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校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1.(2025·潮南模拟)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 )A.利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D.发生地展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2.(2025·潮南模拟)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五月份汕头的平均气温约15℃B.小区内机动车限速约5km/hC.散室内一盘日光灯额定功率约200W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1.5×103Pa3.(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D.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4.(2025·潮南模拟)2024年5月29日,世界女子排球联赛澳门站比赛中,中国女排3:1战胜对手,取得开门红,如图所示的是比赛现场面面。关于比赛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球在空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排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C.排球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D.排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5.(2025·潮南模拟)在五一文艺晚会上,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各显身手为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如图是陈思同学的演示,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的斜上方吹气时,乒乓球将( )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6.(2025·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图乙四个现象的实验结论能解释铝棒运动原因的是A.图①中,闭合开关,大头针被吸引B.图②中,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C.图③中,闭合开关,线圈转动D.图④中,转动扇叶,二极管发光7.(2025·潮南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要保持3V不变C.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D.将Rx从5Ω换成10Ω后,未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8.(2025·潮南模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乐府《江南》一诗脍炙人口,其中的“鱼戏莲叶间”如图将景入画。莲叶浮出水面,又倒映在水中。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和莲叶,分别是由 和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9.(2025·潮南模拟)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探测器随火管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探测器是 的,地面控制室是通过 波和探测器传递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10.(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手持式迷你小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 的作用该小风扇的额定电压为5V,额定功率为5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2Ω,则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消耗的电能为 J,产生的热量为 J11.(2025·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在0~45内,其速度v与时间t、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前10s内,物块在水平方向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在第5s时,物块受到的摩报力大小为 N.此时,若作用在物块上的所有外力都消失,物块将 (填“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做加速直线运动”)。12.(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20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N。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将 ,F的大小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2025·潮南模拟)目前,氢能正逐渐应用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氢能源作为新型能源,人们看重了其 (选填“热值”或“比热容”)大,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如图所示是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能在平直公路匀速骑行5.6X104m,骑行时阻力为40N。则此过程中,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 (q=1.4×108J/kg)。14.(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将棱长为5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木块的密度是 kg/m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g取10N/kg)15.(2025·潮南模拟)(1)如图甲所示,S是光源,请你作出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4点的光路图。(2)如图乙,烧杯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和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3)图丙中,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小磁针N极和电源的正极。16.(2025·潮南模拟)十一假期小明在奶奶家的果园采摘了小柠檬和萃果,并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柠橡的密度。(1)实验中,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小柠檬质量的情境如图甲所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柠檬的质量为 g.小明用量筒和适量水测得小柠檬的体积为35cm,则小柠橡的密度为 g/cm3:(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该小柠檬测量奶奶榨的苹果汁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苹果汁,如图丙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4,测得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②将小柠檬放入苹果汁中,小柠橡沉底,如图丁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M1③取出小柠檬,然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测得此时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77.8g。根据实验数据,可得苹果汁的密度为 g/cm3。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 (“有”或“无”)影响。17.(2025·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为小王在实验课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器材。(1)实验思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选用 (选“厚”或“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镜前,眼睛在镜前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用一支外形、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蜡烛A的像的位置 ,这样就能确定A的像的位置,再进行多次操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在白纸上分别标记玻璃板的位置、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接下来小王换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3)数据分析:小王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高/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1 5 52 10 103 15 15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4)评估交流:小李同学按照小王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确定了蜡烛4的位置a、b、c和对应的像的位置a'、b'、c'(如图乙),接下来他将白纸沿MW对折,发现a、b、c与a'、b、c'重合,于是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细心的小张同学又发现每次实验时都有两个像出现,经过大家讨论得出这是由于玻璃板有厚度造成的,于是小张测出每次实验两个像间的距离,发现两个像间的距离始终是6mm,则玻璃板的厚度是 mm。18.(2025·潮南模拟)小白以两节串联的干电池为电源,用若干定值电阻和一只电压表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实验电路如图甲,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序号 R1/Ω U1/V R2/Ω U2/V U/V1 5 1.1 5 1.1 2.22 5 0.8 10 1.6 2.43 4 0.5 16 2.0 2.5(1)小白更换不同定值电阻组合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分析上述实验数据,除了能得到Uab=U1+U2的规律外,小白还发现U1、U2与R1、R2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U1:U2= :(用R1、R2表示)(2)小白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U始终小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压3V,他产生了质疑。查阅资料知道普通干电池内部也有一定的电阻(内阻),可将它看作一个理想电源(电压V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干电池电阻r的阻值,小白选择了适当器材及阻值已知的电阻R1,设计了实验方案,电路图如图丙。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照电路图丙连接电路,记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此时电压表测量 的电压;②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此时电压表测量 的电压;③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r电压为 ;④r= (用U、U1、R1表示)19.