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昔日的辉煌古代中国,是众多国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光彩夺目。如今的强盛屈辱的时刻追寻历史—屈辱的过去从1840年鸦片战争来,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仅战争赔款就从中国掠走白银13亿两以上,还霸占了中国国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60多万平方公里归俄国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赔款400万两白银给英国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赔款800万两白银给法国1887年,《中葡通商条约》割让澳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袁世凯复辟国共合作破裂9.18事变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追寻历史—屈辱的过去1916年袁世凯复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925年孙中山病逝,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开始反共1931年9.18事变,日寇侵略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全面侵华1912年清王朝覆灭后,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追寻历史2—星火燎原一支红色军队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共产党建立了第一支武装队伍1936年,西安事变,两党合作共同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1945年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后来国民党撕毁协定,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迎来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追寻历史2—星火燎原一支红色军队给中国人民带来希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了解背景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外交部回应七国集团和欧盟外长涉台声明: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大地上耀武扬威、为所欲为的世界,今天的中国,也不是100多年前,任人欺负、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陆军远火系统射程可覆盖台湾全岛,我们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打哪里就可以打哪里。开幕词在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来了!”这鼓舞人心的话语响彻寰宇。开场白:标题、时间、称谓正 文: 开头、主体、结尾结束语:简短有力,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观点:鲜明态度明确、目的性强,结构: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句式:多用判断句和表示强调性的语句或句式标题时间称谓标题时间称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诸位先生代表们整体感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读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场白结束语主体(1、2)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3、4)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5—8)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当下面临的问题,民族独立与发展的策略(9—11)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12—16)纪念人民英雄祝贺革命的胜利、国家的成立、大会的召开思考:中国人民中在哪些地方站起来了?①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②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④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三座大山: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研读全文把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内容代表们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议案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职权决议内容之一制定《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明确指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决议内容之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主 席:毛泽东副主席:朱 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 澜高 岗决议内容之三决定公元纪年首都、国旗、国徽、国歌出席政协会议的部分女代表前排左起为何香凝、宋庆龄、邓颖超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也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作用题目的改动这篇讲话就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的开幕词,后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要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深刻内涵历史层面中国人民从此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现实层面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情感层面中国人民从屈辱的被压迫者成为有尊严的国家主人,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毅与自尊,胜利与自豪。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意义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表达效果“站起来”一词语言直白,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成就,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获得了独立、民主、自由的新生活。文章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自豪喜悦自信昂扬激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自强不懈奋斗一百多年来,我们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屈不挠,勇敢自强,只为国家独立自主。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会富起来,强起来。勤劳善良,历史悠远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通用性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勤劳善良是这个民族内化的优秀品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1.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1)清晰的民族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2)清醒的历史观、人民观。人民是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选历史的真正动力。"文章中,毛泽东讲的最多的是"人民"二字。"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我们建立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鉴赏形象,体会伟大品格(3)长远的大局观、发展观。文化建设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为在旧中国,人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程度偏低,这就给未来新中国各方面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开展起来,而且是愈快愈好。同时。文化建设搞好了,也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的文明水平,"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知道我们从哪里走来《光明与黑暗》崔卫平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标题称谓正文用会议名称作标题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 “朋友们”、“各位代表”等宣布开幕之类的话结尾开头主体“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简短有力,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行文明快流畅评议坚定有力,充满热情给中学生区运会写开幕词,你作为任意身份学生代表教师代表裁判代表校长代表领导代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