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期末练习
道德与法治
2025.6
(完程时间:50分仲)
一、
单项选择题

1.学衣升波仪式上、全体师生齐明园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句歌词是(
:
入.五星红放迎风积扬
B.起来,饥赛交迫的奴隶
C,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D.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如妈看到小张长时间玩手机,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没收了他的手机。这时小张合适的做法是

)
A.跟妈妈赌气不吃饭
B.和妈妈约定玩手机时间
C偷拿回手机继续玩
D.跟妈妈争吵并要回手机
3.2025年福州琅岐半程马拉松比赛在马尾区举行。当地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现场引导选手、
:
提供饮水和维持秩序。志愿者的行为(
:
①主动承担了社会的责任
②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誉

③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④让赛事更有品质和温度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读图1漫画,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做人要诚实守信
B.生活中孝亲敬长
C.同学间友善互助
D.学习上自强不息
5.生活中,有的同学说:“我帮父母洗碗筷。”老师建议去掉
图1

“帮”字再表达的用意是(
)
A做家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B.说话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
C.在家少做家务,学习时间才有保证
D.做家务是父母职责,子女无需帮忙
6.歌曲《南泥湾》唱到“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那时候,南泥湾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使用先进的工具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D.八路军官兵的艰苦奋斗
7.图2《较量》中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象征中国人不
:
屈不挠的反侵略决心。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海海战
B.虎门销烟
C.甲午中日战争
T
图2《较量》
D.三元里抗英
8.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关于五四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B.学生爱国行动遭到清政府的镇压
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平等对待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练习第1页(共2页)
9.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如冠以“中山”之名的大学、街道和公园。这是因为你中
()
A.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革命先驱
B.写了很多有趣故事,大家都段读
C.是一位名医,曾治好了很多病人
D.曾当选过中华民园的临时大总统
10.在超市门口,有人向你递来宜传单推销产品。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拒绝方式是(
A.不理睬,直接走
B.真烦人,别挡路
C.不需要,谢谢你
D.快走开,别纠缠
11.为了加强班级图书角管理,大家共同讨论、形成规则并轮流监督。这说明了(
A.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B.班主任没有行使管理权
C.有序的班级生活需共同建设
D.凡事都需要征得大家的同意
12.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附近。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任免残
火焚烧,直至壮烈牺性。邱少云的行为体现了()
A.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B.自私自利不顾集体
C.漠视纪律冲动行事
D.粗心大意酿成悲剧
13.诗歌《红船,从南湖起航》中“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十几个热血青年,在运筹
一个红色的理想”。诗歌中的“红色的理想”指的是()
A.建立革命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
C.成立少年先锋队
D.成立中国共产党
14.在历史故事书上,看到“遵义会议”“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关键词。这书的主题应该
是()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15.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
了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阻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D.让所有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问答题
16.“红飘带”是全国第一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其中《红飘带·伟大
征程》是全域行浸数字演艺节目,由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砥砺征逢、胜利丰
碑以及新时代新长征六个篇章构成。集合了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
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用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2025年“五一”假
期,“红飘带”体验馆每天有近一万人参观。
(1)有同学说:“现在是高科技时代,长征精神过时没用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
说明理由。
(2)请写一个学习或生活中你传承长征精神的具体事例。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练习第2面/#1石、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期末专项练习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B A D B D A C
11 12 13 14 15
C A D C B
二、问答题(5 分)
16.(3+2=5 分)
(1)(3 分)
水平 1(1 分):回答“不赞同”,未说明理由。或只有理由,没有明确观点。
水平 2(2 分):回答“不赞同”。能写出: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
或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水平 3(3 分):回答“不赞同”。能写出: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
以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等。
回答“赞同”0 分。
(2)(2 分)
水平 1(1 分):观点正确,没有具体描述。
水平 2(2 分):观点正确,有具体情境描述。
回答与长征精神无关的内容 0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