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物理衔接第16讲 牛顿第三定律 (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高物理衔接第16讲 牛顿第三定律 (PDF版)

资源简介

第二部分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第16讲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清单
ZHISHIQINGD A N-
「初中物理知识储备
二、牛顿第三定律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结
1.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
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
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
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
2.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
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的,弹力方向
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
相反。
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
B
把其中的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
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
三、力的作用效果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线上。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
四、一对平衡力的特点
区别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
1.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一对作用力和反
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
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彼此平衡。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
[高中物理新知学习]
一对平衡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初高中物理衔接点7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
1.初中物理中并没有讲到牛顿第三定律,但已经讲
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
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至于二者之间特点
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并没有讲授。高中物理中明确的讲授了牛顿第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
三定律,并且在定律中明确的阐述了作用力和反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
作用力的特点,同时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
力叫作反作用力。
对平衡力异同点做了比较。
43
衔接必刷题物理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三个性质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发生
内容
一对作用力
异体性相只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一对平衡力
比较
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五的、成对
两个相互
相互性
出现的,日性质相问
作用对象
同一物体
作用的物体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牛,同时
厨时性
变化,同时清尖
相互依存,不可
单独存在,同时
无依赖关系,撤
依赖关系
除一个,另一个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四个特征
产生,同时变
依然可存在
化,同时消失
等值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两力作用效果
两力作用效果
反向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可相互抵消,可
叠加性
不可叠加,不可
求合力
叠加,可求合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条
力,且合力为零
共线
可以是同种性质
直线上
定是同种性
力的性质
的力,也可以是
质的力
不同种性质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同性质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即同一性质的力)
相同点
条直线上
经典例题
JINGDIA NLI TI
【典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正在进行掰手腕
【典例2】(多选)如图所示,电灯吊在
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天花板上,下列关于灯受力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灯对悬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是一对平衡力
B.灯对悬线的拉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
C,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
A.若甲赢了乙,则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
衡力
B.若甲赢了乙,则甲对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力
D.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
C.只有甲、乙相持不下时,甲对乙的力才等于乙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对甲的力
【答案】BC
D.甲、乙各自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所以
【解析】灯对悬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作用
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灯对悬
无法判断谁的力大
线的拉力与悬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
【答案】B
作用力,B正确;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对灯的拉
【解析】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是一对相互
力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灯受到的重力与悬线
作用力,不论谁赢,这两个力始终大小相等,方向
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是一对作用
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B正确。
力与反作用力,D错误。衔接必刷题
物理
5.答案:AC
5.答案:AD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弹簧的弹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即为
解析: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原长,故弹簧的原长为6cm,故A正确:根据胡克定律F=kx
是一对平衡力,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乙图中,由
可知,图像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故B错
于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接触但没有发生形
误;由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长度为0.12m时,弹力的大
变,故不受到相互作用的禅力,故B错误:丙图中,落在球
小为F=k(0.12m一0.061m)=6N,故C正确;由图像可
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故C错误:
知,当弹簧弹力为2N时,弹黄长度可能是4cm,也可能
丙图中,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足球对球网的力与球网
是8Cm,对应弹簧的状态分别为压缩状态和拉仲状态,故
对足球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
D错误。
6,答案:AC
解析:架子对孩童的支持力是弹力,是架子发生弹性形变
第15讲
摩擦力
产生的,A正确:重力是孩童受到的,压力是架子受到的
达标训练
不是同一个力,B错误;孩童对架子的压力与架子对孩童
1.答案:D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解析:木箱未被拉动,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对木箱受
正确;孩童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
力分析,根据平街条件:水平方向F=Fcos日,故D正确。
态,所以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2.答案:D
第17讲力的合成与分解
解析:M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向上,即竖直
向上,故A错误:N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原木P垂
达标训练
直向上,不是整直向上,故B错误: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
1.答案:C
与支持力的方向垂直,沿水平方向,故C错误;因原木P
解析:当两个共,点力方向相反时,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
有沿原木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V处受到的摩擦力沿
小,则有Fmim=13N-8N=5N,故C正确。
2.答案:B
MN方向,故D正确。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
3.答案:C
是:一方面拉紧细绳,另一方面,压缩杆,A
解析:以木块为对象,竖直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F、=G,则
正确:杆对手掌的作用力方向沿杆由A指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FN=G,故C正确。
向C,绳对手指的作用力由B指向A,B错
4.答案:AB
误,C正确;将重力mg分解为沿绳方向的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则受到滑动摩
力F1和沿杆方向的力F2,如图所示,由图可得F1三
擦力,所以F!=uFN=uF,又由于物体匀速下滑,所以F
mg
=G,故A、B正确。
cOs0F =mgtan0,可知重物的质量越大,F1、F2也越
5.答案:ACD
大,可知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D正确。
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A和
3.答案:A
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A正确,B错误:以A、B整体
解析:对于三力平衡而言,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
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F和桌面的静摩擦力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可知
而处于平衡状态,C正骑:若撤去外力F,则A与B之间
力F2、F:的合力与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及B与水平桌面之间都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都不存
一直线上:现将F1顺时针旋转60°,其他力均保持不支,
在摩擦力作用,D正确。
则可知力F1与力F2、Fa的合力夹角将变成120°,而根
6.答案:(1)3.4N(2)0.32(3)10N
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当两个共点力大小相等,夹
解析:(1)由图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角为120°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将等于分力的大小,因
为fm=3.4N
此可知,将F1顺时针旋转60,其他力均保持不变,那么
(2)由图可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3.2N
该质点的合力大小为F1,故A正确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FN=mg
4.答案:ABC
解得=0.32。
解析: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因F1=8N和F2
(3)另一个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4N的合力最大值为12N,最小值为4N,可知F3的大
fm=m'g=0.32×5.0×10N=16N
小范国4N12N,可能为8N、4N和6N。故选ABC.
当用10N的力来拉木块时,因为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
5.答案:BC
力,所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大小为
解析:弹性轻绳被拉长了x,同一根轻:
=10N.
绳弹力大小相等,即FAB=FDE=kx。
第16讲
将FAB,FE分别正交分解,如图
牛顿第三定律
所示。
达标训练
则F,=FAB cos37”十FDE cos53
1.答案:C
=1.4kx,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Fy=FAB sin 37+FDe sin 53
A错误,C正确;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总是相
=1.4kx,
等,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D错误。
则耳朵受到的口罩带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F十F =
2.答案:C
解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
72kx.
5
上,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正确。
3.答案:D
作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类角日故an6-F
=1,故B.C正确。
解析:背带对手提包的拉力与手提包的重力是一对平衡
第18讲
力,A错误;手提包的背带越长,背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力的效果分解法、
越小,故背带所受的拉力越小,B错误:挂钩对背带支特力
力的正交分解法
与背带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背带对
达标训练
挂钩的拉力等于背包的重力大小,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
1答案:A
下,即缩短背带的长度,背带对挂钩的拉力不变,D正确。
解析:将力F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
4.答案:C
如图,根据几何关系,刀劈土豆时对土
解析:榔头对玻璃的作用力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是一
豆侧向推力FN的大小为FN=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F
不同物体上,因物体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产生的作用效
,故选A
果不同,故C正确。
2sin 2
8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