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5张PPT)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学习目标】 1.结合图表资料,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原因。研透教材海拔 水热 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 【拓展深化】1. 山地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所示:(1)山体所在纬度——一般来说,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一般来说,海拔越高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垂直带谱变化。(3)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2. 同一自然地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阳坡高于阴坡,这与阳坡热量条件好于同一高度的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地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地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如下图所示:素养提升【图文设景】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问题设计】1. 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山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平原地区差,故山寺桃花盛开时间晚。2. 古诗的描写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思维)提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训练提能】 (2025·山东临沂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段自然地带的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题。A. 天山 B. 阴山C. 秦岭 D. 贺兰山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山地有明显的阳坡和阴坡,大致应呈东西走向。贺兰山大致呈南北走向,D项错误。该山地基带为典型草原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山地最可能为阴山,而天山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气候更干旱,基带应为温带荒漠带,B项正确,A项错误。秦岭为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南坡(阳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阴坡)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项错误。故选B项。A. 阴坡冬季降雪多,水分条件好B. 阴坡基带海拔高,光照条件好C. 阳坡蒸发更旺盛,水分条件差D. 阳坡热量条件好,人类活动多C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该山地阴坡垂直带谱更为丰富。结合上题可知,该山地可能为阴山,其北坡为阴坡,阴坡属于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但西北风寒冷干燥,不会带来大量降雪,A项错误;阴坡和阳坡的基带海拔差异不大,B项错误;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更强,蒸发更旺盛,土壤水分条件更差,垂直带谱较简单,而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垂直带谱较丰富,C项正确;该山地阴、阳坡垂直带谱丰富度的差异主要与自然因素有关,且阴坡的人类活动不一定少,D项错误。故选C项。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3~4题。A. 热带雨林带 B. 落叶阔叶林带C. 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草原带解析:第3题,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麓的自然地带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故选C项。CA. 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B.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C. 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D. 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主要是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故选A项。A研透教材1. 雪线(1)雪线的含义: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是年降水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二、山地雪线与林线气温(热量或纬度)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2. 林线(1)含义: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2)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林线是郁闭森林的分布上限,树种线是树种个体幼苗所能分布的最高海拔,树线则为树高达3 m并具有独立主茎的树团的平均海拔。折多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4 400 m,气温在过去58年(以2017年为基准)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而降水存在微弱的减少趋势。温度是影响高海拔地区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冬夏两季的温度更是影响树线变化的关键因素。某研究团队对折多山北坡的树线交错带进行了样带调查(下图,图中X表示取样地范围,Y表示取样地选择梯度间隔),研究发现:样地建群树种的树高和基径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高海拔区域(4 370 m处)出现了大量毡毛栎叶杜鹃(灌木)。【问题设计】1. 据图说明折多山1997—2007年树线、树种的变化特征。(综合思维)提示:树线及树种线海拔上升;树木种群密度增加。2. 分析折多山树线以上随海拔升高树木基径与树高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综合思维)提示: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树木生长受到限制;高海拔处树龄较小,多为矮小的幼树,低海拔处树龄较大,其树高及基径也相对较大。3. 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折多山2007—2017年树线和树种线未产生变化的原因。(地理实践力)提示:气温:虽然气候变暖,但冬季异常低温,易造成树木的凋亡;降水:降水减少,可能不利于树线的进一步爬升;土壤:山顶冰雪覆盖,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生物:高密度杜鹃灌木阻碍了风对树木种子的扩散。【训练提能】 (2025·北京东城区期末)托木尔峰为我国境内天山山脉最高峰,垂直带谱复杂,在区域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下,冰雪消融量明显增加。下图为“托木尔峰位置及其垂直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第1题,天山北坡受到西风带来的大西洋的水汽的影响,经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且北坡为阴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因此北坡雪线低于南坡,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AA. 雪线高度下降 B. 林线高度上升C. 地下水位下降 D. 山麓洪灾减少解析:第2题,一般情况下,区域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导致雪线高度上升,A错误;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使得土壤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改善,林线升高,B正确;冰川消融量增加,会导致下渗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C错误;冰川消融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可能导致山麓洪灾增加,D错误。故选B。B研透教材地形 岩石 较小 草甸带 三、地方性分异规律3.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成因 地方地形 如华北平原地貌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是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并由此产生水文、土壤、植被、地表物质的分异地方气候 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 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表现 有序性 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 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微思考】 为什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地带为热带雨林带,但实际呈现热带疏林草原景观?提示: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拓展深化】 自然地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总结如下。