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中学情评估试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中学情评估试题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中学情评估试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情绪可以通过注意转移、合理宣泄等方式进行调节。
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自尊的人为了维护面子,可以忽视自己的错误。
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自信的人从不听取他人建议,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是相对持久的。
6.(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说明,高尚的情感能激发正能量。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以下是小晨生活中的两个镜头,这说明青春期的小晨在心理上表现出(  )
A.依赖与独立 B.闭锁与开放 C.失望与痛苦 D.勇敢与怯懦
8.(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从下列选项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诗句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历史上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他们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  )
A.维护人格尊严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
B.生命不是最重要的,人格最重要
C.面对他人的批评,我们要有豁达的态度
D.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0.(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自信的人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下列行为能展示自信者的风采的是(  )
A.自我评价时,只看优点,不看缺点
B.他人进步时,心生嫉妒,故意中伤
C.上课时,即使有想法,也不敢发言
D.生活中,富有激情,脸上常带笑意
1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某校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学生听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和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同学们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议题开展交流、讨论。开展这些活动(  )
①有助于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知识
②可以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发生
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④有助于学生掌握调节青春期烦恼的正确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多彩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情绪体验。下列情境与其可能产生的情绪对应正确的有(  )
①发现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生气 ②观看了一部非常励志的电影——恐惧
③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高兴 ④最好的朋友转去别的学校上学——难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中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人,如果遇到性侵害事件,我们要(  )
①保持沉默,选择隐忍
②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③学会辨别,坚决抵制
④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今天,老师通知我下周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面对此重任,我很焦虑。但同时,这份焦虑也激励着我全力以赴。我决定向那些有经验的同学请教,争取取得好成绩。”从西西的日记中,我们可知(  )
①情绪是单一不变的
②情绪受生活事件的影响
③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
④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小李发现车棚里自行车倒成一片,他意识到这样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于是,他将自行车逐一扶正,在此过程中他内心渐渐充满了成就感。小李的故事启示我们要(  )
①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
②在长期积累中提升内在修养
③关注人际交往,传递正能量
④用心体悟生活,从小事做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下列选项适合在图示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内容是(  )
①在合适场合大哭一场来宣泄情绪
②周末和好朋友一起去爬山
③不相信这个结果,彻底否定自我
④跑到天台上大喊“我能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7.(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悦悦的日记一: 也不知为何,我最近很喜欢和班上的A男生在一起,他的笑容、眼神、矫健的身姿……这一切都令我心动,也让我无法安心学习,我这是怎么了 我很害怕,也很紧张……
悦悦的日记二: 妈妈越来越爱唠叨了,只要是男同学打来的电话,她就问个没完,还不许我和男生交往。
悦悦的日记三: 最近我的脸上长了一些痘痘,一看到人家的脸上那么光滑,我就很郁闷。
悦悦的日记四: 今天傍晚回家路上,遇到一个社会青年对我说流里流气的话,我一个人真有点害怕。
(1)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悦悦在日记一中的心理
(2)在悦悦的日记二中,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针对悦悦在日记三中的苦恼,你会怎么开导她
(4)针对悦悦的日记四中的遭遇,你有哪些建议?
18.(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在学校组织的公开演讲比赛中,小明、小华、小峰三位同学就“勇气与底气”发表演讲。
回顾准备阶段,三位同学展现出不同的状态:
小明 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在练习中,做得好的地方他为自己鼓劲喝彩,不足处他大胆应对并积极改进。
小华 他总担心自己的演讲不够精彩,害怕出错被大家嘲笑。内心的不安让他无法集中精力。
小峰 他认为自己有演讲才华,对别人的建议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完美,肯定能得第一。
(1)请结合材料,请运用“焕发青春活力”的相关知识分别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状态。
(2)比赛结果出来小华没有获奖,他认为自己的不自信是这次比赛失利的最大原因,想做出改变。请你为小华出谋划策。
19.(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某校七年级1班召开了“焕发青春活力”的主题分享会。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分享了以下情境:
小瑾来到图书馆准备学习,却被手机吸引而忘记了学习的任务。看到周围同学都在专注学习,小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一股羞耻感油然而生,她立刻放下手机,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讲述了黄令仪及其团队的事迹:
微电子领域元老级专家黄令仪,倾其一生致力于集成电路事业的发展,80多岁时仍奋战于科研一线。在黄令仪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我国摆脱了无芯可用的局面。
(1)请你从自尊的角度评析小瑾的行为。
(2)从自强的角度说说黄令仪及其团队的事迹带给我们的启示。
(3)在主题分享会的结尾,同学们感觉收获颇丰。每个人都撰写了以下宣言书:
宣言书
自尊、自强让我们焕发向上的青春活力,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我决定做到:   
请你将宣言书补充完整。(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具体行动)
四、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20.(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目前,亚洲每年新增人口已略低于非洲。
2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
2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马六甲海峡东西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
2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也出口到我国。
2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国号为辽。
2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五、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读亚洲位置示意图,完成问题。
26.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来看,亚洲缺少(  )
A.北寒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热带
C.热带 D.南温带和南寒带
27.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亚洲的北部和东部
C.亚洲的南部和西部
D.亚洲的东部和西部 第26-28题图
28.厦门从西亚的伊拉克进口原油,装载原油的油轮如果选择最短航线,经过的海上通道需通过(  )
A.日本海 B.红海 C.马六甲海峡 D.巴士海峡
29.(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东南亚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下列景观在该地旅游可以观赏到的是(  )
①富士山与樱花
②巴厘岛海岛风光
③越南下龙湾
④泰国泰姬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俄罗斯是世界上向日葵种植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人民热爱向日葵,并将它定为国花。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读图,完成问题。
俄罗斯向日葵等农作物集中分布南部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3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日本老龄化严重带来诸多问题,日本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采取提高生育率的政策,如提供生育补贴,增加育儿假期等
②保障老年人生活,如增加老年人的就业岗位
③减轻育儿负担,如推进居家办公
④降低养老金金额,减轻财政负担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宛若昙花一现。《昙花王朝——隋朝的短暂与辉煌》详细介绍了这段历史。下列内容中,最有可能出现在该书中的是(  )
A.确立了有助于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3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材料评述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3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下列措施中,属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  )
①加强地方税收控制
②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
③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④地方设立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差异的消除 D.民族文化的交融
