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与地图复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01考点1 地球与地球仪02考点2 地图三要素03作业手册考点1地球与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的椭球体。(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__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_千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140 0002.地球仪(1)地轴、两极和赤道①______: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地轴②________:由连接南、北两极的______和与赤道平行的______组成。经纬网经线纬线③两极:指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_________,另外一个点叫________。北极点南极点(2)经线和纬线经线 纬线 特点 形状 半圆 圆 方向 指示______方向 指示______方向 长度 相等 自赤道向两极点逐渐缩短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间隔 相邻两条经线的间隔在______上最 大 相邻两条纬线的间隔______南北东西赤道相等(3)经度和纬度经度 纬度划分 从____________向东、向西 各分180° 从______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 律 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 ______,西经度的度数越向 西______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______,南纬的度数越向南______划分半 球 20°W→0°→160°E为 ________,160°E→180°→20° W为________ 以______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本初子午线赤道越大越大越大越大东半球西半球赤道经度 纬度特殊经 纬 (线) 度 _________经线为东、西经度 的分界线,_____经线大致与 国际日界线重合 ____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____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______纬线是热带、温带界线,______纬线是温带、寒带界线0°和180°180°30°60°23.5°66.5°(续表)经纬网的应用(1)定对称点位置(2)定相对方向①定东西方向②定南北方向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3)定距离(4)定最短航线和航向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大圆的劣弧长,因此地球表面两地间的最短航线就是过两地的大圆的劣弧。大圆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圆。①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则最短航线为两地之间的经线段,航向为正南或正北。②两地间隔经度为180°,则最短航线为过极点的劣弧。③两地间隔经度不等于180°,需要找出劣弧,确定航向。[2024·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期末] 一架飞机从A地沿最短航线飞往B地。下图为飞机起飞时的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2题。1.该飞机从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航向是(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B.先向西南,再向西北C.先向正南,再向正北D.先向正北,再向正南[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球面上过两地的大圆的劣弧部分;图中A、B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方向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2.若飞机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时,则此次飞行( )A.途中会经过极夜区B.飞行所用时间为6个多小时C.途中横跨太平洋D.到达B地的地方时约为2:00√[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A、B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间隔60个纬度,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6660 千米,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时,故大概要飞行6个多小时,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极圈以南为极昼,飞行过程中不会经过极夜范围,排除A;60°S以南主要为南极大陆,不会横跨太平洋,排除C;飞机起飞时B地地方时为21时(图中B在昏线上,B地地方时与赤道和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相差3小时,且B地位于该交点东侧),飞行6个多小时,飞机抵达时B地的地方时为次日3:00以后,排除D。[经典真题·浙江卷] 下图中,图(a)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b)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时。完成第3题。3.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因甲、乙、丙为地球大圆上的点,乙是飞行路程中纬度最高的点,因此甲—乙—丙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结合纬度变化特点,可知纬度差是先变小,后变大,选D。√考点2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典例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1∶50 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例尺、图幅、实地范围、图示内容的关系①在同等图幅中:比例尺越____→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②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____→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小小③比例尺的缩放与图幅变化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 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倍将原来比例尺放 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 (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 倍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缩 小到 为原来比例尺的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将原来比例尺缩 小 为原来比例尺的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续表)2.方向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一般定向法(图甲)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图乙)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时针法 极地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海陆轮廓法 极地以大陆为主,表示南极,极地以海洋为主,表示北极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经纬 度法 (图 丙) 经度 法 ①东经度增大方向为东,减小方向为西②西经度增大方向为西,减小方向为东纬度 法 ①北纬度增大方向为北,减小方向为南②南纬度增大方向为南,减小方向为北(续表)3.图例和注记属于______,“珠穆朗玛峰”和“8 848.86 m”为______。图例注记1.利用比例尺计算距离读图,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两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约是6厘米,然后根据图中比例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可计算出A、B两山顶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3千米。2.利用比例尺判读坡度大小下图中,图甲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一致,则比例尺较大(小)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小)。图乙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一致,则等高距较大(小)的坡度较大(小)。3.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大小在图上等压线疏密一致的等压线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单位实地距离间的等压线越稀疏,则风力越小;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单位实地距离间的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如下图中,A、B处风力的大小是A>B。[经典真题·浙江卷]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第4题。4.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A. B. C.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据材料和图可知,两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方向相同;两图比例尺不同,河流图层的比例尺为城镇图层比例尺的2倍,要进行适当的缩放才可以得到叠加后的地图。选项中A和D的比例尺均和河流图层的比例尺相同,在进行选择时,河流保持不变,把城镇图层放大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选项中B和C的比例尺与城镇图层比例尺相同,图层叠加时城镇的位置不变,把河流图层缩小再组合,B和C均错误。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古城保卫战遗址位于出发点的西北方向。据此完成5~6题。5.图b中的指向标应为( )A. B. C. 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城保卫战遗址位于M学校的西北方向,结合图示中M学校与古城保卫战遗址的位置可知,D指向标正确;若是A指向标,古城保卫战遗址位于M学校的东北方向,A错误;若是B指向标,古城保卫战遗址位于M学校的东南方向,B错误;若是C指向标,古城保卫战遗址位于M学校的西南方向,C错误。6.图b中最长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A.15千米 B.20千米 C.25千米 D.30千米√[解析] 读图b可知,图中最长的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古城保卫战遗址这条路线,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0.6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图中最长的精华路线长度约为3厘米,故最长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25千米。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