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19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19 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法治
自由平等
公正
价值追求
保证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自由”一词你在哪里见过?谈谈你对自由的见解。
同学们,如果每天你都能随心飞翔,自由地按自己意愿生活,你会怎样生活呢?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
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
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一:自由是“随心飞翔”还是“带着镣铐起舞”?
思考:如果人人都随心飞翔,会如你所愿享受到自由的生活吗?
道德
你不能随便骂人
法律
校规
班规
你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你必须穿
校服
上课不要
乱说话
01
02
03
04
以下规则是在约束我们的自由还是让我们能更好地享受自由?
规则 没有这些规则的后果
交通规则
校园规则
公共规则
考场规则
道路拥堵,事故频发
秩序混乱、不利于学习
环境恶劣,生活无序
抄袭成风、有失公平
假如规则不存在了,我们能“自由”了吗?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1.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P99
小组讨论
探究与分享
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某死者名誉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自由的含义及体现?P100
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1)含义
(2)体现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还有:纪律、道德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02
政治
自由
0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3
监督权
01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02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04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03
住宅不受侵犯
二、人身自由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01
财产权
02
劳动权
03
物质帮助权
04
受教育权
回顾:你还记得宪法赋予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
结合“广场舞自由”漫画,说一说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
自由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规范
标定界限
保障
不能触碰红线
(1)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一方面,法治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法治保障、规范、约束自由( )
法治束缚、限制自由( )
×

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规范】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保障】
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④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法治是自由的轨道——无限制=混乱,有限制=保障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无法治不自由
结合视频和以下图片,分享你对平等的认识
二:平等=“千人一面”还是“和而不同”?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例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例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机会上的平等
结果上的平等
4.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
VS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思考: 两者是否存在矛盾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平等≠平均、没有绝对的平等
人类追寻平等的足迹
美国独立宣言
“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
法国人权宣言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世界人权宣言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党的十八大
把平等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一议:人类为什么要追求平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5、平等的意义?(P101)
2025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的数量及比例情况如下:
女性代表数量及比例
数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代表有790名。
比例: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6.54%,与上届相比提高了1.64个百分点,为历届最高。
少数民族代表数量及比例
数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42名。
比例: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中均有代表,确保了各民族的广泛代表性。
思考:全国人大代表女性和少数民族数量和比例体现了什么?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45.2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5.7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73.3万件,其中谈话函询36.3万件。立案62.6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7人、厅局级干部3456人、县处级干部2.7万人、乡科级干部8.9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6.1万人。处分6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49.8万人、政务处分16.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县处级干部2.4万人,乡科级干部8.2万人,一般干部8.5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7万人。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P102-103①②③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权利平等、义务平等)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③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眼看平等
无法治不自由
平等的重要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
自由的含义与意义
如何理解自由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自由平等的真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