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C
A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B
A
C
A
D
B
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食器、酒器、乐器以及具有特殊功
能的器物,这充分表明当时的青铜器兼具多种功能,故选C项:仅从出土的青铜器种类不能
直接推断出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物质生活丰富与否还涉及更多方面,如生产生活资料
的多样性、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等,故排除A项:礼乐制度在西周时期才趋于成熟,故排除B
项:“普遍应用”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
2.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诏
令经中书省或门下省处理后到达尚书省,尚书省再将政令下达给九卿、其他朝官以及州郡等,
说明尚书省在行政权力运行中处于执行的关键位置,成为行政中枢,故选A项:三省六部制
确立于隋文帝时期,故排除B项:该图展示的是中央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没有关于皇权与相
权矛盾激化的信息,故排除C项;该图没有涉及宰相的选拔任用情况,无法说明宰相的任用
范围扩大,故排除D项。
3.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初南方文人用历史性旧称指称大都,体现了南方文人对元
朝统治中心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元代中期后,“大都”“京师”等具有官方正统意味的称呼成
为主流,表明南方文人对元朝政治中心及元朝统治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反映出政治认同逐
渐强化,故选B项:材料围绕南方文人对大都的称谓变化,未涉及边疆治理,与边疆治理成效
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围绕南方文人对政治中心称谓的变化,没有直接体现民族关系
的融洽,故排除C项:使用官方名称更多是政治心态的变化,而非教育普及的结果,故排除
D项。
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
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为特点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青年
学生冲锋在前,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土等阶层广泛参与,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群众运动。
同时,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得“中华民族”观念逐渐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故选D项:戊戌变法主要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的改革,在反帝方面表
现不彻底,也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群众爱国热潮,故排除A项:虽然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
帝爱国性质,但存在盲目排外等局限性,且没有使“中华民族”观念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故排除
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在反帝方面不够彻底,也没有像五
四运动那样形成广泛的人民爱国热潮和使“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C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HEN·绝密★启用前
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客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船笔把答愿卡上对应题目的容案标号涂
显。如需政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容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客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客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察:(中外历史纲受(上)(下)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贝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种类最齐全的青铜容器,包括鼎、导、歪、碍等,其
中鼎为食器,其他三种均为酒器:另外,还出土了属于乐器的铜铃、嵌绿松石铜腺饰等具有特
珠功能的器物。这表男当时
A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
B.礼乐制发展趋于成熟
C青闲器赚具多种功能
D.青铜器得到普途应用
2.图1是中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权力运行图。由此可见,当时
堂务
放行图例
套幸
中书省或门下布
上行文巴
图1
A,商书省成为行政中枢
B三省大部制已经确立
C.垒权与相权矛盾微化
D.宰相的任用范田扩大
3元初,北游的南方文人多以历史性的名称(如蓟门、蓟北、密州、燕山等)指称大都。元代中期
以后,大都、京师、京城,神都、京华等逐渐成为南方文人文学作品中的主流称谓。这一变化反
陕了
【离一历史第1页(共6页)】
HEN.
A.边治理成效显若
B.政治认同逐渐强化
C民炭关系日益甜治
D.文化教育日益普及
4有学者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彻底的不妥协姿态反抗帝国主义,人民的爱
国热潮席卷全国…使得特片成争以来“中华民族”观念逐海成为全民旅的共识。该学者评
论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戊成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5新中国成立初潮,山西省各煤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过开展劳动党賽活动、推动技术创渐、
弘扬劳视精神、提高工人工资与福利,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制度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国民经济得到迅遮恢复
B抗关援朝战争动员广泛
C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瓷
D.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6,表1所示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外交活动(幕分)。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表1
对间
外交液动
1994年9月
江译民访闲饿罗斯,提出建立中领新型关系的★点原别之限
红泽民在非钢航一如帆瑟部发表废将,凝出现周和发展西向】世纪的长期稳究、
1996年5月
全面合作的中◆关瓜的五点建议
1996年7月
东盟外长一致同意中国成为东或的“全两对培伙韩国
1997年10月
江译民对美回选行国事诗问,双方发点《中美联合声明》
1098年10月
中菱两国宣有发及金面的伏保美系
A积极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B优先发展陸邻友好关系
C特色大同外交成果丰预
D.现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在埃及阿拜多斯的代表性墓萍U一」墓中(约公元前3200一前3150年),发现了约2000件
陶耀,其中仅少数产自埃及本地,大部分来自今天的巴新斯坦地区;还发现了用黎巴嫩松木制
作的冥器,以及可能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鼎醒石等坚硬堂石,这反映了古代
A宗教信仰的融合
B文明之间的交流
C长途贸肠的发展
D埃及手工业落后
8.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中,贵族府哪、教堂和市攻厅等重要建筑往往位于城市中心或占据高
地,通过宽帼的街道与广场相连,而平民住宅和工匠店铺侧分布在这些被心区城的外围,街道
袂窄,拥挤。这种布局
A,突出了教会至上权戚
B.有利于强化就市白治
C体现了社会等级差界
D.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HE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