六、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4分)
36.(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是传统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经常因季风不稳定而造成水旱灾害。据统计,1951—1983年的32年间,因旱涝灾害而造成农业减产的就有13次之多。印度农作物的单产水平较低。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每公顷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印度分别为2817公斤和2420公斤,而我国则分别是5869公斤和3318公斤。
材料二:
图1为印度地形分布简图 图2为印度略图
材料三: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德干高原南部,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素有“花园城市”美称。班加罗尔交通便捷,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之一。班加罗尔有高科技企业4500余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有250多家外国公司在这里开展业务,班加罗尔软件产品外包产业十分发达,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产业集群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有“亚洲硅谷”之称。
(1)根据图1信息,印度的地形特征表现为:北部靠地势高峻的   山脉,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印度河—   平原,南部为面积广大、低矮平缓的   高原。
(2)结合材料,简述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结合材料,简述班加罗尔发展软件产品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37.(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选拔】
材料一: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为君之道】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一)
【安邦之策】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四:太祖、太宗平一海内……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创立的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对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
(3)材料三所反映的宋朝的治国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8.(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民族关系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话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宋元时期政权更替局部示意图
材料三: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交融。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摘自原人教版七下历史教材
(1)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并列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2)示意图中A代表哪一政权?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3)请运用史实说明“在民族关系中‘和’是主流”这一论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 等。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的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 力会越强。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所以为了维护面子,可以忽视自己的错误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表现的认识,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信的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不听取他人建议,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是自负的表现,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的人的表现的认识,自信并非凭空而来。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 实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 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4.【答案】正确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我们不断求知与探索。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认识,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
5.【答案】错误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 的精神需求。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感与情绪的区别的认识,当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 比较稳定的倾向时,我们就会产生某种情感。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体现了爱国、敬业、友善等高尚情感,能够触动人心,激发社会正能量,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美好情感的作用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同时,我们也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7.【答案】A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漫画反映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一方面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自己想独立起来,但是在生活学习中又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因此体现了他们还存在着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所以A符合题意。
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青春期矛盾心理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C错误, 失望与痛苦不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认识,伴随着生理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既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产生困惑。
8.【答案】A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所以A正确。
B错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或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思念之情,与爱国无关。
C不符合题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和坚韧不拔获得成功, 与爱国无关。
D不符合题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宽容和胸怀广阔,与爱国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感的认识,积极情感 体验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源于不断地投入生活、深入 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同时,我们也应 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9.【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自尊的人要求我们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体现了坚守气节、维护人格尊严的精神,这告诉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所以D正确。
A错误,人格尊严的维护涉及社会评价和他人尊重,并非“与他人无关”。
B错误,生命和人格都很重要,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生命不重要。
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如何面对他人的批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一个自尊的人的认识,做自尊的人,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0.【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 感上体验“我能行”。生活中,富有激情,脸上常带笑意,这是自信者情感和行为表现,所以D正确。
A错误,自信表现为能 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B错误,嫉妒他人是自卑或狭隘的表现。
C错误,不敢发言是缺乏自信的体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表现的认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11.【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学校组织学生听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和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旨在科学引导青少年应对青春期变化,这有助于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掌握调节青春期烦恼的正确方法,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说法过于绝对,这类活动能提高防范意识,但无法完全杜绝 骚扰和性侵害事件发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矛盾心理和调控青春期矛盾心理的方法,了解性知识的途径的认识,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逐渐走向性成熟。这时我们会对性产生好奇,也会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12.【答案】C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发现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 我们会生气。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会感到高兴。最好的朋友转去别的学校上学,我们会难过,所以①③④ 正确。
②错误,观看了一部非常励志的电影,我们会产生振奋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认识,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主观体验,常常伴随着生理感受,并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等表现出来。情绪能反映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
