一10m)2;解得x最小时t有极值
t1十t1=t2十t2
mi
=3s,故运动过程中两车相距最近的时刻是t=5s,
联立解得t1'=48,tg'=8s
故B正确。
两车再次相遥经过的时间t0=t1十t1'=12s。
8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