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合花》《哦,香雪》对比联读说课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百合花》《哦,香雪》对比联读说课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诗意青春:芳似百合纯如雪
——《百合花》《哦,香雪》对比联读之鉴赏人物
说课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素养目标
3
4
评 估 教 学 效 果
教学过程
5
《百合花》和《哦,香雪》是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课文。这两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文笔细腻,是诗意小说的代表作,学好本文可以提升学生小说鉴赏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找寻青春身影,
体验青春滋味
教材分析
《百合花》和《哦,香雪》是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两篇文章。这两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文笔细腻,在青春主题的单元里丰富了青春主题的内涵,塑造了新媳妇、通讯员、香雪等经典的年轻人的形象,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其诗意的审美追求又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学情趣。学好本文可以提升学生小说鉴赏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以课标为导向, 明确教学方向
必修上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群 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 写作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课标:“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青春激扬 树立伟大革命报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1.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2. 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3.尝试诗歌写作,抒发真实情怀,增强语言表现力。 学写诗歌
以课标为导向, 明确教学方向
必修上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群 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 价值导向
《百合花》 《哦,香雪》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课标:“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青春激扬 树立伟大革命报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1.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2. 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小说深刻内涵,把握诗化小说的特征。 1.理解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小人物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2.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落后和愚昧,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过程中带来的痛苦和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明确学情,才可把握主次
价值观: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时期与学生相距较远,学生对红色小说的主题理解,青春价值的思考不够深刻。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高一学生处于初升高的过渡阶段,在初中已经形成初步的小说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物象的作用、细节的描写、诗化小说的创作特点等了解和掌握不深入,相关的答题技法也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与帮助。
学习方式方面:这两篇小说篇幅长,学生需适应群文阅读的学习方式。
学生差异:
A类学生,基础较差,小说阅读及分析能力不足。
B类学生,基础较好,这类学生可以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领者,他们对小说的鉴赏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素养目标
1、了解诗化小说特征,从人物美、景物美、含蓄美、语言美等角度构建多元审美评价体系。
2、赏析主要人物形象,关注人物的对比和变化,感受作品中的青春风采,理解作家创作理念。
3、鉴赏典型的物象,联系特定历史背景、写作主旨,品味其象征意义。
4、赏析环境描写,品味清新淡雅的语言的特点,感受诗化小说的风格。
课时安排:3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节课,教学重难点为鉴赏人物。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
学习方法:批注阅读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阅读本单元两篇小说,完成以下任务:
(1) 选段落分角色朗读,抓住文中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描写,批注式阅读并准确概括人物形象,填写表格。
(2) 在你的印象中,关于战争和改革开放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有何特点?试列举几部,谈谈这两篇小说与以上作品的不同之处。
(3)情境活动:“最美诗化小说”寻美之旅已经开启,让我们共探青春人物之美!文学社新一期校刊的主题为“青春中国的时代印记”,现邀请你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中推荐一位最美的中国青年,作为新一期的校刊封面人物,请为所选人物绘制人物画像并写100字推荐词。
写下预习过程中你的疑惑,提几个问题并尝试写出答案。
教学过程
预习任务单
篇目 时代 具体情节(段落)及 主要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方法
《百合花》 我
小通讯员
新媳妇
《哦,香雪》 香雪
凤娇
活动: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导入 :结合预习任务单,关于战争和改革开放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有何特点?试列举几部,谈谈这两篇小说与以上作品的不同之处。
《战争与和平》 《永别了武器》《 亮剑》 《长津湖》 ……
《平凡的世界》 《人世间》······
作家茅盾评论《百合花》:“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作家孙犁评论《哦,香雪》:“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初识诗化小说:讲解诗化小说概念,小组讨论:两篇小说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诗意与美?