13.【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辨别,坚决抵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 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保持沉默,选择隐忍 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会纵容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的认识,与异性交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14.【答案】A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面对此重任,我很焦虑,这说明 情绪受生活事件的影响 。但同时,这份焦虑也激励着我全力以赴,这说明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还有自豪、感激、焦虑、厌恶、内疚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及其作用的认识,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主观体验,常常伴随着生理感受,并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等表现出来。情绪能反映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
15.【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 小李发现车棚里自行车倒成一片,他意识到这样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于是,他将自行车逐一扶正,在此过程中他内心渐渐充满了成就感,这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用心体悟生活,从小事做起,管好小节开始,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所以①④正确。
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长期积累。
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人际交往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认识,我们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16.【答案】B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 莉考试失利,郁郁寡欢,在合适场合大哭一场和跑到天台上大喊“我能行”,宣泄情绪,这属于合理宣泄法。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属于转移注意法。所以 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彻底否定自我容易导致自卑,没有调控自己的情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的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 力会越强。
17.【答案】(1)青春期,我们由于对异性的欣赏和对未来的向往,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这是正常的现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妈妈的做法不正确。原因: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3)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能因为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长痘痘这一生理变化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调整心情,合理饮食,有助于痘痘的消退。
(4)不予理睬,迅速离开,求助他人,结伴而行,等等。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1)我最近很喜欢和班上的A男生在一起,这是青春期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根据所学,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据此回答即可。
(2) 只要是男同学打来的电话,她就问个没完,还不许我和男生交往。 妈妈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可以从与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3) 日记三中的苦恼 是没有正确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表现,开导可以从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 ,不自卑 , 调整心情,合理饮食等方面回答即可。
(4) 根据所学,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遇到一个社会青年对我说流里流气的话我们应 不予理睬,迅速离开,求助他人,结伴而行,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对异性情感,男女生交往的意义,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8.【答案】(1)①小明是自信的状态。他面对比赛时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很好。②小华是自卑的状态。他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低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焦虑不安,这会影响小华的表现。③小峰是自负的状态。他自认为有演讲才华,不听从别人的建议,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
(2)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相信“我能行”,坚持乐观自信的状态;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要积极行动,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惧失败,为自己鼓劲、喝彩;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大胆应对学习或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1) 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就自信的状态。小华总担心自己的演讲不够精彩,害怕出错被大家嘲笑,这低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是自卑的状态。小峰对别人的建议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完美,这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是自负的状态。据此组织答案。
(2)分析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回答如何做到自信,根据所学,做自信的人可以从 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勇于探索,增强底气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和自卑,自负和做自信的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19.【答案】(1)小瑾的行为是自尊的表现。她知廉耻、明是非。小瑾认识到自己在图书馆玩手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为此感到羞愧立刻调整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行为。
(2)①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②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③自强,使人奋发向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3)示例:①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面对别人的侮辱或诋毁要冷静而坚定地表达不满,要求对方停止行为;②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积极向同学老师请教问题,做勤学好问的人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小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一股羞耻感油然而生,她立刻放下手机,投入到学习中。这说明小瑾的行为是自尊的表现。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自尊的人 知廉耻、明是非,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2) 倾其一生致力于集成电路事业的发展,80多岁时仍奋战于科研一线。这说明 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自强 使人奋发向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黄令仪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我国摆脱了无芯可用的局面。这说明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据此组织答案。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积极向同学老师请教问题,做勤学好问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表现,自强的意义和做自强的中国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 国人。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虽然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亚洲,但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庞大,所以亚洲每年新增数量仍然高于非洲 。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对世界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平时多关注新闻。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而不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典型区域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从海陆分布和海洋连通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海上交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从大洲连接方面,亚洲和大洋洲在地理位置上,马六甲海峡处于其南北方向的连接部位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从方向上,马六甲海峡是东西走向连通这两大洋。同时,从大洲连接方面,亚洲和大洋洲在地理位置上,马六甲海峡处于其南北方向的连接部位 。它为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海上交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与欧洲地理接壤,且欧洲多国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如德国、意大利等,因此欧洲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我国。因此,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也出口到我国。说法正确。
【点评】 俄罗斯与欧洲地理接壤,且欧洲多国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如德国、意大利等。 欧洲国家因地理位置、历史合作等因素,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例如俄天然气曾占欧洲进口量的约40% 。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临黄府,国号为辽。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契丹族。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辽宋夏金的相关史实。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著有《千金方》。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孙思邈,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答案】26.D
27.A
