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1张PPT)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研透教材1.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 对气候的影响 案例低压带 盛行 上升 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 湿润 赤道地区全年受 赤道低压带 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 热带雨林 气候 高压 带 盛行 下沉 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 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上升 湿润赤道低压带 热带雨林 高压下沉 稀少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微思考】 副热带地区都降水少吗?提示: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因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是在副热带地区的有些地区,由于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如中国的江南地区、南亚的印度)。2.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案例从低纬度流向 高纬度 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 较多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 西风 带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 温带海洋性 气候从 海洋 吹向陆地 水汽充沛,降水较多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 较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从陆地吹向 海洋 水汽稀少,降水较少高纬度 较多 西风 温带海洋性 海洋 较少 海洋 【微思考】 信风带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吗?提示: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稀少;大陆东部因来自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3. 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终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季节 季节差异 副热带高压 温和多雨 地中海 太阳辐射 地形 【拓展深化】1. 图示法理解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 不同性质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高压带,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低压带,气流上升,易于成云致雨。(2)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气温下降,易成云致雨;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气温升高,不易成云致雨。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关系,并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问题设计】1. 如果此图处于北半球,那么M地是什么气候类型?(区域认知)提示:地中海气候。2. M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成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3. 当M地少雨时,N地也少雨吗?为什么?(综合思维)提示:不是。当M地少雨时,处于北半球的夏季。N地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夏季多雨。【训练提能】 (2025·天津模拟)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A. a、b、e B. b、c、dC. a、d、e D. c、d、e解析:第1题,a为赤道低压带,d为西风带,e为副极地低压带,气流均上升或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容易产生降水。故选C项。C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2题,c为副热带高压带,属于暖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常年受其控制,会形成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故选B项。B (2025·河北滦州二中高二期中)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据此回答3~4题。A. 副热带高压带,冬季B. 副热带高压带,夏季C. 副极地低压带,夏季D. 副极地低压带,冬季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0°—10°N有气压带,该气压带应为赤道低压带,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夏季,A、D错误;甲气压带位于30°N附近,且根据两侧风向可判断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C错误,B正确。BA. ①和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B. 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不明显C. 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式不同D. ①→②→③→④→⑦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③是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影响,两种气候成因不同,A错误;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不显著,B错误;⑥是温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与季风环流有关,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⑥⑦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式不同,C正确;①→②→③→④→⑦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既有热量也有水分,D错误。C研透教材水热条件组合 二、气候与自然景观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纬度不同,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这是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海陆位置 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距海远近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的气候。控制各地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或降水)的影响下垫面 地形类型 同纬度平原比山地气温高,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地面物质组成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表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热容量不同,气温变化有快有慢植被覆盖状况山地走向、坡向 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洋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人类活动 既可通过大气影响气候,又可通过下垫面影响气候,还可以直接影响气候3.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低纬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羚羊、长颈鹿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耳廓狐、单峰驼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中纬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华南虎、亚洲象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黑熊、松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高纬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极地苔原气候 极地苔原 驯鹿、北极狐极地冰原气候 极地荒漠(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荒漠 亚热带季风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微思考】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四地,虽远离赤道,为什么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提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四地,虽远离赤道,但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位于东南(或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在巴西高原上,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图a为巴西位置和地形图,图b是纺锤树景观图。【问题设计】1. 推断关于纺锤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综合思维)提示:读图并结合材料推断,该地区为稀树草原景观,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节明显。2. 推断图a中甲地降水量较大,与之有关的大气环流。(综合思维)提示:甲地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降水量较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训练提能】 下图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甲 大漠胡杨 乙 兴安林海丙 海南椰树 丁 黄山迎客松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针叶林D. 荒漠植被解析:第1题,胡杨树生长于干旱气候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属于夏季葱绿、冬季落叶的落叶阔叶林。故选B项。BA. 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 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 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 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解析:第2题,甲地植物根系发达是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乙地叶呈针状是因为气温较低;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较高,林木四季常青;丁地植物生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多雨。故选C项。C (2025·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才开始生长。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之后长出的细胞会越来越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第3题。A. 风力强弱B. 水热条件C. 海拔高低D. 土壤肥力解析: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的新生细胞多,树木生长快,“年轮”就宽,相反“年轮”就窄,B正确。“年轮”宽窄变化与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关系不大,A、C、D错误。B课时作业(十八) 风信子是一种多年草本球根类植物,野生风信子主要分布在海拔2 600米以上凉爽湿润的石灰岩地区。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对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则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生长期,无水则叶黄花枯、凋零成片,处于休眠期。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A. 地中海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且对降水十分敏感。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适宜风信子生长,A项正确。热带草原气候常年气温较高,夏季多雨,为雨季,冬季少雨,为旱季,不适宜风信子生长,B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全年干旱少雨,也不适宜风信子生长,C项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光照不足,也不适宜风信子生长,D项错误。故选A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第2题,由上题可知,风信子最适宜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由图可知,图中丙地带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气候区,C项正确。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应为热带草原气候,A项错误。图中乙地处在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区域,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项错误。图中丁地处在西风带影响范围内,且在40°N—60°N以内,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项错误。