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公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10.
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单位:项),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七年级历史科期末测试卷
时期/地方
陕西
河南山西浙江
江西
湖北福建
内容包括:第1-21课

32
11
32
44
20
4
29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涂
北宋
12
7
25
86
18
45
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1.
他下令实行大索貌阅,编订户籍,查获没有户籍的百姓达165万余口,增加税收,改善经
金及同时期南宋
2
14
185
36
14
63
济,改变魏晋以来长期隐瞒户籍的积弊。这个“他”是()
经济重心的南移
B.国家治理的提升
A.唐高祖
B.唐太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
C.
财政投入的增加
D.经济政策的调整
2.大运河开通后,唐朝文士杨齐哲描述洛阳:“神都…淮海漕运,日夕流衍。地当六合之
11.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来确定,至元代,则把同一自然地


中,
人悦四方之会”。这说明洛阳()
理单元分割划分给若干个行省,形成犬牙交错的省界。元代这一做法(
A.
政治清明
B.交通便利
C.农业发达
D.文化昌盛
A.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3.唐玄宗是一个音乐皇帝。他把佛曲改造为舞曲,使胡音一跃成为纯粹的唐舞,千古传颂的
C.体现了因俗而治政策
D.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区域
《霓裳羽衣曲》便是其代表作,这表明当时()
12.成吉思汗建国后,以族名称国家为“大蒙国”。忽必烈即汗位后,采纳儒臣的建议,取《易
线
A.皇帝安于享乐
B.文化兼容并包
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忽必烈此举意在(
C.艺术达到顶峰
A.
推动民族交融
B.缓和地方矛盾
D.奢靡之风盛行
C.
恢复儒学地位
D.强化国家认同
4.下图是出土于西安西郊唐墓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平台上的男乐伎俑,身穿圆领窄袖长
13.元朝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官吏选拔、要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

衣,手持琵琶等乐器奏乐,中间一女乐伎俑,梳乌蛮髻,做歌舞状
必经中书省。遇吐蕃有重大问题,则派设行宣政院前往该地处理。这表明,元朝()
与下图可以相互印证的唐代诗歌是()
A.在吐蕃各地设置行省管理
B.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
A.“春风得意马蹄疾,
日看尽长安花”
C.
对西藏行使了行政管辖权
D.边疆管辖形同于内地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4.《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考古发现,宋朝周边的辽、金、

C.“女为胡服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夏和海外的高丽、日本、交趾,甚至泰国、印尼、阿拉伯等地区均发现大量宋代铜钱。这表
D.“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明,宋朝()
5.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
A.
政治中心的南移
B.海外贸易的繁荣
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
C.东西方交流频繁
D.重农政策的转变
A.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B.社会等级差别缩小
15.李费认为,追求和占有财富的势利之心是人们努力从事生产等经济活动的原动力,破除封
C.
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D.平民向上流动变难
建礼教施加的掩饰和扭曲,使人率性而为、自由发展,自然能够准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
6.有学者统计,通过科举入仕者中,名族公卿由晚唐的76.4%降至宋代的13%:
寒族所占比
思想(
例由晚唐的9.3%增至北宋的58.4%,中等家庭的比例也由14.3%增到28.6%。这反映()
A.推动了儒学向基层渗透
B.冲击了程朱理学主流地位

A.中央集权加强
B.门第观念强化
C.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D.反映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C.出世观念突出
D.阶层流动加强
16.朱元璋时期,“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周围各国),历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足迹遍布周
7.澶渊之盟后,宋真宗立即下令将河北沿边有“戎”、“虏”字样的地名,改威虏军日广信,
边国家)”。这客观上反映明朝初年(
A.
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接受西方外交观念
静戎曰安肃,破虏曰信安,平戎曰保定,
宁边曰永定,定远曰永静,定羌曰保德,平虏城日
反对外来的侵略取得胜利
D.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肃宁。宋真宗这一做法意在(
17.《天工开物》中记载:“豆贱(便宜)之时,撒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寸(一粒黄豆可以肥田
A.消除民族隔阂
B.解决利益分歧
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双倍收益)。”这反应我国传统农业(
C.
缓和民族矛盾
D.扭转战争局势
生产经营不计成本
B.大肆兴修水利工程
8.
北宋的雅词,多写风花雪月、风光见闻等,南宋的壮词题材上涉家国之事、人生感慨等。
C.
尊重自然规律精耕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这一词风变化反映了,当时(
18
下图为明代著名画家周臣(1460-1535)的《流民图》(局部),
A.
社会安定的环境
B.重文轻武的政策

幅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画卷,反映出明朝中期(
C.
抵御外侮的决心
D.社会政局的变动
政治腐败
B.边疆危机
9.
宋朝规定,政府须对进出口商船“阅货”(检查进口商品),“抽解”(征收关税),“博买”
C.财政困难
D.军队颓废
(采购一部分蕃货),发放“公凭”(给海商发出海贸易许可证、给蕃商发完税凭证),同时查
19.明万历元年(1573年)开始,为挽救明王朝统治,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了全面革新。万历
禁走私及违禁品,维修港口设施等。执行政府这一规定的是(
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台并征
A.通判
B.转运使
C.市舶司
D.布政使司
收银两,按田亩缴纳。张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的措施都遭废弃。这表明一条鞭法()
七历史期末(第1页,共6页)
七历史期末(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