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 (教案 +课件)(打包2份)济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3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 (教案 +课件)(打包2份)济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
教学目标
描述人类性染色体的组成及其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实验(如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型),探究性别决定过程并验证生男生女概率均等的结论 ;分析染色体图谱或遗传图解,归纳性别决定规律 。(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2. 运用性染色体知识解释现实中的遗传现象;认同性别差异是自然现象,消除性别歧视,倡导男女平等的价值观 ;关注社会性别比例问题,认识合理性别结构对人口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教学重点
描述人类性染色体的组成及其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运用性染色体知识解释现实中的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如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型),探究性别决定过程并验证生男生女概率均等的结论 ;分析染色体图谱或遗传图解,归纳性别决定规律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性别是否是一对相对性状?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教师讲解】性别是一对相对性状,它是由一对特殊的染色体所决定的。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结合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好奇的同时引出课题。
环节二 讲授新课: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进行传递 【提出问题】染色体如何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 【教师讲解】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进行了研究。展示马蛔虫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解。说明在形成生殖细胞的时候,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数量的一半,再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再次成对。 【展示图片】展示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人的体细胞无论男女都是23对染色体。 【展示图解】展示人类染色体传递过程图解。和马蛔虫的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一样,人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一样有相同的变化。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结合图解的形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信息的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能够通过分析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交流表达能力。
环节三 讲授新课: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提出问题】男性与女性在染色体上有什么差别吗?有哪几对是男性、女性没有差别的?哪一对是有差别的?
【展示图片】展示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片,1-22对没有差别为常染色体,常染色体是不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性女性的细胞中形态、大小等无差别。 【提出问题】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由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组成,男性由形态不同的两条染色体组成。所以左图是男性染色体图,右图是女性染色体图。 女性性染色体中和男性一样的那条染色体为X染色体。 男性特有的那条染色体为Y染色体。 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写出男性、女性性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XY。 女性:XX。 【提出问题】你能准确的写出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吗? 男性: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女性: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展示图解】展示人类的性别遗传。结合以上内容再次对人类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尤其突出性染色体的变化。 【研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能否通过探究活动找出答案? 进行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的实验。 【提出问题】 1.黄白乒乓球各代表什么? 黄球——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或精子。 白球——含Y染色体的精子。 2.分别从布袋里拿出一个乒乓球,然后组合在一起,这模拟什么过程? 模拟受精过程。 3.代表子代的乒乓球组合形式有几种?分别代表什么性别? 黄黄——女性,黄白——男性。 4.为什么要汇总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 增大样本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减少误差。 (【播放视频】如时间不足,可以使用视频进行学习,视频以黑白棋子为例进行实验,但过程和原理相同) 【提出问题】通过探究活动,能否找到答案?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为什么? 【教师讲解】生男生女的概率分别是50%。这是因为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是相同的。受精时,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 【提出问题】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那性染色体是否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呢? 【教师讲解】1990年,一位英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只有一小段DNA是决定雄性性别的,也就是一个基因。 1992年,他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基因决定了睾丸的形成。 后来,科学家还发现Y染色体上还有3个基因决定精子的产生和成熟,还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 总结:这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控制的。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进行探究活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进行交流 通过探究实验,理解人类性别遗传的原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分析能力,锻炼学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人类性别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拓展延伸 【动物性别决定的多样性】 介绍XY型、ZW型、XO型的动物类群和性染色体特点。 拓展延伸
环节五:
课堂小结 【概念图】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以及学会用概念图进行知识总结的方法。
环节六: 课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两道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 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共22张PPT)
第三章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
第三节
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
生物济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描述人类性染色体的组成及其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实验(如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型),探究性别决定过程并验证生男生女概率均等的结论 ;分析染色体图谱或遗传图解,归纳性别决定规律 。(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2. 运用性染色体知识解释现实中的遗传现象;认同性别差异是自然现象,消除性别歧视,倡导男女平等的价值观 ;关注社会性别比例问题,认识合理性别结构对人口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新课导入
人的性别是否也是一对相对性状?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由一对特殊的染色体所决定的
男性、女性
相对性状
1.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进行传递

染色体如何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进行了研究。
马蛔虫
(2对染色体)
精子
(2条染色体)
卵细胞
(2条染色体)
受精卵
(2对染色体)
生殖细胞
1.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进行传递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
男性染色体组
女性染色体组
1.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进行传递
母亲
父亲
亲代
23对染色体
23对染色体
卵细胞
精子
生殖细胞
23条染色体
23条染色体
受精卵
23对染色体
子代
人类染色体传递过程图解
×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观察下列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男性与女性在染色体上有什么差别吗?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有哪几对是男性、女性没有差别的?哪一对是有差别的?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不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性、女性的细胞中形态、大小等无差别。
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女组成不同。
思考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
女性
女性的性染色体由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组成,男性由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组成。
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思考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X染色体
Y染色体
女性性染色体中和男性一样的那条染色体为X染色体。
男性特有的那条染色体为Y染色体。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
女性
请准确写出人类染色体的组成
: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
: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X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人类的性别遗传
母亲
父亲
亲代
22对常染色体+XX
22对常染色体+XY
卵细胞
精子
生殖细胞
22条染色体+X
22条染色体+X
女孩
子代
22条染色体+Y
22对常染色体+XX
22对常染色体+XY
男孩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
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黄白乒乓球各代表什么?
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或精子
含Y染色体的精子
受精过程
分别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乒乓球,再组合在一起,
这模拟了什么过程?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代表子代的乒乓球组合形式有几种?分别代表什么性别?
女孩
增大样本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减少误差。
为什么要汇总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
男孩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视频:使用黑白棋子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思考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为什么?
生男生女的概率分别是50%。
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是相同的。
受精时,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
XY
精子
X
Y
XX
卵细胞
X
XX
XY
父亲的
性染色体
母亲的
性染色体
女孩
男孩
50%
50%
2.人的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那性染色体是否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呢?

1990年,一位英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只有一小段DNA是决定雄性性别的,也就是一个基因。
1992年,他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基因决定了睾丸的形成。
后来,科学家还发现Y染色体上还有3个基因决定精子的产生和成熟,还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控制的。
动物性别决定的多样性
ZW型
XO型
XY型
鸟类、蝶类和蛾类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与XY型相反,两个Z染色体决定该个体为雄性;具有一条Z染色体与一条W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这类动物被成为雌异配型动物。
有的动物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雄性比雌性少一条染色体,即只有一条决定性别的X染色体;雌性带有两条X染色体。蝗虫和蟑螂的性别决定除了与性染色体有关,还与常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有关。
属于这一类型的动物有大多数昆虫、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多足动物、蜘蛛、部分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如人)等。
拓展延伸
性状
基因
染色体
女性
男性
22对+XX
22对+XY
相对性状
体细胞
染色体
生殖细胞
染色体
22条+X
22条+Y
男性
女性
精子
卵细胞
22条+X
22对+XY
22对+XX
形成
受精卵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1.下列关于人性别遗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XY染色体存在于男性的体细胞中
B.生男生女取决于哪种类型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
C.母亲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
D.父亲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
B
随堂练习
例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C.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
性明显大于50%
D.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D
勇于探索未知
敢于挑战自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