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期综合检进阶测试B-【成长宝典】2025年八升九年级物理暑期升级训练(人教版)一、选择题1.(2025八下·成都期中)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蹦床上跳跃,不计空气阻力。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人受到的弹力方向是先向上再向下B.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人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先变大再变小C.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人受到蹦床的弹力是先增大后减小D.向上反弹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与向下运动时的位置是重合的【答案】B【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C、 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 蹦床的形变程度一直增加,弹簧的弹力一致增加,方向一直向上,AC错误;B、 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重力大于弹力,速度变大,重力等于弹力,速度最大,重力小于弹力,速度减小,所以人向下运动的速度 是先变大再变小 ,B错误;D、 向上反弹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与向下运动时的位置是重合的 ,均是重力等于弹力的位置,D正确。综上选BD。【分析】1、弹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产生形变,恢复原状的力, 蹦床的形变程度变大,则弹力一直变大,弹力的方向和形变方向相反;2、本题中,速度最大地方是重力和弹力相等的时候。据此分析选项。2.(2024八下·岳阳期中)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B。如图甲,A在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动;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在和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14NC.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N D.A,B中间绳子的拉力为6N【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方向;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AB.图甲中A在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所受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图乙中,A、B在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图甲和图乙中,A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与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6N,故AB错误;C.图乙中A、B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和B两物体受到桌面对其的摩擦力、F1和F2为平衡力,即:可得:故C正确;D.图乙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桌面对其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平衡力,则 A、B中间绳子的拉力为:故D错误。故选C。【分析】AB.图甲中A在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平衡力的作用,对A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出A与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C.图乙中A、B在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把AB看做整体,整体受力是平衡的,对AB整体进行分析,即可求出B与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D.图乙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对A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出 A、B中间绳子的拉力。3.(2024八下·龙岩月考)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物体没有被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B.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C.4~6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 mD.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图乙中,0~2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D.图乙中,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图甲中,4~6s的拉力F=2N,根据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为,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2~4s内,摩擦力为2N,而推力为3N,推力和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D;C.4~6s内,物体速度为4 m/s,计算路程为,故C正确。故选C。【分析】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摩擦力;当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s=vt,可以计算路程大小。4.如图4.214所示,两根硬杆AB, BC用铰链连接于A,B,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杆对BC杆作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A.若计AB杆的重力,而不计BC杆的重力时,由A指向BB.若计AB杆的重力,而不计BC杆的重力时,由C指向BC.若不计AB杆的重力,而计BC杆的重力时,由B指向AD.若不计AB杆的重力,而计BC杆的重力时,由B指向C【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 如图如果考虑AB重力,则AB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不计BC杆重力时,AB在BC支持力的作用下被支起,力的方向由B到C。如果不考虑AB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BC重力方向向下,AB在上面拉着BC,力的方向由B指向A。故选C。【分析】 如图所示,杠杆AB、BC与墙壁组成一个三角形,A和C端固定在墙壁上,AB拉着BC。5.(2024八下·安徽期中)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 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ABC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为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由图知V甲<V乙,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知ρ甲>ρ乙,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根据p=ρgh可知,A、B两点以下的液体压强pA下>pB下;又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总压强相同,根据p上=p-p下可知,pA<pB,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则结合知液体质量关系;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由图知V甲<V乙,所以ρ甲>ρ乙;已知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根据p=ρgh可知,A、B两点以下压强的大小;已知液体对容器底的总压强相同,从而判断出AB点以上的压强。6.(2024八下·开州期中)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 ;B.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C.如果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D.如果沿竖直方向截取相同的厚度后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方,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答案】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由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物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mg知其质量相等,由于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根据V=a3知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由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A正确;B.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B正确;C.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的质量相同,根据G=mg可知,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可知,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C正确;D.如果沿竖直方向截取相同的厚度后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方,那么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未切除之前的重力,重力相等,因此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于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切除的相同的厚度之后,甲剩余部分的受力面积小于乙剩余部分的受力面积,根据可知,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由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物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mg判断出质量的关系,由于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根据V=a3判断出体积的关系,由密度公式判断出物体密度的关系,由S=a2判断出甲、乙的受力面积的大小,根据判断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关系;%0D%0A(2)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后,减小的质量相同,剩余的质量也相同,根据判断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的关系;(3)如将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切去并叠加后,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受力面积,利用分析压强的变化。7.(2024八下·武汉期中)如图所示,电子秤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平底溢水杯(不计厚度),杯中未装满水,将质量为500g,密度为5×103kg/m3的圆柱形金属块用细线系住,从金属块下表面接触水面到金属块浸没水中直至沉底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增加2N时,细线的拉力为2.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为2NB.小桶收集到溢出水的重力为1NC.水对溢水杯底压强增大了50PaD.金属块下降的过程中,水对溢水杯的压强保持不变【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金属块的重力为金属块的体积为金属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金属块沉底时受到重力、浮力和容器底对其的支持力,三力平衡,故金属块沉底时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为又因为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为1.5N,故A错误;B.