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版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新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已积累一定道德与法治学科基础,对人际交往、社会规则等内容有初步认知。随着生活范围拓展与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度和思考深度增强,为新知识学习创造条件。但个体差异显著,部分学生在知识理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困难,且学科需记忆内容多,部分学生缺乏有效学习方法,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兴趣、态度和能力的差异导致两极分化初显,教学中需兼顾个体差异,用多元方法激发兴趣、提升能力,缩小差距。
二、教材分析
2025年新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新课标编写,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聚焦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培养。
1.内容架构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包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健康成长”“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课目,从认识社会生活、人的社会化、网络影响等维度,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本质,提升社会参与意识,适应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秩序(第二单元):以“遵守社会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提升法治素养”为内容,涵盖规则维护、道德践行、法治意识树立,构建社会秩序维护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规则与法治观念。
勇担社会责任(第三单元):围绕“积极奉献社会”等,从社会责任担当、奉献实践等方面,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引导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培养奉献精神。
维护国家利益(第四单元):通过“国家利益至上”“强军才能国安”“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结合国防、国家安全等内容,增强学生国家认同与安全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2.编写特点
贴近生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案例为素材,如校园规则、网络生活实例,让知识可感可知,降低理解难度,提升学习代入感。
素养导向:围绕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编排内容,通过单元思考与行动、实践活动,推动知识向素养转化,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
体系清晰:“单元—课—框”结构搭配单元思考与行动,知识逻辑与实践应用衔接紧密,既便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又能引导学以致用,强化知识迁移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版课标制定)
1. 政治认同
通过国家利益、国防建设等内容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增强国家认同感与自豪感,坚定爱国信念,树立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形成正确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在生活中自觉践行道德准则,提升道德实践能力。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理解法律作用与地位,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正确权利义务观,做到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健全人格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积极人生态度、坚强意志与良好心理素质,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责任意识
让学生明确家庭、学校、社会与国家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奉献与担当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教学措施
1. 议题式教学
围绕教材重点,如“网络利弊权衡”“公平正义践行” 等设计思辨议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引导在交流中深化知识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案例、模拟等多元情境,如模拟交通规则遵守场景、法庭辩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道德与法治内涵,增强教学直观性与趣味性,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
依据学习能力、性格等合理分组,布置社会调查、主题演讲等任务。促进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提升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
多元评价体系
融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课堂表现、作业、实践活动;终结性评价以考试为主,兼顾综合表现。全面客观评价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与学生改进提供依据,激发学习动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措施
1 9.2 - 9.6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认识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形式,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列举参与社会生活的经历 第二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理解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明确社会角色与责任的关联,分享不同社会角色体验 案例分析(展示社区、校园等社会生活场景)、小组讨论(交流参与社会活动的感受)
2 9.9 - 9.13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第一框 人的社会化: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举例说明社会化的表现 第二框 养成亲社会行为: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讨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制定亲社会行为实践计划 情境模拟(模拟社会化关键场景,如初次社交、职场适应 )、小组合作(设计亲社会行为宣传海报 )
3 9.16 - 9.20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梳理网络对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辩证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列举网络创新应用案例 第二框 营造清朗空间:学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探讨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方法,开展“文明上网”倡议活动 数据分析(呈现网络发展数据、网络问题统计 )、辩论会(围绕“网络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辩论 )
