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卷首语:同学们,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与未来。这不仅是技术的邂逅,更是文明的对话。让我们在科技的引领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共赴这场语文与科技的奇妙之约吧!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 分)1. 默写(10 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能滋养我们的心理,品读诗歌,我们能够感悟真情。王勃送别杜少府时,用“(1) , ”劝慰友人,表明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尽显洒脱旷达;杜甫面对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况,推己及人,以“(2), ”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当前,人工智能(AI)正以创新的方式赋予诗歌新的生命力。AI 生成动态视频重现孟浩然笔下洞庭湖“(3) , ”的壮阔江景;AI 绘制图片让人直观感受卖炭翁的外貌“(4) , ”,反映出他劳动的艰辛;AI 语音合成精准模拟李白送别友人时马鸣之声“(5) ,”,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 ~(4)题。(10 分)亲爱的阿尔焦姆:我想谈谈我自己的情况……我再也不能走出家门了,只能从窗口看到大海的一角。一个人既有背 pàn( )了他的、不受支配的肉体,又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布尔什维克的意志,迫切地向往劳动,向往加入你们这支全线进攻的大军,向往投身到排山倒海、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中去。一个人兼有这两者,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但是,我依然相信自己能够归队,相信在冲锋 xiàn( )阵的队伍中也会闪亮着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也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团组织教给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没有布尔什维克攻克不了的保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背 pàn( ) 排山倒海( ) 冲锋 xiàn( )阵(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 ”,应改为“ ”。(2 分)A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6 页)(3)文段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2 分)(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人生的教科书”,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弘扬“和”文化,你所在班级拟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 分)(1)6 月 20 日上午,学生会主席小文同学邀请你们班主任王老师于明天下午 2 点到大会议室参加主题为“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王老师不在,小文请你代为转告。6 月 20 日下午,你找到王老师会怎样对他说 请把转告的话写下来。(3 分)(2)班上准备出一期“以和为贵”的特刊,小语同学利用 AI 绘制了 4 幅插图,你认为哪一幅不合适,请说明理由。(3 分)不合适的一幅是 (只填字母),理由:(3)请你从下面两句中选择一句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并说明理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说明)(4 分)①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②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二、阅读(4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17 分)永远的红灯笼杨轶晨①春节又到了。因为禁止燃放爆竹,街上院里干干净净。路上几乎空寂无人,彩灯孤寂地闪烁着,无声地诉说着没有红灯笼的春节的荒谬可笑。严峻的高楼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似乎在嘲笑这古老的节日。②逃离。是的,我几乎是逃离这座城市的。我在秦岭脚下沣河旁的奶奶家寻回我的春节,寻回我的红灯笼。车子掠过一个个村镇,乡村的集市,红艳艳的大灯笼,长长的对联在风中摇曳,小孩子玩的彩灯挂成长长一排。彩灯近些年愈加精致,塑料的外壳色泽艳丽,闪烁的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儿时的彩灯不过是纸壳上用彩笔涂绘,在灯笼中间插根蜡烛,不似如今的精致,却给了我无尽的欢乐。而今,我再不会牵着爷爷的手挑选我喜欢的彩灯,再不会小心翼翼地举着彩灯,担心蜡烛倾倒,而纸质的彩灯也随之 消 失 在 喧 闹 中 了 。③“吱呀”,古拙的黑色木门颤巍巍地打开,跨过齐膝高的门槛,走进中庭,庭中有些朦胧,充盈着浓郁而熟悉的烟火气息。奶奶一定在蒸包子。走进厨房,大铁锅中腾起的白雾和炊烟纠缠着旋转而上,模糊了视线,只隐约看见奶奶坐在那沉重而古老的小木凳上,悠悠地拉着那风尘满面的、古老得不知年代的风箱,不时弯腰抓起一把柴草或几根木棍添入灶膛中。炉火缓缓腾起,舔着大铁锅的锅底,红润了奶奶的脸。