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音乐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歌集锦——中国篇》知识清单一、填空题1. 《茉莉花》是一首具有_______风格的民歌,其发源地是_______。2. 《赶牲灵》是一首_______民歌,它的演唱形式是_______。3. 《拼命号子》是_______地区的号子类民歌,号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4. 《小山羊》是一首_______民歌,其旋律特点是_______。5. 《阿玛嘞火》是_______族民歌,“阿玛嘞火”在该民族语言中的含义是_______。6. 《森吉德玛》是一首_______民歌,歌曲表达了_______的情感。7. 《阿里郎》是_______族民歌,它是该民族具有代表性的_______歌曲。8.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五个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茉莉花》歌词以_______为主题,通过对其的赞美,表达了_______。10. 《赶牲灵》中“牲灵”指的是_______,歌曲反映了_______的生活场景。11. 号子的音乐特点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12. 《小山羊》歌词主要围绕_______展开,展现了当地_______的生活画面。13. 《阿玛嘞火》旋律具有_______特点,节奏上_______。14. 《森吉德玛》旋律优美抒情,采用了_______的创作手法,增强了音乐的_______。15. 《阿里郎》的旋律音程跨度_______,节奏_______,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16. 信天游是_______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特点是_______。17. 侗族大歌是_______族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其演唱场合一般是_______。18. 囊玛是_______族的古典歌舞,其音乐结构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19. 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 《茉莉花》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被改编成多种_______和_______形式进行演绎。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茉莉花》的音乐特点。2. 《赶牲灵》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体现当地生活特色的?3. 号子在劳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以《拼命号子》为例说明。4. 分析《小山羊》的旋律与歌词是如何紧密结合来表现歌曲主题的。5. 简述《阿玛嘞火》所表达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6. 《森吉德玛》的旋律发展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7. 《阿里郎》在朝鲜族音乐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8.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有什么区别?9. 信天游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10. 侗族大歌为什么被誉为“天籁之音”?11. 囊玛的舞蹈特点是什么?它与音乐是如何配合的?12. 民歌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什么重要意义?13. 除了本单元学习的民歌,你还知道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请列举两首并简要介绍。14. 现代音乐中常常融入民歌元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请举例说明。15. 请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国民歌。三、答案(一)填空题答案1. 江苏江苏2. 陕北独唱3. 四川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劳动热情4. 云南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5. 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祝福6. 蒙古族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 朝鲜民谣8. 宫商角徵羽9. 茉莉花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10. 牲口(骡、马等)赶脚人赶牲口运输货物11. 节奏性强歌词简单一领众和12. 小山羊儿童与动物和谐相处13. 热情奔放富有动感14. 重复、变化感染力15. 较大较为规整16. 陕北两句一段,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押韵上口17. 侗节日、庆典、招待贵客等场合18. 藏引子歌曲舞曲19. 口头传唱文字记录音乐传承活动20. 音乐艺术表演(二)简答题答案1. 《茉莉花》的音乐特点:旋律婉转、细腻、优美,具有江南水乡音乐的典型特征,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起伏较小,给人以柔和、流畅之感;节奏平稳、舒缓,节拍多为2/4拍,韵律感强;歌词含蓄、委婉,借茉莉花表达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歌词语言具有江南地方特色。2. 《赶牲灵》的歌词特点及对当地生活特色的体现:歌词特点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方言特色,采用比兴手法,两句一段,上句起兴,下句叙事抒情。如“走头头的骡子哟三盏盏的灯,戴上了铜铃哟哇哇的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赶牲灵队伍的形象。体现当地生活特色方面,通过歌词中“赶牲灵”这一行为,反映了陕北地区过去以牲口运输为重要交通和贸易方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赶脚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当地独特的地域风情。3. 号子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及以《拼命号子》为例的说明:号子在劳动中的重要作用有统一劳动节奏,使劳动者动作协调一致,提高劳动效率;鼓舞劳动热情,缓解劳动疲劳,增强劳动者的信心和力量;协调劳动动作,避免因动作不一致而产生危险。在《拼命号子》中,当人们在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抬重物时,领唱者喊出的号子节奏鲜明有力,众人附和的节奏与之紧密配合,大家随着号子的节奏同时发力,整齐地抬起和移动重物,既保证了劳动的顺利进行,又激发了劳动者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4. 《小山羊》旋律与歌词结合对歌曲主题的表现: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多采用级进和小跳进,音符之间的连接自然流畅,如同山间潺潺的溪流,给人轻松愉悦之感,与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和歌曲欢快的氛围相契合。歌词围绕小山羊展开,简单质朴,如“小山羊呀小山羊,你真可爱呀真可爱”,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儿童对小山羊的喜爱之情。旋律的轻快与歌词的纯真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儿童与小山羊和谐相处、天真烂漫的生活画面,突出了歌曲对童真和美好自然生活的赞美主题。5. 《阿玛嘞火》所表达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从文化内涵上,“阿玛嘞火”这一独特的表达是彝族文化的符号之一,体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歌曲旋律和节奏具有鲜明的彝族音乐特色,如旋律中常出现的独特音程和富有动感的节奏,展现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6. 《森吉德玛》的旋律发展手法及举例:旋律发展手法有重复和变化。重复方面,如歌曲中一些主题乐句会多次重复出现,加深听众对旋律的印象,强化歌曲的情感表达,像“5612|3216|5---|”这一旋律片段在不同段落有重复。变化方面,通过节奏变化、音高变化等对主题旋律进行发展,比如将原来节奏较为舒缓的旋律,在某一段落加快节奏,增强音乐的紧张感和动力;或者将旋律中的个别音升高或降低,使音乐产生色彩变化,如“5612|3216|5---|”变为“5623|4326|5---|”,音高的变化带来了音乐情绪的微妙改变。7. 