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今年是“五四宪法”诞生70周年,以下是它的诞生过程:1954年1月至3月,在毛泽东主持下,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拟定宪法初稿;经五百多名高级干部和全国八千多人讨论后形成了宪法草案,并于6月14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向全民征求意见,共征得118万条;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的诞生过程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②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漫画启示我们(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②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刑事责任③宪法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其相应职权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3. 以下是某校发布的学校新闻周报中,时政快报栏目中的部分内容:时政快报(一):2025年1月22日起实施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指出,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时政快报(二):2025年1月22日起实施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上时政快报的部分内容体现了( )①党始终把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发展放在国家发展的中心位置②党对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领导,引领发展方向③党和国家通过制定规划,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乡村和教育领域④国家乡村振兴和教育发展与党的领导并无直接关联,各自发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4. 八年级(2)班学生利用 DeepSeek编写了一首有关“宪法”的诗句:宪法权威如泰山,法治根基稳如山。权利义务得保障,自由平等绽光芒。权力运行循轨道,公正廉洁不偏航,宪法精神心中守,法治中国绽辉煌。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宪法权威如泰山”表明宪法的地位不可动摇,具有无上权威B. “权利义务得保障”说明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C. “权力运行循轨道”说明宪法能保障权力运行,杜绝违法乱纪D. “宪法精神心中守”有助于公民领悟宪法内涵,完善宪法内容5.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以下几则新闻。下列对新闻的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时政 解读① 2025年2月2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 2025年是AI落地元年,智能体正在加速驶入爆发时代,建议归纳AI技术引发的侵权问题并写入宪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规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③ 2月1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2025年畜牧兽医工作部署会议,要求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和私屠滥宰行为。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符合宪法基本原则。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制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宪法是该条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随着全国两会的相继召开,不少同学们也关注着这场“春天的盛会”,以下是某校八年级(1)班课堂上的讨论场景:以下话语能够为老师总结发言续写的是( )A. 保障了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权利的实现B. 体现公民行使文化权利C.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D. 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7. 下表中北京市2024年实施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与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一致的是序号 民生实事项目 公民基本权利① 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 受教育权② 举办戏曲、话剧、音乐会等各类演艺活动4万场。 政治自由③ 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促进4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 劳动权④ 新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0个和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40个。 物质帮助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 以下是一些近期发生的新闻,这些新闻与所涉及的公民基本义务连线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9. 从权利、义务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B. 战士小李在边境执行巡逻任务C. 失去劳动能力的老李每月能领到300元的低保补助D. 小张同学因成绩优异、品德良好,荣获“市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10. 2024年9月,初中生小风参加了徐某组织的社区团购,所购商品到货后发现实物与承诺不符,随后去找徐某协商退货退款,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小风决定就买到的实物与承诺不符、协商退货退款遭到拒绝一事咨询自己当律师的叔叔,叔叔建议小风可以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小风叔叔建议的维权方式可能是( )①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②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③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④到当地公安机关控告或者举报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70分。11. 下面是济宁市“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通告”(节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谋划我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政府确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征集时间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1月11日止。 二、征集范围 征集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养老托幼、医疗卫生、交通出行、便民服务、城乡宜居、文体生活、帮困助残、社会保障、食药安全、公共安全、法律援助以及其他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领域。 …… 四、征集方式 (一)网络征集。手机用户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移动端征集界面,规范填写意见建议。 (二)电子邮件。填写《济宁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表》(见附件),发送至邮箱:jnmsss@,邮件主题请注明“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 (三)信函邮寄。来信请寄济宁市任城区红星中路13号济宁市人民政府1366房间,市政府督查室收,邮政编码:272000。信封请注明“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字样,并规范完整填写您的地址、姓名和联系电话。 ……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22日(1)更好谋划我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什么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领域,济宁市人民政府为什么要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12.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任城区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努力学习宪法,争当宪法卫士”的专题学习活动。【实践走访】同学们走访了一些国家机构,发现任城区许多国家机关都包含“人民”二字。如“任城区人民政府”“任城区人民法院”“任城区人民检察院”等。(1)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包含“人民”二字?【摘抄法律】在学法过程中,同学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摘选了如表法律条文。序号 法律条文①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③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2)上述法律条文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____。(填写序号,3分)(3)上述相应的法律条文,是如何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13.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初二年级开展“知宪法于心,守法律于行”的主题宣传周活动。【手抄报评选】以下是同学们提交的部分作品:(1)以上图文搭配正确的是____。(只填序号)不正确的是____。(只填序号)图文搭配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展板展示】6岁时,我走进学校的大门,享有了宪法赋予我受教育的权利;18岁我成年了,享有宪法赋予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大学毕业后,我走上工作岗位,享有了宪法赋予我劳动的权利;年老以后,我可以享有宪法赋予的物质帮助权。(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观看展板的感悟。14 如今,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普遍增强,一些家庭选择将可视门铃等高科技产品作为“家庭门卫”。然而,一方的“安心”却可能带来另一方的“闹心”。某小区02室业主出于安全考虑,计划在自己家入户门上安装一款可视门铃,该款可视门铃具有摄像存储功能,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但01室入户门与02室入户门相隔距离120厘米左右,摄像头监控范围不仅包括01室人员进出入户门前的走道区域,一旦01室业主打开入户门,家中客厅情况也会一览无余。法律链接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六条处理个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一)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录)(1)运用所学,你认为02室业主可不可以安装可视门铃 请说明理由。01室业主发现02室业主安装了可视门铃,非常生气,直接将对门的可视门铃损毁,导致两家产生激烈冲突。(2)结合所学,说明01室业主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70分。【11题答案】【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谋划民生实事项目指明方向,提供思想引领,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需求。②深入贯彻这些会议精神,有利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③这些会议精神能为济宁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谋划提供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保障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征集意见能使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民生政策,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③公民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有利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2题答案】【答案】(1)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人民服务,所以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包含“人民”二字。(2)①③④ (3)①法律条文①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体现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法律条文③规定宪法修改的程序,体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法律条文④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13题答案】【答案】(1)图文搭配正确的是:①③;图文搭配不正确的是:②;理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其行使审判权,并非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②宪法赋予我们广泛的权利,保障我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利。③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尊严,自觉遵守宪法,积极践行宪法精神。【14题答案】【答案】(1)我认为可视门铃可以安装,但需要征得邻居的同意,考虑到安装角度等相关问题。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认为不可安装,安装可视门铃会侵犯邻居的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2)示例:01室业主的正确做法是在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依法维权,可以找到邻居进行和解,表达合理诉求;可以找居委会等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诉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