28.C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2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因此,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来看,亚洲缺少南温带和南寒带。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南部和东部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口居住。因此,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8.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通往东亚国家的海上必经之路。根据题意,厦门从西亚的伊拉克进口原油,装载原油的油轮如果选择最短航线,经过的海上通道需通过马六甲海峡。其他地区均不经过。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9.【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富士山与樱花:富士山位于日本,属于东亚地区,不属于东南亚,故排除;
②巴厘岛海岛风光:巴厘岛属于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正确;
③越南下龙湾,越南属东南亚,正确;
④泰姬陵:位于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日本的富士山、印度的泰姬陵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 。
30.【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于俄罗斯纬度高,热量不足,而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能够满足向日葵等农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所以热量是俄罗斯向日葵等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南部的主导因素,故C正确。
光照虽然对向日葵生长很重要,但俄罗斯南部地区并非光照条件与其他地区有巨大差异,不是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南部的主导因素,故A错误。
俄罗斯的水源分布并非集中在南部,南部地区也不是因为水源优势成为农作物集中分布区,故B错误。
土壤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生长,但不是决定俄罗斯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南部的最主要因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和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
31.【答案】A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提高生育率,提供生育补贴、增加育儿假期等措施,可以鼓励人们生育,增加新生人口数量,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故①正确。
增加老年人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保障老年人生活,故②正确。
推进居家办公,父母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减轻育儿负担,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对缓解老龄化有一定帮助,故③正确。
降低养老金金额,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并不是应对老龄化的合理措施,反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人口政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其政策。
32.【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宛若昙花一现”,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故选B项。
隋朝开创了有助于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排除A项。
秦朝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排除C项。
秦朝统一后,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隋朝统一,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隋朝统一的相关史实。
33.【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为了防范边患,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藩镇,赋予其军事、行政和财政大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藩镇的权力逐渐膨胀,出现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的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导致了唐朝后期的混乱和衰落。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藩割据局面,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不符,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藩割据局面,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不符,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藩割据局面,与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点是唐朝藩镇割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34.【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①宋代通过加强地方税收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①正确。
②宋太祖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文官做地方长官知州,加强中央集权,故②正确。
③分化事权,削弱相权,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故③正确。
④唐代地方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宋代通过加强地方税收控制,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文官做地方长官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35.【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A:材料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
B:海外贸易的兴盛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
C:民族差异的消除的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
D:根据“ 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 ”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辽时期的民族交融,辽地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说明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
36.【答案】(1)喜马拉雅;恒河;德干
(2)原因: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频发
措施: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等。
(3)自然环境优美;信息技术产业基础好;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科技发达,人才集聚;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英语普及;劳动力成本较低。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图1信息,描述印度的地形特征。印度北部靠地势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故第 1 空答案为:喜马拉雅。印度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印度河 - 恒河平原,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在印度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第2空答案为:恒河。印度南部为面积广大、低矮平缓的德干高原,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故第3空答案为:德干。
(2)此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述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说明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根据图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频发是影响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印度可以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等。
(3)此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述班加罗尔发展软件产品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概括材料内容,可从自然环境、信息技术产业、文化教育环境、交通、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说明其优势。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主要区域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梳理图片信息,进而联系教材知识作答。
37.【答案】(1)科举制
意义: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2)治国思想:存百姓;与民休息;以民为本等。
影响:推动了唐朝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3)方针:崇文抑武。
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 ”可知,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根据材料一“ 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可知,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2)根据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可以得出 存百姓;与民休息;以民为本等。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动了唐朝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3)根据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可以得出宋代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根据材料四“ 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可以得出,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点评】本题考查隋唐科举制以及宋代崇文抑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38.【答案】(1)成熟办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
(2)金
趋势: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3)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 ”可知,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其表现有: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
(2)南宋与西夏、金对立,因此A为金。示意图反映了从辽宋夏金到元朝统一, 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3)材料三“在民族关系中‘和’是主流”,如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唐代民族政策、辽宋夏金元,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辽宋夏金到元朝统一, 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中学情评估试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情绪可以通过注意转移、合理宣泄等方式进行调节。