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细线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为5N,沉底时,细线拉力为2.5N,故容器和水对金属块的作用力为5N-2.5N=2.5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金属块对容器和水的作用力为2.5N,而电子秤示数增加了2N,故有2.5N-2N=0.5N,的水溢出,故B错误;C.溢出水的质量溢出水的体积溢水杯水面上升高度水对溢水杯底压强增大了,故C正确;D.金属块下降的过程中,水面先上升再保持不变,则根据液体压强可知,水对溢水杯的压强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金属块的重力,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其所受的浮力,再对金属块进行受力分析求出金属块所受的支持力,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可求出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2)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细线的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沉底时,细线的拉力为1.2N,据此求出容器和水对金属块的作用力,再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出金属块对容器和水的作用力,即可解答;(3)根据G=mg求出溢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根据Δp=ρgΔh求出水对杯底增加的压强;(4)金属块下降的过程中,水的高度先增加,再不变,根据p=ρgh判断出水对溢水杯压强的变化。8.如图 7.84 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 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 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 水的深度为 , 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 则会导致( )。A. 增大 B. 减小 C. 增大 D. 减小【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把从水槽内取出的水放到木质小容器里,还是漂浮,增加的浮力等于取出的水的重力,所以取出的水的体积等于增加的排开水的体积,即H不变,所以CD错误;由题意知,木质小容器里的水增多、自重增大,加水后木质容器仍漂浮,所以木质容器受浮力增大,由浮力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浸入水的体积变大,则h将减小,B正确,ACD错误综上选B【分析】根据浮力的计算判识选项1、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所以木质小容器里的水增多、自重增大,加水后木质容器仍漂浮,所以木质容器受浮力增大,即排开水的体积增加;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所以 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增加的浮力等于水的重力,所以取出水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9.(2024八下·龙华期末)某小球被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M、N两点,对应甲图①②③点处的某两个位置,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①③位置机械能相等 B.小球在N点的重力势能为500JC.小球在M点的高度等于N点 D.N点可能在位置②【答案】D【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解析】【解答】A.图中,小球反弹的高度越来越低,机械能减小,即①位置机械能大于③位置机械能,故A错误;B.根据图乙,小球在N点时的重力势能为:,故B错误;CD.图乙中,小球在M点的重力势能,在N点时重力势能为,在M、N点的重力势能不同,高度不同,小球在N点的重力势能大,则高度大,N点可能在位置②,故C错误,故D正确。故选 D。【分析】根据小球反弹的高度减小,判断机械能在减小;利用重力势能或动能在机械能的占比,计算总机械能;当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根据MN两点重力势能的关系,判断高度。10.(2024八下·黄石期末)工程上,很多地方用到了滑轮,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的物体,以的速度提升0.1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1.2N。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动滑轮重力是0.4NB.拉力的功率是0.48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约为83.3%D.拉力做的有用功是0.2J【答案】A【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解答】A.根据可知,动滑轮重力是。由于实际情况下存在绳重和摩擦等因素,动滑轮的重小于0.4N,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拉力的功率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拉力做的有用功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A.根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绳重和摩擦等因素分析动滑轮的重力变化;B.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根据计算拉力的功率;C.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根据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11.(2023八下·南岗月考)物理小组的同学利用杠杆制成一种多功能杆秤,使用前调节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她取来质量为100g的实心金属块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在B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得OA=50cm,OB=40cm,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A.2g/cm3 B.1.25g/cm3 C.2.7g/cm3 D.5g/cm3【答案】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解答】将金属块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时,在B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钩码g OB=FA OA,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mg-FA=0.1kg×10N/kg-0.8N=0.2N,由F浮=ρgV排可得,金属块的体积:,则金属块的密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将a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时,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A点受到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求出金属块a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gV排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利用求出金属块的密度。12.(2018八下·罗平期末)用功率恒为160W的拉力,使质量为5kg的物体以4m/s的速度沿30°角的斜坡匀速拉到坡顶,已知斜坡长60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时间是15sB.物体上坡时的牵引力是40NC.物体上坡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5N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50%【答案】D【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解析】【解答】A.物体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路程为60m,速度为4m/s,所以是t===15s,故A正确;B.牵引力的功率恒为160W,物体的速度是4m/s,所以牵引力是F===40N,故B正确;C.根据30°角对应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知斜面的高为30m,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40Nx60m=2400J,有用功为W有用=Gh=mgh=5kgx10N/kgx30m=1500J,则做的额外功为W额外=W总-W有用=2400J-1500J=900J,所以摩擦力大小为f=W额外/s==15N,故C正确;斜面的机械效率是η=W有用/W总==62.5%,故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已知斜坡的长和物体运动速度,利用公式t=,即可求出物体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时间;已知功率和速度,利用公式F=,即可求出牵引力;先根据30°角对应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出斜面的高,然后分别求出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再利用公式f=W额外/s,即可求出摩擦力;根据(3)中求出的总功和有用功,再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即可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多选题13.(2023八下·南开期末) 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吊篮的质量为 m1 , 建筑材料的质量为 m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F,吊篮在拉力作用下匀速上升的距离为 h,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有用功为(m1+m2 ) ghB.额外功为(2F﹣m2g) hC.动滑轮的重为 2F ﹣ m2g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答案】B,D【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解答】A.滑轮组克服建筑材料的重力做有用功,即W有=G2h=m2gh,故A错误;B.滑轮组做的总功:W总=Fs=F×2h=2Fh,根据W额=W总-W有得到:W额=2Fh-m2gh=(2F-m2g)h,故B正确;C.根据得到:,即:,解得:G动=2F-(m1+m2)g,故C错误;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故选BD。【分析】(1)滑轮组克服建筑材料的重力做有用功,即W有=Gh;(2)根据W额=W总-W有判断;(3)根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4)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4.(2023八下·开福月考)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中,稳定后如图所示,甲烧杯中小球漂浮,乙烧杯中小球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B.甲、乙两烧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F甲>F乙C.甲、乙两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D.两烧杯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答案】B,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小球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小球在乙液体中沉底,则小球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A错误;B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小球在乙液体中沉底,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小球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即F甲>F乙,故B正确;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小球在甲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在乙中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可知,甲、乙两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故C错误;D.