舒缓而有节奏的风箱“咣当咣当”声混杂着柴草的“噼噼啪啪”声,吟唱着重复千年的古老曲调。恍惚中,我记起儿时在玉米收获的时节,亲手掰下当年第一根玉米,扔进大铁锅里煮。我眼巴巴地趴在锅边,当锅盖揭开的一瞬,雾气升腾,甜甜的香气在厨房中弥漫开来。而如今,再名贵的玉米也没有了当年的香甜,也许是失去了柴火铁锅的味道吧。④邻居端着一个粗瓷碗站在门口,两三米长的大对联已写好摆在桌上。我接过碗,里面是用最原始的植物纤维泡成的乳白色黏稠的襁糊,我用棕毛刷蘸了蘸,刷在对联背面,递给高高站在梯子上的父亲。梯子被邻居稳稳地扶着,另一个邻居远远站着,高声指挥着对联的高低左右,不时玩笑几句,大红灯笼在欢笑声中高悬在门前。然后父亲又去加入邻居家的帮忙大军中去了。一会儿工夫,整条街上家家贴上了对联,门前飘起大红灯笼,昭告着一年的欢乐幸福,笑声祝福声充满了整条街道。⑤爷爷到祖坟祭祖回来,把写着世代祖辈名讳的“中堂”挂在墙上,供品、蜡烛、香炉依次摆在桌上,香烟袅袅,清幽的檀香气息又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增添了对祖先怀念的肃穆。⑥院子的棕榈树高高地直立着,儿时被我燃放爆竹失手点着的棕毛已悄然长回,那件被爆竹烧了大洞的新衣早已穿不上了,而我也不再是拿着小花炮满院子跑的小丫头了。奶奶站在木门边:“来,比比,今年长高了多少。”木门的边缘,一道道刻痕记录着我长大的轨迹。垂眸,几代人踏过的木门槛斑斑驳驳,恍惚看到曾经那个小小的身影摇摇晃晃地站在门槛上,冲着爷爷骄傲地比画:“我要长到这么高!”一弹指,小小的人已比奶奶高了。是的,我已经长大了。大红灯笼被风微微吹起,抬头望着一年年挂在门口的红灯笼,我舒心地笑了,还好,红灯笼一直在这里。⑦当我穿行在城市灰蒙蒙的街道,当我走过炫目而庸俗的彩灯,我知道,这不是我的春节。我的春节,永远是那个样子:黑夜中,火红的灯笼照亮了大红的春联,映红了厚厚的白雪。笑声、祝福声填满了整条街。爆竹为人们铺出一条长长的红地毯,地毯尽头,依然闪烁着暖人心脾的红灯笼。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文中从城市的孤寂过渡到家乡的热闹,使得整篇文章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连贯。B.第③段加点字“也许”表推测,玉米再也没有当年的香甜,不仅仅是失去了柴火铁锅的味道,还饱含着作者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C.第⑤段爷爷祭祖,这是春节期间对祖先表示敬意和怀念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敬祖崇宗的传统文化。D.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从生活中细碎的小事入手,以红灯笼做媒介,用质朴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红灯笼在记忆中的那份深入骨髓的温情与温暖。5.作者逃离了城市,回到了向往已久的乡村,都看到了哪些乡村春节所特有的景象 有怎样的感 受 结 合 第 ③ ~⑤ 段 内 容 填 写 下 面 的 表 格 。 (3 分 )景象 感受奶奶拉着风箱蒸包子 温暖、熟悉①________ 欢乐、幸福②________ ③________6.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舒缓而有节奏的风箱“咣当咣当”声混杂着柴草的“噼噼啪啪”声,吟唱着重复千年的古老曲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7.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4 分)我的春节,永远是那个样子。8.文章以“永远的红灯笼”为题有什么作用 (5 分)【二】(13 分)材料一蚌埠市图书馆掌阅精选 AI 阅读助手开始营业啦!全程陪伴,精准找书、深度读书、高效用书,让你的阅读不再孤单。掌阅精选 AI 阅读是专为读者打造的 AI 阅读学习工具,应用于读前精准选书,读中高效阅读、深度研读、阅读延伸和读后总结整理的阅读学习全场景中,提升读者阅读效率,让读书更轻松更高效。……【如何深度阅读 】先用 AI 拆书快速掌握全书要点重点,再利用章节速读提炼章节价值,同时可使用 AI 伴读进行延伸阅读,实现全方位高效率的深度阅读!(1)AI 拆书3 分钟结构化掌握书籍要点。遇到大部头的书,你可以利用 AI 拆书 30 秒内快速了解全本梗概,再利用 2~3 分钟时间结构化了解书籍主要思想。AI 大纲快速浏览每章的知识点。接着使用 AI 大纲快速浏览每章的知识点,判断有没有必要进一步精读,从而筛选出真正重要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2)章节速读难啃书籍不用怕,AI 帮你提精华。AI 阅读针对每章节原文进行深度分析,生成 500 字以内的速读内容,帮助你梳理章节的核心思路和论证过程,确保让你在 1~2 分钟内准确了解本章的价值,在理解了本章大致内容后,可再跳转阅读页对应章节精读原文,实现更高效的阅读。(3)AI 伴读边读边问,培养思辨力。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向小助手进行提问,AI 伴读会结合书中内容,补充书籍外延的知识点,快速解答你的问题,无需跳转平台,实现沉浸式阅读。(摘自蚌埠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2025.2.14)A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6 页)材料二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图书馆,读者借助 AI 荐读视频,可以迅速掌握书籍的核心内容。读者遇到问题时,AI 阅读助手可以随时解答疑惑,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品质。AI 技术还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精准化的阅读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或长按书籍正文,即时获取 AI 提炼的知识点和高质量回答。