【答案】正确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 等。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的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 力会越强。
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自尊的人为了维护面子,可以忽视自己的错误。
【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所以为了维护面子,可以忽视自己的错误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表现的认识,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自信的人从不听取他人建议,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答案】错误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信的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不听取他人建议,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是自负的表现,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的人的表现的认识,自信并非凭空而来。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 实力,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源于从社会稳定 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答案】正确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我们不断求知与探索。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认识,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
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是相对持久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 的精神需求。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感与情绪的区别的认识,当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 比较稳定的倾向时,我们就会产生某种情感。
6.(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说明,高尚的情感能激发正能量。
【答案】正确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体现了爱国、敬业、友善等高尚情感,能够触动人心,激发社会正能量,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美好情感的作用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同时,我们也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以下是小晨生活中的两个镜头,这说明青春期的小晨在心理上表现出(  )
A.依赖与独立 B.闭锁与开放 C.失望与痛苦 D.勇敢与怯懦
【答案】A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漫画反映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一方面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自己想独立起来,但是在生活学习中又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因此体现了他们还存在着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所以A符合题意。
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青春期矛盾心理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C错误, 失望与痛苦不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认识,伴随着生理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既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产生困惑。
8.(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从下列选项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诗句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答案】A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所以A正确。
B错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或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思念之情,与爱国无关。
C不符合题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和坚韧不拔获得成功, 与爱国无关。
D不符合题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宽容和胸怀广阔,与爱国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感的认识,积极情感 体验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源于不断地投入生活、深入 生活、感受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同时,我们也应 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9.(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历史上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他们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  )
A.维护人格尊严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
B.生命不是最重要的,人格最重要
C.面对他人的批评,我们要有豁达的态度
D.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做自尊的人要求我们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体现了坚守气节、维护人格尊严的精神,这告诉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所以D正确。
A错误,人格尊严的维护涉及社会评价和他人尊重,并非“与他人无关”。
B错误,生命和人格都很重要,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生命不重要。
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如何面对他人的批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做一个自尊的人的认识,做自尊的人,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0.(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自信的人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下列行为能展示自信者的风采的是(  )
A.自我评价时,只看优点,不看缺点
B.他人进步时,心生嫉妒,故意中伤
C.上课时,即使有想法,也不敢发言
D.生活中,富有激情,脸上常带笑意
【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自信是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 感上体验“我能行”。生活中,富有激情,脸上常带笑意,这是自信者情感和行为表现,所以D正确。
A错误,自信表现为能 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B错误,嫉妒他人是自卑或狭隘的表现。
C错误,不敢发言是缺乏自信的体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表现的认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1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某校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学生听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和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同学们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议题开展交流、讨论。开展这些活动(  )
①有助于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知识
②可以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发生
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④有助于学生掌握调节青春期烦恼的正确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
【解析】【分析】学校组织学生听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和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旨在科学引导青少年应对青春期变化,这有助于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掌握调节青春期烦恼的正确方法,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杜绝”性骚扰和性侵害的说法过于绝对,这类活动能提高防范意识,但无法完全杜绝 骚扰和性侵害事件发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矛盾心理和调控青春期矛盾心理的方法,了解性知识的途径的认识,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逐渐走向性成熟。这时我们会对性产生好奇,也会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1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多彩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情绪体验。下列情境与其可能产生的情绪对应正确的有(  )
①发现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生气 ②观看了一部非常励志的电影——恐惧
③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高兴 ④最好的朋友转去别的学校上学——难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发现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 我们会生气。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会感到高兴。最好的朋友转去别的学校上学,我们会难过,所以①③④ 正确。
②错误,观看了一部非常励志的电影,我们会产生振奋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认识,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主观体验,常常伴随着生理感受,并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等表现出来。情绪能反映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
1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中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人,如果遇到性侵害事件,我们要(  )
①保持沉默,选择隐忍
②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③学会辨别,坚决抵制
