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三明市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瑞(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即友情提示:1.本试卷8页。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涂)在答题卡上。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一、积累与运用(25分】千年文明长河,“和”是流淌的智慧。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如1.根据情境,补写古诗文名句(10分)中华文化中,“和”的理念如璀璨明珠,在古诗文中熠熠生辉。在《诗经·关雎》里,君子憧憬与佳人“①,②”,以琴瑟相伴,奏响爱情的和谐乐章;《大道之行浆也》描绘的大同社会,人们“③,④”,各安其职、互信和睦,尽显社会的和谐安定;王勃送别友人,一句“③,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于离别之际,尽显豁达平和的心境;杜甫身处茅屋,心怀苍生,以“⑦,⑧”(《茅屋为秋风所破赵歌》)表达了甘愿牺牲自我,换得天下安宁的家国情怀;白居易漫步西湖,见“⑨,①”(《钱塘湖春行》),莺燕自在,勾勒出自然万物共生共荣的和谐画面。这些诗句,承载着不同雏度的“和”之美,穿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 茄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担将乐人无论何时、何事都有喊人喝擂茶的习俗,而且有个不成文的规①ǔ,喝擂茶时不得在主人茶桌上争吵,否则就是失礼,必须()。因为擂茶的制作工艺与传统习俗,与法官调解案件的理念()。2004年,南口法庭巧将擂茶文化②r6g入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始创“擂茶调解法”。经过二十年的完善升e华,总结形成“擂茶”“喊茶”“话茶”三步调解(),并提③ià出“礼”“合”“和”“清”四字要义。借助“礼”字,将乐县法院以擂茶为媒介,达成多数当事人促成和解协议。“橘茶调解”20年,调出百姓和谐“暖心茶”。(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Quark夸克高清扫描还原文档(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礼相待一拍即合程序B.以礼相待不谋而合流程C.彬彬有礼一拍即合流程D.彬彬有礼不谋而合程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干搭配不当,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3.整本书阅读交流。(6分)人类文明崇尚“和”,如人际和睦、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许多名著也蕴含着丰富的“和”文化思想。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具体情节或内容,谈谈你对其中体现的“和”文化的理解。(100字左右)备选名著:《经典常谈》《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阅读(65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7分)人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词中“驿外断桥边”“黄昏”“风和雨”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这对刻画梅花形象有何作用?请简答。(4分)5.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品格追求?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书上元夜游苏轼己卵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①杂揉,屠沽②纷然。归舍已三鼓矣。金中掩关熟睡已夏新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 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④,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①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②屠沽:屠户和卖酒者,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③过:苏过,苏轼幼子。④钓鱼无得,更欲远去:语出《赠侯喜》诗句“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诗中韩愈将自己一生立身行事比喻作钓鱼【乙】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亲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Quark夸克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