这一功能极大提高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和精确度,尤其对于专业书籍的阅读,用户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自行检索复杂概念。通过 AI 技术,电子书可以被转换成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形式。AI 语音读书功能在重读、速度、音色和音量等方面更接近真人的声音,甚至可以富有情感地朗读,准确模拟人说话时的停顿与笑声等,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摘自《中国文化报》2025.4.17,有删改)材料三“AI 工具有时难以理解文字背后的隐喻和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思想,而且如果习惯性地把文本‘投喂’给 AI,直接去看 AI 处理过的内容,长期下来个人的思考能力会下降。”北京高校大学生张玺表示,“有些内容光靠 AI 工具是难以理解到位的。我很喜欢读古典文学,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借助 AI 工具固然可以梳理人物关系、解释文中典故、提供背景资料……但想要真正体会文字的深意和美感,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要有一定的文学积累,要自己去思考和揣摩。”(摘自光明网 2025.4.21)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纵观人类阅读行为的进步和发展,技术辅助带来的阅读方式的革新从来都不是取代式,而是叠加态。换句话说,无论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现代的数字阅读,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更加先进的阅读方式,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摘自《中国青年报》2025.4.18)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利用掌阅精选 AI 阅读助手结构化掌握书籍要点,意味着就不再需要深度阅读了。B. AI 语音朗读可以模拟真人情感表达,如调整语速、音色和自然停顿。C. AI 技术能完全取代人工咨询,独立解决所有读者的个性化问题。D. AI 工具有时难以理解文字背后的隐喻和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思想,所以在阅读中不可以借助 AI 技术。10.结合材料一和你读过的一本名著,简要分析如何进行整本书的深度阅读 (4 分)11.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 AI 技术在阅读中的哪些优势与局限 (3 分)高效获取知识,随时解答疑惑。优 势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深层解读不足,难以理解文字隐喻和作者精神。局限(3)_____________12.作为中学生,如何在日常学习中落实材料四中的“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结合”的理念 请结合以上所有材料谈谈你的做法。(4 分)A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6 页)【三】(15 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①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②,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选自《道德经》)【注释】①什伯之器: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②舆:车子。13.根据参考方法提示,请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选贤与能 通假字 (1)________盗窃乱贼而不作 语境推断法 (2)_______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成语迁移法:徙木立信。 (3)_______查阅词典法:①听见。②听说, 鸡犬之声相闻知道。③用鼻子嗅,嗅到。④接 (4)(填序号)受。14.【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3 分)甘 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16.比较两文,说说【甲】文中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的“小国寡民”社会有哪些异同点 (4 分)三、写作(45 分,含 5 分书写)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当语音助手能瞬间生成万条菜谱,当绘图软件可秒绘千里江山,当智能翻译让方言不再成为隔阂……我们在惊叹 AI 重构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在某个瞬间忽然怔住:那些藏在厨房油烟里的耐心翻炒,那些铺展画纸时指尖触到的纸纹温度,那些用家乡话唠嗑时眉梢扬起的笑意……原来有些东西从未被代码改写。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思考和感触 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生活和经历,以“ 从未改变”为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 600 字。A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