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生物的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答案与解析知识检测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亲缘关系;界、门、纲、目、科、属、种;种;远;少;多;近;多;少典型例题例 1.答案:C解析:动物分类可依据不同特征(如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不同标准会导致不同分类结果,因此存在多种分类方法,C 正确。A、D 错误,B 表述不全面。例 2.答案:B解析:分类等级越高(如界),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但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B 正确。A、C、D 与分类规律相悖。例 3.答案:C解析:分类图中,狗(哺乳类)具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特征(A 正确);鳄鱼(爬行类)和鲢鱼(鱼类)均为变温动物(B 正确);图中分类是依据体温、生殖方式等特征逐级进行,未体现 “不同标准导致不同结果”(C 错误);分类确实是按一定特征逐级展开(D 正确)。例 4.答案:B解析:桃花和樱花同属蔷薇科李亚科,亚科的分类等级低于科,高于属。因此,同一亚科的物种数多于属,少于科(B 正确)。A 中桃花与樱花同亚科,亲缘关系更近;C 中亚科比科等级低;D 中亚科物种数少于科,均错误。变式训练变 1.答案:C解析:生物归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用途等,个体大小受环境影响大,不能作为科学归类的依据,C 正确。变 2.答案:D解析: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核心目的是理清不同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D 正确。A、B、C 是分类的辅助作用,非主要目的。变 3.答案:B解析:虎和狮同属豹属,虎和猫同属猫科,属的分类等级低于科,故虎和狮的共同点更多(A 正确);猫与狮同科不同属,虎和狮同属,因此虎和狮长得更相像(B 错误);猫与狮同科,与犬同目,科的等级低于目,故猫与狮亲缘关系更近(C 正确);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D 正确)。模块二:二歧检索表典型例题例 1.答案:B解析:扬子鳄属爬行类,其特征为:体外无毛皮(1b→2),无羽毛、体温不恒定(2b→3),表皮干燥且陆地产卵(3a→乙),B 正确。A 为鸟类(甲),C 为鱼类(丙),D 为两栖类(丁),均不符。例 2.答案:C解析:马铃薯是被子植物,有叶(1a→2),无球果(2b→3),有花粉(3a→R),C 正确。P 为无叶植物,Q 为有球果植物,S 为无花粉植物,均不符。例 3.(1)答案:体内有无脊柱;肺;胎生哺乳解析:牛蛙(两栖类)、羊(哺乳类)、鸡(鸟类)为脊椎动物,蚱蜢(节肢动物)、蜗牛(软体动物)为无脊椎动物,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鸡用肺呼吸,羊是哺乳类,胎生哺乳。(2)答案:液泡解析: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储存糖分等营养物质。(3)答案:S解析:羊是哺乳类,具体温恒定、体表被毛特征,对应检索表 3b→S。(1)答案:AC解析:A 选项:从检索表看,农鱼的检索路径是 “尾分叉→分三叉” ,且 “翅不明显、脚宽扁”,A 正确。B 选项:长蚤的检索路径是 “尾分叉→分两叉→翅不明显→脚细” ,不是 “翅很明显”,B 错误。C 选项:蚊子的检索路径是 “尾不分叉→一对翅” ,C 正确。D 选项:蜉蝣的检索路径是 “尾分叉→分两叉→翅很明显” ,不是 “翅不明显”,D 错误。答案:蜉蝣解析:图乙中A虫尾分叉、分两叉且翅很明显,对应检索表中 “尾分叉→分两叉→翅很明显→蜉蝣” ,所以A虫是蜉蝣 。答案:不能解析:该检索表是依据这6只昆虫的外形特征编制的,昆虫种类繁多,外形特征多样,此检索表仅针对这6只昆虫设计,无法涵盖所有昆虫的特征,所以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 。变式训练变 1.答案:B解析:扬子鳄符合检索表:体外无毛皮(1b→2),无羽毛、体温不恒定(2b→3),表皮干燥、陆地产卵(3a→乙),B 正确。变 2.答案:C解析:扬子鳄属爬行类,体外无毛皮(1b→2),无羽毛、体温不恒定(2b→3),表皮干燥、陆地产卵(3a→丙),C 正确。变 3.答案:2a 卵生;2b 鲸;4a 生活在水中;4b 生活在陆地;6a 发育过程中出现蛹解析:麻雀是鸟类,卵生(2a);鲸和袋鼠是哺乳类,鲸生活在水中(4a),袋鼠生活在陆地(4b);蝴蝶是昆虫,发育有蛹期(6a),蚱蜢发育无蛹期(6b)。变 4.(1)答案:无种子解析:根据图甲,2b 对应无种子植物(如蕨类),与 2a(有种子)相对。(2)答案:B解析:玉兰是被子植物(有花、种子有果皮),对应检索表 1a→2a→B。模块三:生物的多样性知识讲解答案:一、形态、生理、分布;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b、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1.适应环境;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2.(1)食物关系;食物链;捕食关系;食物网(2)生产者二、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生物圈三、环境;种类;丧失栖息地;根本措施;设立自然保护区典型例题例 1.答案:A解析:植物向窗台外弯曲生长是对单侧光的反应,属于向光性,A 正确。例 2.答案:B解析:叶螩形似树叶是拟态(模拟其他生物或物体形态);洋辣子有毒毛且色彩鲜艳是警戒色(警告捕食者);绿色长蝎与环境同色是保护色(与环境颜色一致),B 正确。例 3.答案:B解析: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草),箭头指向捕食者。B 选项 “草→鼠→鹰” 正确。A、C 起点错误,D 顺序错误。例 4.答案:D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正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破坏生态(A 错误),围湖造田破坏栖息地(B 错误),禁止一切开发不现实,应合理利用(C 错误)。例5.(1)答案:捕食关系解析:青蛙以昆虫为食,二者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是捕食关系 。(2)答案:阳光、水分(或温度、土壤等,任意两个非生物因素即可 )解析:非生物因素指环境中的非生命成分,阳光影响水稻光合作用,水分是水稻生长必需的,温度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土壤为水稻提供养分等,这些都会影响水稻产量 。(3)答案:水稻→昆虫→鸭(或杂草→鸭 、水稻→鸭等合理即可 )解析: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水稻、杂草 ),箭头指向捕食者,按照图中生物关系,可写出如水稻被昆虫吃,昆虫被鸭吃,即水稻→昆虫→鸭 ;或者杂草被鸭吃,即杂草→鸭 等 。(4)答案:保护色解析:保护色是指生物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可避免被天敌发现,青蛙体色与生活环境颜色接近,符合保护色的特点,利于青蛙在环境中生存 。变式训练变 1.答案:A解析:蝉在 24℃以下停止鸣叫,说明温度影响其行为,A 正确。变 2.答案:C解析:竹节虫形似竹节,通过模拟物体形态逃避敌害,属于拟态,C 正确。变 3.答案:A解析: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水草),终点是最高消费者(棉凫),且不含分解者。A 选项 “水草→虾→棉凫” 正确。B 含阳光(非生物),C 含微生物(分解者),D 顺序颠倒,均错误。变 4.(1)答案:3解析:含蝗虫的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猫头鹰,共 3 条。(2)答案:水稻→蝗虫→鸟→猫头鹰解析:最短食物链即营养级最少的链条。