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锋面气旋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锋面气旋课件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2课时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锋面气旋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及示意图,分析高气压(反气旋)、低气压(气旋)与锋面气旋的形成与影响。2.结合示意图及天气特征,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研透教材
气旋 
反气旋 
一、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及天气状况
2.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低气压(气旋)与天气图示
(2)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图示
【微思考】 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吗?
提示:说法错误。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
(3)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影响的比较
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是气流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是气流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
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寒潮天气
【拓展深化】
1. 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 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素养提升
【图文设景】
  图a为毛里求斯岛地图,图b为当地时间2025年2月2日16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问题设计】
1. 推断此时毛里求斯岛的主导风向。(综合思维)
提示:毛里求斯岛处在气旋中心偏南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外向内,大致指向低压中心附近,由于毛里求斯岛位于南半球,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故此时毛里求斯岛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
2. 毛里求斯岛此时是狂风暴雨吗?(综合思维)
提示:毛里求斯岛位于热带地区且目前被低压影响,易出现大风、降雨等天气。
A. 顺时针流入中心 B. 顺时针流出中心
C. 逆时针流入中心 D. 逆时针流出中心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气旋,中心气压低,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合,由四周流入中心,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项。
A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2~3题。
A. 高压 B. 低压
C. 气旋 D. 反气旋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天气系统气流呈顺时针方向从中心流向四周,且甲处位于北半球,故甲处天气系统属于反气旋。
D
A. 中心多大风
B. 受其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C. 中心多上升气流
D. 与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有关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甲处天气系统的位置可以判断其为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有关。
D
研透教材
1. 概念:指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天气系统。
2. 锋面气旋天气及形成
(1)原因: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且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强烈。
(2)天气现象:云、雨,甚至造成雷雨、暴雨、大风天气。
(3)锋面气旋的形成
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其形成如下图所示:
二、锋面气旋与天气
3. 锋面气旋的结构及判读(以北半球为例)
判读内容 判读方法 对应图解
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M、N处形成锋面
确定风向 根据风向的画法,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 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确定气团(气流)性质 位于纬度较高地区的为冷气团;位于纬度较低地区的为暖气团 ①③两处为冷气团,②处为暖气团
判读内容 判读方法 对应图解
确定锋面类型 北半球,锋面随气旋呈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可确定左侧锋面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为冷锋;右侧锋面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为暖锋 M为冷锋、N为暖锋(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即“左冷右暖”,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
确定天气特点 暖锋的锋前多连续性阴雨天气,冷锋的锋后多出现降水天气 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而至的连续性降水天气,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素养提升
【图文设景】
  每年秋冬季节,冷空气开始活跃,给我国多地带来强烈降温天气。但一般在冷空气到来的前一天,由于气团压缩反而导致气温异常偏高。中央气象台某年11月6日6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下图示意此次寒潮过程某一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
【问题设计】
1. 说出甲地的天气状况,并解释其成因。(综合思维)
提示:天气状况:甲地天气晴朗、风力小。成因: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 说明丙地锋面附近降水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干冷气流,南下过程中遇到暖气团,暖气团被迫抬升,上升过程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3. 结合所学锋面知识,分析冷空气到来前,气温异常偏高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冷空气(冷锋)到来之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相对偏高;冷锋快速南下时,将锋前暖气团挤压,从而使暖气团压缩增温;同时冷空气到来之前,近地面多盛行偏南风,利于增温。
【训练提能】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A. 受地形影响,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B. 受纬度影响,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 甲、丙两地受锋面影响,多阴雨天气
D. 丙、丁两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A
解析:第1题,丁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于乙地,A正确;图示冷锋由南向北移,说明南部是冷空气,乙地位于冷空气一侧,甲地位于暖空气一侧,乙地的温度可能低于甲地,B错误;冷锋降水多在锋后,甲、丙两地在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C错误;丁地在冷锋后,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可能盛行下沉气流,丙地在冷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高,气流上升,D错误。
A. 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B. 低气压中心位于锋线西侧
C. 锋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
D. 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解析:第2题,图示冷锋由南向北移,说明南部是冷空气,北部是暖空气,南部纬度高,北部纬度低,位于南半球,A、C错误;由图示冷锋移动方向可判断,低气压中心在图示锋线的东侧,B错误;甲地位于冷锋前,位于南半球低气压中心的西侧,甲地吹西北风,D正确。
D
课时作业(十五)
  2020年12月20日,第23号台风“科罗旺”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下图为台风“科罗旺”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A. 是一个北半球反气旋系统
B. 内部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 移动的路径穿过我国国土
D. 自东向西气压值逐渐变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第1题,台风的实质是气旋,A项错误;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向右偏,所以北半球台风气流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B项错误;据图可知,台风移动的路径穿过我国的南海,C项正确;自东向西台风势力越来越强,气压值逐渐变小,D项错误。故选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可能会引发太平洋洋面的海啸
B. 可有助于缓解伏旱带来的旱情
C. 来临前,作业渔船应迅速回港
D. 来临时应沿台风移动方向逃离