④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辨别,坚决抵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 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保持沉默,选择隐忍 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会纵容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的认识,与异性交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任何时候,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1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今天,老师通知我下周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面对此重任,我很焦虑。但同时,这份焦虑也激励着我全力以赴。我决定向那些有经验的同学请教,争取取得好成绩。”从西西的日记中,我们可知(  )
①情绪是单一不变的
②情绪受生活事件的影响
③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
④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面对此重任,我很焦虑,这说明 情绪受生活事件的影响 。但同时,这份焦虑也激励着我全力以赴,这说明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错误,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还有自豪、感激、焦虑、厌恶、内疚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及其作用的认识,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主观体验,常常伴随着生理感受,并通过语言、表情和行为等表现出来。情绪能反映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
1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小李发现车棚里自行车倒成一片,他意识到这样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于是,他将自行车逐一扶正,在此过程中他内心渐渐充满了成就感。小李的故事启示我们要(  )
①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
②在长期积累中提升内在修养
③关注人际交往,传递正能量
④用心体悟生活,从小事做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 小李发现车棚里自行车倒成一片,他意识到这样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于是,他将自行车逐一扶正,在此过程中他内心渐渐充满了成就感,这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用心体悟生活,从小事做起,管好小节开始,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所以①④正确。
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长期积累。
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人际交往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认识,我们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让世界因我们的积极 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16.(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下列选项适合在图示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内容是(  )
①在合适场合大哭一场来宣泄情绪
②周末和好朋友一起去爬山
③不相信这个结果,彻底否定自我
④跑到天台上大喊“我能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 莉考试失利,郁郁寡欢,在合适场合大哭一场和跑到天台上大喊“我能行”,宣泄情绪,这属于合理宣泄法。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属于转移注意法。所以 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彻底否定自我容易导致自卑,没有调控自己的情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的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 力会越强。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7.(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悦悦的日记一: 也不知为何,我最近很喜欢和班上的A男生在一起,他的笑容、眼神、矫健的身姿……这一切都令我心动,也让我无法安心学习,我这是怎么了 我很害怕,也很紧张……
悦悦的日记二: 妈妈越来越爱唠叨了,只要是男同学打来的电话,她就问个没完,还不许我和男生交往。
悦悦的日记三: 最近我的脸上长了一些痘痘,一看到人家的脸上那么光滑,我就很郁闷。
悦悦的日记四: 今天傍晚回家路上,遇到一个社会青年对我说流里流气的话,我一个人真有点害怕。
(1)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悦悦在日记一中的心理
(2)在悦悦的日记二中,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针对悦悦在日记三中的苦恼,你会怎么开导她
(4)针对悦悦的日记四中的遭遇,你有哪些建议?
【答案】(1)青春期,我们由于对异性的欣赏和对未来的向往,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这是正常的现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妈妈的做法不正确。原因: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3)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能因为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长痘痘这一生理变化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调整心情,合理饮食,有助于痘痘的消退。
(4)不予理睬,迅速离开,求助他人,结伴而行,等等。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1)我最近很喜欢和班上的A男生在一起,这是青春期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根据所学,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据此回答即可。
(2) 只要是男同学打来的电话,她就问个没完,还不许我和男生交往。 妈妈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可以从与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3) 日记三中的苦恼 是没有正确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表现,开导可以从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 ,不自卑 , 调整心情,合理饮食等方面回答即可。
(4) 根据所学,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遇到一个社会青年对我说流里流气的话我们应 不予理睬,迅速离开,求助他人,结伴而行,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对异性情感,男女生交往的意义,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8.(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在学校组织的公开演讲比赛中,小明、小华、小峰三位同学就“勇气与底气”发表演讲。
回顾准备阶段,三位同学展现出不同的状态:
小明 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在练习中,做得好的地方他为自己鼓劲喝彩,不足处他大胆应对并积极改进。
小华 他总担心自己的演讲不够精彩,害怕出错被大家嘲笑。内心的不安让他无法集中精力。
小峰 他认为自己有演讲才华,对别人的建议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完美,肯定能得第一。
(1)请结合材料,请运用“焕发青春活力”的相关知识分别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状态。
(2)比赛结果出来小华没有获奖,他认为自己的不自信是这次比赛失利的最大原因,想做出改变。请你为小华出谋划策。
【答案】(1)①小明是自信的状态。他面对比赛时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很好。②小华是自卑的状态。他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低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焦虑不安,这会影响小华的表现。③小峰是自负的状态。他自认为有演讲才华,不听从别人的建议,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
(2)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相信“我能行”,坚持乐观自信的状态;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要积极行动,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不惧失败,为自己鼓劲、喝彩;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大胆应对学习或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1) 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就自信的状态。小华总担心自己的演讲不够精彩,害怕出错被大家嘲笑,这低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是自卑的状态。小峰对别人的建议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完美,这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是自负的状态。据此组织答案。
(2)分析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回答如何做到自信,根据所学,做自信的人可以从 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勇于探索,增强底气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和自卑,自负和做自信的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19.(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某校七年级1班召开了“焕发青春活力”的主题分享会。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分享了以下情境:
小瑾来到图书馆准备学习,却被手机吸引而忘记了学习的任务。看到周围同学都在专注学习,小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一股羞耻感油然而生,她立刻放下手机,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讲述了黄令仪及其团队的事迹:
微电子领域元老级专家黄令仪,倾其一生致力于集成电路事业的发展,80多岁时仍奋战于科研一线。在黄令仪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我国摆脱了无芯可用的局面。
(1)请你从自尊的角度评析小瑾的行为。
(2)从自强的角度说说黄令仪及其团队的事迹带给我们的启示。
(3)在主题分享会的结尾,同学们感觉收获颇丰。每个人都撰写了以下宣言书:
宣言书
自尊、自强让我们焕发向上的青春活力,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我决定做到:   
请你将宣言书补充完整。(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具体行动)
【答案】(1)小瑾的行为是自尊的表现。她知廉耻、明是非。小瑾认识到自己在图书馆玩手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为此感到羞愧立刻调整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行为。
