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湖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秦朝、隋朝均二世而亡,然而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汉唐都出现盛世。汉唐沿袭秦隋制度,主要是基于( )A. 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B. 恢复发展社会经济C. 缓和尖锐阶级矛盾 D. 维护专制集权统治2.据《盐铁论 错币》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支力量。汉武帝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设置中朝 ②改革币制 ③颁布推恩令 ④盐铁官营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3.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实施了对全体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措施,提倡在工业企业实施“计算和监督”,倡导在苏俄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等。为了保障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他还主张强化国家政权的力量和强化劳动纪律。据此推断,列宁的这些措施和主张( )A. 旨在使苏俄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B. 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萌芽C. 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温和性 D. 意在保留私有制度的优点4.宋初,枢密院沿用五代以来的文书形式,用枢密院宣代表君主传宣重要军政命令。后来,为与中书门下的文书形式——札子相对应,枢密院使用札子渐多,进而成为枢密院最为重要的军政文书。枢密院文书的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枢密院地位的提升 B. 源于国家统治政策适时调整C. 体现出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D. 表明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5.两汉时期,朝廷在立皇后、立皇太子、改元、即皇帝位、祥瑞、灾异等各种时机均会大加赏赐,其中对“三老”基本上每有加赐,皆无遗漏。西汉以赐帛为主,东汉改为赐爵,但赏赐对象均以“县、乡三老”为主。这些做法( )A. 有利于维护地方秩序 B. 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C. 强化了官僚行政体系 D. 建立起社会优抚机制6.近代学者姚莹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十分感慨,以为“大获我心”,遂放弃了要编纂《异域丛书》的念头,且对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深表认同,自认难以超越。这主要是由于《海国图志》( )A. 平息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纷争 B. 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C. 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D. 正确总结了鸦片战争的教训7.钱穆认为,“依照中国人的理想,一家人平等谓之家齐,一国人平等谓之国治,天下人平等谓之天下平。”而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平等只是法律上的平等和机会上的自由,导致了社会的功利化。由此可见,钱穆认为( )A. 中国的平等观比西方更具有优越性 B. 中国的平等观是指“人格”的平等C. 近代西方的平等观不具有普世价值 D. 西方的平等观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8.如图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资本家的主要来源。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B.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膨胀C. 民族工业资本雄厚 D. 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投入9.唐朝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骚动和叛乱采用文武并用、威德兼施的策略,即一方面威之以武,构建军事据点,另一方面则大张旗鼓地进行政治招抚,推进羁縻州的行政建制。该策略意在( )A. 差别对待,对峙并存 B. 维持和平,发展经济C. 稳定边防,巩固统治 D. 武力征服,经营中原10.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该学者意在强调( )A. 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B. 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的迫切性C. 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D. 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性11.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来统治当地人民。但在行省中城市的地位不一,视它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言。少数对罗马忠诚的城市,被列为自由市,但必须置于行省的管辖和监督下。对罗马抵抗的城市,则被彻底摧毁,土地充作罗马公有地。据此可知,古罗马( )A. 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达C. 着眼于解决国内的民族矛盾 D. 行省统治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12.下图为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 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 B. 制度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C. 科技发明是影响中国和外国发展的双刃剑 D. 新经济因素推动科技创新13.如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时间 船只(艘) 生丝(斤) 丝棉织品(斤) 糖(斤) 药材(斤) 颜料染料(斤) 矿物(斤) 皮革(张)1711年 54 50267 2002149 4475490 778860 570817 332760 858211804年 11 2413 14366 7259000 909218 412298 270543 2294A. 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 B. 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C. 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 D. 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14.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不久,巴西政府制定“第二个全国发展计划”。为了实施该计划,巴西向外国私人银行举借长期债务,使外国贷款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66.7%,外国直接投资比重跌落到不足26%。该举措( )A. 充分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 B. 使巴西跻身高收入经济体C. 有利于保护本国民族企业 D. 增加了本国经济运行风险15.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航天法》,成立了航空航天局。同年9月,美国通过《国家国防教育法》,扩大对中小学教育等的资助以及改进科学与数学教育。美国还建立了大批国家实验室,形成以国防为主的研究开发体系。这反映出当时( )A. 美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B. 国防是美国科教政策的唯一目的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科教发展 D. 科技革命植根于政府的强力干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唐代的政治体制中,三省六部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唐代政治发展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并且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材料二: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路交通的便捷,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等都为宋代城乡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促使宋代大小城市及乡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商业繁华情况,南宋初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很翔实的记载,北宋末画家张泽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商业的热闹场面。——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省六部制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过程即为“技术下乡”过程,但其中潜藏的则是新中国以新的生产观念去代替旧的生产观念,继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权力意志实现过程。党和政府试图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去培养农民的集体观念、主体观念、科技观念,使其成为有全面才能的劳动者,充分地展现了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民与国家关系的鲜明图景。