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ρ甲>ρ乙,根据G=mg=ρVg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而两烧杯、两个小球的重力都相同,根据F=G球+G液+G杯可知,甲烧杯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力,即F'甲>F'乙,故D正确。故选BD。【分析】A.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液体密度大小;B.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小球受到浮力大小;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比较排开液体质量大小;D.首先根据图片比较液体体积大小,根据G=mg=ρVg比较液体重力大小,最后根据F=G球+G液+G杯比较地面受到压力大小。15.(2023八下·新抚期末)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里面有一个可以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玩具潜水艇。当潜水艇水箱充满水时,沉在烧杯底部。通过遥控器使潜水艇排出水后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与潜水艇沉底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变小 B.烧杯中的水面会下降C.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变大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答案】A,C,D【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漂浮时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A正确;B.设由潜水艇水舱排出水的体积为V1,潜水艇体积为V,沉底时,即,所以潜水艇漂浮后烧杯中水面上升,B错误;C.由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由F=pS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大,C正确;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正确。故选ACD。【分析】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由可知漂浮时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沉底时,即,即水舱排出水的体积大于最终漂浮时潜水艇露出水面的体积,所以潜水艇漂浮后烧杯中水面上升;由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由F=pS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16.(2023八下·河西期末)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S0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适量密度为ρ0的水,水的高度为h0。现将一密度均匀、体积为V0的实心物块A放入容器中,物块静止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此时再将一小铁块B放在物块A上,物块A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如图丙所示,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的重力为B.图乙中,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C.物块A的密度为D.铁块B的重力为【答案】B,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B.图乙中物块A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乙图中水面增大的体积等于A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A=h1S0-h0S0=(h1-h0)S0;那么GA=F浮A=ρ0g(h1-h0)S0,故A错误,B正确;C.物块A的密度为:,故C错误;D.由图丙知,小铁块B放在A上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水上升的体积,即V排′=(h2-h0)S0,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物体A、B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即F浮′=GA+GB=G排′=ρ0g(h2-h0)S0,则铁块B的重力为:GB=F浮′-GA=ρ0g(h2-h0)S0-ρ0g(h1-h0)S0=ρ0g(h2-h1)S0,故D正确。故选BD。【分析】AB.将甲和乙比较可知,乙图中水面增大的体积等于A排开水的体积,据此计算出物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再根据漂浮条件GA=F浮A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A的重力和浮力。C.根据密度公式计算;D.比较丙图和甲图可知,水面增大的体积等于A和B排开液体的总体积,据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它们受到的浮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列式计算铁块B的重力。17.(2024八下·武鸣期中)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的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棱长小于B的棱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B.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C.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D.若将A叠放在B的正上方,则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答案】A,C【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B. 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都不变,所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A正确;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高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原来的一半,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相等 ,故B错误;C. 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一半,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减小一半,根据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原来的一半,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相等 ,故C错误;D. 由图可知,SA故选AC。【分析】AB.根据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进行分析;CD.根据进行分析;18.如图 7.65 所示, 小试管倒插在广口瓶内的水银中, 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现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 大气压强稍增大, 其他条件不变, 则 ( )。A.试管略微下沉 B.试管内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C.试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D.试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答案】A,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B、当外部大气压增加,会将部分水银压入试管导致试管内部的空气体积变小,压强变大,A正确,B错误CD、 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所以试管的重力等于浮力,即ρ物gV物=ρ液gV排,公式内部无变化,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 试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不变,C错误,D正确.综上选AD【分析】根据气体压强的变化判识选项试管内部的压强等于外界气压与水银面高度差的压强之和,据题可知外界气压变大,内部气压也变大;当外界气压增加时,会将部分水银压入试管导致试管内部的空气体积变小,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所以试管的重力等于浮力,即ρ物gV物=ρ液gV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19.(2024八下·自贡期中)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s时撤去力F,同时木块从台面滑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所受静摩擦力为0NB.2~4s,木块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4NC.0~6s,木块运动的距离为6m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A.图丙中,0~2s内物体速度为0,是静止状态;图乙中,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而木块静止,受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F拉=2N,故A错误;B.图丙中,在4~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图乙中,拉力为4N,则滑动摩擦力也为4N;2s-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4N,故B正确;C.在4~6s,木块运动的距离为:,2~4s,木块加速运动,木块通过的距离,0~6s,木块运动的距离,故C正确;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受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C。【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当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s=vt,可以计算路程;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会改变。三、作图题20.(2018八下·杜尔伯特期中)(1)在图中画出茶壶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2)小球静止在由竖直的墙壁和平直的地面组成的墙角.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A,它与传送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答案】(1)(2)(3)【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解答】(1)根据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确定茶壶对桌面压力的作用点:在茶壶与桌面接触面的的中点;方向:垂直并指向桌面,如图:;(2)球静止在墙角,处于平衡状态,球受力平衡,分析可得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者平衡,大小相等;方向: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示意图如图:;(3)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者平衡,大小相等;方向: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示意图如图:故答案为:(1) ;(2);(3) 。【分析】本题考查了画力的示意图,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根据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确定茶壶对桌面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可;(2)、(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21.(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示意图.【答案】解:【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惯性及其现象【解析】【分析】原来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由于惯性木块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右滑动,收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同时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平板对它竖直向上支持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三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物块的重心上.22.