(2025·潮南模拟)图甲是一辆除雪车正在水平路面上除雪的场景,该车在10min内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除雪车的总质量为6t,除雪过程中所受水平阻力为6x103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g取10N/kg,求该除雪车:(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10min内通过的路程;(3)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20.(2025·潮南模拟)商业街移动摊位使用可显示电费的新型插座(如图甲所示)计费,某摊位使用空气炸锅(如图乙所示)烹制食物,如图丙所示是该空气炸锅加热部分的简化电路图,其额定电压为220V,定值电阻R1和R2为发热体,其中R1=110Ω,通过开关S1、S2、S3的通断可实现高、中、低三个档位的调节(S1、S2不会同时闭合),只闭合S2时为中温挡,额定功率为440W。求:(1)R2的电阻:(2)(2)高温挡正常工作1min,电流通过R1产生的电热:(3)只有某空气炸锅单独工作,表盘示数使用前后如图甲、图丁所示,通过表盘显示的数据估算该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已知商用电费单价为0.6元/(kW·h)]21.(2025·潮南模拟)小明和妈妈一起煮饺子的时候,发现厨房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用沾湿了水的手拿起从冷冻室里取出的冰冻饺子准备往锅里放,却发现手指和饺子“黏一起”了,这是由于手上的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的:(2)在煮饺子过程中,煮锅中会冒出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 (选填“气态”、“液态”或“固态”):小明还发现紧闭的玻璃窗户上会起水雾,水雾应该出现在窗户的 (选填“外侧”或“内侧”):(3)小明准备煎饺子,往正在加热的带有水分的炒锅里加油,发现油会飞溅起来。这是因为水的 (选填“沸点”或“凝固点”)比油低很多,水在热油里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体积急剧膨胀,在短时间内激起周围的油。22.(2025·潮南模拟)在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和同学利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设计了电子秤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它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物体的质量,托盘、轻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固定在一起(托盘和弹簧的质量、电阻均不计),已知电源电压U=3V,电阻R0=10Ω,电阻R1=2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应将触点1与 触点连接:(2)故障排除:小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S,改变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不变,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A.R0断路 B.R1短路C.电压表短路 D.金属滑片P处断路(3)刻度调试:①调零,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处于R1 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②标度。每次向托盘中增加100g的磁码,在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的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质量值。当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四分之一处,则“1kg”应标在电压表 V的位置上。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 kg,应标在电压表V的 位置上:(4)发现问题:小华在标示电子秤刻度时,同组的同学发现电子秤的刻度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3.(2025·潮南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截止目前,深圳已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超过205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126个(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与此同时,深圳也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城市管理、载人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1)在城市巡航管理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实时拍摄远处物体,在感光晶片上成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2)无人机下降时,摄像头拍摄到地面上物体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画面:(3)用无人机替代人工投送快递,可以大幅提升投递效率和服务质量。图甲是某型号的无人机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 。(4)eVTOL通过电池提供飞行所需的能量,是一种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某载人eVTOL搭载的锂电池质量为80kg,该款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70W h/kg(即1kg的电池可以储存170Wh的能量),则该电池可储存的能量为 W.h:(5)已知飞行消耗电能=40000W×飞行时间,此eVT0L目前使用的锂电池在剩余10%电量时,性能会急剧衰减。为了确保飞行安全,若想让此eVTOL的安全飞行时间达到25min,则该款电池的质量至少为 kg(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声与信息【解析】【解答】A.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故B错误: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是因为声音通过水传播给鱼儿,该现象说明了水能传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得很远,人感觉不到,但有些动物能感觉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能产生次声波,人感觉不到,有些动物能感觉到。2.【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电功率【解析】【解答】A.五月份汕头的平均气温约30°℃,故A不符合实际;B.小区内机动车限速约5km/h,故B符合实际;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20W,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400cm2=0.04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答案】A【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据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此时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大于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说明甲中液体压强大于乙中液体压强,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4.【答案】D【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及其转化;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A、排球在空中上升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B、排球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B错误;CD、排球在空中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5.【答案】C【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当用小管向乒乓球斜上方吹气时,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所以会上升;当乒乓球上升后,其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右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会运动到右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6.【答案】C【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解答】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实现的;A.图①中,闭合开关,大头针被吸引,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图②中,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是奥斯特实验,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图③中,闭合开关,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在磁场中受力,线圈转动,与铝棒运动的原理相同,故C符合题意;D.图④中,转动扇叶,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使二极管发光,利用的是电磁感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实现的,据此分析每个选项得出结论。7.【答案】D【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由乙图可知,IR的乘积为一定值,即电压一定,根据控制变量法,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即改变电阻的大小,研究的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B.由乙图可知:电阻的电压为:,故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要保持2.5V不变,故B错误;C.该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不是减小误差,故C错误;D.据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将Rx从5Ω换成10Ω后,电阻变大,未调节滑动变阻器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x两端电压会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故选D。【分析】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2)由图乙中数据,根据U=IR计算电阻两端控制的电压;(3)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的实验,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4)将Rx从5Ω换成10Ω后,电阻变大,根据分压原理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分析。8.