(2)①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②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③自强,使人奋发向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3)示例:①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面对别人的侮辱或诋毁要冷静而坚定地表达不满,要求对方停止行为;②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积极向同学老师请教问题,做勤学好问的人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小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一股羞耻感油然而生,她立刻放下手机,投入到学习中。这说明小瑾的行为是自尊的表现。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自尊的人 知廉耻、明是非,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2) 倾其一生致力于集成电路事业的发展,80多岁时仍奋战于科研一线。这说明 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自强 使人奋发向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黄令仪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我国摆脱了无芯可用的局面。这说明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据此组织答案。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积极向同学老师请教问题,做勤学好问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表现,自强的意义和做自强的中国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 国人。
四、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20.(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目前,亚洲每年新增人口已略低于非洲。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虽然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亚洲,但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庞大,所以亚洲每年新增数量仍然高于非洲 。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应对世界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平时多关注新闻。
2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而不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典型区域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马六甲海峡东西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从海陆分布和海洋连通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为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海上交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从大洲连接方面,亚洲和大洋洲在地理位置上,马六甲海峡处于其南北方向的连接部位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从方向上,马六甲海峡是东西走向连通这两大洋。同时,从大洲连接方面,亚洲和大洋洲在地理位置上,马六甲海峡处于其南北方向的连接部位 。它为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海上交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
2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也出口到我国。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与欧洲地理接壤,且欧洲多国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如德国、意大利等,因此欧洲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我国。因此,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也出口到我国。说法正确。
【点评】 俄罗斯与欧洲地理接壤,且欧洲多国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如德国、意大利等。 欧洲国家因地理位置、历史合作等因素,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例如俄天然气曾占欧洲进口量的约40% 。
2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国号为辽。
【答案】正确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临黄府,国号为辽。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契丹族。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辽宋夏金的相关史实。
2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著有《千金方》。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孙思邈,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
五、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读亚洲位置示意图,完成问题。
26.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来看,亚洲缺少(  )
A.北寒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热带
C.热带 D.南温带和南寒带
27.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亚洲的北部和东部
C.亚洲的南部和西部
D.亚洲的东部和西部 第26-28题图
28.厦门从西亚的伊拉克进口原油,装载原油的油轮如果选择最短航线,经过的海上通道需通过(  )
A.日本海 B.红海 C.马六甲海峡 D.巴士海峡
【答案】26.D
27.A
28.C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2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因此,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来看,亚洲缺少南温带和南寒带。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南部和东部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口居住。因此,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8.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通往东亚国家的海上必经之路。根据题意,厦门从西亚的伊拉克进口原油,装载原油的油轮如果选择最短航线,经过的海上通道需通过马六甲海峡。其他地区均不经过。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9.(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东南亚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下列景观在该地旅游可以观赏到的是(  )
①富士山与樱花
②巴厘岛海岛风光
③越南下龙湾
④泰国泰姬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富士山与樱花:富士山位于日本,属于东亚地区,不属于东南亚,故排除;
②巴厘岛海岛风光:巴厘岛属于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正确;
③越南下龙湾,越南属东南亚,正确;
④泰姬陵:位于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故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日本的富士山、印度的泰姬陵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 。
30.(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俄罗斯是世界上向日葵种植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人民热爱向日葵,并将它定为国花。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读图,完成问题。
俄罗斯向日葵等农作物集中分布南部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由于俄罗斯纬度高,热量不足,而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能够满足向日葵等农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所以热量是俄罗斯向日葵等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南部的主导因素,故C正确。
光照虽然对向日葵生长很重要,但俄罗斯南部地区并非光照条件与其他地区有巨大差异,不是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南部的主导因素,故A错误。
俄罗斯的水源分布并非集中在南部,南部地区也不是因为水源优势成为农作物集中分布区,故B错误。
土壤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生长,但不是决定俄罗斯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南部的最主要因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和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
31.(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日本老龄化严重带来诸多问题,日本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采取提高生育率的政策,如提供生育补贴,增加育儿假期等
②保障老年人生活,如增加老年人的就业岗位
③减轻育儿负担,如推进居家办公
④降低养老金金额,减轻财政负担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提高生育率,提供生育补贴、增加育儿假期等措施,可以鼓励人们生育,增加新生人口数量,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故①正确。
增加老年人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保障老年人生活,故②正确。
推进居家办公,父母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减轻育儿负担,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对缓解老龄化有一定帮助,故③正确。
降低养老金金额,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并不是应对老龄化的合理措施,反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人口政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把握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其政策。
32.(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宛若昙花一现。《昙花王朝——隋朝的短暂与辉煌》详细介绍了这段历史。下列内容中,最有可能出现在该书中的是(  )
A.确立了有助于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B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据题干“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宛若昙花一现”,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故选B项。
隋朝开创了有助于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排除A项。
秦朝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排除C项。
秦朝统一后,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隋朝统一,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隋朝统一的相关史实。
33.(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材料评述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据题干“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为了防范边患,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藩镇,赋予其军事、行政和财政大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藩镇的权力逐渐膨胀,出现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的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导致了唐朝后期的混乱和衰落。故选D项。
