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3张PPT)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 原电池第2课时 化学电源一、化学电源和一次电池1. 化学电源的分类2. 判断电池优劣的主要标准(1)比能量:即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 的多少,单位为W·h·kg-1或 W·h·L-1。(2)比功率:即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 ,单位为W·kg-1或 W·L-1。(3)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输出电能 功率的大小 3. 一次电池(1)一次电池是放电后 的电池,一次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制成胶状, 不流动,也叫做干电池。不可再充电 (2)常见的一次电池①普通锌锰干电池构造(如图所示):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锌筒 石墨棒 氯化铵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工作原理:②碱性锌锰干电池构造(如图所示):负极反应物: 。锌粉 正极反应物: 。电解质溶液: 。工作原理:负极: 。正极: 。总反应: 。二氧化锰 氢氧化钾 A. 电池工作时,MnO2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工作时,OH-通过隔膜向正极移动C. 环境温度过低,不利于电池放电D. 反应中每生成1 mol MnOOH,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CA. Al电极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 当导线中通过3 mol电子时,正极电极质量减小24 gD. 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和电子通过C(3)电解质溶液是 。锌 Ag2O KOH溶液 题后归纳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四步法”书写信息类电极反应第一步:根据题中信息确定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第二步:确定得失电子数目 第四步:根据原子守恒配补H2O等配平电极反应。 (2)“加减法”书写电极反应第一步第二步 先判断哪个电极反应式简单,再根据公式法写出该电极反应式,并使该 电极反应式与电池总反应式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第三步 用电池总反应式减去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复杂的电极反应式 例如锂锰电池(全称为锂—二氧化锰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是MnO2,电解质是 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的高氯酸锂(LiClO4)。二、二次电池1. 二次电池又称 或 ,是一类放电后可以再充电而反复使用的电池。2. 铅酸蓄电池可充电电池 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表示如下:(1)负极是 ,正极是 ,电解质溶液是 。(2)放电时电极反应如下:①负极: 。Pb PbO2 稀硫酸 ②正极: 。③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 ,稀硫酸的浓度 。增大 减小 (3)充电反应原理:充电过程与其放电过程相反。(4)铅酸蓄电池的优缺点①优点: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②缺点:比能量低、笨重。1. (2025·西安高二期末)镉镍(Cd-Ni)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 的工作原理如下:A. 该电池放电的时候,负极附近pH增大B. 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有2 mol NiO(OH)被氧化D. 充电时,Cd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A. 放电时,负极区溶液质量变大C. 放电时,多孔碳电极电势高于铅电极D. 充电一段时间后,多孔碳电极一侧应补充H2SO4,维持pH稳定AA. 放电时,Zn2+向Zn极方向迁移D. 放电时,Zn电极质量减少0.65 g,MnO2电极生成了0.020 mol MnOOHC题后归纳二次电池的解题模型思维模型解题模型三、燃料电池1.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 和 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的化学 电源。电极本身不包含 ,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燃料 氧化剂 电能 活性物质 2. 氢氧燃料电池(1)基本构造(2)工作原理酸性电解质(H2SO4) 碱性电解质(KOH)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总反应 3. 燃料电池的优点(1)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并在电极上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地 被排出,能连续不断地提供电能。(2)能量转换率高,有利于节约能源。(3)排放的废弃物少,绿色环保。4.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负极为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如CH4碱性(KOH溶液)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书写方法:第一步 确定生成物第二步 确定电子转移和变价元素原子守恒第三步 依据电解质性质,用OH-配平电荷守恒(2)正极为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于电解质溶液的不同,其电极反应式有所不同。酸性电解质溶液: ;碱性电解质溶液: ;第四步 最后用H2O配平原子守恒1. 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来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酸性条件(2)碱性条件总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总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总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2. (1)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科研人员将煤液化制备汽油,并设计了汽油燃料 电池,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个电极通入氧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解质 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C8H18+25O2——50e①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②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③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 ,它来自 。CO2 负极反应产物 3. (1)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中所含SO2快速启动,其 装置示意图如图:①质子的流动方向为 (填“从A到B”或“从B到A”)。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从A到B (2)NH3-O2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①a极为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②当生成1 mol N2时 ,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负 6 mol 解析:(2)①a极通入氨,有N2和H2O生成,则a极是负极,b极通入氧气,是正极; ②氨中N的化合价由-3变成0,当生成1 mol N2时,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题后归纳燃料电池(1)注意介质是电解质溶液还是熔融盐或氧化物。(2)通入负极的物质为燃料,通入正极的物质为氧气(或其他氧化剂)。(3)通过介质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同时考虑该离子参 与靠近一极的电极反应。课时作业(二十七) 化学电源[对点训练]题组一 一次电池DA. 外电路电子由b流向aB.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 电解质溶液可用LiClO4的乙醇溶液代替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C. MnO2发生氧化反应D123456789101112题组二 二次电池A.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C.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充电时,PbO2电极上有Pb3C2O7产生B. 放电时,导线中电子迁移方向为PbO2→PbC. 充电时,理论上转移0.1 mol电子,Pb电极的质量增加20.7 gD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题组三 燃料电池A. X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该极通入的气体是H2C. 每消耗11.2 L(标准状况)H2,有0.5 mol OH-移向X极D.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D. 汽油燃料电池的技术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产生碳单质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从而使输电效能减弱A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综合强化]A. Pt2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增大D. 相同条件下,两个电极上消耗的SO2和空气的体积比约为2∶5D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右侧向左侧多孔石墨棒移动B. 若产生1 mol HNO3,则理论上需通入11.2 L O2D. 电子的流动方向为从负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正极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9. (2025·广州高二阶段练习)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 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 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B. 放电时,22.4 L 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D.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2中OH-浓度升高A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装置工作时,电流由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B. 高温下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效率高于低温D. 11.2 L O2反应时有2 mol质子向a极区迁移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1.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正极 123456789101112(2)科学家研究了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 燃料CO,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123456789101112(3)铅酸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硫 酸。该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已知:硫酸铅为不溶 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时附着在电极上)。①该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 (填“正极”或“负极”)。②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当外电路通过 1 mol电子时,理论上正极板的质量增加 g。负极 减弱 32 12345678910111212. 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②在电池中,Na+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③外电路每通过4 mol电子时,生成Na2Mn5O10的物质的量是 。正 2 mol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2)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CH3OH是一种可燃物)燃料电池技术方面 获得新突破。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CH3OH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 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 NA个电子转移(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2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