【答案】光的折射;光的反射;虚【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我们看到水中的莲叶,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虚像;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9.【答案】静止;电磁;3ⅹ108【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析】【解答】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与探测器位置不变,探测器是静止的;地面控制室是通过电磁波和探测器传递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答案为:静止;电磁;3×108。【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10.【答案】力;1000;40【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解答】手持式迷你小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消耗的电能为:W=Pt=5W×200s=1000J小风扇正常工作的电流为: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产生的热量为:故答案为:力;1000;40。【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2)利用W=Pt求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3)(1)根据求出小风扇正常工作的电流,利用焦耳定律Q=I2Rt求出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11.【答案】非平衡力;1000;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图象的结合;摩擦力的大小;F-t与v-t图像结合分析【解析】【解答】据乙图可知,前10s内,物块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说明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受非平衡力;据乙图可知,物块在10~4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且此时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据丙图可知,滑动摩擦力为1000N,物块在第5s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该时间段内,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10~45s内相同,因此摩擦力大小相同,则在第5s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0N;在第5s时,物块在运动,若作用在物块上的所有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一定律可知,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非平衡力;1000;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1)平衡状态包含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10~45s的摩擦力大小,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分析0~10s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2.【答案】100;不变;变小【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解答】设杠杆的中点为C,当杠杆在A位置时,动力臂LOA等于阻力臂LOC,即LOA=2LOC,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LOA=GLOC, 则 F=G×LOCLOA=12G=12×200N=100N ;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大小始终等于杠杆的长度,保持不变,而阻力臂越来越小,阻力一定时,根据杠杆平衡得,FLOA=GLOC,动力越来越小。故答案为:100;不变;变小。【分析】(1)在A位置如图,OA、OC为动力F和阻力G的力臂,知道C是OA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道阻力G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F的大小;(2)根据动态变化过程的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13.【答案】热值;2.8×106;80%【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解析】【解答】(1)氢能源作为新型能源,由于氢的热值大,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氢放出的热量更多;(2)根据Q放=mq可得,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Q放=mq=0.02kg×1.4×108J/kg=2.8×106J(3)根据题意可知,氢能自行车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为:W =Fs=40N×5.6×104m=2.24×106J,则氢气的利用效率为:故答案为:热值;2.8×106;80%。【分析】(1)氢的热值大,通常用来做新型能源;(2)已知氢气的热值和消耗氢气的质量,利用Q放=mq可求出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根据F=f得出牵引力,根据W=Fs求出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根据求出氢气的利用效率。14.【答案】1;0.8×103;400【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0.1kg×10N/kg=1N;正方体木块的体积:因为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G木=F浮=1N,木块质量:木块密度:由于木块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F=F浮=1N,木块的底面积:S=(0.05m)2=0.0025m2,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故答案为:1;0.8×103;400。【分析】(1)知道溢出水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知道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求出木块重,进而求出木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木块的密度;(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求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15.【答案】(1)(2)(3)【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浮力的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解答】(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点O,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可得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3)据图可知,磁感线方向向右,说明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上导线电流的方向向上,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左端为N极,作图如下所示:【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2)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烧杯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3)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是从N极到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根据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标出小磁针的N、S极。16.【答案】(1)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42;1.2(3)M2;1.08;无【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解答】(1)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而图中的错误是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小柠檬的质量m为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根据乙图可知小柠檬的质量为:m=20g+20g+2g=42g,小柠檬的密度为:(3) ③取出小柠檬,然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M2,被小柠檬排开的苹果汁的质量为:m排=277.8g-240g=37.8g,由于小柠檬沉底,所以小柠檬的体积就等于被排开苹果汁的体积,即:V排=V柠檬=35cm3,因此,苹果汁的密度为: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但是我们是通过比较加入苹果汁前后的质量差来求出被排开苹果汁的质量的,这个质量差与是否带出少量苹果汁无关。只要我们确保加入的苹果汁量能够使液面恢复到原来的标记位置M,就可以准确地求出苹果汁的密度,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1)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42;1.2;(3)M2;1.08;无。【分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为后续的测量做好准备,而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2)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已知小柠檬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小柠橡的密度;(3)测量苹果汁密度的实验中,我们需要确保取出小柠檬后加入的苹果汁能够使液面恢复到原来的标记位置M2,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加入苹果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出被小柠檬排开的苹果汁的质量,进而利用小柠檬的体积(即被排开苹果汁的体积)来求出苹果汁的密度;取出小柠檬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M2时,已经把带走的苹果汁补齐了,据此分析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17.【答案】(1)薄;未点燃;完全重合(2)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对称;3【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解答】(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选用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换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单次实验结果造成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每次实验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如果将白纸沿MN对折,发现a、b、c与a'、b'、c'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像物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即平面镜的厚度是3mm。