小农生产模式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农民,在农业机械推广运用中,通过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逐渐体会到自己在国家中的存在感,并有能力参与国家生产建设。——宋学勤《技术与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民塑造》材料二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国家重点科研院校、军队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定点扶贫力争对重点县全覆盖。各定点扶贫单位要制定帮扶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挂职扶贫。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发挥党政领导定点帮扶的示范效应。——摘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农业机械化”实现过程中亟需克服的困难。并结合所学,试从建设发展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影响。(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推进“定点扶贫任务”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定点扶贫”的核心理念和标志性成果。18.城市与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二:中世纪,英国的自治市是一个城市中心。从16世纪开始,自治市成为议会选举区。可是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前,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形成的郡、自治市和教区这种地方政府单位一直混乱地存在着。为了满足新出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的地方需求,中央已经意识到对地方政府结构重组的必要性。1835年市政法颁布,这是现代地方自治政府体制建立的第一步,法案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的方式获得自治权的情况。——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材料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在事关人类生存却易被忽略的人与空气的关系上,便产生了始料未及却影响深远的潜在变化。城市的空气中混杂、聚集着来自下水道、墓地、地害、屠宰房和污水坑散发的气味,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群既不利于气流吹散它们,也不利于阳光分解它们,而未分解物在人口密集区域集聚以致带来疾病。1856年8月1日,《英国母亲日志》刊载《健康指南》一文,开篇即言:“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要享受健康就必须呼吸“洁净的空气”。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沃尔夫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摘编自严玉芳、梅雪芹《 19世纪英国城市的新鲜空气诉求》(1) 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一城市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文明遗迹名称,概括该城市具备的多重功能。(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并分析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3) 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城市“洁净的空气”诉求产生的原因。对这一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角度出发,概述人类应该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红色网络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推荐了以下几个红色教育基地。序号 红色展馆 解说词示例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1 江西瑞金革命纪念馆2 贵州遵义会议会址3 甘肃会宁长征纪念馆4 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5 陕西延安中共七大会址6 河北西柏坡纪念馆请按照给出的示例,任意选择两个展馆为其写出相应的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B7.【答案】B8.【答案】D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小题1】三省六部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唐代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同时在三省和六部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制约和协作的关系;这种体制不仅保证了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还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制度在当时确保了政治的稳定,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代王朝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小题2】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前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提供了基础;宋代的水路交通便捷,营业时间不受限制等因素为城乡商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宋代城市和乡村的商业繁荣。17.【答案】【小题1】困难:缺乏新的生产观念和权力意志;深受小农生产模式的影响。(能写出“农村缺乏相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之类的给分)影响: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农民(提升了农民集体观念、主体观念、科技观念或提升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有利条件;加强了党和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改变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有助于改变落后农业国的面貌);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打下了基础(写出4个即可)【小题2】特点:参与单位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对重点县全覆盖;建立领导责任制,领导力量不断增强;帮扶队伍不断壮大,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帮扶领域领域不断拓展;方式持续创新,效果更为显著;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帮扶制度不断规范;建立了组织协调机制、牵头联系机制、工作考核机制、表彰激励机制、挂职干部管理使用机制等。(分别“从参与单位”、“覆盖范围”“方式与效果”、“领导机制”、“帮扶力度和机制”“协调与考核”等角度作答,酌情给分)理念:2013年11月,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成果:2020年11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写出一个即可)18.【答案】【小题1】遗迹:雅典卫城。功能:行政(政治)、防御(军事)、宗教、商业(经济)和文化功能。【小题2】方式: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方自治传统的继承;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发展,加强基层治理的需要。【小题3】原因:城市化;环境污染;疾病传播;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媒体宣传。怎样: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答案】示例1:1931年底,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示例2:1935年初,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避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示例3;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长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鼓舞了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示例4:1937年9月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共产党领导敌后根据地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称为百团大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示例5: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共七大是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示例6:1947年夏天,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1949年春天,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区的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第3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