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水的运动微专题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水的运动微专题课件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四章 水的运动
微专题三 洋流图的判读
专题讲座
1. 洋流的判断和应用
(1)判定南、北半球
①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洋流流向判断南、北半球。
②根据洋流性质判定
(2)确定季节
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3)洋流名称、流向的判定
①根据纬度判定
  
②根据经度判定
2. 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
在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上,经常遇到有关洋流流向及对其性质判断的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三点: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降低,则该海域在南半球。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3)确定洋流名称
上图若为大西洋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低值区(高纬地区)→暖流→巴西暖流。
①“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②大陆东岸即大洋西侧,大陆西岸即大洋东侧。
专题训练
  读图,回答1~2题。
A.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B.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C.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解析:第1题,该洋流向南流动且为寒流,说明其位于北半球,应位于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大陆西岸或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A
1
2
3
4
A. 日本暖流 B.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秘鲁寒流 D. 东澳大利亚暖流
解析:第2题,该洋流向南流向纬度高的地区,说明其位于南半球且为暖流。结合选项分析可知,最可能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D
1
2
3
4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回答3~4题。
A.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C.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D. 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解析:第3题,据盛行风向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运动方向可知,该环流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
1
2
3
4
A. 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B. ②流经秘鲁西部海区
C. ①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D. ①流经巴西东部海区
解析:第4题,若该大洋环流位于太平洋,①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②为秘鲁寒流。
B
1
2
3
4(共13张PPT)
第四章 水的运动
微专题一 河流流量曲线图的判读
专题讲座
1. 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下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 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 结合河流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雪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 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专题训练
  金沙江位于川藏交界的河段,山高谷深、谷坡陡峻。位于该段的叶巴滩水文站2018年10月10日—13日测得了流量的异常变化。读叶巴滩水文站流量的变化图,回答1~2题。
A. 局地暴雨,洪涝成灾
B. 天气反复,融雪水量骤变
C. 水电建设,大坝截流
D. 山体滑坡,阻塞河道
D
1
2
3
4
5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1日0—12时流量快速减少,11日12—24时水量减少为0,这说明该水文站上游河流出现了断流;12日0时—13日12时水量快速增加,13日12—24时水量快速减少,并恢复正常水平。局地暴雨会使水文站水位快速升高,水量迅速增加,后来洪水退去,水量恢复正常,不会出现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的状况;天气反复,冰雪融水增加,河流水量会持续增加;水电建设、大坝截流在几天内不可能完成;水文站上游地区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并形成堰塞湖,导致水文站水量快速减少,并出现断流现象;经过河道整治,堰塞湖消失,积聚的湖水汇入水文站,使水文站水量快速增加,积聚的湖水完全经过水文站后,水文站水量便会快速减少,直到恢复先前水平。
1
2
3
4
5
A. 影响发电 B. 妨碍供水
C. 冲毁房屋 D. 淹没牧场
解析:第2题,受滑坡的影响,形成堰塞湖,河流水量快速上涨,易形成洪涝灾害,可能会冲毁沿岸的房屋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对发电、供水有影响,但不是最大危害;金沙江沿岸不是主要的畜牧业区,对牧场影响很小。
C
1
2
3
4
5
  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 713 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日流量变化。据此回答3~5题。
A. 降水 B. 下渗
C. 蒸发 D. 气温
解析:第3题,据图文材料可知,该河流上游海拔较高,逐日流量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可判断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径流受气温影响大。故选D。
D
1
2
3
4
5
A. 蒸发量增加 B. 下渗量增加
C. 降雪量增加 D. 地面反射率降低
解析:第4题,9月份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高山冰雪融水逐渐减少,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9月份降雪量增加,河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雪消融明显减弱,致使径流量锐减。故选C。
C
1
2
3
4
5
A. 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
B. 两侧地下径流量减少
C.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 河流结冰期逐渐延长
解析:第5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增多,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下渗增多,地下径流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低与河流结冰期延长与否关系不大。故选A。
A
1
2
3
4
5(共16张PPT)
第四章 水的运动
微专题二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专题讲座
1.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水文特征 影响 举例
水量大小
和水位 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等 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的变化越大;欧洲西部的河流和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则较小
水源补给
类型 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辅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如塔里木河等
水文特征 影响 举例
汛期 外流河:汛期的长短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
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温度高的时期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
凌汛 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有结冰现象;二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我国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俄罗斯注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
水文特征 影响 举例
结冰期 直接受气温影响: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 我国黑龙江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
含沙量 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地形起伏、表层岩性特征等有关。一般而言,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强度小、表层土质坚硬的地区,河流的含沙量小 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水流速度快,加之地表植被稀少,冲刷力极强,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 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流速(水力) 流速大(小),水力资源丰富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征 长度 河流长(短小)等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 支流多(少)
弯曲度 河道弯曲(平直)
水系形状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3. 河流特征的应用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
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b);放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①河流含沙量大,说明该流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
②若河流有结冰期,说明最冷月平均气温<0 ℃,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说明该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可能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专题训练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据此回答1~2题。
A. 蒸发作用
B. 人为引水
C. 下渗作用
D. 冰雪融化
A
1
2
3
4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大泉河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推测造成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少。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排除人为引水;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流量大,与图示不相符。
1
2
3
4
A. 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 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 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 春枯、夏平、秋枯、冬洪
解析:第2题,由材料“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大泉河莫高窟断面流量日变化图”可知,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径流量最小,为枯水期。
B
1
2
3
4
  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性洪水的河流。流域形态对雨洪式河流的洪水过程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两条雨洪式河流流域的形态,M、N为河流流域出口处。读图,回答3~4题。
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水系是由支流组合而成的流域轮廓形如扇状的水系,这种水系汇流时间集中,易造成水灾,M位于流域出口处,洪水陡涨陡落,流量变化过程与D项相符。
1
2
3
4
A. 洪水持续时间短
B. 洪水陡涨陡落
C. 洪水不易泛滥
D. 流量变化很大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乙河干流两侧支流分布较均匀,近似羽毛状排列,为羽状水系,汇流时间长,暴雨过后洪水过程缓慢,洪水不易泛滥。
C
1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