《阿里郎》在朝鲜族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被誉为朝鲜族的“民族之歌”,在朝鲜族音乐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承载着朝鲜族的历史、文化、情感和价值观,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通过传唱《阿里郎》,可以传承和弘扬朝鲜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也是朝鲜族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朝鲜族的音乐文化和民族特色。8.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区别: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构成,其特点是音域相对较窄,旋律简洁、质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音乐色彩较为单纯、柔和,如《茉莉花》就是典型的五声调式作品。七声调式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偏音,根据偏音的不同分为清乐七声调式(加清角和变宫)、雅乐七声调式(加变徵和变宫)、燕乐七声调式(加清角和闰),七声调式音域相对较宽,旋律更加丰富、复杂,音乐表现力更强,能表达更细腻多样的情感,如一些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可能会采用七声调式。9. 信天游的音乐风格及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音乐风格高亢嘹亮、自由奔放、节奏舒展,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以《赶牲灵》为例,旋律起伏较大,音程跨度宽广,常常出现四度、五度甚至更大的跳进,如“走头头的骡子哟三盏盏的灯”中,从“走”到“骡”的旋律进行就是一个大跳,这种大跳使得歌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体现出陕北人民豪爽、质朴的性格特点。节奏上比较自由,常常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进行伸缩,不受严格的节拍限制,适应了赶脚人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自由行走、歌唱的生活状态。歌词具有即兴性和生活性,多反映陕北地区的劳动、爱情、生活等内容。10. 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原因: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其和声效果丰富、和谐美妙,各声部之间相互交织、呼应,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织体,仿佛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相互融合,给人以纯净、自然之感,如同天籁。演唱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对自然、生活、爱情、历史等的赞美和叙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歌声中传递出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质朴而真挚的情感表达也增添了其音乐的魅力。而且演唱场合通常在节日、庆典等欢乐时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情,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价值使其被誉为“天籁之音”。11. 囊玛的舞蹈特点及与音乐的配合:舞蹈特点是动作优美、典雅,节奏明快,舞蹈动作多以脚步的灵活移动和身体的轻柔扭动为主,手部动作也较为丰富,常常配合身体的韵律做出各种优美的姿态。音乐结构分为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引子部分节奏自由,旋律悠扬,为舞蹈的开始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舞者随着引子的音乐,以缓慢、轻柔的动作出场;歌曲部分旋律优美,节奏相对平稳,舞蹈动作与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紧密配合,舞者通过身体的起伏、旋转等动作来诠释音乐的情感;舞曲部分节奏加快,气氛热烈,舞蹈动作也变得更加活泼、欢快,舞者以快速的脚步移动和大幅度的身体摆动,将舞蹈推向高潮,音乐与舞蹈相互呼应,共同展现出囊玛独特的艺术魅力。12. 民歌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生活、习俗、信仰等方面的信息,如《阿玛嘞火》反映了彝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情感,通过民歌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过去的生活状态和发展历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歌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民族性格,如信天游体现了陕北人民豪爽质朴的性格,传承民歌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魅力,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都展现了民族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现代音乐常常从民歌中汲取灵感。13. 除本单元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及介绍:《康定情歌》,四川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活泼明快,歌词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等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康定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旋律舒展、优美,具有鲜明的山东民间音乐风格,歌词赞美了沂蒙山的秀丽风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中“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风光”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唱。14. 现代音乐融入民歌元素的好处及举例:好处是丰富现代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使现代音乐更具文化底蕴,如一些流行歌曲融入民歌旋律或歌词元素,能让歌曲更具特色,像周杰伦的《青花瓷》融入了江南民歌的一些音乐元素,使歌曲既有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尚感,又有传统文化的韵味。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歌文化,通过现代音乐的传播渠道,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民歌,如凤凰传奇的一些歌曲中融入了少数民族民歌元素,扩大了民歌的受众群体。促进音乐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不同音乐元素的融合可以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风格,为民乐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15. 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国民歌的方法:加强教育传承,将民歌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认知,如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民歌欣赏和演唱的内容。利用现代媒体传播,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制作和播放有关民歌的节目、纪录片、音乐视频等,提高民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一些电视台的民歌演唱比赛节目。鼓励民歌创作创新,在保留民歌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音乐元素进行改编和创作,使民歌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如一些新民乐作品。保护民歌传承人,对掌握民歌演唱、演奏技巧的民间艺人给予支持和保护,为他们提供传承和展示的平台,如举办民歌传承活动,让他们将民歌技艺传授给更多人。开展民歌文化活动,举办民歌节、民歌演唱会、民歌研讨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民歌文化氛围,促进民歌的交流和传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