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练习(能力提升)(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包含着许多生态智慧,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以下蕴含生态智慧的有(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③竭泽而渔、焚薮而田④亲仁善邻,国之宝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下列选项与上述句子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杀鸡取卵,竭泽而渔D.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观点与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观点 核心思想理念①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重民本②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仁爱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了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的价值准则 守诚信④ 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崇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核心思想理念。( )A.尚和合、求大同B.守诚信、崇正义C.讲仁爱、重民本D.知廉耻、懂荣辱5.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①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等时代精神②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竞争意识③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中华人文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中这样说:“我首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段话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A.多边合作,共同发展B.亚非结盟,维护和平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D.互相尊重,和平共处7.在景观中常能看到变形表意的汉字,其往往通过增减或改变汉字的部分笔画来表达某种寓意。如泰山上有一块摩崖刻石,刻着清朝光绪年间刘廷桂书写的“虫二”二字,是“风月”二字的变形,“虫”字由“风”字的繁体“風”省去声符“凡”而来,“二”字省掉了“月”字的外边轮廓,寓意“风月无边”。景观汉字( )①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②说明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③说明文艺作品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④体现了道法自然、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漫画《身教》具有的现实意义是( )身教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③有利于交流和沟通,化解一切矛盾④我们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刘玲琍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之一,她用爱心和坚守点亮特殊孩子心灵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这启示我们( )①积极向上,快速实现青春梦想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③向榜样学习,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④战胜所有困难,不断完善自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传统美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发挥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 )①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全部②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③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中华传统美德对我们当代青年做人做事有着深刻的启迪,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启示我们要有爱国情怀。下列古语能体现爱国情怀的有(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时期的梦想付诸现实,是很幸福的。”矢志筑牢祖国“海防长城”的杰出科学家刘永坦在数十载科研生涯中,带领团队爬坡过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领跑世界,并成功实现工程应用。耄耋之年,他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为推进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发光发热。刘永坦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①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②守诚信、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③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下列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我们应该弘扬的中华人文精神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④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上述“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 )①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②植根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感人的时代精神③熔铸了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蕴含丰富道德资源④说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首屈一指,最为优秀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分)1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大同”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如“和谐”:大同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和而不同”,即在不同中寻找相同,尊重差异,实现和谐共处。如“仁爱”:大同思想提倡仁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同思想认为个人应该积极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同时也要治理好家庭、国家和社会,实现天下太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光辉,请你谈谈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价值。(10分)16.(18分)道德与法治课前,同学们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搜集了几则材料。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材料一中的四句古语分别体现了什么核心思想理念?(8分)材料二 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之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说一说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如何践行“守诚信”这一核心思想理念的。(10分)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作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人喜爱。(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生活理念?这一生活理念有什么意义?(10分)材料二 2024年1月4日,“中国网事·感动2023”十大年度网络人物揭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置身平凡却满怀热忱,在寒冬时节带来温润人心的力量。 一个善念能坚持多久?王忠祥的回答是近20年,退休后,他到120多所中小学校讲述红色故事,为4 000多个孩子校准人生航向;山村教师杨红军的回答是近40年,他坚守三尺台,燃灯于山林,托举起每个孩子的梦想;“义务理发师”贾潮江的回答是60年,从年少到白头,数十年如一日,他始终葆有赤诚奉献之心。(2)材料二中的人物事迹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6分)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意思是取用资源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符合题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符合题意;“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比喻只顾眼前利益,无止境地索取,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不符合题意;“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思是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是国家重要的策略,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题干材料体现了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B项体现了保护自然的理念,符合题意;A项体现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违背了保护自然的要求;D项是遵守规则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3.【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重民本,①对应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体现讲仁爱,②对应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了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守诚信,③对应正确;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体现了崇正义,④对应正确。故选C项。4.【答案】A【解析】“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5.【答案】D【解析】①②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科技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生命中恒常的智慧,而不是时代精神;③④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正确。故选D项。6.【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属于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且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7.【答案】A【解析】文艺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③错误;道法自然是思想理念的内容,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属于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题干材料未体现,④排除;①②正确。故选A项。8.【答案】A【解析】分析漫画可知,培育家庭文化、传承好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①②正确;“一切”的说法绝对,③错误;④是做法,不是意义,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9.【答案】C【解析】“快速”的说法不符合实际,①错误;“所有”的说法绝对,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项。10.【答案】D【解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①错误,④正确;②③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正确。故选D项。11.【答案】A【解析】①意思是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体现了爱国情怀,符合题意;②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体现了爱国情怀,符合题意;③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如梨花争相开放,与爱国无关,不符合题意;④意思是向东望着故乡家园,路途是那么遥远,而我已老态龙钟,却仍在他乡作客,不觉涔涔泪下,双袖总拭不净,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12.【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刘永坦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①④正确;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3.【答案】D【解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传统美德,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14.【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温良恭俭让”熔铸了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蕴含丰富道德资源,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①③正确;“温良恭俭让”属于中华传统美德,不是时代精神,②错误;“首屈一指,最为优秀”的说法绝对,④错误。故选A项。15.【答案】①有利于个人塑造良好的品格,形成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②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解析】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的价值,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6.(1)【答案】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解析】第(1)问,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分析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体现讲仁爱;“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意思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重民本;“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强调法治的公正,体现崇正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大道施行时,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体现求大同。(2)【答案】①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②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③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如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答应的事要做到等。④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指出并与之作斗争。【解析】第(2)问,考查如何守诚信,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中具体的做法回答即可。17.(1)【答案】生活理念: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意义: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解析】第(1)问,考查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材料一中“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意义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2)【答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解析】第(2)问,考查榜样人物体现的优秀品质。分析材料二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从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角度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