4 9.23 - 9.27 第一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元知识梳理:构建“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框架,梳理社会生活、社会化、网络生活等核心要点 单元测试:考查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涵盖选择、简答、材料分析等题型 试卷讲评:分析错题原因,强化薄弱知识,总结解题方法与思路 思维导图(师生共同绘制单元知识导图 )、针对性辅导(对薄弱学生一对一讲解 )
5 9.23 - 9.27 第一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元知识梳理:构建“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框架,梳理社会生活、社会化、网络生活等核心要点 单元测试:考查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涵盖选择、简答、材料分析等题型 试卷讲评:分析错题原因,强化薄弱知识,总结解题方法与思路 思维导图(师生共同绘制单元知识导图 )、针对性辅导(对薄弱学生一对一讲解 )
6 9.30 - 10.6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一框 维护秩序靠规则: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识别不同类型的社会规则,分析规则对维护秩序的作用 第二框 遵守规则:探讨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区分他律与自律,分享遵守/违反规则的经历及后果 情境体验(设置秩序混乱与有序场景对比,如食堂排队 )、案例分析(列举交通规则、校规等遵守/违反案例 )
8 10.7 - 10.11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文明有礼:阐释文明有礼的内涵与价值,模拟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分析文明有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第二框 诚实守信:理解诚信的意义,分享诚信或失信故事,讨论践行诚信的方法与挑战 角色扮演(模拟社交、职场等礼仪场景 )、故事分享会(讲述诚信典型事例与反面案例 )
9 10.14 - 10.18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三框 友善待人:体会友善的力量,探讨友善待人的表现与方法,分析友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第一框 树立法治意识:认识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治意识的内涵,分析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与途径 小组讨论(列举友善与不友善行为,分析影响 )、法治案例解读(通过案例讲解法律原则、权利义务 )
10 10.21 - 10.25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第二框 学会依法办事:学习依法办事的要求与流程,模拟依法维权情境,探讨青少年依法办事的实践路径 第二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元知识整合:梳理社会规则、道德、法治等知识关联,构建维护社会秩序知识体系 单元测试:全面考查知识掌握与应用,注重法治案例分析、道德行为判断等 试卷讲评:总结共性问题,强化法治思维与道德实践能力,提出改进建议 模拟法庭(选取校园、生活法律案例,学生角色扮演 )、知识竞赛(围绕单元知识设题抢答 )
11 10.28 - 11.1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框 社会责任我担当: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分析不同角色的社会责任,探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与代价 第二框 奉献社会我践行:学习奉献社会的途径与方法,分享志愿者服务经历,制定奉献社会实践计划 人物访谈(邀请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分享责任担当故事 )、实践规划(小组设计社区服务、校园公益活动方案 )
12 11.4 - 11.8 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元知识回顾:梳理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等核心要点,明确责任担当与社会奉献的关联 单元测试:考查责任认知、奉献实践理解,设置案例分析、实践方案设计等题型 试卷讲评:分析答题问题,强化责任意识与实践思路,指导实践计划完善 小组互评(实践方案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经验交流(分享测试答题心得与责任实践感悟 )
13 11.11 - 11.15 期中复习 知识系统梳理:整合前两单元知识,构建“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责任”知识网络,强化知识关联与体系化理解 综合练习:进行模拟期中测试,涵盖选择、简答、材料分析、实践探究等题型,提升知识应用与应试能力 错题精讲:针对练习错题,剖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强化薄弱知识板块 专题复习课(分模块讲解重点、难点、易考点 )、个性化复习(学生自主整理错题,针对性强化 )
14 11.18 - 11.22 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 组织考试:严格按照考试规范,进行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全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与素养发展 试卷分析:统计答题数据,分析整体情况,明确优势与薄弱环节 集中讲评:分类讲解错题,强化知识理解与应用,指导学习方法与答题技巧优化 数据分析反馈(向学生反馈个人答题情况与班级整体表现 )、个别辅导(对薄弱学生一对一答疑、指导 )
15 11.25 - 11.29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一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与重要性,分析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列举维护国家利益的典型事例 第二框 捍卫国家利益:探讨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与原则,分析青少年捍卫国家利益的责任与行动,开展“国家利益在身边”讨论 时政解读(结合国际国内大事,分析国家利益体现 )、案例研讨(剖析捍卫国家利益的经典案例,如科技攻关、边境守护 )
16 12.2 - 12.6 第九课 强军才能国安 第一框 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了解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与使命担当,学习军队英雄事迹,理解军队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 第二框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认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了解国防科技、军事改革等进展,探讨青少年支持国防建设的途径 事迹分享会(讲述军队英雄故事,如戍边战士、航天部队 )、资料搜集汇报(分组搜集国防军队建设资料,课堂展示分享 )
17 12.9 - 12.13 第十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框 认识国家安全: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识别不同领域的国家安全威胁 第二框 维护国家安全:学习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与公民责任,探讨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方法,开展“国家安全共守护”活动 情景模拟(设置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威胁场景,学生应对演练 )、法律研读(解读《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要点 )
18 12.30 - 1.3 期末复习(二) 综合模拟训练:进行全真模拟期末考试,严格把控时间、规范答题,全面检验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 试卷分析与强化:详细分析模拟试卷,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项强化复习,查漏补缺 心理调适与指导:引导学生调整考试心态,传授应试心理技巧 题型专项课(讲解各题型答题思路、规范与技巧 )、错题重做(筛选典型错题,让学生重做并分析,强化理解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