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综合评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其所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至今仍具现实意义。读我国人口分布和人口地理分界线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两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A)A.黑、滇 B.内蒙古、滇C.吉、藏 D.吉、粤2.我国人口稠密的省级行政区具备的优势可能有(B)①面积更大 ②纬度较高 ③气候更适宜 ④经济较发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中。据此完成3~4题。3.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B)A.集中分布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C.分散分布D.均匀分布4.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B.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D.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如图是某“驴友”的骑行路线。读图,完成5~6题。5.该“驴友”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最可能是(B)①回族 ②傣族 ③蒙古族 ④壮族 ⑤维吾尔族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6.在终点能看到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活动是(A)A.手鼓舞 B.孔雀舞 C.跳板 D.赛龙舟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农业的地区差异显著。读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7~9题。7.图中①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C)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8.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A)A.湿润、半湿润区 B.半湿润、半干旱区C.湿润、干旱区 D.干旱、半干旱区9.影响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D)A.气温 B.地形 C.洋流 D.降水 2024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图1)及我国某年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10~11题。图1图210.我国小麦种植与水稻种植的分界线是(A)A.秦岭—淮河一线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11.我国西北多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C)A.耕地比重大 B.水热组合好C.人口密度小 D.生产能力低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右图为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B)A.平原和高原地区B.东部人口稠密地区C.地势第一级阶梯D.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地区13.如今,我国各种植区的水稻,更加高产、抗病、耐旱,主要得益于(A)A.育种科技先进 B.农民精耕细作C.消费市场广阔 D.种植经验丰富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清洁能源提供动力的汽车,如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工业基地中,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最少的是(C)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京津冀工业基地15.甲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A.科技力量雄厚 B.劳动力充足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朝辞北京故宫,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见平川无际,转望浦江潮涌。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下图为京沪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16.平川无际中的“平川”指的是(B)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17.京沪高铁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主要目的是(D)A.避开冻土 B.保护动物C.美化环境 D.少占耕地18.京沪高铁开通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C)A.促进北方矿产开采 B.缓解东西运输压力C.加强京沪沟通交流 D.缩短两地实际距离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1 100架国产无人机现身并开展烟花表演,“中国智造”再次带给世界美妙的感受。下图是巴黎无人机烟花表演场景。据此完成19~20题。19.无人机在巴黎的烟花表演,主要得益于我国(D)A.重工业的发展B.现代农业的发展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我国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主要依靠(C)A.充足的劳动力B.优越的气候条件C.先进的科学技术D.丰富的矿产资源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三孩”政策。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1953—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持续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其中,1964年至1982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1982年之后,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 (2)七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比重变化最大的年龄组是 0~14 岁人口,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增加新生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14%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3)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 13.50 %,接近 深度老龄化 社会,请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人口迁移中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如为追求更高薪资,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和灾荒也可能导致人口迁移。中国历史上曾多次经历人口迁移,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人口分布格局。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示意图。(1)“安史之乱”引发了人口大规模迁移,使南方地区人口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 (2)清代至民国中期“闯关东”的人口大部分来自鲁和 冀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走西口”主要是山西省居民迁移到 内蒙古自治区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 (3)受北方及西北草原民族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了我国各民族目前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的分布特点。(4)经过历代人口迁移,目前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此线西北部人口稀疏 。 (5)根据材料总结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答两点)(2分)参考答案: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灾荒等因素。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对于我国这个有着14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需放在首位。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主要粮食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在东部 季风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2)东部季风区中,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小麦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位于 华南 农产品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 (3)非季风区中,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被称为“塞外江南”,该地水源主要来自 黄河 (填河流名称)。 (4)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分析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两点,2分)参考答案: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等。(5)“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提出可行性建议。(答一点)参考答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粮食稳产;等等。24.汽车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缩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战略布局,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蝉联世界第一。下图为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分)【读地图看分布】(1)据图描述我国多数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参考答案:沿长江、沿海分布。【溯历史析条件】(2)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诞生于东北汽车产业群,东北汽车产业群靠近我国的 辽中南 工业基地,请分析这里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条件。(答两点,2分) 参考答案: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临海,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等等。【新科技誉全球】(3)总部位于深圳的某汽车制造公司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该企业属于 高新技术 产业,决定该产业的关键是 科技和人才 。 (4)若要把大批的新能源汽车从深圳运到大连港口,宜采用 海洋 运输。 25.横断山脉因“横断”东西间交通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交通不便。现在技术的不断进步,打破了地形对人类的限制,将东西两侧连在一起。兴康特大桥位于横断山区的大渡河之上,代表着中国的基建成就。下面为横断山脉及周边地区简图和兴康特大桥景观及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横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两侧地形、气候差异显著。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其两侧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填写在①~④处。