故答案为:(1)未点燃;完全重合;(2)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对称;3。【分析】(1)为了避免重影对实验的影响,需要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选择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2)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根据像与物体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进行判断。18.【答案】(1)寻求普遍规律;R1:R2(2)电源;R1;U-U1;【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本实验中通过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寻求普遍规律;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到另一个实验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关系:;(2)①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此时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U;②闭合开关S,此时R1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测量R1的电压U1;③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则r的电压为U-U1;④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解得:故答案为:(1)寻求普遍规律;R1: R2;(2)①电源;②R1;③U-U1;④。【分析】(1)本实验中通过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寻求普遍规律;实验数据,得到两个实验结论,一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二是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关系;(2)①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示数是电源电压;②闭合开关S,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测量R1的电压;③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得r的电压;④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内阻的表达式。19.【答案】(1)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答: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5Pa;(2)除雪车前6min通过的路程:;除雪车后4min通过的路程:;除雪车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答:除雪车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2640m;(3)除雪车在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所受的牵引力:,则牵引力做的功:。答: 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584×107J。【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求出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根据s=vt求出除雪车前6min和后4min通过的路程,然后相加即为10min通过的路程;(3)由二力平衡可知,根据牵引力做的功。20.【答案】(1)解:由电路图分析可知只闭合S3时,只有接入电路,根据,则的电阻为:。答:R2的电阻为110Ω;(2)由电路图分析可知当开关S1、S3闭合,断开时,R1和R2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此时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档。此时通过电流为:;则电流通过产生的电热为:;答:高温挡正常工作1min,电流通过R1产生的电热为26400J。(3)解: 该空气炸锅消耗的电能为:;时间为:;则该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为:。答: 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为400W。【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解析】【分析】(1)只闭合S3时,只有接入电路,已知中温档的功率为440W,根据求出R2的阻值;(2)当开关S1、S3闭合,断开时,R1和R2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此时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档;利用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求出R1产生的电热;(3)已知商用电费单价为0.6元/(kW·h),根据消耗的电费求出空气炸锅消耗的电能,利用 求出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21.【答案】(1)凝固(2)液态;内侧(3)沸点;汽化【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解答】(1)手指和冰冻的饺子“黏一起”了,这是由于手上的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凝固导致的;(2)在煮饺子过程中,煮锅中会冒出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屋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这些“白气”是液态;小明还发现紧闭的玻璃窗户上会起水雾,水雾应该出现在窗户的内侧(是的);(3)小明准备煎饺子,往正在加热的带有水分的炒锅里加油,发现油会飞溅起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很多,水在热油里会迅速汽化,体积急剧膨胀,在短时间内激起周围的油。故答案为:(1)凝固;(2)液态;内侧;(3)沸点;汽化。【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22.【答案】(1)2(2)D(3)上;1;4;2(4)不均匀【知识点】电路故障的判断;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解答】(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质量大小变化时,引起连入电阻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应将点“1”与点“2”连接;(2)A.若R0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故A不符合题意;BC.若R1短路,则电压表也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故BC不符合题意;C.若金属滑片P处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所以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有金属滑片P处断路,故D符合题意;故选D。(3) ①调零,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处于R1上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② 当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四分之一处时,则R1连入电阻:电路中的电流:R1两端的电压:U1=IR=0.2A×5Ω=1V;电压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当R1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该电子秤能测量的质量最大,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压力成正比可知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为:m最大=1kg×4=4kg,当金属滑片P指在R1最下端时,则电路中电流为: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I'R最大=0.1A×20Ω=2V,即应标在电压表2V的位置上;(4)由上题可知,R1两端的电压:即U1与R1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反映在刻度上是不均匀的。故答案为:(1)2;(2)D;(3)上;1;4;2;(4)不均匀。【分析】(1)电子秤是根据质量大小变化时,引起连入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故应将点“1”与点“2”连接;(2)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且保持不变,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所以可能是金属滑片P处断路故障;(3)当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四分之一处时,计算出R1连入电路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I,利用U=IR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当R1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该电子秤能测量的质量最大,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压力成正比可知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当金属滑片P指在R1最下端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根据U=IR可求出R1两端的电压,即可知道应标在电压表的位置;(4)根据U=IR表示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U1与R1的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判断刻度是否均匀。23.【答案】(1)缩小(2)变大;增大(3)(4)13600(5)109【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解析】【解答】(1)无人机的摄像头拍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无人机下降时,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所以增大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画面;(3)由图甲可知,无人机在0~20s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在20~30s静止,速度为零;在30~40s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则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如下:(4)该电池可储存的能量为:W=80kg×170 W h/kg=13600W.h;(5)飞行器消耗的电能为:则该款电池的质量至少为:故答案为:(1)缩小;(2)变大;增大;(3);(4)13600;(5)109。【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分析;(3)根据s-t图像分析0-20s和30-40s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计算出两段的速度,20-30s为静止,在v-t图像上画出对应的图像即可;(4)根据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定义计算电池可储存的能量;(5) 利用计算飞行器消耗的电能,结合电池的能量密度、剩余电量和消耗的电能计算计算电池的质量。