(2018八下·浦东月考)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F1是使杠杆平衡所用最小的力,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力F1的示意图以及力F2的力臂L2.【答案】解:如下图所示:【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分析】(1)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F2,过支点O作阻力作用的垂线段l2;(2)O为支点,所以力作用在杠杆的最右端,并且力臂是支点O到杠杆最右端的距离时,力臂最长,此时的力最小。确定出力臂然后做力臂的垂线即为最小的力F1.四、实验探究题23.(2024八下·汕头期末)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一位中年人正用轮椅推着他的母亲缓缓上行。为估测中年人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明进行了实验测量。如图乙,他设置了与通道坡度相同的斜面,确定了与A点沿斜面相距1m处的B点。(1)选用与轮椅的车轮相同材料的小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出小车重为2.0N;②将弹簧测力计与斜面平行放置,沿斜面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③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J;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结论:斜面可以省 (选填“力”“距离”或“功”);(2)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小车从A点到B点拉力所做的总功 W1;重力做的有用功为 W2,并根据数据画出W1和 W2与小车总重G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图线a和b所示。①由图像可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与物重 (选填“有关”或“无关”);②图甲的无障碍通道上坡的机械效率与图乙中斜面的相同。若母亲的质量为55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15kg,则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F推轮椅匀速上坡时,母亲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力F的大小为 N。【答案】0.3;60%;省力;无关;不变;105【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使刻度尺“0”刻度线与水平地面对齐,B点所处高度为h=9.00cm=0.09m,弹簧测力计的分示数为F=0.3N;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s=1m,根据W=Fs计算可知拉力做的功为,利用斜面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时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即,根据效率公式计算可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3N;拉力小于小车的重力,则使用斜面可以省力。(2)从图像读出当小车的总重G增大到5N时,拉小车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W1=0.75J,竖直向上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功W2=0.45J,根据效率公式计算可知利用斜面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时的机械效率为,所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速度不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所以动能不变。 母亲的质量为55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15kg ,根据G=mg计算这位母亲和所坐的轮椅总重力为;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从A点到B点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700N×0.09m=63J,结合效率公式得,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从A点到B点所做的总功为,根据做功公式计算W=Fs得,力的大小为。【分析】1、功的计算:总功为W=Fs,总功包括两部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其中有用功就本题目来说是克服重力做功即W有=Gh,额外功的计算包括总功和有用功的差,也可以根据功的定义W=Fs计算,机械效率: 。2、斜面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任何机械都不会省功。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4、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分度值为0.2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据图读数,对钩码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一致。24.(2018八下·罗平期末)小宇骑车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选填“>”、“<”或“=”)(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宇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答案】(1)不同;同一(2)同一;做匀速直线运动(3)=(4)没有控制小球质量相同【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解析】【解答】(1)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粗糙程度相同,速度不同,因为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应将小球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2)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应将小球从同一高度处释放;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球速度减小的越快,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球不受摩擦力,小球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机械能相同,即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所以W1=W2;(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小球的质量、路面相同,而小球的速度不同,由题意可知,小宇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故答案为:(1)不同;同一;(2)同一;做匀速直线运动;(3)=;(4)没有控制小球质量相同。分析:(1)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并且让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2)实验目的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球的初速度要相同;通过小球的运动距离反应速度的变化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进而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假如不受力的情况;(3)三次实验中,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机械能相同;(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小球的质量、路面相同,而车的速度不同,据此分析答题。五、计算题25.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 汽车的质量 , 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 0.1 倍, 取 , 问:(1) 当汽车在保持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匀速行驶时, 速度是多大?(2) 若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发动机实际输出功率为多大?【答案】(1)当汽车匀速行驶时, 牵引力等于阻力, 即 , 匀速运动时的速度(2)当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牵引力仍然与阻力平衡, 即 , 则这个速度下的功率为【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速度的大小;(2)根据P=Fv,可以计算功率的大小。26.(2024八下·北流期末)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将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徒手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进车厢省力多了,某工人用160N的力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箱子,已知箱子质量为30kg,斜面长3m, 斜面高1.2m,(取g=10N/kg)。求:(1)箱子受到的重力;(2)斜面的机械效率;(3)工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4)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答案】(1)解:箱子受到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2)解:拉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Gh=300N×1.2m=360J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160N×3m=480J斜面的机械效率(3)解:工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480J-360J=120J(4)解: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 G=mg=计算箱子受到的重力;(2) 根据W有=Gh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根据W总=Fs计算拉力做的总功,最后根据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3)根据 W额=W总-W有 计算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4)根据 计算箱子受到的摩擦力。27.(2024八下·潮南月考)把一个体积为100 cm3的长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木块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水中,此时烧杯中水面距杯底的高度为h =20cm。求:(1)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2)木块受到的浮力;(3)若要让木块全部没入水中,需竖直向下对木块施加一个多大的力 【答案】(1)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2)静止时有3/4体积浸入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所受浮力为由于物体漂浮在水上,故物体的重力等于所受浮力,即(3)竖直向下对木块施加力 F,木块全部没入水中,则【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已知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水面距杯底的高度,可直接计算出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2)利用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浮力,又因为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从而得出重力大小。(3)要让木块全部没入水中,求出此时的浮力,用这个浮力减去原来漂浮时的浮力,就是需要施加的额外向下的力,以克服增加的浮力使木块完全浸没。1 / 1学期综合检进阶测试B-【成长宝典】2025年八升九年级物理暑期升级训练(人教版)一、选择题1.(2025八下·成都期中)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蹦床上跳跃,不计空气阻力。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人受到的弹力方向是先向上再向下B.