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学习目标】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透教材河流 湖泊 冰川 自然环境 一、陆地水体类型3.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互关系 具体表现自然环境制约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 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陆地水体影响自然环境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调节 动力 淡水资源 航运 生态服务 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下图为水圈构成图。【问题设计】1. 甲、乙、丙、丁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什么?(区域认知)提示:陆地水体包括陆地淡水和陆地咸水,以陆地淡水为主,则乙水体为陆地淡水,甲水体为陆地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和其他陆地淡水,以冰川为主,则丙水体为冰川,丁水体为地下淡水。2. 推断丙水体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综合思维)提示:由上题可知,丙水体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训练提能】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A. 大气水 B. 沼泽水C. 河水 D. 生物水解析:第1题,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是分布最广。AA. 河水储量大于地下淡水储量B. 土壤水的分布范围比地下淡水广C. 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D. 冰川是人类直接利用的主要水资源解析:第2题,河水储量远小于地下淡水储量;地下淡水的分布范围比土壤水广;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人类直接利用的主要水资源有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C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解析:第3题,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①②正确;冰川水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深层地下淡水埋藏较深,它们目前都较难利用,③④错误。故选A项。AA. 加强水库建设,大量储水B. 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C. 全面实行海水淡化工程D.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解析:第4题,加强水库建设,大量储水,会减少河流下游的流量,还会阻隔鱼类洄游产卵等,破坏生态环境,A项错误。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B项错误。海水淡化技术成本高,不易全面实行,C项错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节约利用水资源,是缓解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现状的合理措施,D项正确。故选D项。D研透教材交换 河流 蓄积 补给 调节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湖泊 相互补给 高于 图1 地下水 图2 4. 河流与冰川、积雪气温 夏季 大 回升 春汛 【微思考】 为什么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提示:黄河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拓展深化】1. 五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2.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四看法”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三看流量高峰期。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四看河流所在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下图为车尔臣河流域月均降水量、径流量及水资源年内分布图。【问题设计】1. 推断车尔臣河2—3月径流量增加的主要补给水源。(综合思维)提示:根据材料“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2—3月(冬末春初),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增加,导致车尔臣河径流量增加。2. 推断4—5月河流径流量保持稳定的可能原因。(综合思维)提示:根据上题分析,车尔臣河冬末春初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而4—5月河流径流量保持稳定,但此时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应与图示信息显示的4—5月降水增加有关。【训练提能】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可以和洞庭湖水、长江水直接相互转化,结合四个选项分析,洞庭湖水、长江水不能直接转化为冰川,海洋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洞庭湖水和长江水,只有雨水、地下水符合条件,故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雨水、地下水。故选B。BA. 丰水期a补给变小,枯水期b补给变大B. 丰水期a补给变小,枯水期b补给变小C. 丰水期a补给变大,枯水期b补给变小D. 丰水期a补给变大,枯水期b补给变大解析:第2题,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会使洞庭湖的面积减小,湖泊能容纳的水量减少,丰水期入湖水量减少,枯水期出湖水量减少,即丰水期a补给变小,枯水期b补给也变小。故选B。B (2025·山东日照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有三种补给类型的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A. 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 ②受气温影响大C. ③水量变化大D. 地下水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方式解析:第3题,①在4、5月份补给量最大,即春季补给量大,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②补给量大,且主要在夏季,我国夏秋季节多雨,应为雨水补给;③补给较稳定,应是地下水补给;从补给量上看,地下水补给不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故选A项。AA. 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B. 该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C. 该河流两次汛期都与气温有关D. 曲线a表示修坝前的流量年变化解析:第4题,在我国,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该河流第一次汛期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大,第二次汛期是因为夏季降水多;曲线a体现了水库“削峰补枯”的作用,应表示修坝后的流量年变化。故选B项。B课时作业(十九) (2025·江西宜春高二月考)图a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其中A、B、C表示这条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图b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图。据此回答1~2题。A. ①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B. A表示地下水C. B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D. C表示大气降水解析:第1题,读图a可知,①曲线所示流量的季节变化大,②曲线所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②曲线所示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作用,故②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A错误。该河位于我国,且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夏汛时河流主要由A补给,故A为大气降水或冰川融水;春汛时河流主要由B补给,故B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补给量稳定,且汛期时C补给量小,故C为地下水,C正确,B、D错误。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①② B. ③④C. ①④ D. ②③解析:第2题,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被砍伐后,暴雨发生时河流流量将增大,水位将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增大,故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起伏都将变大,河流流量峰值和含沙量峰值都将变大。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大气降水 B. 冰川融水C. 积雪融水 D. 湖泊水解析:第3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每年4—6月,该地白天气温回升快,大量积雪快速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大,形成洪峰;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积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变小,洪峰消退。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冰雪融化迅速 B. 昼夜温差大C. 降水变率很大 D. 自然灾害频繁解析: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内部断裂陷落形成的L湖,四周沙山环抱,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为1 261毫米,但湖泊水位常年稳定。