1 / 1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校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1.(2025·潮南模拟)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 )A.利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D.发生地展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声与信息【解析】【解答】A.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故B错误: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是因为声音通过水传播给鱼儿,该现象说明了水能传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得很远,人感觉不到,但有些动物能感觉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能产生次声波,人感觉不到,有些动物能感觉到。2.(2025·潮南模拟)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五月份汕头的平均气温约15℃B.小区内机动车限速约5km/hC.散室内一盘日光灯额定功率约200W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1.5×103Pa【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电功率【解析】【解答】A.五月份汕头的平均气温约30°℃,故A不符合实际;B.小区内机动车限速约5km/h,故B符合实际;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20W,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400cm2=0.04m2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D.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答案】A【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据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此时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大于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说明甲中液体压强大于乙中液体压强,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4.(2025·潮南模拟)2024年5月29日,世界女子排球联赛澳门站比赛中,中国女排3:1战胜对手,取得开门红,如图所示的是比赛现场面面。关于比赛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球在空中上升,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排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C.排球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D.排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答案】D【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及其转化;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A、排球在空中上升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B、排球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B错误;CD、排球在空中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5.(2025·潮南模拟)在五一文艺晚会上,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各显身手为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如图是陈思同学的演示,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的斜上方吹气时,乒乓球将( )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答案】C【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当用小管向乒乓球斜上方吹气时,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所以会上升;当乒乓球上升后,其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右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会运动到右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6.(2025·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图乙四个现象的实验结论能解释铝棒运动原因的是A.图①中,闭合开关,大头针被吸引B.图②中,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C.图③中,闭合开关,线圈转动D.图④中,转动扇叶,二极管发光【答案】C【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解答】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实现的;A.图①中,闭合开关,大头针被吸引,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图②中,闭合开关,小磁针偏转,是奥斯特实验,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图③中,闭合开关,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在磁场中受力,线圈转动,与铝棒运动的原理相同,故C符合题意;D.图④中,转动扇叶,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使二极管发光,利用的是电磁感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给直导线(铝棒)通电,铝棒会运动,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实现的,据此分析每个选项得出结论。7.(2025·潮南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要保持3V不变C.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D.将Rx从5Ω换成10Ω后,未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答案】D【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由乙图可知,IR的乘积为一定值,即电压一定,根据控制变量法,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即改变电阻的大小,研究的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B.由乙图可知:电阻的电压为:,故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要保持2.5V不变,故B错误;C.该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不是减小误差,故C错误;D.据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将Rx从5Ω换成10Ω后,电阻变大,未调节滑动变阻器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x两端电压会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故选D。【分析】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2)由图乙中数据,根据U=IR计算电阻两端控制的电压;(3)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的实验,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4)将Rx从5Ω换成10Ω后,电阻变大,根据分压原理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分析。8.(2025·潮南模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乐府《江南》一诗脍炙人口,其中的“鱼戏莲叶间”如图将景入画。莲叶浮出水面,又倒映在水中。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和莲叶,分别是由 和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答案】光的折射;光的反射;虚【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我们看到水中的莲叶,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虚像;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9.(2025·潮南模拟)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探测器随火管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探测器是 的,地面控制室是通过 波和探测器传递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答案】静止;电磁;3ⅹ108【知识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析】【解答】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与探测器位置不变,探测器是静止的;地面控制室是通过电磁波和探测器传递信息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答案为:静止;电磁;3×108。【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10.(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手持式迷你小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 的作用该小风扇的额定电压为5V,额定功率为5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2Ω,则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消耗的电能为 J,产生的热量为 J【答案】力;1000;40【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解答】手持式迷你小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消耗的电能为:W=Pt=5W×200s=1000J小风扇正常工作的电流为:小风扇正常工作200s产生的热量为:故答案为:力;1000;40。【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2)利用W=Pt求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3)(1)根据求出小风扇正常工作的电流,利用焦耳定律Q=I2Rt求出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11.(2025·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在0~45内,其速度v与时间t、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前10s内,物块在水平方向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在第5s时,物块受到的摩报力大小为 N.