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人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先变大再变小C.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人受到蹦床的弹力是先增大后减小D.向上反弹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与向下运动时的位置是重合的2.(2024八下·岳阳期中)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B。如图甲,A在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动;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在和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14NC.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N D.A,B中间绳子的拉力为6N3.(2024八下·龙岩月考)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物体没有被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B.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 NC.4~6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 mD.2~4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4.214所示,两根硬杆AB, BC用铰链连接于A,B,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杆对BC杆作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A.若计AB杆的重力,而不计BC杆的重力时,由A指向BB.若计AB杆的重力,而不计BC杆的重力时,由C指向BC.若不计AB杆的重力,而计BC杆的重力时,由B指向AD.若不计AB杆的重力,而计BC杆的重力时,由B指向C5.(2024八下·安徽期中)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 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6.(2024八下·开州期中)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 ;B.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C.如果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D.如果沿竖直方向截取相同的厚度后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方,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7.(2024八下·武汉期中)如图所示,电子秤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平底溢水杯(不计厚度),杯中未装满水,将质量为500g,密度为5×103kg/m3的圆柱形金属块用细线系住,从金属块下表面接触水面到金属块浸没水中直至沉底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增加2N时,细线的拉力为2.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为2NB.小桶收集到溢出水的重力为1NC.水对溢水杯底压强增大了50PaD.金属块下降的过程中,水对溢水杯的压强保持不变8.如图 7.84 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 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 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 水的深度为 , 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 则会导致( )。A. 增大 B. 减小 C. 增大 D. 减小9.(2024八下·龙华期末)某小球被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M、N两点,对应甲图①②③点处的某两个位置,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①③位置机械能相等 B.小球在N点的重力势能为500JC.小球在M点的高度等于N点 D.N点可能在位置②10.(2024八下·黄石期末)工程上,很多地方用到了滑轮,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的物体,以的速度提升0.1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1.2N。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动滑轮重力是0.4NB.拉力的功率是0.48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约为83.3%D.拉力做的有用功是0.2J11.(2023八下·南岗月考)物理小组的同学利用杠杆制成一种多功能杆秤,使用前调节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她取来质量为100g的实心金属块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在B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得OA=50cm,OB=40cm,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A.2g/cm3 B.1.25g/cm3 C.2.7g/cm3 D.5g/cm312.(2018八下·罗平期末)用功率恒为160W的拉力,使质量为5kg的物体以4m/s的速度沿30°角的斜坡匀速拉到坡顶,已知斜坡长60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时间是15sB.物体上坡时的牵引力是40NC.物体上坡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5N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50%二、多选题13.(2023八下·南开期末) 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吊篮的质量为 m1 , 建筑材料的质量为 m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F,吊篮在拉力作用下匀速上升的距离为 h,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有用功为(m1+m2 ) ghB.额外功为(2F﹣m2g) hC.动滑轮的重为 2F ﹣ m2g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4.(2023八下·开福月考)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中,稳定后如图所示,甲烧杯中小球漂浮,乙烧杯中小球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B.甲、乙两烧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F甲>F乙C.甲、乙两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D.两烧杯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15.(2023八下·新抚期末)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里面有一个可以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玩具潜水艇。当潜水艇水箱充满水时,沉在烧杯底部。通过遥控器使潜水艇排出水后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与潜水艇沉底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变小 B.烧杯中的水面会下降C.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变大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16.(2023八下·河西期末)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S0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适量密度为ρ0的水,水的高度为h0。现将一密度均匀、体积为V0的实心物块A放入容器中,物块静止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此时再将一小铁块B放在物块A上,物块A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如图丙所示,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的重力为B.图乙中,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C.物块A的密度为D.铁块B的重力为17.(2024八下·武鸣期中)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的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棱长小于B的棱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B.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C.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D.若将A叠放在B的正上方,则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18.如图 7.65 所示, 小试管倒插在广口瓶内的水银中, 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现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 大气压强稍增大, 其他条件不变, 则 ( )。A.试管略微下沉 B.试管内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C.试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D.试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19.(2024八下·自贡期中)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s时撤去力F,同时木块从台面滑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所受静摩擦力为0NB.2~4s,木块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4NC.0~6s,木块运动的距离为6m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三、作图题20.(2018八下·杜尔伯特期中)(1)在图中画出茶壶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2)小球静止在由竖直的墙壁和平直的地面组成的墙角.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A,它与传送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21.(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如图所示,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示意图.22.(2018八下·浦东月考)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F1是使杠杆平衡所用最小的力,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力F1的示意图以及力F2的力臂L2.四、实验探究题23.(2024八下·汕头期末)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一位中年人正用轮椅推着他的母亲缓缓上行。为估测中年人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明进行了实验测量。如图乙,他设置了与通道坡度相同的斜面,确定了与A点沿斜面相距1m处的B点。(1)选用与轮椅的车轮相同材料的小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出小车重为2.0N;②将弹簧测力计与斜面平行放置,沿斜面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③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J;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结论:斜面可以省 (选填“力”“距离”或“功”);(2)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小车从A点到B点拉力所做的总功 W1;重力做的有用功为 W2,并根据数据画出W1和 W2与小车总重G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图线a和b所示。①由图像可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与物重 (选填“有关”或“无关”);②图甲的无障碍通道上坡的机械效率与图乙中斜面的相同。