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3—5月B. 6—8月C. 9—11月D. 12月至次年2月解析:第3题,由材料和上两题可知,风信子生长在地中海气候区,由于风信子对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则处于生长期,无水则处于休眠期,所以,冬季时,即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风信子生根、出芽、开花和结果,D项错误;而夏季时,即每年的6—8月,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缺水,导致风信子枯萎而处于休眠状态,B项正确。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读北半球部分气压带(①③)、风带(②④)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A. 盛行东北季风B. 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C. 暖锋频繁过境D. 正值多雨季节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表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亚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北半球夏季时,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正值多雨季节,D项正确,A、B两项错误;锋的形成需要冷、暖气团交汇,夏季南亚受冷空气的影响小,所以该季节南亚地区并不会遭遇暖锋频繁过境,C项错误。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第5题,①为赤道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降水,A项错误;②为东北信风带,如果东北信风从海洋吹来,山地迎风坡一侧会多地形雨,所以受东北信风控制的地区不一定全是晴朗天气,B项错误;③为副热带高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项正确;④为盛行西风带,受其控制地区多降水,D项错误。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6~7题。A. 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 南极大陆为极昼时期C. 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 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解析:第6题,通过图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应是高温少雨,碧海晴空,D项正确;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时是北半球冬季,A项错误;南极大陆此时是极夜时期,B项错误;南非高原位于南半球,此时应为冬季,草木枯黄,C项错误。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①⑤⑥D. ④⑤⑥解析:第7题,①为赤道低压带,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正确;②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错误;③是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性质干燥,不能带来降水,错误;④是东北信风,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性质干燥,不能带来降水,错误;⑤是盛行西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为暖湿气流,能带来降水,正确;⑥是副极地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正确。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A. 热带草原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B项正确。热带草原气候是东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A项错误。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C项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D项错误。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 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 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 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乙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河流流量在北半球1月大于7月,在南半球7月大于1月,A项错误。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C项正确。丙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可能分布在狭长的大陆西岸沿海平原,不一定地形开阔,B项错误。丙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 ℃,冬季不会有较厚积雪,D项错误。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下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A. ①地受西南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B. ②地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C. ③地受东南信风和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D. ④地受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第10题,图中四地均为热带草原气候,其中①地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从海洋带来的湿润气流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形成干季,A项正确;②地则是因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流难以对流上升,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项错误;③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和沿岸暖流有关,C项错误;④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D项错误。故选A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受盛行西风吹拂 B. 对流运动旺盛C. 海陆热力差异 D. 近地面产生逆温解析:第11题,图中⑤地位于副热带海区,不属于西风常年控制的范围,同时西风影响区域也不会有明显的昼夜之分,A项错误。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飘向内陆,是受到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力所致。日出以后,海陆热力差异逐渐加大,由于海水的热容量更大,其气压比陆地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项正确。对流运动旺盛,水平方向风力小,近地面产生逆温等不利于雾气的飘散,B、D两项错误。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B. 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低纬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C. 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解析:第12题,⑥处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经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降水,因而形成非地带性分布的热带雨林气候,A、C、D三项错误。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南北纬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下图为大气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A. 西南风 B. 极地东风C. 性质温暖湿润 D. 性质寒冷干燥解析:第13题,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可知,图示为中高纬度,再结合极锋的分布和锋面知识,判定A风带为西风带,B项错误。因为位于锋面之上,但图示无法判定南北半球,西风性质是暖湿,A、D两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第14题,终年受西风控制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知,A图为地中海气候、B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为热带雨林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5·广西桂林高二期中)读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15~16题。A. 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B. 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C. c气候年均温高于20 ℃,降水季节变化大D. 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a气候7月高温多雨,A错误;b气候1月高温多雨,降水量大约为160 mm,7月温和少雨,雨热同期,B正确;c气候1月降水量约为160 mm,7月降水量为200 mm,降水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d气候7月为高温月,1月为低温月,位于北半球,D错误。故选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B. 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C.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D. 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第1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b气候1月高温、月降水量大于150 mm,7月温和、月降水量约为50 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a和b同属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A正确;c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受单一气压带控制),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地势不太高的地区),B错误;a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C错误;b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海陆热力差异,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形成,D错误。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读北半球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17~18题。A. 受季风影响B. 受西风带控制C.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D.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解析:第17题,据图分析,③地气温年变化较小,年内降水分配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故选B。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④解析:第18题,据图分析,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应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气温年变化较小,年内降水分配均匀,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①②两地同为季风气候,都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④地为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成。综上所述,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①②两地。故选A。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9. 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答案:(1)相同点: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温和。不同点: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乙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所以相同点是都为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不同点为甲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乙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简述甲地和乙地降水的主要成因。答案:(2)甲地主要是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带来降水;乙地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降水。解析:第(2)题,甲地位于亚洲东部,因此该地降水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该地区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带来降水;乙地位于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因此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简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丙地夏季降水的影响。答案:(3)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西南风来自热带海洋,给丙地带来大量降水。解析:第(3)题,丙地位于南亚的印度半岛,受到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西南风来自热带海洋,给丙地带来大量降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