下图是L湖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A. 299米 B. 399米C. 499米 D. 599米解析:第5题,L湖湖面海拔为1 100米—1 200米,图示东南侧最高处海拔为1 500米—1 600米,湖面与图示东南侧最高处高差为300米—500米,两者最大高差接近500米,C项正确。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C. 地下水 D. 河流水解析:第6题,材料信息显示,该地位于沙漠内部,降水稀少,图中未显示河流水注入,排除B、D项。周围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冰川,缺乏冰雪融水补给,排除A项。L湖为断裂陷落形成的湖泊,有裂隙与流域外联系,地下水通过裂隙补给湖泊,才保证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情况下,湖面保持稳定状态,C项正确。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回答7~8题。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解析:第7题,湖泊蓄洪时段,入湖径流量大,出湖径流量小。读图可知,①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②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③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④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综上,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第8题,根据图示曲线形态,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一直上升;乙到丙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下降;丙到丁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又开始上升,但丙到丁时段的储水增加量小于乙到丙时段的储水减少量,所以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乙时刻,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读图,回答9~10题。A. 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C. 湖泊水 D. 地下水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黑河的补给水源应该不是大气降水,B项错误;该地区沙漠中的湖泊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而且还分布在河流的下游,黑河不可能靠湖泊水补给,C项错误;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主要补给方式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A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A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与周边地表水性质相似B. 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C. 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D.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沙漠中的湖泊竟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可知,A项错误;该区域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而巴丹吉林沙漠附近有两条明显的深层大断裂,且湖泊水与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所以湖泊水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地下水,不是大气降水,B项错误;地下水补给的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项错误;该区域湖泊水补给水源为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水量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较小,D项正确。故选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2025·辽宁鞍山高二期中)河旁大口井往往在河流附近开挖建设,通常深度为7—8米,口径为8—10米。井坑开挖后,用石块护砌井底及四周井壁。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旁大口井示意图,该大口井井底坐落在基岩之上。据此回答11~12题。A. 大气降水 B. 河流水C. 地下水 D. 泉水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大口井井底坐落在基岩之上,通常深度为7—8米,周边地区的河流水及大气降水下渗后,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形成的潜水(地下水)为该大口井直接提供水源,C正确;大气降水会转化为地下水,为大口井提供水源,但是直接补给的水量较小,A错误;河流水无法直接进入大口井,B错误;泉水为承压水形成的,泉水的地下水源地较深,所以不是该大口井主要的直接补给水源,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增加容蓄水量 B. 防止洪水进入C. 保证人畜安全 D. 方便取水用水解析:第12题,大口井主要为地下水汇入,水位与当地潜水面一致,井壁高出地表不会增加容蓄水量,A错误;井口较黄土台地低,井壁防止洪水进入的作用有限,B错误;大口井井壁高出地表,可以防止人畜失误跌进井中,保证人畜安全,C正确;井壁高不方便取水,D错误。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下图示意新疆阿克苏河和东北地区松花江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据此回答13~14题。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Ⅰ河流在3—5月、7—8月径流量比例增加均较多,说明Ⅰ河流一年当中有两次汛期,分别为春、夏汛,故应为松花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松花江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其中夏季径流量更大,故大气降水补给为最主要补给。Ⅱ河流一年当中主要在6—7月径流量比例增加较多,故应该是阿克苏河,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源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气温回升快 B. 光照强C. 积雪量小 D. 昼长夜短解析: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4—5月松花江的径流量较大,是因为春季升温,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而阿克苏河流域因为冬季积雪量小,春季融水少,故4—5月径流量小,C正确;气温回升快会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加,径流量更大,A错误;阿克苏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4—5月光照强度和昼夜长短情况差别不大,B、D错误。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植生滞留槽”又称“雨水花园”,可以滞留大量雨水。读图,回答15~16题。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解析:第15题,由材料“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可知,“植生滞留槽”对水循环的影响是蒸发增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 加强城市热岛效应B. 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问题C. 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 加快城市地面沉降速度解析:第16题,由材料“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可知,“植生滞留槽”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C正确;“植生滞留槽”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A错误;“植生滞留槽”不是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问题,B错误;“植生滞留槽”使得地下径流增加,可缓解城市地面沉降,D错误。故选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约80千米,宽约33千米,湖水面积2 339平方千米。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4月下旬开始,呼伦湖水位逐渐上升。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答案:(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降雪和蒸发对湖泊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泊水量处于稳定状态。(2)分析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开始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答案:(2)4月下旬(春季)开始,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湖面蒸发量不大,水量损失较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进行合理解释。答案:(3)呼伦湖盐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增减和是不是排水湖。当湖泊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属于淡水湖;当湖泊水量减小,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位高时,湖水停止外排,海拉尔河注入,成为内陆湖,盐分无法排出,湖水含盐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咸水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