若母亲的质量为55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15kg,则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F推轮椅匀速上坡时,母亲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力F的大小为 N。24.(2018八下·罗平期末)小宇骑车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选填“>”、“<”或“=”)(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宇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五、计算题25.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 汽车的质量 , 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 0.1 倍, 取 , 问:(1) 当汽车在保持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匀速行驶时, 速度是多大?(2) 若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发动机实际输出功率为多大?26.(2024八下·北流期末)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将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徒手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进车厢省力多了,某工人用160N的力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箱子,已知箱子质量为30kg,斜面长3m, 斜面高1.2m,(取g=10N/kg)。求:(1)箱子受到的重力;(2)斜面的机械效率;(3)工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4)箱子受到的摩擦力。27.(2024八下·潮南月考)把一个体积为100 cm3的长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木块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水中,此时烧杯中水面距杯底的高度为h =20cm。求:(1)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2)木块受到的浮力;(3)若要让木块全部没入水中,需竖直向下对木块施加一个多大的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C、 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 蹦床的形变程度一直增加,弹簧的弹力一致增加,方向一直向上,AC错误;B、 从刚接触蹦床开始到最低点,重力大于弹力,速度变大,重力等于弹力,速度最大,重力小于弹力,速度减小,所以人向下运动的速度 是先变大再变小 ,B错误;D、 向上反弹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与向下运动时的位置是重合的 ,均是重力等于弹力的位置,D正确。综上选BD。【分析】1、弹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产生形变,恢复原状的力, 蹦床的形变程度变大,则弹力一直变大,弹力的方向和形变方向相反;2、本题中,速度最大地方是重力和弹力相等的时候。据此分析选项。2.【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方向;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AB.图甲中A在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所受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图乙中,A、B在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图甲和图乙中,A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与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6N,故AB错误;C.图乙中A、B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和B两物体受到桌面对其的摩擦力、F1和F2为平衡力,即:可得:故C正确;D.图乙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桌面对其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平衡力,则 A、B中间绳子的拉力为:故D错误。故选C。【分析】AB.图甲中A在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平衡力的作用,对A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出A与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C.图乙中A、B在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把AB看做整体,整体受力是平衡的,对AB整体进行分析,即可求出B与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D.图乙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对A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出 A、B中间绳子的拉力。3.【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图乙中,0~2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D.图乙中,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图甲中,4~6s的拉力F=2N,根据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为,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2~4s内,摩擦力为2N,而推力为3N,推力和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D;C.4~6s内,物体速度为4 m/s,计算路程为,故C正确。故选C。【分析】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摩擦力;当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s=vt,可以计算路程大小。4.【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 如图如果考虑AB重力,则AB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不计BC杆重力时,AB在BC支持力的作用下被支起,力的方向由B到C。如果不考虑AB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BC重力方向向下,AB在上面拉着BC,力的方向由B指向A。故选C。【分析】 如图所示,杠杆AB、BC与墙壁组成一个三角形,A和C端固定在墙壁上,AB拉着BC。5.【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ABC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为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由图知V甲<V乙,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知ρ甲>ρ乙,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根据p=ρgh可知,A、B两点以下的液体压强pA下>pB下;又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总压强相同,根据p上=p-p下可知,pA<pB,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则结合知液体质量关系;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由图知V甲<V乙,所以ρ甲>ρ乙;已知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根据p=ρgh可知,A、B两点以下压强的大小;已知液体对容器底的总压强相同,从而判断出AB点以上的压强。6.【答案】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由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物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mg知其质量相等,由于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根据V=a3知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由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A正确;B.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B正确;C.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的质量相同,根据G=mg可知,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可知,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C正确;D.如果沿竖直方向截取相同的厚度后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方,那么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未切除之前的重力,重力相等,因此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于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切除的相同的厚度之后,甲剩余部分的受力面积小于乙剩余部分的受力面积,根据可知,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由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物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mg判断出质量的关系,由于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根据V=a3判断出体积的关系,由密度公式判断出物体密度的关系,由S=a2判断出甲、乙的受力面积的大小,根据判断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的关系;%0D%0A(2)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质量后,减小的质量相同,剩余的质量也相同,根据判断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的关系;(3)如将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切去并叠加后,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受力面积,利用分析压强的变化。7.【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金属块的重力为金属块的体积为金属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金属块沉底时受到重力、浮力和容器底对其的支持力,三力平衡,故金属块沉底时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为又因为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为1.5N,故A错误;B.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细线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为5N,沉底时,细线拉力为2.5N,故容器和水对金属块的作用力为5N-2.5N=2.5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金属块对容器和水的作用力为2.5N,而电子秤示数增加了2N,故有2.5N-2N=0.5N,的水溢出,故B错误;C.溢出水的质量溢出水的体积溢水杯水面上升高度水对溢水杯底压强增大了,故C正确;D.金属块下降的过程中,水面先上升再保持不变,则根据液体压强可知,水对溢水杯的压强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金属块的重力,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其所受的浮力,再对金属块进行受力分析求出金属块所受的支持力,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与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可求出金属块沉底时对容器的压力;(2)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细线的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沉底时,细线的拉力为1.2N,据此求出容器和水对金属块的作用力,再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出金属块对容器和水的作用力,即可解答;(3)根据G=mg求出溢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根据Δp=ρgΔh求出水对杯底增加的压强;(4)金属块下降的过程中,水的高度先增加,再不变,根据p=ρgh判断出水对溢水杯压强的变化。