解析:第2题,台风会引发风暴潮,海啸一般由海底地震引起,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12月,而伏旱出现在7、8月,B项错误;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为了保证安全,台风来临前,作业渔船应迅速回港,C项正确;台风来临时,为减少危害,应沿与台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逃离,D项错误。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示意2023年10月16日8时太原市及周边气压状况分布(单位:hPa),图示整个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 km。读图,回答3~4题。
A. 甲 B. 乙 C. 丙 D. 太原
解析:第3题,高压和低压中心空气一般是垂直运动,风力小,排除A、C两项。与太原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风速更大,B项正确,D项错误。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解析:第4题,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太原市受高压控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太原此刻盛行东北风,A项正确。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A. ①地吹偏西风
B. ②地吹偏北风
C. ③地降水最多
D. ④地气压最高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①地吹偏西风;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为晴天,降水少;根据等压线数值可判断,④地气压最低。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甲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前
B. 乙为暖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前
C. 甲为暖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
D. 乙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
解析:第6题,无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主要在冷气团的一侧。甲为冷锋,雨区主要分布于锋线之后;乙为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线之前。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为近地面某天气系统部分要素示意图,虚线AB为低压槽线,①地气温高于②地。据此回答7~8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第7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虚线AB为低压槽线,①地气温高于②地,表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槽线左侧A是冷锋,降雨集中在冷锋锋后③一侧,槽线右侧B是暖锋,降雨集中在暖锋锋前②一侧。因此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②③。故选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近地面气流逆时针辐散
B. 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合
C. 一般多出现于低纬地区
D. 一般多出现于高纬地区
解析: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南半球气旋,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合,B正确,A错误;锋面气旋一般多出现于中纬地区,C、D错误。故选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9~10题。
A. 甲 冷锋 B. 乙 暖锋
C. 丙 冷锋 D. 丁 冷锋
解析:第9题,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中,其中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偏西侧形成冷锋。甲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A项错误;乙位于低压槽且位于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B项正确;丙位于高压中心,不易形成锋面,C项错误;丁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D项错误。故选B项。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晴朗少云 B. 大雨倾盆
C. 沙尘飞扬 D. 寒风刺骨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云,A项正确,B项错误;该处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不会出现沙尘飞扬和寒风刺骨的天气状况,C、D两项错误。故选A项。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2021年11月27日13:00的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回答11~13题。
A. 合肥风力最小
B. 北京雾霾严重
C. 广州吹南风并带来连绵阴雨
D. 南昌可能经历冷锋天气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第11题,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图中广州等压线最稀疏,风力最小,A项错误。图中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利于雾霾消散,B项错误。图中广州北部气压高、南部气压低,应该吹偏北风,C项错误。南昌位于气旋左侧的低压槽附近,附近应该存在冷锋,南昌可能经历冷锋天气,D项正确。故选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偏南风 B. 偏北风
C. 西南风 D. 东风
解析:第12题,图中北京等压线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北京西北是高压,东南是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是由西北指向东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大约45°,因此北京风向是偏北风,B项正确。故选B项。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
B. 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C. 将受气旋控制,出现大风天气
D. 将受准静止锋控制,阴雨连绵
解析:第13题,此时合肥位于低压槽以西,应该是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A项正确,B、C两项错误。江淮准静止锋主要在夏季影响合肥,D项错误。故选A项。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第14题,等压线越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观察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③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受台风影响,出现狂风暴雨,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B. 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C. 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D. 西南风转为东北风
解析:第15题,在北半球,气旋(低压系统)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周边气流呈逆时针辐合,②处在气旋的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当台风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转为东南风。故选C项。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回答16~17题。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北风
解析:第16题,根据等压线数值判断出此处为高空气压分布情况,确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可确定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东北风,A正确。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晴朗 B. 阴雨
C. 高温高压 D. 低温高压
解析:第17题,②点所在地高空处在高气压位置,根据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可以得出其近地面为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B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
答案:(1)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9月9日6时,低气压中心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海域,9月10日6时,低气压中心逼近大陆西南,其锋面已经移至陆域,据此可知,此低气压向东移动,并且低气压中心呈闭合状态,中心数值变小,表明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出C点的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
答案:(2)名称:冷锋。现象:阴雨、刮风、降温。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锯齿状标志及气压中心的移动方向可知,A经历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时风力增大,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会出现阴雨天气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画出图中B处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答案:(3)如下图。
解析:第(3)题,控制B处的天气系统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表现为水平方向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