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唠叨之歌”》课件【浙教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唠叨之歌”》课件【浙教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3课
《 “唠叨之歌”》
【浙教版】小学版5年级上册








05
06
快乐收获:唠叨是父母对我的爱
07
01
数据导入
02
快乐测试
03
快乐暖身
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04
快乐舞台
拓展延伸
快乐阅读:《我讨厌的妈妈》
08
09
出示数据
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平均每天听到父母唠叨12次,其中60%与学习和生活细节有关。
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不再唠叨你,你会觉得轻松还是失落?为什么?
我会开心,但也会担心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




(一)你对父母的唠叨了解多少 你又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唠叨的 请你做一做下面的测试题。
1.你的父母会对你唠叨吗 ( )
A.会 B.不会
2.父母经常唠叨的事是关于以下哪个方面的 (可多选)( )
A.学习 B.生活 C.交友 D.其他_______
3.当父母对你唠叨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回应
A.置之不理 B.顶嘴 C.说理 D.其他______
A
A
按时休息
C
默默无声




父母为什么会唠叨?
关心的表达:唠叨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担心。比如,提醒学习是希望我们进步,叮嘱生活细节是怕我们照顾不好自己。
沟通的方式:有些父母可能不太擅长用温柔的语言表达,所以用反复强调的方式让我们记住重要的事。




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
①耐心倾听
②主动回应
③行动改变
④表达感受




如果你对父母的唠叨置之不理(或顶嘴、说理),父母的反应是怎样的
父母可能会觉得你没听懂他们的关心,或者担心你养成不好的习惯,所以可能会更着急、唠叨更多。
温馨小贴士
大多数父母都会唠叨,但如果你的应对方式不恰当,可能会让唠叨升级哦。




妈妈的“唠叨之歌”
快起来,快起来,快点别迟到!
快点洗,快点刷,快点梳个头!
快点穿,快点穿,快点别磨蹭!
面包吃了没
你的书,你的笔,你的练习本;
你的壶,你的包,你的午饭钱;
你的鞋,你的表,你的公交卡;
统统带齐没
……
这是我最近常听到的一首《妈妈的“唠叨之歌”》。




写一写
听完这首《妈妈的“唠叨之歌”》,你有什么感想 请你写在下框里。
初次听到《妈妈的 “唠叨之歌”》,先是因它生动还原自己每日早晨的场景发笑,继而意识到唠叨中藏着深切的爱。曾经厌烦妈妈催促起床、询问物品是否带齐,后来经历忘带作业本被批评,才懂得妈妈的唠叨实则是对自己生活的操心,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保护伞。最终明白,妈妈的唠叨虽不悦耳、朴实无华,却是独属于自己的爱的表达,今后要用行动回馈这份爱。
妈妈老是让我别挑食,睡前收拾好书包。




唠叨真的很烦吗
爸爸总是让我放学后马上回家,不能和同学到处乱跑。
想一想,写一写
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的爸爸、妈妈经常对你唠叨什么内容 请你写在下框里。
妈妈每天早上都会说:“多穿件外套,别感冒了!”“早餐多喝牛奶,别光吃面包!”
爸爸放学后总提醒我:“先写作业再玩游戏!”“别一直盯着手机,眼睛要休息!”
临睡前他们还会唠叨:“早点睡,别熬夜!”“明天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说一说,写一写
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父母的“唠叨之歌”都唱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请你写在下框里。
学习方面:“作业写完了吗?”“上课认真听讲!”“考试别粗心!”
生活习惯:“多吃蔬菜!”“少喝饮料!”“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
安全与交友:“放学早点回家!”“别跟陌生人说话!”“和同学好好相处!”
健康与作息:“早睡早起!”“多运动!”“少玩电子产品!”
听一听,写一写
在父母的“唠叨之歌”中,你还听出些什么 请你写在下框里。
妈妈的唠叨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总有那么多她可以唠叨的话题。
学习、交友、生活习惯、人身安全……父母的唠叨虽然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恰恰反映出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
妈妈的唠叨像 “复读机”,但后来我发现,她每次重复 “过马路看红绿灯”,是因为她怕我出事,这种 “重复” 其实是她放不下的心。
爸爸总说“钱要省着花”,一开始觉得他太抠门,后来看到他加班到很晚的背影,才明白唠叨里藏着他想把最好的留给我的努力。
唠叨是父母对我的爱
我不应该讨厌爸爸妈妈对我的唠叨,因为他们爱我,所以才会什么都想让我做得更好,我应该感谢爸爸妈妈。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首“唠叨之歌”听着有点烦,可试想一下,若是哪天他们不唠叨了,我们又会很不习惯。
所以说,如何从“唠叨之歌”中听出爱的感觉,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现在,我对爸爸妈妈的“唠叨之歌”有了新的看法:
这不再是重复又烦人的声音,而是一首充满温度的 “爱的协奏曲”。
他们会在清晨像闹钟一样催促我起床,却在厨房偷偷把我的鸡蛋煎成我最爱吃的溏心;
会盯着我书包里的作业本皱眉,却在我熬夜写作业时悄悄泡好热牛奶;
会唠叨 “别总玩手机”,但散步时又会主动把我的手放进他们的口袋里暖着。
现在,我对爸爸妈妈的“唠叨之歌”有了新的看法:
原来每一句 “快点” 背后,都藏着怕我迟到的焦虑;
每一次 “带齐了吗” 的追问,都是怕我丢三落四的担心;
甚至连 “多吃蔬菜” 的碎碎念,都装满了 “希望我长高变强壮” 的期待。
如果说成长是一场旅行,那父母的唠叨就是路上的指示牌 ——
虽然有时候觉得 “挡住了风景”,但回头看看,正是这些 “唠叨” 指引着我避开了很多弯路。
现在我会主动对妈妈说:“今天的‘唠叨之歌’我收到啦!”
因为我知道,当有一天听不见这些声音时,我一定会想念 ——
想念那个把 “我爱你” 藏在无数句唠叨里的、全世界最温暖的家。
乐乐,你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吧!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父母的唠叨。