此时,若作用在物块上的所有外力都消失,物块将 (填“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做加速直线运动”)。【答案】非平衡力;1000;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图象的结合;摩擦力的大小;F-t与v-t图像结合分析【解析】【解答】据乙图可知,前10s内,物块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说明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受非平衡力;据乙图可知,物块在10~4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且此时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据丙图可知,滑动摩擦力为1000N,物块在第5s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该时间段内,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10~45s内相同,因此摩擦力大小相同,则在第5s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0N;在第5s时,物块在运动,若作用在物块上的所有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一定律可知,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非平衡力;1000;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1)平衡状态包含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10~45s的摩擦力大小,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分析0~10s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2.(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20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N。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将 ,F的大小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00;不变;变小【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解答】设杠杆的中点为C,当杠杆在A位置时,动力臂LOA等于阻力臂LOC,即LOA=2LOC,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LOA=GLOC, 则 F=G×LOCLOA=12G=12×200N=100N ;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大小始终等于杠杆的长度,保持不变,而阻力臂越来越小,阻力一定时,根据杠杆平衡得,FLOA=GLOC,动力越来越小。故答案为:100;不变;变小。【分析】(1)在A位置如图,OA、OC为动力F和阻力G的力臂,知道C是OA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道阻力G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F的大小;(2)根据动态变化过程的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13.(2025·潮南模拟)目前,氢能正逐渐应用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氢能源作为新型能源,人们看重了其 (选填“热值”或“比热容”)大,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如图所示是某品牌氢能自行车,一次性充满0.02kg氢气,能在平直公路匀速骑行5.6X104m,骑行时阻力为40N。则此过程中,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氢气的利用效率是 (q=1.4×108J/kg)。【答案】热值;2.8×106;80%【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解析】【解答】(1)氢能源作为新型能源,由于氢的热值大,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氢放出的热量更多;(2)根据Q放=mq可得,氢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Q放=mq=0.02kg×1.4×108J/kg=2.8×106J(3)根据题意可知,氢能自行车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为:W =Fs=40N×5.6×104m=2.24×106J,则氢气的利用效率为:故答案为:热值;2.8×106;80%。【分析】(1)氢的热值大,通常用来做新型能源;(2)已知氢气的热值和消耗氢气的质量,利用Q放=mq可求出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根据F=f得出牵引力,根据W=Fs求出牵引力所做的有用功,根据求出氢气的利用效率。14.(2025·潮南模拟)如图所示,将棱长为5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木块的密度是 kg/m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g取10N/kg)【答案】1;0.8×103;400【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0.1kg×10N/kg=1N;正方体木块的体积:因为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G木=F浮=1N,木块质量:木块密度:由于木块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F=F浮=1N,木块的底面积:S=(0.05m)2=0.0025m2,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故答案为:1;0.8×103;400。【分析】(1)知道溢出水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知道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求出木块重,进而求出木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木块的密度;(3)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求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15.(2025·潮南模拟)(1)如图甲所示,S是光源,请你作出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4点的光路图。(2)如图乙,烧杯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和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3)图丙中,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小磁针N极和电源的正极。【答案】(1)(2)(3)【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浮力的示意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解答】(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点O,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可得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3)据图可知,磁感线方向向右,说明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上导线电流的方向向上,电源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左端为N极,作图如下所示:【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2)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烧杯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3)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是从N极到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根据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标出小磁针的N、S极。16.(2025·潮南模拟)十一假期小明在奶奶家的果园采摘了小柠檬和萃果,并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柠橡的密度。(1)实验中,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小柠檬质量的情境如图甲所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柠檬的质量为 g.小明用量筒和适量水测得小柠檬的体积为35cm,则小柠橡的密度为 g/cm3:(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该小柠檬测量奶奶榨的苹果汁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苹果汁,如图丙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4,测得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②将小柠檬放入苹果汁中,小柠橡沉底,如图丁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M1③取出小柠檬,然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测得此时苹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77.8g。根据实验数据,可得苹果汁的密度为 g/cm3。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 (“有”或“无”)影响。【答案】(1)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42;1.2(3)M2;1.08;无【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解答】(1)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而图中的错误是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小柠檬的质量m为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根据乙图可知小柠檬的质量为:m=20g+20g+2g=42g,小柠檬的密度为:(3) ③取出小柠檬,然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M2,被小柠檬排开的苹果汁的质量为:m排=277.8g-240g=37.8g,由于小柠檬沉底,所以小柠檬的体积就等于被排开苹果汁的体积,即:V排=V柠檬=35cm3,因此,苹果汁的密度为: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但是我们是通过比较加入苹果汁前后的质量差来求出被排开苹果汁的质量的,这个质量差与是否带出少量苹果汁无关。只要我们确保加入的苹果汁量能够使液面恢复到原来的标记位置M,就可以准确地求出苹果汁的密度,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1)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42;1.2;(3)M2;1.08;无。