8.【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把从水槽内取出的水放到木质小容器里,还是漂浮,增加的浮力等于取出的水的重力,所以取出的水的体积等于增加的排开水的体积,即H不变,所以CD错误;由题意知,木质小容器里的水增多、自重增大,加水后木质容器仍漂浮,所以木质容器受浮力增大,由浮力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浸入水的体积变大,则h将减小,B正确,ACD错误综上选B【分析】根据浮力的计算判识选项1、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所以木质小容器里的水增多、自重增大,加水后木质容器仍漂浮,所以木质容器受浮力增大,即排开水的体积增加;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所以 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增加的浮力等于水的重力,所以取出水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9.【答案】D【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解析】【解答】A.图中,小球反弹的高度越来越低,机械能减小,即①位置机械能大于③位置机械能,故A错误;B.根据图乙,小球在N点时的重力势能为:,故B错误;CD.图乙中,小球在M点的重力势能,在N点时重力势能为,在M、N点的重力势能不同,高度不同,小球在N点的重力势能大,则高度大,N点可能在位置②,故C错误,故D正确。故选 D。【分析】根据小球反弹的高度减小,判断机械能在减小;利用重力势能或动能在机械能的占比,计算总机械能;当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根据MN两点重力势能的关系,判断高度。10.【答案】A【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解答】A.根据可知,动滑轮重力是。由于实际情况下存在绳重和摩擦等因素,动滑轮的重小于0.4N,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拉力的功率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拉力做的有用功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A.根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绳重和摩擦等因素分析动滑轮的重力变化;B.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根据计算拉力的功率;C.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D.根据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11.【答案】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解答】将金属块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时,在B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钩码g OB=FA OA,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mg-FA=0.1kg×10N/kg-0.8N=0.2N,由F浮=ρgV排可得,金属块的体积:,则金属块的密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将a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时,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A点受到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求出金属块a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gV排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利用求出金属块的密度。12.【答案】D【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解析】【解答】A.物体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路程为60m,速度为4m/s,所以是t===15s,故A正确;B.牵引力的功率恒为160W,物体的速度是4m/s,所以牵引力是F===40N,故B正确;C.根据30°角对应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知斜面的高为30m,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40Nx60m=2400J,有用功为W有用=Gh=mgh=5kgx10N/kgx30m=1500J,则做的额外功为W额外=W总-W有用=2400J-1500J=900J,所以摩擦力大小为f=W额外/s==15N,故C正确;斜面的机械效率是η=W有用/W总==62.5%,故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已知斜坡的长和物体运动速度,利用公式t=,即可求出物体从斜坡底端到达坡顶的时间;已知功率和速度,利用公式F=,即可求出牵引力;先根据30°角对应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出斜面的高,然后分别求出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再利用公式f=W额外/s,即可求出摩擦力;根据(3)中求出的总功和有用功,再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即可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13.【答案】B,D【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解答】A.滑轮组克服建筑材料的重力做有用功,即W有=G2h=m2gh,故A错误;B.滑轮组做的总功:W总=Fs=F×2h=2Fh,根据W额=W总-W有得到:W额=2Fh-m2gh=(2F-m2g)h,故B正确;C.根据得到:,即:,解得:G动=2F-(m1+m2)g,故C错误;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故选BD。【分析】(1)滑轮组克服建筑材料的重力做有用功,即W有=Gh;(2)根据W额=W总-W有判断;(3)根据计算动滑轮的重力;(4)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4.【答案】B,D【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小球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小球在乙液体中沉底,则小球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A错误;B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小球在乙液体中沉底,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小球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即F甲>F乙,故B正确;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小球在甲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在乙中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可知,甲、乙两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故C错误;D.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ρ甲>ρ乙,根据G=mg=ρVg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而两烧杯、两个小球的重力都相同,根据F=G球+G液+G杯可知,甲烧杯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力,即F'甲>F'乙,故D正确。故选BD。【分析】A.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液体密度大小;B.根据浮沉条件比较小球受到浮力大小;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比较排开液体质量大小;D.首先根据图片比较液体体积大小,根据G=mg=ρVg比较液体重力大小,最后根据F=G球+G液+G杯比较地面受到压力大小。15.【答案】A,C,D【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漂浮时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A正确;B.设由潜水艇水舱排出水的体积为V1,潜水艇体积为V,沉底时,即,所以潜水艇漂浮后烧杯中水面上升,B错误;C.由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由F=pS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大,C正确;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正确。故选ACD。【分析】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由可知漂浮时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沉底时,即,即水舱排出水的体积大于最终漂浮时潜水艇露出水面的体积,所以潜水艇漂浮后烧杯中水面上升;由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由F=pS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变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16.【答案】B,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B.图乙中物块A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乙图中水面增大的体积等于A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A=h1S0-h0S0=(h1-h0)S0;那么GA=F浮A=ρ0g(h1-h0)S0,故A错误,B正确;C.物块A的密度为:,故C错误;D.由图丙知,小铁块B放在A上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水上升的体积,即V排′=(h2-h0)S0,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物体A、B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即F浮′=GA+GB=G排′=ρ0g(h2-h0)S0,则铁块B的重力为:GB=F浮′-GA=ρ0g(h2-h0)S0-ρ0g(h1-h0)S0=ρ0g(h2-h1)S0,故D正确。故选BD。【分析】AB.将甲和乙比较可知,乙图中水面增大的体积等于A排开水的体积,据此计算出物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再根据漂浮条件GA=F浮A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物体A的重力和浮力。C.根据密度公式计算;D.比较丙图和甲图可知,水面增大的体积等于A和B排开液体的总体积,据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它们受到的浮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列式计算铁块B的重力。17.【答案】A,C【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B. 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都不变,所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A正确;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高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原来的一半,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相等 ,故B错误;C. 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一半,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减小一半,根据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原来的一半,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相等 ,故C错误;D. 由图可知,SA故选AC。【分析】AB.根据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进行分析;CD.根据进行分析;18.