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态) 成因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态) 成因地形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 高山植被区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产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态) 成因地形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地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态) 成因洋流 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 西部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态) 成因洋流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 昆仑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水的灌溉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现实状态) 成因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无 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东南部 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硬叶林带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素养提升【图文设景】 金秋季节,新疆南部塔里木河流域1 500余万亩的原始胡杨林层林尽染,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黄,美到令人窒息,迎来一年中最佳观赏期。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近九成的胡杨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目前世界原始胡杨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多年来,新疆持续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沿岸生态得以不断恢复,原始胡杨林逐渐“复苏”,大量幼苗破土而出。每年秋季,塔里木河两岸的原始胡杨林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金色的胡杨已经成为新疆独特的旅游名片。【问题设计】1. 指出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区域认知)提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候干旱、降水少。2. 分析塔里木河所在区域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胡杨能在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塔里木河流域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荒漠。胡杨这种高大植被之所以能在塔里木河流域生长,主要是因为塔里木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训练提能】 (2025·山东菏泽质检)某学校张教授在我国辽东半岛野外考察,下图是其绘制的某地东西剖面上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A. 落叶阔叶林 B. 草甸C. 针叶林 D. 灌丛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辽东半岛,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能反映此区域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故选A项。AA. 气温较低 B. 土壤较薄C. 土壤水分较多 D. 光照较少解析:第2题,洼地处生长着草甸而不是乔木的主要原因是洼地易积水,土壤水分较多,C项正确。区域较小,洼地与周边地区气温、土壤厚度、光照条件差异较小,A、B、D项错误。故选C项。C 如图表示世界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情况,实线箭头表示盛行风,虚线箭头表示洋流。据此回答3~4题。A. 土壤 B. 降水 C. 热量 D. 水源解析:第3题,在干旱沙漠区,人们依赖水源发展灌溉,有水源出露的地方,形成绿洲,图中形成绿洲的最主要原因是水源,D项正确;土壤、热量不是绿洲形成的主要因素,A、C项错误;干旱地区降水少,不是主要因素,B项错误。故选D项。DA. 荒漠带全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B. 草原上动物毛少,以适应酷热环境C. 西部海洋沿岸寒冷的洋流是导致森林冬季落叶的原因之一D. 森林中阔叶林冬季基本无叶,以降低蒸腾方式来抵御冬季低温D解析:第4题,图中荒漠带位于温带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降水稀少,A项错误;草原上动物夏季毛少,冬季毛多,以适应环境的季节变化,B项错误;西部海洋沿岸的洋流由纬度较低的海域流向纬度较高的海域,属于暖流,C项错误;森林中阔叶林冬季基本无叶,同时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树木以降低蒸腾的方式来抵御冬季低温,D项正确。故选D项。课时作业(二十四) 下图是甲、乙两山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A. 南坡光照强 B. 北坡光照强C. 南坡降水多 D. 北坡降水多解析:第1题,甲山的半山腰地带,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而形成森林与草地的原因主要在于水分条件的差异,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北坡降水多。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在南半球 B. 在东半球C. 在中低纬度 D. 在大陆西岸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乙山南坡基带海拔高,是阳坡,南坡为阳坡的是北半球;常绿阔叶林是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植被,且东、西半球均有分布。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亚寒带针叶林带D. 高山草原(草甸)带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①处应为针叶林带,结合选项可判断出C项正确。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热量 B. 水分C. 地形 D. 大气环流解析:第4题,自然地带沿a方向更替,由阔叶林带到针叶林带,再到苔原带,即由温带到亚寒带,再到寒带,其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的是热量的变化,故选A项。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025·山东青岛检测)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1982年10月,是撒哈拉以南西非和中非的最高峰,最高海拔为4 070米。下图示意喀麦隆火山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回答5~7题。A. 季雨林带 B. 常绿阔叶林带C. 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硬叶林带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可知,喀麦隆火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基带①为热带雨林带,理论上热带雨林带以上随海拔升高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可判断出②为常绿阔叶林带,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太阳辐射弱 B. 水分条件差C. 热量条件差 D. 土壤发育差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可知,喀麦隆火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海拔2 500米以上的③区域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好,太阳辐射强,A、B、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喀麦隆火山是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1982年10月,因此③区域受火山喷发的影响,火山岩风化时间较短,土壤发育差,无法满足森林生长,D项正确。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受赤道低压控制B. 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C. 受沿岸暖流影响D. 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可知,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垫状点地梅(图1)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弱光合作用,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图2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B. 高山灌木林C. 高山草甸D. 常绿阔叶林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原,其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C项正确。故选C项。C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气温适宜,降水较多B. 