(3)答案:捕食和竞争解析:猫头鹰捕食蛇,同时二者都捕食鸟,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讲 生物的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1.掌握生物的分类的方法和依据。掌握二岐检索表的使用方法。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1.分类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 以及生物之间的 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 、 、 、 、 、 、 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其中 是最小、最低的分类等级。分类等级越高,亲缘关系越 ,生物间的共同点越 ,生物数量 ;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越 ,生物间的共同点越 ,生物数量越 。例1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分类只有一种方法 B.动物分类都是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的C.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动物分类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可有多种分类方法D.动物分类一定是根据相同的特征进行的例2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其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 )A.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B.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C.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少 D.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的共同点越多例3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例4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走在花海中,常常会发现许多花长得很像,尤其是桃花,樱花和梅花,为了更好得认识这些花,小李同学的特地去探寻了相关的资料(见表),其中豆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次于科的一个科级的分类等级,在科和蛋之间,请根据小李找的资料来 析一下这些花,表述中正确的是( )物种 属 豆科 科桃花 桃属 李亚科 蔷薇科樱花 樱桃属 李亚科 蔷薇科海棠花 苹果属 苹果豆科 蔷薇科A.桃花和蔷薇花的亲缘关系比樱花近,共同特征更多B.樱花和桃花都属于李亚科,该分类等级所拥有的物种比属多C.桃花和樱花都属于李亚科,该分类等级比科更高D.樱花和桃花都属于李亚科,该分类等级所拥有的物种比科多练1进行生物调查时,需要对生物进行归类,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归类依据的是( )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个体大小 D.用途练2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不同类群生物的作用 B.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生活习性C.便于人们对不同类群生物的认识 D.弄清不同类群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练3观察如图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虎和狮和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猫与虎长得最相像C.猫与狮的亲缘关系比犬的近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二歧检索表(双向式检索表):每一项两个相对性状的叙述内容都写在相邻的两行中,两两平行;数字号码均写在左侧第一格,将图式转化为文字形式的检索表。例1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A. B.C. D.例2小乐在野外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上述四种植物中有一种植物是马铃薯,则它是( )1a有叶………………21b无叶………………P2a有球果………………Q2b无球果………………33a有花粉………………R3b无花粉………………S例3某一农场内的动、植物有葡萄、甘蔗、牛蛙、羊、鸡、蚱蜢、蜗牛。用甘蔗叶喂羊,羊粪作为植物的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2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Q2b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终生不变…………………………3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3b体温恒定,体表被毛………………………………………S(1)小科将牛蛙、羊、鸡、蚱蜢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他把牛蛙、羊、鸡分为一类,蚱蜢、蜗牛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其中鸡用______呼吸,羊的生殖和哺育特点是______。(2)甘蔗中榨出的糖分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______中。(3)小科同学为该生态农场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分类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个是羊,则它是______(填“P”“Q”“R”或“S”)。例4小明同学找到6只昆虫,他依昆虫的外形特征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检索表.(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衣鱼具有尾分三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B.长蚤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脚细的特征C.蚊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D.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不明显的特征(2)图乙中的A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A虫为____________;(3)该同学的检索表能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____________.