诗化小说 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引导学生从选材、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角度谈感受,联读课整体讲完后再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以学生阅读经验出发,切入诗化小说的大体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境活动: “最美诗化小说”寻美之旅已经开启,让我们共探青春人物之美!文学社新一期校刊的主题为“青春中国的时代印记”,现邀请你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中推荐一位最美的中国青年,作为新一期的校刊封面人物,请为所选人物绘制人物画像并写100字推荐词。
最美的中国青年候选人
《哦,香雪》:香雪、凤娇
《百合花》:通讯员、我、新媳妇
设计意图:根据人文主题青春激扬来设计情境活动,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关联鉴赏人物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创造力。
活动: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学习任务一:学会批注阅读 概括人物形象
选段落分角色朗读,抓住文中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描写,批注式阅读并准确概括人物形象。学生展示表格,并说说他们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训练学生人物形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领会人物的精神之美。
活动 :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篇目 时代 具体情节(段落)及 主要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方法
《百合花》 我
小通讯员
新媳妇
《哦,香雪》 香雪
凤娇
篇名 人物 具体情节(段落)及 主要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方法
百 合 花 “我”
小通讯员
新媳妇
哦,香 雪 香雪
凤娇
借被子、护理伤员——勇敢、大方、善做工作
知道被子来历后开玩笑——开朗 幽默
语言
枪筒插树枝和野花——热爱生活、充满朝气
走路沉默、走走停停、给我两个馒头——羞涩腼腆、关心同志 借被子失败——不善言辞
英勇牺牲——高尚无畏、勇于奉献
动作、细节、神态
侧面描写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俊俏腼腆、
当小通讯员阵亡时,小媳妇解开他的衣服,给通讯员擦拭身体——善良淳朴、明理爱军、深明大义
动作
第36段:美丽 第38段——善良体贴
第48段:纯朴 第49段——渴求知识
第63段:自尊
语言、动作
第7、9段:追求时尚
第16、17段:勇敢、泼辣
第47段:质朴善良
语言细节
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异同 置身小说时空
香雪与凤娇等其他姑娘们的追求有何异同?为什么?请你自己绘制图画附上文字或表格展示。穿越时空,假设你也是她们中的一员,火车开进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里,你会怎么做呢?(设计意图:对比分析人物异同及原因,体会香雪的追求之美,穿越时空,激发学生个性化思考)
活动 :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凤娇更看重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总是用鸡蛋、红枣换回发卡、纱巾、尼龙丝袜。
香雪看重书包等文化用品,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渴望用鸡蛋换铅笔盒。
相同点:淳朴善良,有着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同的原因:香雪是台儿沟唯一的中学生,学到的文化知识使她追求比别人更高,也比别人更勇敢。
学习任务三:把握人物变化 体会蜕变之美
小通讯员、香雪、新媳妇在小说中的形象不断变化,请分组梳理他们的成长或心路历程,可画出他们的变化图。
教师示例:
小通讯员经历了从一个年轻稚气、心地单纯、可爱腼腆的小战士到战斗英雄的蜕变。
新媳妇的心理变化由隐而显、由淡而浓、由弱到强,立体动态。对通讯员的心理变化:误解—友善—关切—痛惜—歉疚—崇敬
香雪从平静到波澜再到骄傲的心路历程,从自卑到自信的跨越。
夜归途中 刚下火车时的害怕--欣赏铅笔盒的平静满意,想象台儿沟的美好明天--不知如何向父母交代的担心内疚--铅笔盒给了她说服母亲的信心--隧道前短暂害怕,铅笔盒鼓起她过隧道的勇气--迎来姐妹,回到台儿沟,喜极而泣。
设计意图: 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变化,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的心理历程,提升学生整体或局部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体会人物的蜕变成长之美。
活动: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学习任务四:品闪光小人物 悟“诗化”创作选择
问题探究:作为以战争和改革开放为题材的作品,为什么作家不选取英烈劳模,书写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而要选择无名小战士、新媳妇、香雪这样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而且《百合花》中的人物均没有姓名,《哦,香雪》中的乘务员仅以“北京话”代称,这样的书写有何用意?结合小说创作背景及作家理念分组探讨。
可供思考角度:
有意淡化人物
凸显人性之美
展现年轻女性的风采
女性作家的敏感和细腻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式学习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独特的创作理念,诗化小说选材写人与主流作品的区别。
活动: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如是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课内延伸
铁凝在谈到她笔下的香雪时说:“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虚无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我写他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他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作业:文学社新一期校刊的主题为“青春中国的时代印记”,请你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中推荐一位最美的中国青年,请为所选人物绘制人物画像并写100字推荐词,学完本课修改初稿, 思考评价作品的维度,小组讨论后设计一张评价量表。
开展交流会,分享创作心得,全班分小组打分。
活动:寻美,评选青春人物
选手: 推荐人物: 评价项目 要求 水平等级 优秀(20-25) 良好(10-20) 一般
(0-10)
推荐点 鲜明独到,切合主题
逻辑结构 条理清晰,论证有力
语言表达 表达流畅,富有文采
画像设计 符合文本,灵动自然
评估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充分,即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2、教学的总体设计合理,情境活动设计有新意,教学环节由浅入深,梯度合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主问题及探究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达成上的不足:
1.两篇小说篇幅较长,《百合花》大约5830字,《哦,香雪》大约7600字,学生在思考时翻阅查找文本相关处较费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多加互动及教师的评点,可能会导致最后一个探究问题较为仓促,因此可根据课堂实际效果及时掌控课堂节奏。
2.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可能会不太积极,影响学习效果,应多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3.作业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