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 1.绘制示意图,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常见的三大类岩石及主要地貌景观。研透教材 三大类岩石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岩浆岩 侵入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 侵入 岩石圈上部或 喷出 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喷出岩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和气孔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侵入喷出 一、岩石圈的组成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压实、固结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由 化学沉淀物 或生物遗体堆积也可形成沉积岩 层理构造、常含化石 砾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变质岩 岩石在地球内部的 高温 、 高压 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片理构造 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化学沉淀物 高温高压 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当地时间2020年10月28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罗斯某考古项目的参与者发现了鱼龙化石。该化石呈现在曾被台风“美莎克”破坏的巨石上。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约2.3亿年前),约9 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 500万年。1. 简述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这块存在鱼龙化石的岩石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提示: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外力作用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鱼龙这种大型海栖爬行动物的遗体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2. 试判断这块存在鱼龙化石的巨石属于哪类岩石。(地理实践力)提示:沉积岩。【问题设计】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第1题,由“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是侵入岩,在地球内部形成,冷却较慢。故选D项。DA. 喷出岩 B. 侵入岩C. 沉积岩 D. 变质岩解析:第2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的特征。故选D项。D研透教材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喷出型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 岩浆 岩浆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微思考】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吗?提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拓展深化】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模式图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变质岩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2.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判读方法(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素养提升【图文设景】某小组采集了如下图所示的岩石标本,并进行了标注。A. 花岗岩 B. 板岩 C. 片麻岩【问题设计】1. A类岩石的成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A类岩石是由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2. 当该小组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时,其他组的同学都说B岩石标注错了,你能找出证据来吗?(地理实践力)提示:板岩属于变质岩,而B岩石里含有化石,应该是沉积岩。提示:3. 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并写出①—④代表的地质作用。(综合思维)变式一 变式二 变式三 变式四变式一变式二变式三变式四①冷却凝固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训练提能】图1 图2A. ① B. ② C. ③ D. ④B解析:由分析可知,图2中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③为固结成岩作用,④为变质作用。悬崖上岩石呈蘑菇状、蜂窝状,这是由波浪侵蚀形成的,为外力作用,对应图2中的②。故选B项。 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昆仑山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在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和田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的称为籽料。下图示意和田玉籽料形成过程。读图,回答2~3题。A. 侵入岩 B. 沉积岩C. 变质岩 D. 喷出岩解析: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和田玉石”可知,和田玉石是白云质大理岩经过岩浆侵入后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为变质岩,C项正确;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A、B、D项错误。故选C项。C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①③C. ②③④①⑤ D. ①②④⑤③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距今十几亿年前的地质时期,白云岩广泛沉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白云岩变质为白云质大理岩;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石;经过内外力共同作用,山体中的玉石裸露在地表,形成和田玉山料;经过外力作用的不断打磨,玉石变得浑圆,在河床中形成和田玉籽料,故按形成时间进行排序为②④⑤①③。故选B项。B课时作业(九) 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回答1~2题。A. 玄武岩 B. 花岗岩C. 石灰岩 D. 大理岩解析:第1题,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说明斧劈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应为花岗岩。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C. 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解析: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斧劈石是在断层作用下地下的岩浆岩出露地表,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经过长期作用使岩石发生破裂、崩解,该作用为风化作用。故选A项。A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岩浆岩 B. 沉积岩C. 变质岩 D. 花岗岩解析:第3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具有片理构造B. 有流纹或气孔C. 具有层理构造,有可能找到化石D.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解析:第4题,片理构造指变质岩;流纹或气孔构造指喷出岩;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方解石,石英、长石和云母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A. ④和⑤ B. ①和⑥C. ①和④ D. ③和⑥解析:第5题,沉积岩和岩浆岩都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所以图中的③和⑥为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相关的④为重熔再生作用。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页岩、石灰岩 B. 砾岩、大理岩C. 砂岩、玄武岩 D. 石英岩、花岗岩解析:第6题,能找到化石的是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代表是页岩、石灰岩、砂岩等。大理岩、石英岩是变质岩,玄武岩和花岗岩是岩浆岩。故选A项。A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022年4月20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卡雷姆火山喷发,形成的灰柱高达10 000米。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7~8题。A. ① B. ② C. ③ D. ④解析:第7题,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图中②表示岩浆岩的形成过程,①表示变质作用,③表示外力作用,④表示固结成岩作用。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a B. bC. c D. 都不能解析:第8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图中c为变质岩,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025·北京检测)黄山位于皖南山区,是花岗岩断块山,岩体沿节理风化,山体陡峭(如图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9~10题。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构成黄山山体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丙,再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丁;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侵入岩甲;乙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喷出岩。故选A项。A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①② B. ③⑤ C. ①③ D. ④⑥解析:第10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质作用中①②是冷凝作用,③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④是固结成岩作用,⑤是变质作用,⑥是重熔再生作用。黄山是花岗岩断块山,岩体沿节理风化。花岗岩由岩浆侵入冷凝形成,经历地壳抬升后,受到风化作用影响形成,因此参与塑造黄山地貌特征的主要地质过程有①③。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层,后经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头戴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当地人称为“精灵烟囱”。读精灵烟囱景观图(图1)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回答11~12题。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变质岩 B. 岩浆C. 侵入岩 D. 沉积岩解析:第11题,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侵入岩,丁为岩浆,戊为喷出岩。故选D项。D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①②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⑤ D. ①③⑤解析:第12题,材料提及“精灵烟囱”的形成与火山喷发、火山灰和熔岩堆积、风化和侵蚀等作用有关。图2中①为沉积物变为沉积岩的固结成岩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④为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喷出岩的过程。故选A项。A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图1为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峰林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回答13~15题。图1 图2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第13题,福建太姥山峰林景观属于典型的花岗岩风化侵蚀形成的地貌,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读图2可知,甲“三进一出”,为岩浆,丁为岩浆岩,丙和乙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 沉积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图1 图2解析:第14题,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该地应先经历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来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形成峰林地貌景观。因此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A. 方山 B. 峰丛C. 残丘 D. 造型石解析:第15题,随着外力侵蚀的继续发展,峰林的石头会进一步变小,彼此分离,形成造型独特的奇石,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项。D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A. 具有层理构造 B. 具有气孔构造C. 常含有化石 D. 坚实致密岩浆岩 变质岩 AC③ 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甲:花岗岩;乙:大理岩。② ③ ①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