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教学难点】: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单元回顾,导入新课。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这节课我们继续在“金秋时节”这个单元寻找秋天的足迹,带上耳朵,跟随诗人毕国瑛,去(引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任务一:读秋诗,寻找秋声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指名读。2.学习提示告诉我们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以后思考在在诗中,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二、集中识字,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课文都读完了,里面的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①出示词语,先自己读一读②小老师领读③谁能运用我们这一单元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④生交流。歌韵:歌曲的韵味(组词串联)歌吟:歌唱、吟唱(组词串联)辽阔:宽广,不狭小(找近义词)叮咛:再三叮嘱。(联系生活经验)掠过:擦过、闪过。(联系上下文:“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三、寻找秋声1.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黄叶“唰唰” 蟋蟀“ ”任务一:大雁的叮咛 秋风的歌吟2.说说你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我喜欢“啊喇”的落叶声,因为它告诉我们秋天来了。——我喜欢秋风的歌吟,因为那是丰收的歌声,让人觉得很快乐、很幸福。3.一起美美的读好这些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任务二:品秋诗,感悟秋声1.这首诗中秋的声音主要集中前三节,我们会发现这三节诗里藏着一些小故事,这三个小故事当中藏着一对对好朋友,好朋友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例如大树和黄叶,你还能发现其他的好朋友吗?2.接下来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节,一边读一边自由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想象跟小组成员交流分享。出示第一小节:①谁喜欢第一小节?喜欢的站起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②现在我就是大树妈妈,黄叶啊黄叶,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快把你的心里话告诉我吧!生交流评语:(1)带着这份不舍,带着这份期待,把你的这份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吧!(2)盼望明年我们再相聚,带着这份期待,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齐读第一小节: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黄叶和大树之间的深情吧!出示第2小节。在黄叶和大树告别的同时,蟋蟀振动着翅膀,它在干什么?谁来读读?蟋蟀蟋蟀,你告别阳台时在说什么?齐读第2小节:我们一起和蟋蟀唱出最动听的歌韵吧! 学习第3小节。秋天除了有黄叶道别的话音和蟋蟀分别的歌韵,还有大雁的声音呢!谁来读一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雁会叮咛白云什么呢?秋风掠过丰收的田野,它在唱什么呢?感受下温馨的画面,齐读第三小节。黄的落叶,可爱的蟋蟀,南飞的大雁,丰收的田野给我们送来了秋日里最美的话音,让我们在它们的陪伴下,再次走入秋天。(齐读1—3小节)学习诗歌的4—6小节1.出示第4小节:同学们的朗读让我听到了秋天美妙的声音。听,它向我们发出了召唤。来吧,让我们——(引读第4小节)2.感受“辽阔”:你见过“辽阔”的什么?(指导读好“辽阔”)那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的是什么呢?(指导读好第4小节)3.想象秋在哪:读到这,我们不禁要问,秋的声音在哪儿呢?(指导读好第5小节)想象一下在叶子、小花、汗水、谷粒里,你仿佛听到什么发出了怎么样的声音 ——我仿佛听到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采蜜的声音。——我仿佛听到农民伯伯在田地里劳动的声音。4.出示第6小节:是呀,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可它——(引读第6小节)秋的声音来去匆匆,我们要用心聆听,才能领略它的魅力。任务三:忆秋景,书写秋声读了作者的这首诗,我仿佛走进了大自然这个音乐厅,聆听了一场音乐盛会。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相信每个人找到的秋声定也远远不止书上提到的这些,接下来我们自己仿照第1小节来创编小诗。如果没有想法的可以参照老师给的提示创编小诗。板书设计听听,秋的声音可感 黄叶唰唰 蟋蟀瞿瞿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无声 叶子里 小花上 汗水里 谷粒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