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初步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农业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理解生物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思维、态度责任)教学重点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教学难点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导入新课 展示“太空南瓜”的图片。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兴趣。载人飞船除了运送宇航员需要的设备、食物、衣物、生活用品和实验项目物品,其中还有一批农作物种子,有小麦、玉米和高粱等。这些种子在返回地球进行种植后,它的后代有可能出现生长更快、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口感更好的基因突变。 好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见解 通过展示太空南瓜引起学生的好奇,同时引出课题。环节二 讲授新课: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教师讲解】提出问题:人们是如何利用生物的变异,来培育对人类有利的新品种的 主要有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 【教师讲解】人工选择育种 展示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的示意图。 师生总结原理: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是不同的,人工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并进行繁育,后代还可能会出现变异,再从中选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而且产奶量还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师讲解】人工选择育种的特点: 1.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环节少,年限短,过程简单; 2.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 3.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 所以人工选择育种是“优中选优”。 【教师讲解】杂交育种 展示小麦杂交示意图。 师生总结原理: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倒伏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了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 【教师讲解】杂交育种的特点: 增加变异性、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某些双亲所没有的新性状、出现可利用的杂种优势。 所以杂交育种的特点是“强强联合”。 【提出问题】不优良的性状是不是也会通过杂交育种结合在一起? 是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杂交育种时也要伴随着人工选择育种。 比较杂交育种和人工选择育种有什么区别? 人工选择育种是单一性状的优中选优,杂交育种则是两种性状的强强联合。 【教师讲解】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成效的一种育种方法。 图片展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李振声与杂交小麦。 【教师讲解】诱变育种 展示太空椒图片。 师生总结原理: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种子播种后经人工选育可得到新品种。 图片展示太空小麦、太空南瓜、太空百日菊。 【教师讲解】诱变育种是指受各种辐射影响发生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经过人工选育得到新品种。 诱变育种的特点是“无”中生有。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不同的生物技术,了解不同生物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能够分析并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环节三 讲授新课: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教师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各种生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也是相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同样可以得到表达。 【展示图片】展示转基因工程的流程图,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讲解转基因技术的流程。 【教师讲解】转基因技术的特点: 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改变; 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 实现可预期的基因组合; 快速、高效地改变物种的遗传性状。 【展示图片】 展示几种转基因植物,同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转基因生物的看法。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流程和特点,并理解生物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正确的认识转基因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利弊。环节四拓展延伸 【转基因牛可分泌含有人胰岛素的牛奶】研究人员将一段编码胰岛素原的人类DNA片段插入奶牛胚胎的细胞核中,之后再将这些胚胎植入普通奶牛的子宫,孕育出一头转基因牛犊。 拓展延伸环节五总结 【概念图】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以及学会用概念图进行知识总结的方法。环节六 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两道课堂练习。 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21张PPT)第三章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第五节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生物济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 初步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农业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理解生物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思维、态度责任)新课导入 你知道吗?载人飞船除了运送宇航员需要的设备、食物、衣物、生活用品和实验项目物品,其中还有一批农作物种子,有小麦、玉米和高粱等。这些种子在返回地球进行种植后,它的后代有可能出现生长更快、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口感更好的基因突变。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人们是如何利用生物的变异,来培育对人类有利的新品种的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人工选择育种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人工选择育种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示意图原理: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是不同的,人工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并进行繁育,后代还可能会出现变异,再从中选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而且产奶量还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人工选择育种1.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环节少,年限短,过程简单;2.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3.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特点:优中选优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高产倒伏小麦低产抗倒伏小麦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通过杂交,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原理: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倒伏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了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小麦杂交示意图杂交育种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增加变异性。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某些双亲所没有的新性状。出现可利用的杂种优势。特点:强强联合杂交育种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杂交育种也伴随着人工选择育种人工选择育种是单一性状的优中选优,杂交育种是两种性状的强强联合。 不优良的性状是不是也会通过杂交育种结合在一起? 比较杂交育种和人工选择育种有什么区别?杂交育种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成效的一种育种方法。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李振声与杂交小麦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诱变育种太空南瓜太空小麦太空椒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种子播种后经人工选育可得到新品种。1.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诱变育种受各种辐射影响发生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经过人工选育得到新品种。培育中的百日菊太空百日菊“无”中生有2.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良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原理:各种生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也是相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同样可以得到表达。2.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良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工程的流程图细菌DNA提取物目的基因转入细胞培养植株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素基因转基因抗虫棉2.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良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改变。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实现可预期的基因组合。快速、高效地改变物种的遗传性状。特点:转基因抗虫棉花普通棉花2.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良生物性状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普通玉米转基因番茄和普通番茄拓展延伸转基因牛可分泌含有人胰岛素的牛奶研究人员将一段编码胰岛素原的人类DNA片段插入奶牛胚胎的细胞核中,之后再将这些胚胎植入普通奶牛的子宫,孕育出一头转基因牛犊。这段人类DNA片段通过基因工程“编码”仅在乳腺组织中表达,这意味着转基因牛的血液或其他组织中不会出现人胰岛素。转基因牛的产奶量虽然低于正常受孕后哺乳周期产奶量,但牛奶中不仅有人胰岛素原,还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人胰岛素。研究人员保守估计,这头转基因奶牛产出的每升牛奶中可能含有1克人胰岛素。市售的一剂胰岛素制剂通常包含0.0347毫克人胰岛素,这1升牛奶相当于28818剂药物。转基因牛课堂小结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诱导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改变随堂练习例1.科学家将平度马家沟芹菜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 )A.转入了新品种基因B.改变了芹菜种子的营养成分C.淘汰了芹菜的某些不良性状D.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随堂练习例2.21世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虫性状是由杀虫毒素基因控制的B.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C.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D.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B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自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5 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教案.docx 4.3.5 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