地势平坦,坡度较小C. 晴天较多,热量充足D. 土壤肥沃,沙尘较少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需要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弱光合作用,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据此推测在海拔4 900 m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多,适宜垫状植物生长,故该地区盖度最大,A项正确。故选A项。A图1 图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图。读图,回答10~12题。A. 落基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C. 喜马拉雅山脉 D. 安第斯山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第10题,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图中纬度跨度高达60°,主要位于南半球,在山脉西坡有较大面积的荒漠,由此可判断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D项正确;落基山脉位于北半球的北美洲西岸,与图示纬度位置位置不符,A项错误;阿尔卑斯山脉位于北半球的欧洲南部,与图示纬度位置不符,B项错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北半球的亚洲南部,与图示纬度位置不符,C项错误。故选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赤道附近东坡垂直景观数量比西坡多B. 针叶林带的海拔随着纬度增加而升高C. 西坡山麓水平带谱的南北更替以水分变化为基础D. 赤道附近垂直带谱更替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知,赤道附近东坡垂直景观数量与西坡相同,A项错误;针叶林带的海拔随着纬度增加而降低,B项错误;西坡山麓水平带谱的南北更替以热量变化为基础,C项错误;赤道附近垂直带谱更替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D项正确。故选D项。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都受暖流影响B. 都位于沿海附近C. 都处于盛行风带的背风坡D. 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解析:第12题,安第斯山脉西坡受秘鲁寒流影响,东坡没有洋流经过,A项错误;东坡没有位于沿海附近,B项错误;西坡荒漠带处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东坡荒漠带处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C项正确;只有南回归线至30°S之间,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及低纬信风带控制,D项错误。故选C项。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的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甲水热充足,林带上界较高B. 乙深居内陆,基带气候干旱C. 甲光照较强,使冰雪带缺失D. 乙海拔高,森林类型较丰富解析:第13题,甲图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乙图山麓植被为荒漠,应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甲水热更充足。甲的林带上界约为2 500 m,乙的林带上界约为3 100 m,乙的林带上界更高,A错误;乙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居内陆,基带气候干旱,B正确;甲降水较多,阴雨天多,而乙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更强;甲冰雪带缺失主要与山体海拔较低有关,与光照关系不大,C错误;乙海拔高,但森林只有针叶林,森林类型单一,D错误。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河湖面积较大B. 生物能资源丰富C. 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 常见转场畜牧业解析:第14题,乙山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湖面积小,A错误;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因此生物种类和数量少,生物能资源不丰富,B错误;乙山地降水少,不适合发展需水量大的水稻种植业,C错误;西北地区高大山体,山麓和山腰地带牧草较多,常见转场畜牧业,冬季牧场在低海拔地区,夏季牧场在高海拔地区,D正确。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025·河南信阳高二期末)祁连山区南坡的优势树种为青海云杉,但历史上云杉林被破坏严重。为尽快恢复生态,林业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南坡大量种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极低。后来先种植祁连圆柏,再在圆柏林中种植云杉,则大幅提高了其存活率。下表为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的生长特性。据此回答15~17题。树种 适宜海拔 最大植株高度 习性青海云杉 温带1 600—3 800 m <23 m 15岁以下幼树喜阴,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生长缓慢,耐寒忌涝,耐旱耐瘠薄,喜中性土壤祁连圆柏 温带2 600—4 000 m <12 m 适应性强,喜阳忌阴,喜冷耐旱,生长速度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地方性分异规律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解析:第15题,云杉林在祁连山南坡低海拔地段混交林中生长更好,是因为在圆柏的遮蔽下有树荫,云杉幼树喜阴,更适合生长,因此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C. 水分条件 D. 土壤条件解析:第1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在圆柏的遮蔽下有树荫,云杉幼树喜阴,更适合生长,圆柏改变了光照条件,B正确;种植圆柏对改变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影响较小,A、C、D错误。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保持云杉圆柏混交林不变B. 向单一的青海云杉林演变C. 向单一的祁连圆柏林演变D. 向复杂的落叶阔叶林演变解析:第17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云杉最高植株高度约是圆柏的两倍,云杉15—30岁顶部喜阳、侧面喜阴,30岁以上喜阳,可以推测未来云杉植株高度会大大高于圆柏,圆柏光照条件受到了限制,由此喜阳忌阴的圆柏生长缓慢甚至消亡。故B正确,A、C、D错误。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 (2025·广东江门高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 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形成的倒木圈,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a)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图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答案:(1)针状叶片是为了适应低温,保持体内水分;塔形树冠有利于积雪滑落,防止压断树木;当地气候寒冷,有冻土,根系多横向生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泰加林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上,由于冻土层不利于树木生长,而表层土壤养分和水分比深层的冻土更丰富,加之泰加林树木高大,根系发达,因此泰加林根系多横向生长;为了适应低温,保持水分,叶片缩小成针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冬季降雪多,为避免积雪过多,树冠呈塔形,有利于积雪滑落,防止压断树木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分析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的南界明显偏南的原因。答案:(2)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两侧)低;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冷空气堆积,气温更低。解析:第(2)题,我国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气温较同纬度两侧低;大兴安岭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冬季冷空气堆积,温度更低,更适合泰加林生长。因此泰加林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界明显偏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答案:(3)倒木圈被清理后,地表裸露,地温比有树木覆盖时偏高,导致冻土融化,地面沉降(塌陷),形成洼地并积水成小池塘,夏季降水汇入小池塘,带来更多热量,导致更大范围冻土融化,小池塘不断扩大加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倒木圈被清理后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比热容减小,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升高,冻土融化,地面沉降形成洼地并积水成小池塘;夏季降水较多,使小池塘周围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因此水向周围传递热量,导致更大范围冻土融化,小池塘不断增大加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