① 青藏高原 ;② 高原山地气候 ; ③ 四川盆地 ;④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完善下列关系图,说明横断山脉的自然环境对交通的不利影响。① 南北 ;② 大 ;③ 自北向南 (3)兴康特大桥修建时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 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答一种即可)。 (4)结合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修建兴康特大桥的意义。(答两点即可,2分)参考答案:沟通了东西交通,缩短了通行时间,更方便两岸人们出行;促进了西藏自治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带动当地旅游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第四章综合评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其所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至今仍具现实意义。读我国人口分布和人口地理分界线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两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A.黑、滇 B.内蒙古、滇C.吉、藏 D.吉、粤2.我国人口稠密的省级行政区具备的优势可能有( )①面积更大 ②纬度较高 ③气候更适宜 ④经济较发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中。据此完成3~4题。3.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集中分布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C.分散分布D.均匀分布4.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B.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D.各民族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如图是某“驴友”的骑行路线。读图,完成5~6题。5.该“驴友”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最可能是( )①回族 ②傣族 ③蒙古族 ④壮族 ⑤维吾尔族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6.在终点能看到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活动是( )A.手鼓舞 B.孔雀舞 C.跳板 D.赛龙舟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农业的地区差异显著。读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7~9题。7.图中①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8.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 )A.湿润、半湿润区 B.半湿润、半干旱区C.湿润、干旱区 D.干旱、半干旱区9.影响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地形 C.洋流 D.降水 2024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图1)及我国某年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10~11题。图1图210.我国小麦种植与水稻种植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11.我国西北多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比重大 B.水热组合好C.人口密度小 D.生产能力低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右图为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和高原地区B.东部人口稠密地区C.地势第一级阶梯D.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地区13.如今,我国各种植区的水稻,更加高产、抗病、耐旱,主要得益于( )A.育种科技先进 B.农民精耕细作C.消费市场广阔 D.种植经验丰富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清洁能源提供动力的汽车,如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工业基地中,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分布最少的是(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京津冀工业基地15.甲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劳动力充足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朝辞北京故宫,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见平川无际,转望浦江潮涌。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下图为京沪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16.平川无际中的“平川”指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17.京沪高铁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主要目的是( )A.避开冻土 B.保护动物C.美化环境 D.少占耕地18.京沪高铁开通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北方矿产开采 B.缓解东西运输压力C.加强京沪沟通交流 D.缩短两地实际距离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1 100架国产无人机现身并开展烟花表演,“中国智造”再次带给世界美妙的感受。下图是巴黎无人机烟花表演场景。据此完成19~20题。19.无人机在巴黎的烟花表演,主要得益于我国( )A.重工业的发展B.现代农业的发展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我国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主要依靠( )A.充足的劳动力B.优越的气候条件C.先进的科学技术D.丰富的矿产资源二、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21.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三孩”政策。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1953—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持续 (填“上升”或“下降”);其中,1964年至1982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1982年之后,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 (2)七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比重变化最大的年龄组是 岁人口,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14%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3)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 %,接近 社会,请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 人口迁移中经济原因是主要的,如为追求更高薪资,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和灾荒也可能导致人口迁移。中国历史上曾多次经历人口迁移,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人口分布格局。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示意图。(1)“安史之乱”引发了人口大规模迁移,使南方地区人口 (填“增加”或“减少”)。 (2)清代至民国中期“闯关东”的人口大部分来自鲁和 (填省级行政区简称),“走西口”主要是山西省居民迁移到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 (3)受北方及西北草原民族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了我国各民族目前 的分布特点。(4)经过历代人口迁移,目前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 。 (5)根据材料总结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答两点)(2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 对于我国这个有着14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需放在首位。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主要粮食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在东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2)东部季风区中,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地区位于 农产品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3)非季风区中,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被称为“塞外江南”,该地水源主要来自 (填河流名称)。 (4)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分析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答两点,2分)(5)“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提出可行性建议。(答一点)24.汽车工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缩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战略布局,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蝉联世界第一。下图为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分)【读地图看分布】(1)据图描述我国多数汽车产业群的空间分布特点。【溯历史析条件】(2)我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诞生于东北汽车产业群,东北汽车产业群靠近我国的 工业基地,请分析这里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条件。(答两点,2分) 【新科技誉全球】(3)总部位于深圳的某汽车制造公司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该企业属于 产业,决定该产业的关键是 。 (4)若要把大批的新能源汽车从深圳运到大连港口,宜采用 运输。 25.横断山脉因“横断”东西间交通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交通不便。现在技术的不断进步,打破了地形对人类的限制,将东西两侧连在一起。兴康特大桥位于横断山区的大渡河之上,代表着中国的基建成就。下面为横断山脉及周边地区简图和兴康特大桥景观及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横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之一,两侧地形、气候差异显著。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其两侧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填写在①~④处。① ;② ; ③ ;④(2)完善下列关系图,说明横断山脉的自然环境对交通的不利影响。① ;② ;③(3)兴康特大桥修建时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 (答一种即可)。 (4)结合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修建兴康特大桥的意义。(答两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综合评价 - 学生版.docx 第四章综合评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