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48分)
1.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的同学喜欢用不雅语言和别人开玩笑。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明:他是和同学开玩笑,我觉得无所谓,还挺有意思的
B.小芳:这些话不文明,会伤害他人,不应该讲
C.小华:他的话让我感到不舒服,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D.小军:只要他不在人多的公众场合讲不雅笑话,就不必要反对
2.某老师在班里放置了“烦恼盒”,让学生倾诉情绪,并帮助学生解决烦恼。该老师的做法表明( )
①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②学生的情绪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调节
③学生的发展取决于老师的理念 ④学生的烦恼只有老师才可以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公交车上我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棒。”小明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小明感到快乐是因为( )
①获得了物质奖励 ②赢得了他人的认可 ③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④获得了精神鼓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西楚霸王项羽认为自己力能举鼎,不听文臣武将劝谏,结果是四面楚歌,垓下大败,乌江自刎。项羽的失败启示我们( )
A.人应自尊,也应自卑 B.人要有羞耻之心
C.人应自尊自信,但不可自傲自负 D.树立自信心,自己就一定能行
5.传统家训家风及其蕴含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有其独特价值。下列家训与其体现的传统美德匹配正确的是(  )
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
②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某文化音乐节目以“和诗以歌”的形式,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春晓》《长歌行》《游子吟》《将进酒》《送别》……在歌声中我们能( )
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的文化 ②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③体悟文以载道,歌以咏志,享受文化创新 ④知晓外来文化的浅薄,中华文化的深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下列语句与这一论述蕴含的人文精神相一致的有( )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④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小华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小华学习。小华的做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社会风尚的( )
A.敬业乐群 B.崇德向善 C.礼义廉耻 D.见贤思齐
9.木受绳则直,入学法则慎。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以下能体现法律这一作用的是( )
A.小华上学迟到受批评后,每天都按时到校
B.小明逆向行驶被处罚,之后严格遵章守法
C.公交车上,小丽主动给刚上车的老人让座
D.在超市里,小红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
10.右面漫画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隐私权
B.健康权
C.财产权
D.肖像权
11.一名旅客在乘坐动车某次列车时,躲进列车卫生间吸烟,造成列车降速。该旅客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500元罚款,并被铁路部门限乘180天。这警示我们( )
A.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B.法律以限制人们活动为目的
C.在动车上吸烟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行政处罚
12.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未成年人沾染上这些行为( )
①不利于自身健康发展 ②会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③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 ④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52分)
13.【法不可违 违法必究】
2024年4月至5月,刘某某因雇主张某拖欠工资从而怀恨在心,多次编造不实信息恶意抹黑侮辱张某,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对张某工作、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张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刘某某支付赔偿金5000元,同时人民法院签发支付令,责令张某支付拖欠刘某某的工资。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涉及的主体进行简要评析。(8分)
14.【心系热点 传承文化】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上述诸多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相吻合。
请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8分)
15.【共燃体育梦 青春向未来】
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的点点滴滴都引起了大家的共同关注。
谷爱凌 18岁,在本届冬奥会斩获两金一银。凭借优异成绩考取理想大学,在钢琴、芭蕾、音乐剧表演、篮球、足球、攀岩、骑马等众多领域闪闪发光。 苏翊鸣 17岁,首次参加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获得者。他说:“从小就梦想能站在祖国的冬奥会上,能在家门口夺金,今天圆梦,是给我18岁最好的生日礼物”。 李文龙 21岁,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为了贯彻战术,抢占有利位置,冰刀都滑折了,最终获得银牌。他说:“有队友和团队的帮助,我才能一直往前走”。
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青春的力量?(8分)
16.【青春榜样 做好自己】
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
材料一:七年级某班组织推选“班级自尊榜样”。同学们纷纷推荐了自己心中的榜样人物。
榜样 启示
①“小雪:脸上虽然长了好多痘痘,但也影响不了我认真学习的毅力。”
②“小刚:虽然我不喜欢父母管我太多,但遇到麻烦时,我还是想让他们帮忙。”
③小美: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善于发挥优势,肯定自己的价值;面对不足,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断完善自己。
④小佳:网络用户杨某通过个人账号公开发布、转发了多条针对小佳的微博博文,其中带有大量恶俗、咒骂、诋毁的内容,公然贬损其人格,使其遭受极为严重的精神损害,小佳以损害名誉权为由,将杨某告至人民法院。”
从榜样人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8分)
材料二:【情绪万花筒】小华讲了一则近期的新闻:2021年3月14日,福建网约车司机高某与乘客张某因订单问题发生口角并引发冲突,高某情绪失控驾车反复冲撞张某致其死亡。随后,高某报警向公安机关投案。目击者称司机表示受害者一直骂他,“骂得太难听了,气不过”。
近年来此类事故不少,追根究底,工作、生活不如意导致的情绪积压是一个主要因素,那么学会管理情绪缓解矛盾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对此请你给出至少三点建议。(6分)
17.【文化之美 文化自信】
材料一: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流向未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不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典籍中的闪亮故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造灵感,以传统元素创新体现中国风的艺术之美;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让人们在歌曲中领要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出圈”有何意义。(8分)
【崇德向善 传承文化】
某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新时代文明公民”的一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讲文明树新风”短视频拍摄
短视频一 下雨天,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奶奶突然摔倒,小丽同学刚好上学路过,她主动搀扶老人到安全位置,询问其情况,并在离去时用老人的手机联系到了老人的家人,说明了情况。旁白: 短视频二 小文同学在放学路上不小心损坏了旁边的电瓶车的挡板。由于没看到车主,他用纸条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并写道:“我不小心把您的车弄坏了,对不起!如需赔偿,请您拨打电话,我会用零花钱贴给您!”旁白:
(2)请你分别为两个短视频补充旁白,帮助他们完成拍摄。(列出要点即可,8分)
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5 BADCA 6-10 CABBD 11-12 AC
二、材料分析题(52分)
13.
①刘某某行为错误,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人身权,没有依法理性维权。
②张某拖欠工资行为错误,没有履行合同义务,违背了诚信原则。
③张某提起诉讼正确,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表现。
④人民法院行为正确,做到了公正司法,捍卫公民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
14.
①“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体现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③“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④“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15.①兴趣爱好广泛,素质全面,热爱生活;
②理想远大,敢于追梦;
③意志坚强,自信自强;
④团结友爱,懂得感恩;
⑤敢于拼搏、勇于夺冠。
16.①学会认识情绪
②学会调节情绪
③学会表达情绪
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17.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③有利于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文化创新。
④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滋养心灵。
短视频一:
①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神出援助之手,做扶危济困的人。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短视频二:
①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②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