【分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为后续的测量做好准备,而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2)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已知小柠檬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小柠橡的密度;(3)测量苹果汁密度的实验中,我们需要确保取出小柠檬后加入的苹果汁能够使液面恢复到原来的标记位置M2,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加入苹果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出被小柠檬排开的苹果汁的质量,进而利用小柠檬的体积(即被排开苹果汁的体积)来求出苹果汁的密度;取出小柠檬后向烧杯中加苹果汁使液面上升至位置M2时,已经把带走的苹果汁补齐了,据此分析从烧杯中拿出小柠檬时会带出一些苹果汁,这对苹果汁密度的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17.(2025·潮南模拟)如图甲所示为小王在实验课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器材。(1)实验思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选用 (选“厚”或“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镜前,眼睛在镜前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用一支外形、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蜡烛A的像的位置 ,这样就能确定A的像的位置,再进行多次操究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在白纸上分别标记玻璃板的位置、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接下来小王换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3)数据分析:小王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高/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1 5 52 10 103 15 15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4)评估交流:小李同学按照小王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确定了蜡烛4的位置a、b、c和对应的像的位置a'、b'、c'(如图乙),接下来他将白纸沿MW对折,发现a、b、c与a'、b、c'重合,于是他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细心的小张同学又发现每次实验时都有两个像出现,经过大家讨论得出这是由于玻璃板有厚度造成的,于是小张测出每次实验两个像间的距离,发现两个像间的距离始终是6mm,则玻璃板的厚度是 mm。【答案】(1)薄;未点燃;完全重合(2)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对称;3【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解答】(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可选用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换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单次实验结果造成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每次实验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如果将白纸沿MN对折,发现a、b、c与a'、b'、c'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像物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即平面镜的厚度是3mm。故答案为:(1)未点燃;完全重合;(2)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对称;3。【分析】(1)为了避免重影对实验的影响,需要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观察像;选择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2)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根据像与物体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进行判断。18.(2025·潮南模拟)小白以两节串联的干电池为电源,用若干定值电阻和一只电压表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实验电路如图甲,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序号 R1/Ω U1/V R2/Ω U2/V U/V1 5 1.1 5 1.1 2.22 5 0.8 10 1.6 2.43 4 0.5 16 2.0 2.5(1)小白更换不同定值电阻组合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求普遍规律”)。分析上述实验数据,除了能得到Uab=U1+U2的规律外,小白还发现U1、U2与R1、R2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U1:U2= :(用R1、R2表示)(2)小白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U始终小于两节干电池的电压3V,他产生了质疑。查阅资料知道普通干电池内部也有一定的电阻(内阻),可将它看作一个理想电源(电压V恒定,电阻为0)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干电池电阻r的阻值,小白选择了适当器材及阻值已知的电阻R1,设计了实验方案,电路图如图丙。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照电路图丙连接电路,记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U,此时电压表测量 的电压;②闭合开关S,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此时电压表测量 的电压;③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r电压为 ;④r= (用U、U1、R1表示)【答案】(1)寻求普遍规律;R1:R2(2)电源;R1;U-U1;【知识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本实验中通过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寻求普遍规律;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到另一个实验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关系:;(2)①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此时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U;②闭合开关S,此时R1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测量R1的电压U1;③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则r的电压为U-U1;④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解得:故答案为:(1)寻求普遍规律;R1: R2;(2)①电源;②R1;③U-U1;④。【分析】(1)本实验中通过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寻求普遍规律;实验数据,得到两个实验结论,一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二是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关系;(2)①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示数是电源电压;②闭合开关S,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测量R1的电压;③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得r的电压;④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内阻的表达式。19.(2025·潮南模拟)图甲是一辆除雪车正在水平路面上除雪的场景,该车在10min内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除雪车的总质量为6t,除雪过程中所受水平阻力为6x103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g取10N/kg,求该除雪车:(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10min内通过的路程;(3)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答案】(1)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答: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5Pa;(2)除雪车前6min通过的路程:;除雪车后4min通过的路程:;除雪车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答:除雪车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2640m;(3)除雪车在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所受的牵引力:,则牵引力做的功:。答: 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584×107J。【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求出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根据s=vt求出除雪车前6min和后4min通过的路程,然后相加即为10min通过的路程;(3)由二力平衡可知,根据牵引力做的功。20.(2025·潮南模拟)商业街移动摊位使用可显示电费的新型插座(如图甲所示)计费,某摊位使用空气炸锅(如图乙所示)烹制食物,如图丙所示是该空气炸锅加热部分的简化电路图,其额定电压为220V,定值电阻R1和R2为发热体,其中R1=110Ω,通过开关S1、S2、S3的通断可实现高、中、低三个档位的调节(S1、S2不会同时闭合),只闭合S2时为中温挡,额定功率为440W。求:(1)R2的电阻:(2)(2)高温挡正常工作1min,电流通过R1产生的电热:(3)只有某空气炸锅单独工作,表盘示数使用前后如图甲、图丁所示,通过表盘显示的数据估算该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已知商用电费单价为0.6元/(kW·h)]【答案】(1)解:由电路图分析可知只闭合S3时,只有接入电路,根据,则的电阻为:。答:R2的电阻为110Ω;(2)由电路图分析可知当开关S1、S3闭合,断开时,R1和R2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此时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档。此时通过电流为:;则电流通过产生的电热为:;答:高温挡正常工作1min,电流通过R1产生的电热为26400J。(3)解: 该空气炸锅消耗的电能为:;时间为:;则该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为:。答: 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为400W。【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多状态电路——多挡位问题【解析】【分析】(1)只闭合S3时,只有接入电路,已知中温档的功率为440W,根据求出R2的阻值;(2)当开关S1、S3闭合,断开时,R1和R2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此时电功率最大,为高温档;利用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求出R1产生的电热;(3)已知商用电费单价为0.6元/(kW·h),根据消耗的电费求出空气炸锅消耗的电能,利用 求出空气炸锅消耗的电功率。