练1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请利用这张“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扬子鳄对应的位置是( )1a体外长有皮毛,胎生…………………………哺乳类1b体外没有皮毛,卵生…………………………2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甲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乙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4a终生水生,用鳃呼吸…………………………丙4b幼体水生,成体可生活于陆地………………丁练2如图所示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的4种动物,小乐对它们编制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表示扬子鳄的是( )1a体外有毛皮,胎生………………………………甲1b体外无毛皮,卵生………………………………2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乙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丙3b表皮湿润,在水中产卵…………………………丁练3请根据以下的生物分类框架图编制出鲸、袋鼠、蟹、乌贼、蝴蝶、蚱蜢、麻雀七种动物的检索表1a 有脊椎骨…………………………………………21b无脊椎骨…………………………………………32a______…………………………………麻雀2b胎生……………………………………______3a生活在水中…………………………………53b生活在陆地上…………………………………64a______……………………………鲸4b______……………………袋鼠5a有足…………………………………………蟹5b足特化为腕或漏斗…………………………乌贼6a________……………蝴蝶6b发育过程中没有出现蛹……………………蚱蜢练4小实在校园里找到A、B、C、D四种植物,并根据四种植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1)结合图甲中的信息,请将检索表补充完整:2b_________________。(2)图乙是玉兰的花,用其叶子也可以制作成叶脉书签(图丙),则玉兰是_______(选填“A”或“B”或“C”或“D”)。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 、 、 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 和 。a.生物因素:影响某生物生活的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和不同种生物)。b.非生物因素:生活环境中的 、 、 、 、 等。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只有 才能生存,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为了适应缺水环境。2.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是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建立起来的。称为食物链。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作为食物而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作为食物。某一区域中的各条食物链就会交织在一起,构成网状结构称为 。(2)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食物链的起点是 ,如:草→昆虫→青蛙→蛇→鹰。3.生物影响环境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泄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等。4.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二、物种多样性1.生态系统的构成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一定区域内的 ,还包括这一区域的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三、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的多样性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保护生物生存的 和 ;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为 而造成。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最有效措施是 。例1放在窗台的植物向外弯曲生长(如图),引起植物这种行为的刺激是( )A.光照B.水分C.重力D.化肥例2湿地生物可利用自身的体型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协助捕食。如形似树叶的叶螩、带有毒毛色彩鲜艳的洋辣子、绿色的长蝎,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A.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B.拟态、警戒色、保护色C.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D.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例3如图所示为某地区食物网关系图,对图中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A.兔→草→鹰B.草→鼠→鹰C.鹰→兔→狐D.草→狐→鹰例4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意在号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共同守护美好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B.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C.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禁止一切形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例5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知,青蛙与鸭的关系是竞争关系,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2)写出2个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3)请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有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4)青蛙的体色与它生活的环境颜色非常接近,是青蛙对环境的适应,属于_______(选填“警戒色”、“保护色”或“拟态”)。练1蝉在夏天炎热的正午大肆鸣叫,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空间练2在热带的灌林丛中有一种形似竹节的竹节虫,其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拟势练3如图为三垟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根据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水草虾棉凫B.阳光水草微生物C.水草虾鱼微生物D.棉凫鱼水草练42020年初,数十年一遇的沙漠蝗灾在非洲爆发,并向南亚蔓延,影响了约20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沙漠蝗虫聚集成团危害作物,每天可迁飞150千米,给防治带来了严重困难。如图表示蝗虫所在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1)该食物网中含有蝗虫的食物链有________条。(2)写出本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3)猫头鹰和蛇的关系: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讲 生物的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原卷版).docx 第9讲 生物的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