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三者之间有内在关联。请你参与下面的微探究。1.(2分)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已的遭遇联想到天下无数同样处于困境的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请你安an根据小雨提供的“安”的汉字演变图片,完成下面的表格。“安”最初的本义“安”的引申义含有“安”的词语或句子安宁、安静、安如肉平静、稳定山“安”从字形看,“安”由“户”(表示使安定安民、安神安安房屋)和“女”组安全(与‘危’成,最初指女子相对)①在屋内安定、安在人风#非的是子里,有一安装、设置②个女手(小见女字乐)平夏期居,引申为安定、带,安平地些首(古人习饭府地稳安稳。疑问代词,相当),本义是“安充”,“好造m,“安盎于‘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文言用法)权贵2.(1分)贴:老师家长穿旗袍、学生骑马亮相,摸“985”车牌…大家共同祝福高考学子“旗开得胜”“马到成名题榜金功”。请你将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幅对联,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右图)。今日他年遍栋梁争烂漫嘉树繁花3.(3分)议:和的古字是“穌”,左面是一个房子,房子下面是三个编钟,下面是一个排箫,“和”本来的意思是声音相应和谐,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请你谈谈对“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理解。八语(下)期末第1页(共8页)扫描全能王创建《“六尺巷”的故事》《将相和》《罗威饲犊》《司马徽让猪》《杨翥(zhù)卖驴》《于令仪宽偷》…就是“和为贵”原则在生活中的体现。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体会到“和”的含义有4.(3分)改: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①容易读错的字A.怒不可遏(ji伯)B.沙砾(I白)②容易写错的词A.狡辨B.纷至踏来③容易说错的话A.防沙治沙不是一项艰巨的生态任务,而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经济工程。B.孙颖莎身上永不放弃更永不满足、永远奋斗更永远超越的体育精神,将陆续激励着体育健儿,也将陆续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奋勇前行。5.(3分)仿: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请你仿写: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样看来,都是大自然的语言。6.(8分)采:采撷诗文。小雨表达“跟着古诗文去旅行”的愿望,请根据课文内容,帮他写出相应句子。我想跟着古诗文去旅行,寻找那“芳草鲜美,①”的世外桃源;看②白露为霜”芦花飞雪的深秋之色;体会“③君子好逑”,主人公对心上人的一往深情;亲临小石潭,静观“潭中鱼可百许头,⑤”的清澈;去石壕村遥想“④独与老翁别的场景,感受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借宿黄州定慧院,体会“⑥,漏断人初静”的清冷与宁静;在破山寺后院寻觅⑦禅房花木深”的禅意;随陆游赏梅,感受“⑧,只有香如故”的高尚气节。这样的旅行,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4分)中宵°7.(2分)批注一:立象尽意。颈联中以“幽鸟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杜甫委婉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8.(2分)批注二:炼字传情。领联中“飞“白”两字从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①;“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字表现了一种朦胧美,从而使落月显得更加美好。诗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歌尾联让你联想到杜甫《春望》中“②(选自《唐诗三百首》)”这两句诗。【注释】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八语(下)期末第2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