21.(2025·潮南模拟)小明和妈妈一起煮饺子的时候,发现厨房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用沾湿了水的手拿起从冷冻室里取出的冰冻饺子准备往锅里放,却发现手指和饺子“黏一起”了,这是由于手上的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的:(2)在煮饺子过程中,煮锅中会冒出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 (选填“气态”、“液态”或“固态”):小明还发现紧闭的玻璃窗户上会起水雾,水雾应该出现在窗户的 (选填“外侧”或“内侧”):(3)小明准备煎饺子,往正在加热的带有水分的炒锅里加油,发现油会飞溅起来。这是因为水的 (选填“沸点”或“凝固点”)比油低很多,水在热油里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体积急剧膨胀,在短时间内激起周围的油。【答案】(1)凝固(2)液态;内侧(3)沸点;汽化【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解析】【解答】(1)手指和冰冻的饺子“黏一起”了,这是由于手上的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凝固导致的;(2)在煮饺子过程中,煮锅中会冒出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屋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这些“白气”是液态;小明还发现紧闭的玻璃窗户上会起水雾,水雾应该出现在窗户的内侧(是的);(3)小明准备煎饺子,往正在加热的带有水分的炒锅里加油,发现油会飞溅起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很多,水在热油里会迅速汽化,体积急剧膨胀,在短时间内激起周围的油。故答案为:(1)凝固;(2)液态;内侧;(3)沸点;汽化。【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22.(2025·潮南模拟)在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和同学利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设计了电子秤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它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表示物体的质量,托盘、轻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固定在一起(托盘和弹簧的质量、电阻均不计),已知电源电压U=3V,电阻R0=10Ω,电阻R1=2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应将触点1与 触点连接:(2)故障排除:小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S,改变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不变,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A.R0断路 B.R1短路C.电压表短路 D.金属滑片P处断路(3)刻度调试:①调零,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处于R1 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②标度。每次向托盘中增加100g的磁码,在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的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质量值。当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四分之一处,则“1kg”应标在电压表 V的位置上。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 kg,应标在电压表V的 位置上:(4)发现问题:小华在标示电子秤刻度时,同组的同学发现电子秤的刻度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答案】(1)2(2)D(3)上;1;4;2(4)不均匀【知识点】电路故障的判断;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解答】(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质量大小变化时,引起连入电阻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应将点“1”与点“2”连接;(2)A.若R0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故A不符合题意;BC.若R1短路,则电压表也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故BC不符合题意;C.若金属滑片P处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所以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有金属滑片P处断路,故D符合题意;故选D。(3) ①调零,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处于R1上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② 当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四分之一处时,则R1连入电阻:电路中的电流:R1两端的电压:U1=IR=0.2A×5Ω=1V;电压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当R1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该电子秤能测量的质量最大,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压力成正比可知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为:m最大=1kg×4=4kg,当金属滑片P指在R1最下端时,则电路中电流为: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I'R最大=0.1A×20Ω=2V,即应标在电压表2V的位置上;(4)由上题可知,R1两端的电压:即U1与R1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反映在刻度上是不均匀的。故答案为:(1)2;(2)D;(3)上;1;4;2;(4)不均匀。【分析】(1)电子秤是根据质量大小变化时,引起连入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故应将点“1”与点“2”连接;(2)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且保持不变,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所以可能是金属滑片P处断路故障;(3)当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刚好指在距R1上端四分之一处时,计算出R1连入电路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I,利用U=IR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当R1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该电子秤能测量的质量最大,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压力成正比可知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质量;当金属滑片P指在R1最下端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根据U=IR可求出R1两端的电压,即可知道应标在电压表的位置;(4)根据U=IR表示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U1与R1的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判断刻度是否均匀。23.(2025·潮南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截止目前,深圳已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超过205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126个(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与此同时,深圳也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城市管理、载人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1)在城市巡航管理中,无人机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实时拍摄远处物体,在感光晶片上成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2)无人机下降时,摄像头拍摄到地面上物体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画面:(3)用无人机替代人工投送快递,可以大幅提升投递效率和服务质量。图甲是某型号的无人机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 。(4)eVTOL通过电池提供飞行所需的能量,是一种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某载人eVTOL搭载的锂电池质量为80kg,该款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70W h/kg(即1kg的电池可以储存170Wh的能量),则该电池可储存的能量为 W.h:(5)已知飞行消耗电能=40000W×飞行时间,此eVT0L目前使用的锂电池在剩余10%电量时,性能会急剧衰减。为了确保飞行安全,若想让此eVTOL的安全飞行时间达到25min,则该款电池的质量至少为 kg(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答案】(1)缩小(2)变大;增大(3)(4)13600(5)109【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解析】【解答】(1)无人机的摄像头拍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无人机下降时,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所以增大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画面;(3)由图甲可知,无人机在0~20s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在20~30s静止,速度为零;在30~40s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则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如下:(4)该电池可储存的能量为:W=80kg×170 W h/kg=13600W.h;(5)飞行器消耗的电能为:则该款电池的质量至少为:故答案为:(1)缩小;(2)变大;增大;(3);(4)13600;(5)109。【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分析;(3)根据s-t图像分析0-20s和30-40s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计算出两段的速度,20-30s为静止,在v-t图像上画出对应的图像即可;(4)根据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定义计算电池可储存的能量;(5) 利用计算飞行器消耗的电能,结合电池的能量密度、剩余电量和消耗的电能计算计算电池的质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校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校2025年中考三模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