【答案】A,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B、当外部大气压增加,会将部分水银压入试管导致试管内部的空气体积变小,压强变大,A正确,B错误CD、 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所以试管的重力等于浮力,即ρ物gV物=ρ液gV排,公式内部无变化,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 试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不变,C错误,D正确.综上选AD【分析】根据气体压强的变化判识选项试管内部的压强等于外界气压与水银面高度差的压强之和,据题可知外界气压变大,内部气压也变大;当外界气压增加时,会将部分水银压入试管导致试管内部的空气体积变小,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所以试管的重力等于浮力,即ρ物gV物=ρ液gV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19.【答案】B,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A.图丙中,0~2s内物体速度为0,是静止状态;图乙中,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而木块静止,受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F拉=2N,故A错误;B.图丙中,在4~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图乙中,拉力为4N,则滑动摩擦力也为4N;2s-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4N,故B正确;C.在4~6s,木块运动的距离为:,2~4s,木块加速运动,木块通过的距离,0~6s,木块运动的距离,故C正确;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受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C。【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当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s=vt,可以计算路程;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会改变。20.【答案】(1)(2)(3)【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解答】(1)根据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确定茶壶对桌面压力的作用点:在茶壶与桌面接触面的的中点;方向:垂直并指向桌面,如图:;(2)球静止在墙角,处于平衡状态,球受力平衡,分析可得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者平衡,大小相等;方向: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示意图如图:;(3)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者平衡,大小相等;方向: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示意图如图:故答案为:(1) ;(2);(3) 。【分析】本题考查了画力的示意图,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根据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确定茶壶对桌面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可;(2)、(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21.【答案】解:【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惯性及其现象【解析】【分析】原来物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由于惯性木块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右滑动,收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同时木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平板对它竖直向上支持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三个力的作用点都在物块的重心上.22.【答案】解:如下图所示:【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解析】【分析】(1)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F2,过支点O作阻力作用的垂线段l2;(2)O为支点,所以力作用在杠杆的最右端,并且力臂是支点O到杠杆最右端的距离时,力臂最长,此时的力最小。确定出力臂然后做力臂的垂线即为最小的力F1.23.【答案】0.3;60%;省力;无关;不变;105【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使刻度尺“0”刻度线与水平地面对齐,B点所处高度为h=9.00cm=0.09m,弹簧测力计的分示数为F=0.3N;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s=1m,根据W=Fs计算可知拉力做的功为,利用斜面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时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即,根据效率公式计算可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3N;拉力小于小车的重力,则使用斜面可以省力。(2)从图像读出当小车的总重G增大到5N时,拉小车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W1=0.75J,竖直向上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功W2=0.45J,根据效率公式计算可知利用斜面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时的机械效率为,所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速度不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所以动能不变。 母亲的质量为55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15kg ,根据G=mg计算这位母亲和所坐的轮椅总重力为;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从A点到B点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700N×0.09m=63J,结合效率公式得,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从A点到B点所做的总功为,根据做功公式计算W=Fs得,力的大小为。【分析】1、功的计算:总功为W=Fs,总功包括两部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其中有用功就本题目来说是克服重力做功即W有=Gh,额外功的计算包括总功和有用功的差,也可以根据功的定义W=Fs计算,机械效率: 。2、斜面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任何机械都不会省功。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中学设计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要估计到分度值后一位;长度的测量: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物体紧贴刻度尺,视线与刻度尺刻度平行。4、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竖直调零,分度值为0.2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据图读数,对钩码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一致。24.【答案】(1)不同;同一(2)同一;做匀速直线运动(3)=(4)没有控制小球质量相同【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解析】【解答】(1)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粗糙程度相同,速度不同,因为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应将小球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2)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应将小球从同一高度处释放;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小球速度减小的越快,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球不受摩擦力,小球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机械能相同,即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所以W1=W2;(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小球的质量、路面相同,而小球的速度不同,由题意可知,小宇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故答案为:(1)不同;同一;(2)同一;做匀速直线运动;(3)=;(4)没有控制小球质量相同。分析:(1)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并且让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2)实验目的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球的初速度要相同;通过小球的运动距离反应速度的变化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进而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假如不受力的情况;(3)三次实验中,小球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机械能相同;(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小球的质量、路面相同,而车的速度不同,据此分析答题。25.【答案】(1)当汽车匀速行驶时, 牵引力等于阻力, 即 , 匀速运动时的速度(2)当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牵引力仍然与阻力平衡, 即 , 则这个速度下的功率为【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速度的大小;(2)根据P=Fv,可以计算功率的大小。26.【答案】(1)解:箱子受到的重力为G=mg=30kg×10N/kg=300N(2)解:拉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Gh=300N×1.2m=360J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160N×3m=480J斜面的机械效率(3)解:工人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480J-360J=120J(4)解: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 G=mg=计算箱子受到的重力;(2) 根据W有=Gh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根据W总=Fs计算拉力做的总功,最后根据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3)根据 W额=W总-W有 计算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4)根据 计算箱子受到的摩擦力。27.【答案】(1)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2)静止时有3/4体积浸入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所受浮力为由于物体漂浮在水上,故物体的重力等于所受浮力,即(3)竖直向下对木块施加力 F,木块全部没入水中,则【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已知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水面距杯底的高度,可直接计算出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2)利用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浮力,又因为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从而得出重力大小。(3)要让木块全部没入水中,求出此时的浮力,用这个浮力减去原来漂浮时的浮力,就是需要施加的额外向下的力,以克服增加的浮力使木块完全浸没。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期综合检进阶测试B-【成长宝典】2025年八升九年级物理暑期升级训练(人教版)(学生版).docx 学期综合检进阶测试B-【成长宝典】2025年八升九年级物理暑期升级训练(人教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