我发现《我讨厌妈妈》这本书很不错。它是表现亲子之爱的绘本,在书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快乐书单
书名:《我讨厌妈妈》
请你读一读这本书,抄下你最喜欢的几段话。

有时我觉得妈妈…… 好讨厌!哼,她呀,就喜欢睡懒觉!星期天的早上睡呀,睡呀,睡睡也睡不醒,睡也睡不醒,我肚子饿了啦。
就知道自己看电视剧不让我看动画片,说生气就生气…… 快点、快点就知道催我快点、快点,可她自己却慢吞吞的。
还有来幼儿园接我总是迟到,还忘记洗衣服,我今天穿的袜子就是昨天穿过的那双。




文中提到,父母的唠叨里藏着很多细节的爱,比如清晨催促起床是怕迟到,提醒带齐物品是担心丢三落四,唠叨作息和饮食是希望我们健康。就像我的妈妈每天让我多喝牛奶,一开始我觉得烦,后来发现她悄悄把牛奶热好放在书桌旁,这些唠叨不是啰嗦,而是用行动编织的爱,所以像 “协奏曲” 一样温暖。
为什么说父母的唠叨是一首‘爱的协奏曲’?结合文中内容和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耐心倾听并行动:如果妈妈说 “快收拾书包”,我会说 “好的,我现在就整理”,然后马上把书本和文具放进书包,让妈妈放心。
主动表达感受:如果觉得妈妈唠叨太多,我会拉着她的手说:“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记住啦,下次我会提前做好的!” 这样既让妈妈知道我懂她的爱,也能沟通我的想法。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听到妈妈的唠叨时,会用什么方式回应?请写出两种具体做法。




这个比喻很生动,因为指示牌能指引方向、避免迷路,就像父母的唠叨能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养成好习惯。比如爸爸总说 “过马路要看红绿灯”,有一次我差点闯红灯,想起他的话赶紧停下,才发现真的有车驶来。这时我明白,唠叨就像指示牌,虽然平时不起眼,但关键时刻能保护我们。
文中把父母的唠叨比作‘路上的指示牌’,这个比喻好在哪里?请结合生活说说你的体会。




爸爸妈妈,以前我总觉得你们的唠叨很麻烦,现在才知道,每一句 “快点吃饭”“早点睡觉” 都是你们的爱。记得有一次我忘带雨伞,放学时看到你们冒雨给我送伞,衣服都淋湿了,却还唠叨 “让你带伞不听”。其实我知道,你们的唠叨是最温暖的关心。谢谢你们的爱,以后我会认真听你们的话,也会用行动回报你们!
读完《妈妈的‘唠叨之歌’》,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




你的每一句唠叨,都是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礼物。
妈妈的 “快点” 里藏着太阳,爸爸的 “小心” 里装着星星,你们的唠叨是我的超级保护伞!
如果让你为父母的‘唠叨’写一句暖心的话,你会写什么?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文中提到的 “唠叨之歌” 指的是( )
A. 流行歌曲 B. 父母的唠叨 C. 学校的铃声
2.父母经常唠叨的内容可能包括(可多选)( )
A. 学习 B. 生活习惯 C. 交友安全 D. 看电视时间
3.当父母唠叨时,比较恰当的回应方式是( )
A. 顶嘴 B. 置之不理 C. 耐心倾听并沟通 D. 发脾气
B
ABCD
C
课堂练习
3.以下哪种方法属于“不伤害他人”的愤怒管理方式?( )
A. 摔碎自己的水杯 B. 打枕头发泄
C. 对同学大吼 D. 撕毁别人的作业本
4.愤怒像火山喷发是因为( )。
A. 两者都会喷出岩浆
B. 愤怒时身体会发热、冲动,类似火山能量爆发
C. 火山和愤怒都是蓝色的
D. 愤怒能烧毁物品
B
B
课堂练习
二、填空题
1.文中《妈妈的 “唠叨之歌”》里,妈妈反复提醒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父母的唠叨虽然有时让人烦恼,但反映出他们对我们________的关心。
3.《我讨厌妈妈》是一本表现________的绘本,书中的 “我” 一开始讨厌妈妈的________,后来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按时起床 带齐学习用品 好好吃饭
无微不至
亲子之爱
唠叨
课堂练习
三、判断正误题
1.文中的 “唠叨之歌” 是一首真正的流行歌曲。( )
2.大多数父母唠叨是因为担心孩子,表达对孩子的爱。( )
3.面对父母的唠叨,置之不理可以让他们停止唠叨。( )
4.《我讨厌妈妈》中的 “我” 最后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父母的唠叨是藏在琐碎话语里的关爱,还学会了用耐心倾听和主动沟通回应这份爱,更明白了亲子之间的理解需要从细微处发现温暖。
“唠叨之歌”
快乐测试
妈妈的“唠叨之歌”
唠叨真的很烦吗
唠叨是父母对我的爱
控制愤怒情绪有方法
阅读《我讨厌的妈妈》
知识拓展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