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藩割据局面,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不符,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藩割据局面,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不符,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藩割据局面,与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点是唐朝藩镇割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34.(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下列措施中,属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  )
①加强地方税收控制
②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
③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④地方设立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①宋代通过加强地方税收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①正确。
②宋太祖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文官做地方长官知州,加强中央集权,故②正确。
③分化事权,削弱相权,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故③正确。
④唐代地方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宋代通过加强地方税收控制,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文官做地方长官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35.(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差异的消除 D.民族文化的交融
【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A:材料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
B:海外贸易的兴盛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
C:民族差异的消除的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
D:根据“ 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 ”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辽时期的民族交融,辽地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说明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
六、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4分)
36.(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是传统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经常因季风不稳定而造成水旱灾害。据统计,1951—1983年的32年间,因旱涝灾害而造成农业减产的就有13次之多。印度农作物的单产水平较低。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每公顷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印度分别为2817公斤和2420公斤,而我国则分别是5869公斤和3318公斤。
材料二:
图1为印度地形分布简图 图2为印度略图
材料三: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德干高原南部,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素有“花园城市”美称。班加罗尔交通便捷,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之一。班加罗尔有高科技企业4500余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有250多家外国公司在这里开展业务,班加罗尔软件产品外包产业十分发达,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产业集群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有“亚洲硅谷”之称。
(1)根据图1信息,印度的地形特征表现为:北部靠地势高峻的   山脉,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印度河—   平原,南部为面积广大、低矮平缓的   高原。
(2)结合材料,简述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结合材料,简述班加罗尔发展软件产品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喜马拉雅;恒河;德干
(2)原因: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频发
措施: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等。
(3)自然环境优美;信息技术产业基础好;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科技发达,人才集聚;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英语普及;劳动力成本较低。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图1信息,描述印度的地形特征。印度北部靠地势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故第 1 空答案为:喜马拉雅。印度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印度河 - 恒河平原,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在印度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第2空答案为:恒河。印度南部为面积广大、低矮平缓的德干高原,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故第3空答案为:德干。
(2)此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述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说明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根据图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频发是影响印度粮食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印度可以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等。
(3)此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述班加罗尔发展软件产品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概括材料内容,可从自然环境、信息技术产业、文化教育环境、交通、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说明其优势。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主要区域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梳理图片信息,进而联系教材知识作答。
37.(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选拔】
材料一: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为君之道】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一)
【安邦之策】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四:太祖、太宗平一海内……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创立的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对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
(3)材料三所反映的宋朝的治国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答案】(1)科举制
意义: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2)治国思想:存百姓;与民休息;以民为本等。
影响:推动了唐朝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3)方针:崇文抑武。
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 ”可知,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根据材料一“ 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可知,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2)根据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可以得出 存百姓;与民休息;以民为本等。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动了唐朝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3)根据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可以得出宋代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根据材料四“ 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可以得出,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点评】本题考查隋唐科举制以及宋代崇文抑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38.(2025七下·余杭·临平期中)民族关系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话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宋元时期政权更替局部示意图
材料三: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交融。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摘自原人教版七下历史教材
(1)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并列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
(2)示意图中A代表哪一政权?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3)请运用史实说明“在民族关系中‘和’是主流”这一论断。
【答案】(1)成熟办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
(2)金
趋势: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3)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 ”可知,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其表现有: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
(2)南宋与西夏、金对立,因此A为金。示意图反映了从辽宋夏金到元朝统一, 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3)材料三“在民族关系中‘和’是主流”,如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唐代民族政策、辽宋夏金元,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辽宋夏金到元朝统一, 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